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女主三国> 分节阅读 2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50(1 / 1)

田润希望做到的只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到最好。不能使用机械力,那么就只能使用人力和畜力了。但那个划桨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很久以前。田润向马钧提过这事。马钧当时想了,没有结果。后来就忘了。然后,在190年冬,造船的时候,田润再次向马钧和郑浑提起。这一次,马钧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马钧的这个方案,其实并不属于发明。因为马钧的方案,就是原来的翻水车。马钧只不过将翻水车改变了一下。原来是将水往上提,现在改为将水往后送。还是采用的龙骨叶板链条传动。其执行部分仍然以长条形卧于水中。但驱动部分则改了一下,改成了前后两排共八人驱动。田润拿过方案之后,赞赏了一下。然后询问为何不使用畜力。马钧说,畜力的好处仅在力大;但畜牲却没有人听话。如果畜牲发脾气了,该快不快,该慢不慢,那就糟了。因而还是人力好些。田润认可了这种说法。不过,田润却没有认可翻板刮水的方式。田润觉得螺旋桨应该是能够生产出来的,就说出了自己的构思。马钧、郑浑二人均对螺旋桨的构思大为惊叹。螺旋桨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很熟悉。电风扇,就是一种螺旋桨。只不过电风扇扇的是风。田润的螺旋桨则准备用来推水。郑浑很快就把螺旋桨就做出来了。田润一看,根本就不行。郑浑做的,就是风车那种螺旋桨。桨叶很窄。窄叶桨通常在高速的环境下使用,如飞机。而在田润的船上,因为是人力驱动,转速一定不高。转速不高,那桨叶窄了,推动力就不够。加宽桨叶,这四个字,对于现代工业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在田润这里,却难住了所有的能工巧匠。他们不断地试制,不停地拿给田润看,也多次地拿水中检验其推力,结果却一直没有成功。一来二去,把造船的进度都耽误了。最后,田润决定,前十艘船,做成民用渔船。以马钧的龙骨叶板刮水的方式推动。战船先不做。到191年11月,具备强劲推动力的螺旋桨还是没有试验成功。田润就只有十艘民用渔船,没有战船。水军也还没有开始组建。田润的巨船,说是民用渔船,实际上是非军事“国营”渔船,船上人员并不是真正的百姓。孟林担任船长的那艘巨船,在救起刘备和纪美花岸之后,曾经在大岛歇脚。归来之后,孟林曾经将航海情况向上级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孟林汇报的情况,到田润这里的时候。又已经去掉了经济方面的枝叶,只剩下了“屋久岛有人居住”七个字。这算个什么情况呢田润在上一世,知道得虽然不详细,但还是知道岛国是有人的。田润曾经听其他玩三国游戏的人说过,岛国上面有很多武将,内政都不错。田润就记住了一个名字,叫做卑弥呼。因而,孟林的汇报没有能够向田润提供崭新的信息。刘备此时的六万军队,已经有五万能够在水面作战。但达到水军级别的人却不多。加在一块,也不过两千人左右。因而刘备的五万士兵还是不能一次性到达目的地。在全面占领岛国之后,刘备战船制造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刘备还是认为,决定胜负的始终是陆军。水军,现有两百多战船、五条指挥船,已经足够了。主要就去造超级运兵船了。不过,由于运兵船太大,工艺十分复杂,截止9月,总共也只造了两艘。刘备的军队真的具备远程跨海攻击能力吗这得看“远程”远到什么程度了。实际上,根据以往的经历,刘备的攻击能力是不能超过五百里的。超过五百里,就不能保持编队,就不能形成战斗力了。因而田柔在安排攻击青州的行动时,并非直接由岛国出发。而是通过长奇岛、珍岛、泰安半岛、梦金浦里四个跳板型岛屿,将整体距离分割开来。其中的每一段距离,都少于五百里。说9月,是因为刘备9月就开始出兵了。对,刘备准备在冬季开战而不是夏季。但距离过远,调动船只过多,筹备粮食巨大,一切都在拖延时间。待刘备军到达梦金浦里的时候,就恰好是11月了。