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速度比一般步兵还要快一些。但是在复杂的山路上,速度就慢了。因此,刘备也在先行之列。长城关距离平冈三十里,这并不是直线距离,而是指最近的一条道路的距离。最近的一条路,同时也是最好走的一条路。由于刘备这边有辎重同行,因而刘备就是走的这条道路。整支部队在每时辰十六里的速度前进。大约两个时辰之后,刘备到达了平冈。刘备并不是最先到达的。最先到达的是邹丹率领的五千士兵。邹丹率兵到达之后,迅速对平冈进行了包围。正在因为人数不够,不足以包围的时候,关靖和单经又各率五千士兵赶到。于是,三支人马,一万五千人,完完全全地包围了平冈。紧接着公孙续的一万人马就过来了。公孙续一看,平冈已经被包围了,而平冈的内部,似乎还没有什么动静。于是,公孙续就带着那一万士兵,进入了平冈的内部。这个时候,刘备就到了。随后到来的是田楷所率人马。田楷到后不久。公孙续就出来了。见到刘备,公孙续说,平冈内部,已经人去楼空。但是从现场看来,多数东西没有拿走,很可能事发仓促,百姓们刚走不久。这就有些不愉快了。对于这种不愉快的局面,刘备是早就有思想准备的。长城是不能闭关的。闭关,公孙度就有可能警惕。而大军的集结,涉及人数太多,范围太广,是非常容易被百姓看见的。于是,就走露了消息。平冈百姓走了,也就是说,他们得知了刘备大军过来的消息。他们逃去的地方,也不用过多地分析就能知道,就是新昌。平冈到是占领了。按照公孙续的报告,平冈还有很多东西。于是,刘备就命令公孙续,安排士兵逐一查看民房。把房间里面的东西,都搬出来,放在路边。军队能够用得着的东西,则放在大街的中央。腾空的房间。夜间是可以让士兵们居住的。床就不说了。这里是长城以北了,已经是炕了。当然,由于刚刚进入盛夏,天气较热,炕下都不用烧火的。炕跟床的区别,在这样的季节的,就主要是大。通常,大屋的墙壁下,一溜烟全都是炕,睡他十几个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平冈有房三千间余间,每间算十人就能住三万人。因而是很容易住下五万人的。这个时候,仅仅是午时刚过。按说,时间还是比较早的。还来得及赶到新昌。但是,既然平冈已经得到消息,平冈的百姓逃到新昌,新昌也就必然得到了消息,并加强了防备。就这么急匆匆地赶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其实在正常的计划里,也是需要在平冈住一夜的。在正常计划里,平冈这里还是要打一仗的。虽然说战斗的规模不会很大,但战后的善后事宜还是很繁琐的。等一切事情都办妥之后,天色也就不早了。就应该在平冈住下了。对于新昌县城,刘备并没有多想。有什么值得多想的呢没有。公孙度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呢。新昌县城也没有什么重兵。值得多想的,应该是今后,与公孙度大军决战的时候的事情。这样一样,刘备就空闲下来了。一得闲,刘备就想静一静,将一些事情再捋捋,看看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公孙续又再次过来了。公孙续说,搬屋子里东西的事情大多了,希望严纲的部队能够帮忙。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刘备当即一口就答应了。公孙续走后,刘备就往里走。刘备自己是找了处不错的院子里。结果,刘备刚进到里屋,公孙续又来了。公孙续说,不知道为什么,严纲没到。很可能已经遭遇了什么危险。这就不正常了。严纲那边,是没有辎重的。就算是路上耽搁一下,也应该早就到了。这个时候还没到,真的就像公孙续说的那样,只能是遭遇了不测。闻听这个消息,刘备精神一振,立即叫公孙续中上搬东西的行动,集合队伍,前往严纲那边去接应。公孙续走后,刘德又找来田楷和单经,让这二人也各率本部。跟了过去。邹丹和关靖这边,则保持警戒状态,防止有可能出现的敌人。严纲那边到底怎么啦其实也没怎么,就是遇到了泥泞的地形了。