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万多斤,就是能够装载各种物资的重量。阎柔命人装了上百桶水,五千斤的载重量就这么用去了。然后是粮食,最后才是弓箭。装弓箭的时候,干脆把士兵叫到了船上。一直装到海面距离甲板只有一尺的高度了,这才停止。大船就是好,不用担心海浪漫过甲板。参加这次任务的人选,将领方面,除了四名水军将领之外,是刘备和阎柔。诸将都劝刘备不要亲征。但刘备说:“此战若胜,备存,诸公存;此战若亡,备亡,诸公亡。故而不去,不如去。备好歹,也是经过阵仗的,也是能够上阵杀敌的。”众将再劝,刘备道:“诸公心意,备心领。吾意已决,休要再言。”众将无奈,也只好就这么着了。水军,只有八百人,因而全体参战。这样的人数,在陆上的战斗中,是微不足道的。不过,在水平上展开,尤其是海面上展开,却是少见的。士兵跟将领是不同的。在这个时代。存在着一种固有的概念。那就是不给士兵讲道理。就比如“指挥三军,如使手臂”,说的就是指挥三军,就像指挥一个人的手臂一样。调动他们去作战,而并不需要告诉他们全部的计划;让他们去争取有利的形势,而不需要对他们指出其中的危险。将他们置于绝境,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求生存。把军队陷身于危险之中,才能鼓舞士气,精诚团结,上下一心,转败为胜。对于田润,很明显,刘备这边,由于刘备本人曾经在田润手下干过,因而最害怕的就是刘备本人。麾下众将,因为公孙瓒的阵亡,因为刘备的转述,也相当害怕刘备,不过,程度要轻一些。阎柔后来,仅仅听到转述,时间又短,程度就再轻一点。真正说起来,不害怕田润的,就是那些普通的士兵。普通士兵不害怕田润,水军当然也不害怕田润。四名水军将领,是最新招聘的武将。由于阎柔的阻挡,没有人向他们说起过田润。因而,四名水军将领也不害怕田润。到了出征的那一日,二十艘小型战舰一字排开,与大船一齐,停靠在岸边。八百名水军登船,昂首挺胸,严肃的神情中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所有的水军将士,都充满着强烈的战意和自豪感。他们已经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他们原来就是精通水性的浪子,原来就具有一定的水面作战能力。在四名水军将领的带领之下,又掌握了许多新的作战技能,他们对于战斗的胜利,无比渴望。刘备在岸边,与众将作最后的话别:“这次我们出海,领地内的事情就靠你们了。还是老规矩,具体事务暂由田楷负责,重大事情众人商量定夺。如果有什么难以抉择或较为紧急的事情又需要立即做出决断的,可以用掷铜钱的方式,让上天代为裁决。此次远征青州,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如果三月不回,请奉公孙续为平州州牧。也算是告慰公孙伯珪的在天之灵吧。”“不,”公孙续率先跪倒,“叔叔此行,定然战无不胜、马到成功。若闻噩耗,续儿愿追随叔叔于地下。”刘备忙劝道:“哎,别说孩子话了。你也是这么大的人了。对了,你也该说门亲事了。”严纲道:“州牧尚且没有娶妻,末将等哪有那心思”刘备道:“往日种种,皆朝不保夕。危如累卵之际,故无心情。这样,若此番得能善果,备承诺,带头先成亲。”田楷道:“哦,这是好事儿。好兆头啊。这下我们就放心了。”刘备道:“好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终需一别。诸位就此别过。”众将齐道:“祝州牧早日凯旋归来。”刘备抱拳向众将行礼,众将亦抱拳答礼。尔后,刘备转身,上了跳板。这里说的跳板,可不是跳水运动员的那种跳板。而是放在船与岸之间或船与船之间供人行走的长木板。这个时候,刘备还没有兴建专门的水寨,没有码头,因而只能通过跳板上船。出发了。先行的是战舰,也就是小船。大船只能靠风帆前进。因而在刚刚启动的时候,由小船牵引而行。第二卷 第273章 风暴来袭第273章 风暴来袭二十条小战船,拖一条大战船。大战船前进的阻力就被二十条小战船分摊了。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海岸逐渐退去,岸边挥手的人们逐渐模糊不清。往前面看,越来越空旷,越来越宽敞。刘备、阎柔站在大船的前甲,望远处海天相接,更觉心胸宽广,豪气顿生。刘备道:“贤弟,听说海外有仙山。你说咱这一次,会不会遇到神仙啊”“哦”阎柔道,“兄弟尚未听闻。