什么叫不遗余力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去,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不过,那是理论上的。且看刘备的不遗余力。刘备出动战船两百艘,指挥船五艘,运兵船一艘,士兵总数超过万人。留下的士兵约有三万八千多人,战船二十多艘,运兵船一艘。这就是现实当中的不遗余力了。刘备做到的是,集合最大攻击力。不能形成攻击力的,留下就留下。五艘指挥船,刘备和阎柔、三斗在一艘,四名水军将领梁宽、赵衢、盛曼、蒋舒在另外四艘。除此之外,陆军将领公孙续在刘备船上,鲍隆、霍弋、董厥、魏邈在另外四艘船上,严纲和王颀在运兵船上。武系将领已然全部出动。没有选择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这是因为,自梦金浦里至青州,尚有三百里海路,六天后才到。六天之后的天气,这会儿是没办法预测的。总之在这11月份的严冬季节,是不可能出现大风暴的。六天三百里,每天是五十里。其实如果船少的话,是能够走得快一些的。船多了就不行。得以最慢的那艘船的速度为准。这个道理,跟陆军行进速度的计算差不多。还有就是,清晨起锚的时候,会有一些船只因为铁锚未能抓实海底,被海流冲走。被冲得不远的,就返回原位。大队这边,也会派出一些船只到近处寻找一番。找到了,带回。找不到,就算了。凡是种种,都会延缓前进的速度。仿佛是天佑刘备一样,五天,平安无事地过去了。仅有不到十艘船失踪。这对于如此巨大的船队来说,是相当少见的。清晨,船只编队。由于即将到达青州,还特别对弓箭等兵器进行了检查。第二卷 第312章 海水略黄第312章 海水略黄茫茫的大海一望无垠。极目处海天相接。“山映斜阳天接水”里面的天接水是虚假的。大海里面的海天相接才是真实的。远处,水天一色,很难看出海与天的分界线。天的一部分看着看着,就变成了海;海的一部分忽闪忽闪的,又化作了天。然而刘备、阎柔等人却不得不一直盯着看。三百里水路,只是大概的说法。随时青州陆地就会在海天相接的远处脱颖而出,田润到底有没有战船的谜底就在那水天一色的远处揭晓。刘备的两百战船,失踪的几艘就忽略不计了,按指挥船为标志,分为五队,每队四十艘。四十战船又分为五排,每排八艘。刘备的指挥船走在最前面。由于海上作战,船与船之间位置较远,不便总体指挥,整体船队并没有横向排开。其余四队,就跟在刘备船队之后。此时,海面有微风。指挥船能够以风帆获得足够的动力。其余战船则依靠士兵的划动前进。整体速度并不是很快。刘备看了很久,远是没有看见青州的影子。脚没有站麻,眼睛先不行了,就退开一旁休息。不久,阎柔也感觉不行了。也退了下来。就剩下三斗在看了。大战将即,刘备和阎柔的心里都有些紧张。退开一旁之后,都没有说话。两人都比较注意三斗。如果三斗看见青州之后呼喊的话,两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冲上前去。而三斗却很久没有动静。其余也不是因为三斗的眼睛特别好。而是刘备、阎柔看的时候,三斗根本就没看。一直等到刘备退开之后,三斗这才上前的。所以,三斗才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日头渐渐西斜了。三斗终于说话了。只不过,说的话去是:“州牧,你看是不是该做饭了”“啊,督邮的是问什么”由于频率没调准,刘备没能听清。三斗就重新再问了一次。刘备一想,是该吃饭啊。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打仗啊。于是,刘备便下令做饭。很快,饭就做好了。一千三百多人的饭,很快就做好了一部分。还是在指挥船上做饭,战船上不做。指挥船上,一次能做五百人左右的饭食。做好之后,刘备就通知停止前进。让一部分船只过来领取饭食。然后又再接着做。在通知停船之后,刘备又特地看了一眼天尽头。还是海天一色,没有陆地的影子。后来,刘备就没有再看了。过去安排士兵吃饭的事情去了。一共要煮三次饭。巨变是在第二次饭分发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发生的。发现巨变的人,即不是刘备,也不是阎柔,更不是三斗。三人都在下面的甲板。而且,还不是指挥舱里的士兵。雀斗上面的士兵下来吃饭了。发现巨变的人,是战船上面的士兵。战船船面距离水面的高度。远低于指挥船。如果说了望的距离,那肯定是指挥船上面更远。既然战船都看见了,那指挥船应该早就能够看见。不错,能够看见,但就是没有看见。