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还好,赵云迎上去的方向,就是田兰的方向。因为田兰,所以那九十一名田军士兵并没有放箭。否则前景堪忧。司马懿这边,也看见了赵云,但却不认识赵云。连司马懿带士兵都想,仅一员武将,济得甚事因此也就没有当回事。赵云马到,士兵们向赵云靠拢过来。赵云略微转向,以弧线绕过。沿线接战的二十几名士兵全被杀死,但却只有几人落马。多数人竟然还端坐于战马之上。由此也可看出赵云的枪法,当真是多一分力也不愿使。赵云战马一圈,又杀了第二趟。毙敌总数就接近五十了。余下田军士兵惊骇莫名,立即四下奔逃。赵云再追了一程,又杀死十几人。赵云看着剩下近三十名士兵跑得相当分散,也就不准备追了。谁知刚一拉缰,田兰就到了。田兰说:“子龙,那个将领,叫司马懿。一定要杀死。就是他,想要害我姐。”赵云顺着田兰的指引一望,见那司马懿已经跑出两百多步。弓箭也有所不及了。第二卷 第832章 三姝团聚第832章 三姝团聚“带神弓了吗”赵云当然问的是神臂弓。只不过他们的叫法,跟神仙视角不同。田兰说:“啊,没带。”赵云当即打马冲向几个已经毙命的田军士兵,自尸体上解下了神臂弓。再望司马懿,已是三百步左右的距离。赵云当即站在原地,拉弓放箭。这边拉完弓,那边又跑了三十几步。一箭射去,刚好把司马懿射翻。赵云不是表演型的选手,而是沙场作战的武将。射的时候,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射的是后心正中。射死没有呢还说不准。于是赵云翻身上马,过去察看。原有几个田军士兵准备向赵云还击,但见司马懿落马,就没有继续抵抗的必要了。因而剩余几十残兵全作鸟兽散。赵云跑到了位置,下马。上前一看,司马懿前胸后背已经洞穿。那个洞还有点大。洞大,其实就是因为后甲上面的熟铁片阻挡了一下箭矢所造成的。对于三国时代来说,前胸后背洞穿,肯定就必死无疑了。不过,赵云想到,刚才那个女娃说这个人好像很重要,因而就准备割下人头。身一转,还没有迈步,赵云又想起,战马并不是自己的。因而自己鞍上的佩剑肯定就不在这儿了。佩剑,很多人都佩在腰上。赵云没有。赵云放在鞍后,通常没有使用。赵云向司马懿踢了一脚,倒不是为了,而是将其翻转一下。翻转之后,看到司马懿腰间果然有佩剑。赵云解了下来,割了司马懿的人头。割的时候,赵云觉得那剑特别锋利,非常好使,似乎是什么神兵利器。割完之后,就没有扔掉。而是解了鞘,将剑上的血迹擦试了,装入鞘中。连剑带人头走回。人头,以头发为绳,挂于鞍后。那把佩剑,一时没有挂的地方,就在手里拿着。然后纵马跑回。“看看这个人,有没有杀错。”赵云道。田兰道:“郑长,你看。”郑长仔细看了,道:“没错。”田兰问:“哎子龙,怎么就你一个人知道我姐在什么地方吗”赵云道:“呃请见谅,我不记得姑娘的名字了。”“什么连我都记不得了我就是田兰啊。”“哦对、对、对,瞧我这脑子。”田兰占江南的事情,田润不知道。但赵云曾经由兖州经豫州、荆州至汉州,所以赵云倒是听说过的。蔡琰也同样知道。由于怕田润不高兴,所以没跟田润提过。田兰道:“这是我丈夫,郑长。这是赵云赵子龙,姐夫。不是田姐夫,是蔡姐夫。嗯子龙,找到你可就好了。现在这个司马懿也杀了,子龙快跟我回豫州吧。那边还在打仗呢。”赵云道:“见过郑兄。请两位原地稍后。我去唤昭姬出来相见。”“昭姬也在啊,那就更好了。快、快、快,快去唤她出来吧。”田兰道。不一会儿,赵云带了蔡琰、龚绽二人过来。蔡琰和田兰倒还相互认识。田兰一见蔡琰,又提议大家立即往东。蔡琰道:“一时去不了。”田兰道:“可是姐的军权都被”蔡琰打断道:“先别提。这边的事,直接关乎姐的性命。姐首先得活着,然后那军权才有意义。”田兰一听,关乎田润的生死,立即就不提往东的事情了。当下一行五人,略事休息。然后还在那些田军尸体处补充了一些东西,再行北上。两日,行到白水一带。那已是所谓北山的山脚了。然后再沿着今日渭南与铜川的疆界,经大孔、峪岭、赵老峪,往西南方折回。最后在将军山附近,发现了大军走过的痕迹。将军山在长安正北偏东一点。田润原来所在的淳化附近,在长安正北偏西一点。两者与长安的距离差不多都是一百五十里左右。将军山在东,田润原来的驻地在西面稍偏北。