哥哥愿道其详。”“其实愚兄也不怎么清楚,”刘备道:“只是听歌谣唱曰:忽闻海外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山。神山雾笼山水清,隐隐听见长生曲。中有一人字太乙,鹤发童颜是神人。仙洞水涧轻唤神,转教yu女报金童。”阎柔听了,笑道:“原来海外的神仙,驾前也是金童yu女呀。就是岸上的神仙差不了多少的。”刘备道:“那是自然。神仙嘛,都是一家的。”慢慢地,有风了。大船升起了风帆。风帆一起,速度就上来了。原来是二十艘小船牵引大船,就改成大船牵引二十艘小船了。小船上面的士兵也停桨不划了。风并没有来自正后方。而是来自侧后方。在有经验的水手操控之下,转化成为前进的力量。大船分波斩浪,一路前行。速度快逾奔马。这样一来,除了少数几个看方向的、掌舵的、控帆的,其余士兵都闲了下来。包括小船上面的士兵。什么都不需要做。打瞌睡都可以。此时,负责指挥大船前进的,乃是水军将领赵衢。而梁宽、盛曼、蒋舒等另外三人,也具有相同的本事。人才多了,就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再怎么快,也只是帆船。大船自身是没有发动机的。出发的地点是信高湾。从现有的海图推算,距离青州约有五百余里。考虑到航线的偏移,也许就会变成七百里。七百里,若是在陆上,那是算不了什么的。大军四日可到,轻骑三日必至。海上,恐怕得要七天到十天。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的话,刘备此时实际上就是在横渡渤海湾。横渡渤海湾,最近的出发点,应该自现在的大连附近出发。但是刘备没有。因为阎柔手上的地图显示,另外一个实际上更远的地方反而更近。那个地方,就是信高湾,也就是现代韩国的木浦一带。自木浦出发,前往山东半岛,所渡过的海域并不是渤海,而已经是黄海了。而直线距离也不是五百里,而是千里以上。算上航线弯曲。约为一千五百里了。当然,刘备不知道,阎柔也不知道。四名水军将领,近海熟,但远海并不熟。而且,刘备这里还缺乏一个远航必备的东西。那就是:指南针。次日上午,船队已经驶入大海的深处。四周八面均是大海,已经没有了航行的参照物了。这时指挥大船前进的,乃是水军将领蒋舒。前日船停的时候,各船抛锚。海的深度并不深,抛锚成功。船船相宫,就固定地指出了一个方向。今日出发之后,前进的方向,实际上就是那个方向的延续。但却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风向假设不变。如果风向真的就没有变化,那么前进的方向就算是有点偏移,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基于四名水军将领对近海的了解,他们认为,海风就是季风,方向基本上是不变有多大变化的。不知道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反正刘备、阎柔更是门外汉。不听也得听。蒋舒对于大船的性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将船上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船上的士兵,放眼望去。都清闲得很,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将领下达的任务。这是出海的第二天。刘备和阎柔还是到前甲来吹风。但是却没有站着吹的兴致了,而是直接坐在了甲板上。昨日初见海天一色的喜悦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许的腻味。如果将头伸出船舷去看,可以看到大船的速度依然很快。但坐在船中,却只能望到远处。远处就只有茫茫大海,就仿佛大船并没有前进似的。二人就慢慢感到有些枯燥无味起来。人人都没有晕船。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都不是个事。实际上,这是非常偶然才会出现的奇迹。通常,就算是出海多次的水手,偶尔也会晕船的。而海员,也就是大海中航行的水手,对于晕船的人,是绝对不会取笑或者歧视的。因为大家都无所事事,有人晕船,也就算有个事。因此,有人晕船,也勉强能够算是个好事。船上备有两副钓具,也就是钓鱼的工具。由于这并不是渔船,捕鱼的网是肯定没有的。那两副钓具,是梁宽和赵衢的。