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如此,即使再度启航,也只能是在海面上瞎转悠。过了一会儿,刘备、阎柔、三斗三人也能看见那艘船了。那艘船距离小岛尚远。但从船只行驶的情形来看,明显正是奔这座小岛而来。就其行进速度来看,大约个把时辰之后就会到达。不过,来者是不是好人呢因为古人说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呀。因而刘备道:“来人了,是好事。但必要的防备,还是不可缺少的。那艘船待会很可能就近停靠在那一片断崖的附近。与我们的船队停泊的位置刚好相反。对方一时之间应该还不能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需要合计合计。”阎柔道:“我军查探过这座海岛。根本没有发现有人居住的迹象。并且这附近的岛屿虽然众多,面积却普遍不大,很难想象有人会长期在上面定居。这就是说,来的这条船,要么,可能跟我们一样,也是迷路的;要么,就是得到消息。专门冲我们而来的。而如果是迷路的船只,对我们的帮助就不会很大。如果是专门冲我们来的,我们就需要做一定的防备才行。”刘备道:“往日,备希望贤弟料事准确。今日,却但愿所料未准。最好,那艘船并没有迷路。就像是出墙的媳妇,正好要在这座岛上与情郎幽会。正好被我们撞见而已。唉,不过,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很渺茫的。”阎柔道:“如果不是像我们一样的迷路者,便是来自于附近其它岛屿上。若只是这一艘船,倒也算不了什么。若是多了,那才麻烦了。因此,呆会儿若要动手,务必不能让敌船走脱才是。”这个时候,距离那艘船到达海岛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左右。虽然敌我未明,却应该有所行动了。于是,刘备命令,四名水军将领返回军营。让士兵们拔营。将东西运回船上。另外,还要抓紧时间补充淡水。食物的事情,暂时就顾不上了。刘备、阎柔、三斗三人也换了个地方,钻到一处灌木丛里,以免被来船发现。从这里。却可以看到那艘船正缓缓向着岸边而来,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来船逐渐清晰起来,甚至已经能够隐约看到船上来回走动的人影了。而这个时候,刘备和阎柔基本上已经能够断定,这艘船并非像自己一样,是被风暴带到此处的。应该是来自于附近其他岛屿。这就是说,附近的岛屿上面有人定居。尽管这艘船不算太小,但与刘备水军的小型战船相比,也还是小了一点。这等规模的船只在近海活动还差不多。若是要他们远离陆地深入大海,根本就是送死。这艘船显然没有遭受风暴的。船只的结构未见任何损毁痕迹。而刘备这边,就是新大船的外表。也是一副残花败柳的形象。就船的外形来看,与沿海渔民通常使用的渔船有显著区别。关于这一点,即使对船只构造没有太多了解的刘备也一眼便看了出来。阎柔道:“这种样式的船,我从未见过。不光咱们水军没有,我敢肯定整个平州沿海的海域都没有。船身好像还有不少封闭着的弩窗矛穴,与我们的战船很相似。说明这很有可能是一艘战船,或者说,是有作战能力的民用渔船。但他们的造船水平应该还不高,别说赶不上督邮,甚至还无法与民间的船坞相比。”在古代,军用船只和民用船只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三国时代许多场大水战打响前,参战诸侯都有征召民船改为军用的记录。阎柔言之凿凿,让刘备忧喜参半。喜的是,对方的实力不足以对自己一行人构成什么威胁。但向着孤岛驶来的居然是一艘战船,这也太不正常了点。刘备道:“我们昨天刚上岛,今天就来了一艘战船,是不是太巧了点”旁边的三斗一直没有说话。就这样继续等了下去。终于,那船战船靠岸了。果然靠在那片断崖的附近。船一靠岸,还没有支上跳板,十几个人就哇哇叫着,跳下民大海,手舞足蹈地趟着水直往岸上跑来,状如疯癫。有几个人的手上还抓着几条活鱼。那十几个人上岸之后,其中有两人找了一块石头,就开始在石头上杀鱼。三下五除二便完成了去鳞、破肚、取内脏等环节,动作的熟练程度让刘备、阎柔叹为观止。随后,那两人将鱼肉切成薄片之后,竟然就这么放进嘴里大嚼起来,边嚼边咧开嘴大声地夸赞味道不错。其同伴也纷纷聚拢过来,伸手抓起鱼片,放进嘴里大嚼。这一幕,让刘备看得非常不舒服。似乎自己的胃也有些翻腾起来。