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跟正常的情况有点不一样。那就是一开始,占上风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最后,败退的时候,冈崎的士兵礼貌了一点。占上风的时候长了一点。说明冈崎士兵赶到的时间晚了一点。很明显,那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冈崎士兵在来与不来的问题上存在着犹豫。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头领在犹豫,或者说他们的头领们意见存在着分歧。败退的时候,冈崎士兵很礼貌,让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带走了所有的伤兵。这一次,由于只是骚乱性攻击,出于不够狠毒,因此。还没有出人命。但是,如果夭隅二久没死的话,冈崎士兵是一定要乘胜攻击败退的歌田良士兵的。这边一败,那边就收手,绝不是夭隅二久的作风。这样的作风,如果发生在大国,还可以说是泱泱大度。但冈崎只是一个小地方,于是就只能用软弱、退让来解释了。于是,通过骚扰性攻击,哥田良家族得知了冈崎军队软弱的、意见不统一两个特性。这两个特性,将会极大地削弱冈崎军队的战斗力量。原来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现在变成软骨头了。还是以一万军队进攻如何似乎仍然没有把握。由于地域很近,双方渔民存在着一些往来。歌田良家族就能够得到一些冈崎军队的情报。也就是说,冈崎军队随后迅速聚集的事情,歌田良家族知道了。迅速聚集军队,至少表明冈崎不会投降,至少表明冈崎仍然有战斗的决心。前面得到的软骨头的结论,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因此,以一万军队进攻,胜,虽然能胜,但时间很可能被拖得很长。在这个时候,歌田良家族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从北方军队抽调一万,以两万优势兵力南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夷平冈崎家族。而北方,则尽量封锁消息。争取不让津泽宫家族知道南面的战事。一旦津泽宫家族南攻,则先以两万士兵进行顽强的抵抗。这样一来,发生在十方的战争,就是五千对两万的硬杀了。杀了一天,冈崎士兵伤亡超过两千。歌田良军队的伤亡要稍稍小一些,但也小不了多少。冈崎地方虽大,但是,在这种硬拼的战争方式下,十方的军队一旦战败,也就等于冈崎全域都落在了歌田良家族的手里。所以,前日歌田良家族骚扰性攻击结束,鹿本八东得到报告之后,鹿本八东自己就由日田赶到了饭冢。饭冢离十方很近。只有二十里地。鹿本八东这么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冈崎士兵的士气也的确因此而受到鼓舞,否则伤亡还要重。虽然说经过一天的战争之后,冈崎士兵的伤亡要重一些,但士兵的英勇程度却比歌田良士兵要好。伤亡之所以重,主要还是因为人数少的原因。不过,这样的伤亡速度还是鹿本八东不能承受的。照这样的速度,顶多还能坚持两天。冈崎这边有个惯例,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后,就派遣大量的渔船北上,争取将战争的消息传递到北方的津泽宫家族那儿。虽然说歌田良家族一定会拦截这些渔船,但总还是会有渔船会漏网的。而津泽宫家族一动作,这边的战争就算是化解了。不过,渔船自冈崎大陆开到津泽宫大陆需要八天时间。冈崎军队一定要坚持半个月左右才行。以往,在夭隅二久主持军队的时间,面对五千至一万的歌田良军队,通常每天死亡的人数都在五百以下。现在一天就死了两千多点。渔船的计策,完全没有用了。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鹿本八东想到了刘备。于是,就在战争开始后的第一天的下午,士兵死亡才一千三百多的时候,鹿本八东派出使者,向刘备求援了。救援的使者当然剩的是快船了。天还没有黑,就到了一支岛。正好,岛上刘备、阎柔都在。不过,水军将领却只有两名。另外两名在长奇岛那边。接到求援信之后,刘备就询问了一下战况。问战况其实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根据一问一答,从使者的态度揣测此事的真假。