几十艘小早船被数百艘大关船追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就算再笨的船夫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要追上毛利军船还有一层障碍,就是要突破焙烙的火力网。率先迎风破浪而上的第一列关船队,船体被掷来的焙烙击中而不断爆炸起火,水兵们惨叫着落入海中。焙烙的可怕之处还不仅是引起火灾,对船体也有巨大的破坏力。坚固程度远不如安宅船的屋代水军关船,有许多沉没或者失去动力,浮在海上如一片片秋意中烧毁的枯林。然而看到这一情景,桑原隆佑并没有抬高眼皮。“让船队散开一些。”屋代水军分成了左、中、右三路,继续顽固地向毛利船队冲去。这是一种牺牲极大的战法,但是非常有效。不久,毛利军船也开始遭受损失,并且损失的幅度渐渐扩大。主公的计算很正确,桑原隆佑心想,他没有骄傲地将战果纳入自己的功劳薄。焙烙的投掷距离毕竟不如弓箭射程远,在投掷焙烙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乱箭经常能够穿过防箭木板,将投掷兵当场射死。有好几艘毛利船,因为投掷兵被射死而未及投出的焙烙落在了自己的甲板上面。如果爆炸的同时再不幸引燃舱中囤积的大量焙烙,那么这艘可怜的船便会在倾刻间肢解似的被撕成碎片。激起的水浪直冲天空,兰色的海水和红色的血肉象面粉和水在空中糊乱揉捏,再从天上倒着撒落下去。这情景太残酷了这战斗,已经成了毅力、规模、人数、士气的综合比拼。哪一方能获胜哪一方会先行崩溃小早川隆景也在计算这个问题。此时,交战双方的损失和士气消耗都很严重。屋代水军大约有三十多艘船开始下沉,另有十几艘船因火势过大而失去战斗能力。然而与此同时,毛利水军也损失了十来艘军船。如果这样的损失比例继续发展下去,前景对寡势的己方不利呀更严重的是敌船越来越近,毛利船队似乎无力将距离再次拉开。“这样下去,我们今天都要葬身海底”“差不多,是时候了。”“是什么时候”希望不是葬身海底的时候,小早川隆景在心里嘀咕。光秀对他笑笑,朝敌船后方努努嘴。屋代水军的船只,为追击毛利船队而离陶晴贤的指挥船越来越远。就在这个时候,三岛水军的军船开始掉转船头了。三岛水军大将,村上武吉突然站在了坐船的船首,他腰间的长刀已经拨了出来。“差不多是时候了野郎们,三岛水军称霸濑户内海的时代要来临了”濑户内海,是以海流变化多端而闻名于世的危险海域。也许海洋和人类的性格颇为相似,表面平静,内心却激流暗涌。三岛水军那边的动静,光秀一直在关注着。“小早川大人,您知不知道古代的坛浦之战,源义经是怎么取得最后胜利的”“怎么可能不知海流逆转的时候,熊野水军突然临阵变旗。”正是如此。精通海战的平氏家族灭亡于自己最得意的海上战争,那正是因为在海流逆转的时候,熊野水军降下平家的旗帜,升起了源氏的大旗。“看来,历史喜欢重复。”小早川隆景吃惊地抬头远眺。在屋代水军的正后方,三岛水军近三百艘军船的后舷上,陶家军旗突然全部落了下去。第九十二章 决战严岛正篇十六第九十二章决战严岛正篇十六不管是武士、臣子、海贼,陶晴贤觉得,这个世界中没有值得信赖的人。他期望过、相信过周围那些看似忠诚的人、他们的旦旦誓言。可是,连他自己都是乱世中大逆贼,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杀害了侍奉过的主君,这样的一个人如何期待别人傍若无事的效忠谁会对他真正效忠江良房荣的背叛之后是大和兴武,现在又有村上武吉。村上水军共有三百艘军船。他们的船型较小,战力本来远远比不上屋代水军。因此在开战以后,并没有人特别留意他们的行动。等到屋代水军与毛利水军混战在一起,陶晴贤才发现村上水军远远落在了后面。“海贼们,果然是不值得信任的”村上军船现在加快了船速。不过他们袭击的方向却不是毛利军,而是陶晴贤的旗舰。护卫在陶晴贤周围的,除了几艘安宅船外只有屋代水军的一些小关船。这时候,陶晴贤身边的卫士们脸色均开始发白。这里不是陆地,卫士们个人的武勇并无用处。