他们带了钓具上船,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拿出来。担心违反军纪。后来,刘备实在是烦得慌,就让众人出主意,看找个什么事情来混混。二人这才把钓具拿了出来。在这样一直行驶着的大船上钓鱼,实际上钓到鱼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刘备之所以钓,就是找个事混混手。人类的目的并不是金钱和利益,人类的目的是进步和发展。是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事物。刘备钓鱼也不是目的,刘备的目的只是打发时间。第二天的航行就这样过去了。晚上停泊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大海太深,所有的铁锚都不够长度。那个时候,是盛曼在指挥。盛曼就叫士兵把铁链接起来,最后只形成了两条长链。终于算是抛了锚,同时也摆了个方向。第三天,拔锚起航。船行一个时辰之后,吃饭。饭后再往前行,风突然乱了。一直以来方向不变的侧后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八面来风。陪伴众人两天的风和日丽也悄然消失,一股难言的闷热压迫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天空中弥漫着黑压压的乌云。视线所及处已见不到觅食的海鸟。即使对海上情形不怎么了解的刘备和阎柔都能猜到,这应该是坏天气的预兆。四名水军将军的近海经验已经不够用了。这时,随船同行的船坞总管事三斗站了出来。三斗可是经历过海上风暴的。虽然说那一次自己败了,但这一次,三斗觉得自己能胜。三斗先是到了前甲,找到刘备。刘备问三斗有什么事。三斗说:“风暴快要到了。请州牧让小的指挥船只。”阎柔立即在旁边帮忙说道:“哥哥,三斗是闯过大海的人,经验丰富。这艘大船,更是三斗的杰作。目前,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三斗若有异心,自己也会遭殃的。哥哥,就让三斗指挥吧。”刘备听阎柔这么一说。心里面便已经同意,但是却不马上表达。叫了士兵,把四名水军将领喊过来。这是因为刘备总揽全局,需要照顾到四名水军将领的感受。很快,梁宽、赵衢、盛曼、蒋舒四人就到了。刘备问:“风暴就要来了。你们四人,谁有主意”刘备的问法,有些讲究。就算这四人真的有主意,由于需要谦让一下,也不会立即说的。更何况其实上四人并没有主意。略停,刘备道:“既然你们没有什么好主意,那么。这个船队,暂时就由三斗指挥。三斗虽然不是水军将士,但也是我刘备的麾下,曾经闯过大海,出生入死多次。有三斗主持,定保无虞。望众将听候三斗的命令。风暴期间,三斗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明白了没有”四将齐声称是。刘备再转头道:“好了,三斗,你这就开始指挥吧。”“是,三斗谢过州牧。”三斗道,“不过,三斗的第一项命令却是针对州牧您的。”“哦但请下令,不用迟疑。”刘备道。刘备想,三斗的身份较低,先向自己下令,以便立威,也在情理之中。哪知,三斗却道:“三斗命令州牧和行军教授立即返回舱内,以便三斗能够心无挂念半应付即将到来的风暴。”刘备愣了一下,心道,这算什么命令啊。不过,还是说道:“好,好,备遵命。贤弟,你也遵命吧”阎柔道:“那是自然。”然后,刘备和阎柔二人就回到船舱里面去了。刘备、阎柔走后,三斗抬头望天,过了好一阵,才道:“盛曼,你率领士兵,负责把主副两道桅杆上面的风帆收下。蒋舒,你负责把绳索找出来,分发给每一个士兵。让士兵们把自己的腰套在船上,以防止被风暴卷走。梁宽、赵衢,二十条小船由你们指挥。各指挥十艘。尽快划桨,把大船带离风暴的中心。”梁宽、赵衢、盛曼、蒋舒四人得令。分头行事。这时,由于风乱,失去风力的大船也没有了什么速度。基本上停留在原地。原本温驯的海浪也渐渐变得狂暴,用力拍打着船身。一部分浪尖打上了甲板,将甲板的表面打湿。大船的底舱是密封的,没有进水。甲板边缘有足够的漏水孔,因而甲板上面也没有什么积水。这时候的风是乱的,浪也是乱的。不过,总的来说,都不是很大。很快,盛曼带领士兵把主副桅杆上面的风帆收了下来。没有风帆兜风之后,大船略微平稳了一些。蒋舒带人把绳索取了上来。梁宽、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