如果在平时,遇到这种地形,绕开就是。而这时,是分头进兵。别的道路有别的士兵,因而绕到别的道路上去,根本就没用。因而,严纲就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道路湿滑。慢慢地,就出现了积水。如果光是水,倒还好办,要命的是,还有泥。水加上泥,自然不会是水泥,而是相当于沼泽一样的东西。当然,这里的沼泽并不深,就淹至脚腕。不过,再往走,就不止脚腕了。当泥浆淹到膝盖位置的时候,行进就非常艰难了。每一步,如果不拔脚,那脚是肯定不能在泥浆中直接前进的。如果拔脚,则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脚拔起。这个时候,如果摔倒,就有生命危险了。有部分士兵想从山坡上绕过去,不走山谷。结果就摔下来十几个。当然,绝大多数都爬起来了。不过,也有没有爬起来的。不久,行进的士兵就发现泥浆中的士兵尸体。因此,严纲下令,禁止绕山坡。谷中行进虽难,但总一步算一步,总是没有生命危险的。就这样,多花了一个时辰。三个时辰走完了两个时辰的路程。当严纲率部走出泥泞的山谷之时,正迎面撞见接应的公孙续。公孙续问了一下,立即派士兵飞马向刘备报告平安。平岗这儿的水源,总体来说有三处。一是一条小溪,也就是形成沼泽的那条小溪。当然,那儿本来并不是沼泽,沼泽是阎柔人为制造的。第二个水源就是泉水。泉眼在黑岭的半山腰。泉水不大,本不足以取用。但是,平冈的百姓在猪儿岗那儿修了个堰塘。泉水就在那儿聚积起来。待到积满塘坑之后,再从专门的溢口流出,汇积到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溪里去。第三个水源就是井水了。平冈这儿的水井还比较多,足足有五口。严纲率领的一万士兵变成了真正的“泥腿子”。他们自猪儿岗经过,到达平冈。然后,他们就见到了那一汪塘水。很自然地,就下去洗了。等到一万士兵洗过,那一汪清水,就变成一锅黄汤了。刘备这边,先是接到传信,得知一切平安,便放心了。接下来,刘备就将平冈的房屋划分了一下区域。谁的部队住哪几间房等等。这样的事情,以前刘备是不做的,都由那四名高级文吏去做。但这时,的确没什么事情。这个时候的刘备,还不习惯享受,闲不住,就亲自干上了。随后,刘备就见到了严纲那一万士兵。那一万士兵累极了。走了三个时辰。并且他们走路的时候,要比平时的走路花费更多的力气。刘备见了,就觉得应该做饭了。平时,不用兵的时候,士兵们也是一天两顿饭的。今日,早晨出发之前,吃了一顿。也就是说,吃得比较早。午后,到达平冈。原来的打算,是会打一仗。然后再吃饭。也就是说,今日吃三顿。但是,那一仗并没有打。然后,刘备就想节约了。迟迟没有下令开饭。直到严纲的士兵到来,而时间也已经接近了申时,刘备觉得,现在再吃一顿,今天就可以不吃了。做饭,肯定是要用水的。而这个时候,就只有一处水源可用了。那就是井水。半个时辰之后,全军吃饭完毕。吃完饭之后,各营按照刘备指定的区域各就各位休息。又过了两刻钟,进入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由于是盛夏季节,这个时间,还不是傍晚,天色还很亮。然后,刘备的肚子一下子就不舒服了。拉肚子啦。拉肚子吃什么没有广告,所以不知道。当务之急,并不是吃什么,而是找地方拉。刘备倒是好办,找到地方拉了。但是,可但是,但可是,全军都拉肚子了。五万人都找地方拉,那地方就不够了。第二卷 第262章 结义阎柔第262章 结义阎柔光靠阎柔一人之力是不能完成这样的布局的。因而。要想通了一切机关之后,就找到自己的士兵,大肆渲染自己的北平的所见所闻,将刘备说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看看差不多了,然后才说出想要投靠刘备的打算。众兵都同意了,无一人向新昌县告密。随后,众人就行动了起来,将那一条小溪堵住,制造了一条类似于沼泽的道路。阎柔设下的计策很简单,就是下泄药,让刘备军失去战斗力。这样的损失,是可以恢复的。