就算剑豪柳生宗严,掉进水里也不见得是蜂拥而上的海贼们的对手。“主公,是不是要暂时移驾我等保护您在严岛登陆吧。”近卫武士伊香贺隆正焦急地谏言。又或者立即下令让屋代水军返航护驾,否则一切就要晚了。然而陶晴贤紧盯着海上战局的发展,脚下却没有挪动一步。村上水军,不过是跳梁小丑。陶晴贤相信正面对战的话,屋代水军只需半数的舰队便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不过目前的形势,屋代水军与毛利水军酣战正浓。要把他们撤回来,胜负之势可能逆转。一旦陷入劣势,谁又能保证同样是海贼出身的桑原隆佑的忠诚看到自己逃上岸去,谁保证他不会立即投降毛利陶晴贤胸中升起一股无可奈何的孤独和愤懑。“隆正,隆方。”“在,主公。”伊香贺隆正和山崎隆方两人一直在陶晴贤身后。“给屋代水军发信号,让他们不用顾虑我的安危。不惜一切代价,我要在一刻之内见到明智光秀的人头”“这个”“快去”伊香贺隆正给山崎隆方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奔跑出去。伊香贺隆正自己再度跪倒在陶晴贤脚下。“主公,请您立即下令靠岸吧。”当初选择将大本营设在海上,是因为这里比陆地安全。可是由于村上水军的背叛,现在成了比陆地更加危险的战场。可是,陶晴贤依旧一动不动。中午大约十二时三十分,村上水军将陶晴贤乘坐的旗舰包围起来。毛利水军与屋代水军的战斗,也到了即将决定胜负的阶段。同时陷入危机的双方,似乎谁也不打算后退一步。同一时刻,陆地上的战斗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刻钟前,吉川元春占领了泷小路。虽然与弘中隆守的部队有一场遭遇战,但弘中军的主力还没有跟上,所以一触既退了。弘中军必定会再次来袭,吉川元春打算构筑一些简单的工事。就在这时候,他看到阿梢矫健小鹿似的身影。“吉川大人,东面有敌军来袭,人数约为骑马武士三百、足轻兵八百,敌将是胁勘解由左卫门”吉川元春有些吃惊。他总算知道了光秀让这小姑娘跟随自己的意义,她确实有些本事。收集情报固然是一般忍者的本份,但登高远眺一眼便能推知敌军人数、伏地聆听而立即知道敌人马匹的数量、根据马印形状又能报出每一位敌方将领的姓名,这却只有少数资深的上忍才能办到。“该死放弃构筑木栅,骑马武士重新列阵”临时筑起的木栅最多只能防御大圣院一个方向,如果受到东面和南面的同时夹击就不妙了。吉川元春觉得,应该在弘中军折返回来之前解决掉东北的敌人。毛利军很快列好了阵型,掉头迎着胁勘解由左卫门的部队杀去。幸好阿梢的情报来得及时,陶军根本没料到毛利军会突袭过来,很快阵型就被冲垮了。吉川元春轻蔑地想道,这是一场不成系统的进攻。敌人想必要去大圣院与弘中军会合,却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毛利军主力。可是吉川元春才得意了一分钟,阿梢敏捷的影子就印入眼帘。“东方又出现了新的敌人,人数为骑马武士二百、足轻兵约一千五百。敌将是,弘中河内守方明”弘中方明,是弘中隆兼的弟弟。失去了哥哥的消息,急着来泷小路一探究竟的吧。吉川元春感到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二分钟后,阿梢又来了。“东北方位出现敌人,人数为骑马武士三百、足轻兵三千左右。敌将,弘中越中守正长”弘中正长是陶晴贤的奉行人,同样是弘中之一族。也是来一探究竟的,这也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吉川大人,又有新的敌人。人数为足轻兵五百。敌将三浦惣四郎元忠”还有完没有敌人的将领,难道都不懂什么叫军纪吗没有命令就私自移动部队,这是最严重的军法违反呀“你这个小巫婆,为什么一让你探究敌情,敌人就来个没完没了”“吉川大人,这个请您去问敌人。不好意思,又有敌人出现了”“”陶家的将领都是些什么人应该夸他们忠诚,还是骂他们白痴可是这样下去不行,就算是毫无章法的攻击行动,变成车轮战也会让人吃不消的。