没有看见的原因,是因为指挥船上的士兵注意观察的方向都在前方。而巨变则来自于东方。前来领取饭食的战船,东、西、北面都有。领了饭食,就得划开。吃完之后,再将碗筷送回指挥船,然而再返回到即将编队的位置。有那么一条战船,在领取饭食之后,正好往东面避让。船里的士兵有人面朝东方,一下,就看见了。东方有什么难道是青州大陆不是,是战船。来的是正规的战船,而不是刘备的那种自己摸索出来的战船。来的船就两类,一是斗舰,一是蒙冲。此时冲过来的,就是蒙冲。蒙冲,顾名思义,就是蒙面冲锋。以生牛皮蒙背。士兵们全部在生牛皮的包裹之中。船形窄长,迎水阻力极小,速度奇快,专事冲撞。而且,生牛皮上,还开了弩窗矛穴,具有直接攻击的能力。来的蒙冲有多少艘一眼望去,约有几十艘,并不是很多。刘备这边,各队都在吃饭,船队的队形本来就比较散乱。被蒙冲一冲,顿时搞了个七零八落。很快,海面上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能够辨别的,就是船形不同。刘备的战船要比蒙冲稍稍大一点。而且刘备的战船并没有把士兵蒙进生牛皮之内。很快,海面上就开始箭矢横飞了。不一定是哪一方射出的箭矢。刘备士兵射出的箭矢,最主要的,是掉入海中。没有掉入海中的,一部分射中敌船,另一部分射偏了。射中敌船的,又有大多数被生牛皮阻挡而跌落落底,小部分插在了生牛皮的上面。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对那些蒙冲里面的士兵形成威胁。射偏了的,多数落水了,少数射往其它的蒙冲和自己的战船。蒙冲船少,而刘备军兵多。在发箭方面,刘备军占据优势。但是,由于刘备战船上面的士兵没有躲在生牛皮里面,因而在受箭方面,也是冲当其冲。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必须让船只列队而战。列队之后,敌箭就相对来自固定的方向,那就容易抵挡了。于是,阎柔说:“哥,我众敌寡,混乱与我军不利。命令战船向指挥船靠拢吧。我们以指挥船为依托,列阵而战。”阎柔说完之后,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听到刘备说话。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总还是应该吭一声吧。更何况现在军情危急,正在交战之中呢。于是,阎柔就往刘备看了一眼。哪知,阎柔却看到刘备呆呆的,似乎着了魔一下。阎柔就抬手往刘备肩膀拍了一下,刘备才醒过神来。阎柔接着又说了一遍自己的请求。刘备却道:“这个,先别忙。依贤弟看,来的这支船队,是哪家诸侯的”“当然是田润的了,”阎柔道,“这儿已经是青州的近海,一般的诸侯,是不敢在这儿放肆的。”刘备笑了笑,反问道:“我军不正好就在这儿放肆么”眼前战况不利。然而刘备却呈现出一副胜券在握的笃定,这不由得让阎柔暗自佩服。“对,哥说得对,”阎柔大声道,“这一定不是田润的军队”末了,又补充一句,“田润的渔船都是铁船,哪有军队用木船的”其实阎柔的看法并不是这样,阎柔还是认为来敌是田润军。对于田润军,不仅刘备怕,而且其他将士也有点怕。阎柔以为刘备跟自己的看法是相同的。也认为是田润军。故意说不是,是为了激励士气。因此,阎柔顺着刘备那么说。并且,立即将来敌不是田润军的判断通过传令士兵传了下去。不错,田润的渔船是铁船,而且还非常巨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田润依然存在着没有水军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时间。190年夏季田兰才打下的青州。制造出那样巨大的渔船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在制造那种巨大的渔船的同事,还能不能制造更加巨大的战船,就非常值得怀疑了。其实,出征之前,刘备和阎柔就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一致认为,没有水军的可能性是的确存在的。而现在,水军来了。阎柔发觉,当时自己和刘备讨论的时候,遗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讨论的时候,就认为田润的水军是一支装备铁船的新式水军了。没有一支装备铁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