刘备小声道:“这些人难道不懂怎么烹饪吗上了岛,不知道升火,就这么生吃”阎柔则道:“哥哥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服饰。这样的服饰,似乎也从来没有看见过。看,他们腰间挂着的武器。说是剑嘛。还有些弯曲。说是刀嘛,却又太窄了。”这时,三斗说话了:“启禀州牧,这些人是卑职的老乡。”“啊,老乡督邮认识他们”刘备问道。三斗答道:“卑职不认识。卑职离开家乡已经有十几年了,好多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直到现在看见了,卑职才想起一些来。卑职家乡就是这样生吃活鱼的。”这世上,敢吃生食的人很多。最多的,却还是生吃植物。生吃动物的人就少了。而如果要说到生吃活的动物,那就更少了。其实,古代,远古的时候,不发达的时候,或者说,不会使用火种的时候,又会怎么吃呢想来,那个时候根本就不会弄熟食,还不是同样生吃了因而,从总体上说来,熟食应该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生吃代表着愚昧和落后,熟食代表着聪明和进步。当然,凡事都会有例外。就在现代,人们进步到相当发达的程度了,还是有一些人,回过头去,生吃鱼片。那种现象,还不是返祖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追求或者是一种习惯或者是一种信仰吧。反正总有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支撑他们的行为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既要享受熟食,又要享受生食,矛盾之极。那其中最让人不好理解的,就是吃驴肉。有民间谚语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那意思是说,地上的驴肉,非常美味,就跟天上的龙肉差不多似的。但是,这句民间谚语里面所说的驴肉,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驴肉。其实,驴还是那个驴,肉还是那个肉。但通常的驴肉,或者说餐馆里面做出来的驴肉,那流程上,跟猪肉并没有多大的分别。同样先是屠宰,然后是挖去内脏,最后是分解。分解之后,按照不同的部位进行归类。不同的类别,以不同的价格进行出售。这样的驴肉,要想吃出天上龙肉的滋味,当然是不太可能的。甚至于,连猪肉的滋味都赶不上。因而,这里面是有个玄机的。这样的玄机,也就相当于不传之秘了。不传之秘,其实也并不是不传。而是说一般不传,万不得已了,就传了。这个不传之秘就是,要吃活驴肉。说到这里,大多数人一定会产生误会。其实也没什么,第一个步骤,跟那误会也是差不多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挑选一头活驴,指定一个取肉的部位,然后活取。通常,人们的误会就到这里为止。真正的做法,这才刚刚开始。活取得到的驴肉,是不能吃的。而是需要扔掉的。需要让那头驴重新长出肉来。等到新肉长出来了,再取。第二次取到的肉,才是胜似天上龙肉的美味。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故事中的这些生吃活鱼的人很野蛮。但是吃驴肉的现代人也文明不到哪里去。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279章 一言不合三斗提出,想到断崖那边去。向自己的“老乡”问路。刘备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却并没放三斗去,而是踏上了返回的道路。过不多久,到了军营所在的山湾。此时,营地的物什已经没有了。东西都被收到了船上。当然,到处都是驻扎过的痕迹。这些痕迹并没有清理。此时,还有士兵在往船上运送淡水。这自然是因为那个小湖较远的缘故。刘备让运水的士兵给船上带个话,让派一百名士兵过来。不大一会儿,梁宽就带了一百名士兵上了岸。刘备这边的小型战船标准装载是三十名士兵,挤一挤的话,能装五十名。三斗老乡的战船要小一些,因而上面能够装载的士兵不会超过五十人。带一百个人,应该能保证安全了。然后,刘备等人这才向着海岛的另一边绕去。三斗的心情是急切的。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些人的语言,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三斗的家乡话呀。