然后,因为天色已晚,就安排使者住在岛上了。刘备就与阎柔商量起来。“贤弟,”刘备问道,“此事你怎么看”阎柔答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这就等于鹿本巴东给了我们一个登陆的理由。不过,我们却不能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去办。因为此事,也有可能是假的。”刘备问:“如果此事是假的,会是怎么样的呢”阎柔道:“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包围圈,让我军往里面钻喽。故此,出兵是一定的,但却不可在鹿本八东指定的宗像登陆。在宗像登陆,等候我军的,就有可能是包围圈。他不是要让解十方之围嘛,我军完全可以直接在下关的对面登陆。如果那儿真有歌田良家族的军队,正好抄其后路。与十方的守军前后夹击,定歼来犯之敌。”“贤弟你看,”刘备又问,“我军应该歼灭来犯之敌吗”阎柔道:“那是自然。不过,我军却不忙在一时。我军只需做到,让歌田良家族军队不至于打垮十方,也就是了。”刘备又问:“那我军应该出动哪部人马呢”阎柔道:“水军先动。其他的后续跟上。”第二卷 第288章 下关海沟第288章 下关海沟刘备的水军并没有扩充人手。还是原来那七百多人。不过,刘备的陆军逐渐具备了一些水上技能。当然,陆军里面晕船的人依然不少,但实际的情况是,具备水军士兵资格的陆军士兵大面积增加了。共七百水军,在一支岛上只有四百,另外三百水军在长奇岛。第一时间出动的兵力,只能是一支岛上的军队。长奇岛赶过来,需时一天半。不过,一支岛上的人,可不止四百人。实际上一支岛上还另外有两千陆军。不过,这两千陆军,跟水军就很接近了。都是些会打鱼、会游泳的人了。一支岛上的船只,大船五艘,小船二十艘。平时出海捕鱼,用的都是大船。小船主要是用来拖大船的。一支岛对于冈崎大陆来说,属于近海。自一支岛前往鹿本八东指定的巷口宗像、或者阎柔自己选择的下关海沟,沿途距离海岸都在三十里之内。不需要担心会有突如其来的风暴。如果真的有风暴,靠岸便是。既然不用担心风暴,小型战船就可以作为正式的战船来使用。又由于不是远船,而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和淡水。这又提高了大船的装兵量了。最后,出动了大船四艘,小船十八艘。大船每艘载人三百人,小船每艘载人三十人,共一千二加五百四,一千七百四十人。另外的一船大船、两艘小船则往长奇岛开出,去了一百人。剩下六百多人驻扎一支岛,常规防守。阎柔没来。阎柔跟赵衢前往长奇岛了。他们将会调动长奇的大军进行另外的行动。刘备和梁宽在一艘大船上面。这艘船也就是指挥船了。十八艘小船当中,有十艘船上的三百名士兵是纯粹的水军。另外一百名水军则分散到各船负责指挥驾驶。之所以将三百名水军士兵集中于十条小船上面,是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不同的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摧毁一切可见船只。在这个时代,没有航标类,夜航不方便。所有的航行都集中在白天。阎柔、赵衢因为是前往长奇岛,走的是远海,所以走得稍微早一些。天色蒙蒙亮,就出发了。而刘备这边,由于走的是近海,近海礁石较多,因而在天色大亮之后才出发。十方的战斗已经正式打了一天了,这是第二天。冈崎家族派往津泽宫大陆的渔船在昨天就出发了。那些渔船,是真正的渔船。船上的人也是真正的渔民。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因而刘备的船队出来之后,就没有看见多少渔船了。没有看见多少,也还是看见了一些。既然看见了,就得前往捣毁。这是那十船水军士兵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道理,但却是刘备与阎柔反复商量之后确定的。这个任务的意思。就是要获得独家领海权。有点像现代的垄断经营,但却是作战的需要。如果没有这种垄断,将很难保证会不会有别有用的之人抄自己的后路。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能确定鹿本八东是不是完全的善意,还不能确定发生在十方的战斗是不是真的。一路上看到的船只的确只是渔船。鹿本八东的战船,刘备等人见过。