两者之间约有一百里。此段所说距离,指的是直线距离。实际走来,自将军山、田润驻地往长安,弯道并不算多。由将军山往田润驻地走,那道路就崎岖了。大军走过的痕迹有很多种,不必细表。需要做的事,是通过痕迹,判断大军有多少人,在干什么。判断大军在干什么,指的不是一种精确判断,而是笼统地判断大军是在急进、缓进、驻扎,还是在交战。这一部分,就不是蔡琰的事了。赵云的专业对口一些。山区的直线一百里,一路走去距离上就变成两百里左右,就时间看还没有什么速度,相当于平原的数倍。因而这一环节经过了好几天。几天之后,终于到达了田润驻地。当然,田润的人马已经不在了。这一路上,发现了不止一支军队的痕迹,这是从人数上判断的。不过,却没有发现交战的痕迹。都是行军。有急行也有缓行。最终那些痕迹,与田润的人马的痕迹重合了。田润的人马到哪儿去了呢接下来,五人又以田润驻地为起点,顺着田润人马的痕迹往前捋。但是捋着捋着,又被数万人马的痕迹给淹没了。田润总共才六千人,赵云、雷铜带了两千,马超、谢鱼带了三千,就剩下千人左右了。千人的痕迹,被万人的痕迹所盖,就看不见了。这样在走了几天回头路之后,又接近将军山了。赵云说:“算了,就这种找法,肯定是找不出来的了。”这种情况,自然就轮到蔡琰发话了。蔡琰想起自己在汉中追田润的时候,田润当时以自己的痕迹掩盖自己的痕迹,就几百人,绕着圈跑。然后在大圈的某一个地方,过了子午河。如今有这么一条河,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发源的,也不知道流向河方。总之大军的痕迹,顺着河边有好几十里。这跟子午河的情况有点相似。田润很可能到对岸去了。当然,是从什么地方下河,再从什么地方上岸,那肯定是不知道的了。不过此时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了。这边的地形,跟子午河那边又有不同。对岸的山峦,基本上是连接成片的。到对岸去,地方不对没有关系。顺河流方向地寻找,总能找到。蔡琰没有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那是因为蔡琰不准备面对所有人的提问。直接拿出结果,反而无人提问了。反正蔡琰的话,赵云是会听的。其目的又是找田润,因而田兰肯定也会听。剩下的龚绽和郑长就不在话下了。如此这番,经过多方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田润。田润走得并不远。那个地方离后世柳公权的葬身处不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三姐妹团聚,自有一番亲热。田兰与田润之间自不必说,两人从来就没有隔阂。田润对蔡琰倒是有点猜疑。田润猜疑蔡琰,主要是因为知道太多的薄凉负义之事,而蔡琰又实际地存有与田润的比拼之心。如今蔡琰只身,呃,一个龚绽不算哈,蔡琰只身前来,把性命交到田润手里,亦可证明蔡琰前些时候就算是追到田润,亦不可能就害了田润。见到蔡琰,田润就冰释了猜疑。而蔡琰,则因为田润的危机,早就熄灭了比拼之心。田兰自然是急匆匆地把兖州、豫州、徐州的事情说了。田润、蔡琰都非常吃惊。田润说:“这个袁术,变性了,还是得称帝。看来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田润对于司马懿之死,心有疑惑。司马懿死了,那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怎么办呢只不过这样的疑惑就不能随便说了。蔡琰道:“那个圆桌会议,我觉得挺好的。怎么就催生出司马懿这样的篡权者来”田润说:“多人决断,自然优于个人决断。但数千年积习甚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得过来的。怪我太心急了,想要一锄头就挖出个金娃娃。”蔡琰道:“如今之计,我认为应该立刻东向,取道潼关,至兖州。把那边的军权抓到手里。然后取消圆桌会议,再向这边的西线军发布命令。如此天下可定。”田兰道:“嗯嗯,琰姐这主意不错。那边几个将领,像田豫、眭元,都是向着姐姐的。