“这回又是谁”吉川元春悻悻问道,“小巫婆。”“山崎出云守兴盛已经不行了吗,吉川大人光秀可在海上与陶晴贤本人作战呢”也许是真的不行了,这个小妮子,被她说中了。第二阵的敌军,并不象第一阵的胁勘解由左卫门那样容易被击溃。他们一边集结,一边用快马相互通讯。吉川元春感到不能等待,不然敌方集结完成的时候搞不好便是己方末日来临的时候。“来呀,立即进攻,在敌人集结完成前一举击溃他们”吉川元春不顾一切的再次下令冲锋。同时面对这么多敌军,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事情。南面的弘中军集结完毕,看来很快就会折回。到时候,自己要被迫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应战。还有西面,陶军在西面的部队尚未出现,但谁能保证那里不会突然冒几千人出来泷小路,可真是一条要命的交通要道呀“吉川大人”阿梢又来了。“又有新的敌人”吃不消了。再有坏消息的话,吉川元春决定先把这个小巫婆捏死。“不是的啦,你自己听”吉川元春竖起耳朵。什么声音轰轰然的,是铁炮声。也是来自东面,那是来犯之敌的正后方。“是宫尾城守军哦,我的阿菊来得是时候”吉川元春欣喜若狂。毛利所有的铁炮都集中在宫尾城里面,只有宫尾城中的铁炮一齐轰鸣才会造成这样的声响效果。他的妻子阿菊,吉川元春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自己的妻子无疑是天下最可爱的人儿宫尾城守军有一千多人,其主力是毛利家战力最强的铁炮队。他们一早就从城中杀出,到达预定地点却比原计划有所延误。其原因,是陶晴贤在面对宫尾城的阵地上采取了防御措施。据后世留下的可靠史料的记载,陶军在面对宫尾城的前沿阵地上竖起了坚固的木栅,还有其它防御设施。然而奇怪的是陶军是攻击方而不是守城方,陶晴贤为什么要下令竖立这样的防线这很可能说明,陶晴贤从一早就把宫尾城当作是一个诱饵,没打算在毛利军登岛前将其攻陷。突破陶军的防御花了些时间,然而宫尾守军到达泷小路的时机非常绝妙。战争是一种策略的艺术,不过也是武士们运势的比拼。吉川元春惊奇地发现,陶军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他们自己就已经处在两面夹击之中了。“好好让他们看看,毛利铁炮队的威力哦”菊姬在陶军背后,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铁炮以一阵阵的轰隆来回应。铁炮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武器。不过菊姬发现,将它们用在偷袭上面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用来射杀那些苍蝇一样跑来跑去的母衣兵母衣是一种背部箭袋,用来防箭。一些传讯用的母衣兵被射杀后,陶军的指挥系统变得更加混乱了。一早开始,陶军就没有协调的指挥,将领们各自为战。虽然将士们表现勇猛,但结果却陷入了极大的劣势。他们与吉川元春精锐的骑兵交战已是吃力,背后遭到铁炮的袭击就更难维持阵形了。有几支部队掉过头来,想先行消灭铁炮部队。然而没有协调的指挥,一切努力都显得力不从心。骑兵的突击、铁炮的夹击,吉川夫妇的完美演绎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这本该是一幅令人欣喜的胜利画面。吉川元春却在不久后,发愁地皱起了眉头。“这些家伙,为什么还在进攻”如果是通常的战斗,阵型散乱就应该撤退了。陶军的进攻不是因为有协调、相互掩护。很可能,只是因为敌将意识到泷小路地区的重要性,而顽固的摧动部队不断前进。到底是什么力量在维持这场战斗还没能想通,吉川元春又看到了阿梢的俏丽身影。这个人,大概不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