不过,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能确定对方会不会把渔船作为军用。因而下手不手软,手软不下手,一律摧毁。由于天色很早,渔船上面基本上没有人。这给任务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还是遇到了有人的船只的,而且还不是岸边遇到的。士兵们照常上去,摧毁了渔船。渔民们绝大多数不反抗,自己跳海游回去。到达下关之前,总共只遇到两名反抗的渔民。当然,刘备的士兵没有手软,直接挥刀,把那两人杀了。就这样,走一路,毁一路。那速度就不可能是最高速度了。等刘备的船队进入下关海沟的时候,辰时已经过了,进入巳时了。进入下关海沟之后,按照昨日商量的决定,最重要的事情,是摧毁浮桥。哪知,一路驶去,海沟里面并没有浮桥。如果刘备戴了眼镜的话,一定会把眼镜跌破的。就这么一条海沟,四、五百步的宽度,海沟里面的海水流速又非常的缓慢。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共有两万人。但两万人却不是全部都跑到南面去打仗的。而是去一部分人,又去一部分人;紧接着还有一些人自南方撤回。打累了,需要撤回补充体力;打伤了,需要撤回以便救治;兵器损坏了,也需要拿回北岸进行修理。总而言之,南北之间是来来往往,非常之繁忙的。这是战争的需要。而要适应这种需要,靠船只摆渡需要是一种办法,但却是明显的蠢法。就连刘备这种不通海战水战的人,都知道应该架一道浮桥。但歌田良家族的军队居然并没有架设。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让刘备跌破眼镜于是,摧毁浮桥的任务还没做,就完成了。接下来,当然是摧毁船只了。这儿的船只倒是不少的,有两百来艘。而且已经不再是渔船了,全部都是战船。而这些战船的形状,跟那日在福江岛所看见的鹿本八东的战船都差不多,大同而小异。也就是说。这些战船比刘备的小型战船还要小。刘备这边还有大船呢。当下,四艘大船扯足了风帆,横冲直撞,撞破小船无数。这个时候,紧跟着大船的,就不再是以陆军为首的那八艘小船了,而是纯水军的那十艘。以陆军为首的八艘小船就远远地等着,等到岸边出现了一点空隙,便靠了过去。二百四十名战士里面,两百名都是陆军。这些陆军就上了岸。歌田良军队此时在海沟这里有多少人呢人还是不少的,但却并不是防备型的配备。两百多艘战船,每船两到三人驾驶,有五百来人。有一队士兵自下关开往对岸。这一队士兵有两千人,已经有两百多人过河上岸,另有八百多人正在水面的船上,还有将近一千人等在下关这边的岸边。刘备登陆的两百士兵,所在的地方,正是下关这边的海岸。两百战一千,从人数上看,是处于劣势的。因而,无论是刘备这边还是歌田良军队那边,只看一眼,就决定了攻防。但是。刘备的士兵是久经战阵的士兵,并不是那种只知道打硬仗的士兵。士兵们上岸之后,看见了远处那一千敌军。然后士兵们就散开了,各自在礁石丛中寻找自己的藏身之处。等到那一千歌田良士兵逼近的时候,刘备这两百名士兵已经在“掩体”中了。当然是要放箭的。根本就不需要将领来具体地提醒一声,刘备的士兵早就知道了。人人张弓搭箭,等到距离差不多了,便一齐射了出去。客观地说,第一轮箭矢,并没有射倒多少人。这主要是发箭过早的原因。冲在最前的几十个哥田良士兵倒地了,而后面多数人没事。没事的人就继续往前冲。第二轮箭。射倒的人就多了。共两百支箭矢,射倒一百五十人以上。加上第一轮,等于就射倒了两百人了。前百说过,弓箭的射程是一百五十步。每步零点六二五米,大约就是现代的一百米左右。百米跑,世界记录是九秒多,常人是十五秒。穿着盔甲、提着钢刀的士兵则需要二十秒。当遇到地形复杂,有所障碍的时候,就会变成三十秒。现在的地形就是。而发箭的频率呢第一支箭提前张弓,不算时间。自第二支箭开始,抽箭二秒,搭弓二秒,张弓二秒,瞄准算一秒,总共是七秒。三七二十一秒,共射出四箭。然后敌军已近,步兵放下弓箭,抽刀迎敌。于是,歌田良士兵在四轮箭雨之后,就只剩下五百人。这里,比较反常的是,歌田良士兵的冲锋。通常,士兵在这种情况下,遭遇第一轮箭雨是正常的。不过伤亡也是比较小的,无非死了几十人而已。遭遇第二轮箭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就有点相当于极限了。士兵们如果有盾牌就拿出盾牌,没有盾牌的话,就应该撤退了。绝对不应该继续前冲。应该继续前冲的,不是步兵,而是骑兵。骑兵速度快,并且,骑兵被射中的可能性较小。骑兵的马匹,中上几箭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