我还有四万人呢。”田兰叫蔡琰,称呼是变来变去的,没个准性。军队实际已经减至三万,田兰还不清楚。但是田润的反应却不强烈。田润只是说:“这事,我想改日再”正在这时,数人惊呼,有刺客来袭。不过这刺客似乎很文明,最外边,是潜行过来的,而不是硬闯的。临近之后,也只是把人打倒,连重伤也没有。补充一句,田润三姐妹此时所处的地方,并不在帐篷之内,而是外面。地形一般,就一面较陡,三面皆平缓。冲到田润这边之后,刺客向田兰劈出一掌,去势稍缓。田兰举手一挡,被震飞三丈。随后刺客在蔡琰身边转了一圈,蔡琰就旋转了起来。停住时,也到了五丈以外。刺客这时才抽出佩剑,指向田润。喝道:“都不要过来,否则我立刻杀了总督”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833章 心灰意冷跟读者常见的场景一样,远近众人皆不敢妄动。待安静之后,田润首先问道:“你到底想要行刺谁”田润认为,如果刺客真是为了杀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喝止旁人。直接把自己杀了便是。此刻赵云、吴兰均不在,马超、谢鱼更是出兵未归,士兵也没有调动起来,正是刺客逃脱的好时机。拖得越久,对刺客越是不利。因此田润才有此问。刺客答道:“我就是来杀总督的。”田润又道:“那你为何要行刺我呢不,你不用回答。知道你有千般理由。我要说的是,你那些理由都是道听途说,没一件是你亲自验证过的。我今赐你青虹剑一把,并任你为亲卫,相伴左右。往后时日颇多,倘若你亲眼见我有取死之道,再行刺杀不迟。你看如何”刺客收剑向田润跪下,称:“史阿拜见总督。”旁边蔡琰、田兰见状,都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个刺客乃是来自荐的。不过田润不这么想。田润听王越说过,曾经收过一个名叫史阿的弟子。瞧眼前这个史阿绝高的身手,多半便是。想要投靠自己的话,提一下王越就行了吧。不过田润转念又一想,自己跟王越已经分开,这人是不是担心提了王越,自己反而不会接受呢唉,就这么着了吧。江湖人行事,难用常理揣度。赵云来了。赵云自司马懿身上得到的那柄剑,就是青虹剑。曾经献给田润,田润没有接。仍然在赵云这儿。当下田润信守承诺,让赵云把青虹剑给了史阿。史阿没有谦让,直接就拿了。这也算是一个看上去不怎么重要的小插曲吧。几天后,侦察到西线大军正在往这边靠拢的消息。西线军原来共八万。现在数量不知,恐怕只多不少。前面,西线军要做三件事。一是与诸葛亮所率蔡军周旋,二是围杀马超、谢鱼所率骑兵,第三才是追杀田润。力分则弱,所以田润才得以走脱。只不过田润走脱之后,却没了去处。子午河那个时候,走脱了,就翻秦岭;过了秦岭是长安;长安之后是延中,然后就是自己的地盘了。而这次田润走脱之后,突然发觉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所,因而就歇了下来。蔡琰来了,意味着汉州、益州田润可以容身。田兰来了,意味着江南也可以容身。并且田兰还带来了兖州、豫州、徐州的军情,据蔡琰分析,如果及时处理,当可收复东面各军军权,再夺回各州行政权,最后再收回西线军军权。西线军的最高统帅,乃当日广宗城头伫立多日的高顺。高顺对田润是有私情的。只不过高顺这个人最是大公无私,在贯彻追杀田润的命令之时也绝不含糊,因而才有了今日的窘况。但是,田润的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原来的停战一年,消磨了田润的斗志。得了儿子,又由关心天下转而更多地关心家庭。但那个家庭没有承受住关心,破裂了。连儿子的扶养权,也未能争取。在那种心境之下,田润才有了长安之行。当贾诩问到之时,田润回答了。说是害怕自己会灰飞烟灭,所以才没有一统天下的行动。是不是真的呢是,但却不完全是。另一个原因,是喜得贵子。有了儿子,所以田润就顾家不顾天下,心里面懒散了。贾诩问话之时,儿子已经得而复失了。得而复失,并不等于从来没有得到过。因而那个时候,田润的心情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