好多年没有听到家乡的话语了。由此可以推论,这个地方,应该离三斗的家乡不会太远。而在三斗的家乡,三斗还有亲人的。不仅有父母,三斗还有一个妹妹。还有一些亲戚。十几年不见了,父母的头上一定添了不少的白发。年幼的妹妹肯定也已经成婚了。就不知道是哪家的有了那个福气。出于对家乡、对亲人的渴望,因此三斗不知不觉地。就加快了脚步。三斗并没有奔跑起来,但却已经达到了步行当中的最高速。这样的速度,行军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现在,一百来人的前进,也是不行的。集体的行动,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到集体。从最终的目的来说,需要的是集体达到某一个地方而不仅仅是单个人的到达的话,那么,这个集体的最高速度就取决于最慢的那个人的速度。在实际的行进过程中,其实还不仅仅是走路的速度的问题。因为在实际当中,通常都不是平坦的大道。集体当中的某一个士兵,本来走路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走着走着,在他的前面就出现了泥坑,他就不得不慢下来。绕道,在这个时候是行不通的。旁边,有旁人的人正在往前走。绕到旁边去,就把旁边的人挡住了。因而,如果从军纪的角度来看,三斗走那么快,是不对的。不过,刘备却没有说什么。阎柔也没有说什么。梁宽本来是想要说的,但梁宽看到刘备和阎柔都没有说,自己也就闭嘴了。刘备没有说话,那是因为刘备能够体谅到三斗的急切心情。刘备这个人是非常仁慈的,凡事推己及人。尽可能地顾及到身边每一个人的感受。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众将跟随刘备的时间愈久,就愈是对其心折。阎柔暂时还没有刘备那样的海洋一般宽广的心怀。阎柔见三斗走得快,走到超越了众人的速度。倒是动了一下把三斗叫住的念头,不过却随即否定了。阎柔想的,却是让三斗先与跟那些人接触。三斗先去,只有一个人,那样人感觉不到威胁,也许会得到什么情况也说不定。如果一齐上去,那些人害怕了,也许什么都问不到了。于是乎一开始,三斗就领先了。没过多久,三斗就遥遥领先。再过一阵,就看不到三斗了。这个时候,刘备突然想到了三斗的安全,问道:“贤弟,三斗这么一个人先行,不会出什么事儿吧”阎柔答道:“要杀人,总得有个杀人的理由。三斗对那些人无欲无求,就是打听一下消息。知道的便说,不知道便不说。甚至于还可以明明知道,就是不说。离杀人的程度,还差得远哪。”刘备道:“那就好。”阎柔却道:“哥哥,你看,既然三斗一人先行,我们这些人,是不是稍稍隐匿一下行踪”刘备道:“也好。我们只走到近处。如果三斗有事,我们再上去。如果三斗没事,我们就等三斗的消息。”于是,阎柔让梁宽命令士兵,放慢脚步。让脚步声轻一点。转过山湾之后,一百多人更是横向展开,向前面搜索前面。慢慢地潜行到了那一帮人的近处。走到差不多的位置了。阎柔停下了脚步。放眼望去,见三斗正在跟那帮人说着什么。此时,由于距离不远,说话的声音依然能够听见。但是包括三斗在内,那些人说的都是地方口音,听不出来说的是什么。这边的三斗,当然只有一个人。那一帮人,在岸上的,有十几个人。船上留了多少人就不知道了。岸上的十几个人,大部分都围在了三斗的旁边。只有两个人没有。那两个人,一个人仍然在杀鱼的那块巨石那儿吃着生鱼片;另一个人则跑到海边,把身子大部分浸泡在水里。大部分人都围在三斗的身旁,这说明,三斗的到来,或者三斗到来之后的问话,对于那帮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也有十几个人,在一起玩的时候。当然,那样的时候,通常发生在旅游中,发生在风景区里面。旅游中,总不会一直行走的。走累了,我们就休息一下,补充点水分和干粮。十几个人散落在一片较大的区域。而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外人,那个外人向我们打听道路。这个时候,我们会有几个人搭理他呢通常说话的,也许有四、五个。但因此而走两步的,肯定只有一、两个。但是,当向我们问路的这个人是一个绝色美女,那就不同了。我们一行人当中的男性公民多半都会走上前去,人人恨不得就此与那个美女做伴。三斗当然不是什么绝色美女。因而三斗的重要性不可能是三斗的外表带来的,只有可能是因为三斗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