因而就能够实现既能够让刘备见识其手段、又能够让刘备不记恨自己的目的。泄药,如果就这么下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制造一些事件去降低刘备的戒备心。因而,才有了那条沼泽道路。有了那条道路,刘备的心思便悬了起来,担心那条道路上的人马去了。紧接着,猪儿岗上的塘水就被那些士兵污染了,只能用井水了。阎柔就将泄药下在了水井里。泄药倒是普通的泄药。平冈本来就有药材方面的交易。尽管用量很大,也能够找到。不过,阎柔还另外多加了两味药。那两味药是抑制泄药的,让泄药不那么快发作。如果发作过快的话。先吃饭的人拉肚子了,后吃饭的人就不吃了。只有延时发作,才能够让刘备全军都吃到泄药。平冈的百姓并没有逃往新昌县城,而是被阎柔带到了一条山谷之中藏了起来。房屋里面的东西,阎柔拿走了药材,不能让刘备军队得到。其它的东西,阎柔就没有拿了。五万人拉肚子,而又没有那么多茅厕。那么,他们拉在什么地方呢当然是茅厕之外了。不需要解释什么地方是茅厕之外了吧答案是明显的,所有的地方都是。于是,那一股臭味,便随风远扬了。阎柔此时,在平冈北面的一条山谷里。距离平岗,足有二十里。就这样的距离,阎柔还是闻到了臭味。当然,臭味飘到这儿,已经稀释了很多了,已经不是臭不可闻了。阎柔不急。这是因为,阎柔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让刘备军拉肚子,而是要让刘备军一直拉到失去战斗能力。臭味随风而至,只能说刚刚开始。阎柔估计,至少要一个时辰之后,刘备军士兵才会手足俱软。阎柔这边就开始找寻不臭的地方了。这样做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为了做饭和吃饭。万不得已的时候,在充满臭味的环境里也可以做饭吃饭,但如果能够选择的话,还是没有臭味比较好一点。这一顿饭,对于阎柔的五百士兵来说。也就是战前的一顿。因而是必须吃的。当然,这里还有五千百姓。不过,那五千百姓的饭,就由他们自己解决了。找到了一个地方。阎柔就带着五百士兵转移到了新地方。那五千百姓是不需要派人看守的。这是因为,阎柔并不是土匪。带百姓至此,是为了避开战乱,而不是绑架人质、敲诈勒索。阎柔到平冈,也有半年多时间了。早就在百姓之中建立了威望。百姓也认可阎柔是个好官。出于这样的相信,因而阎柔一说,百姓们带着粮食及一些必要的东西就出发了。根本就没有催促。阎柔等人到了新地方就开始吃饭。五千百姓是没办法找新地方的。因为他们的人数多了一点,转移新地方比较困难。因而,百姓们就只有在充满臭味的山谷里面做饭吃饭了。饭后,阎柔等人又休息了一阵。然后就往平冈出发了。等到他们走到平冈的时候,正好是戌时。阎柔并没有鼓噪而进,也没有偃旗息鼓。反正就那么大摇大摆地到了平冈。即将走扰的时候,阎柔还特别整了一个队,逐一检查了一下士兵的装束,确保军容的整洁。这就相当于现代找工作的应聘者去面试,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装扮一样。此行,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面试。打仗只是手段。面试才是目的。这里面的奥妙,阎柔早就说过,所有的士兵都知道。然后,他们到达了北面的坝子。出于商品交易的需要,平冈这样的坝子很多。一个坝子,站不下刘备的五万大军。而站阎柔的五百个人,绰绰有余了。阎柔就在北面的坝子列阵了。可惜阎柔不知道田兰所会的操练方法,不然的话,来它个正步走。估计,光脚步声就能吓得刘备的士兵们再拉一次。北面就有刘备的士兵。那些士兵也早就看见阎柔的人马了。但是,看见了又有什么用。大部分士兵没有理会。少数几个人,在一些校官的命令之下,勉强往里面报信。不过,报信途中,还得拉几次。刘备自己也拉得虚脱了,浑身无力。刘备此时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离茅厕不远的地上。刘备毕竟是有德之士,有羞耻之心。再怎么急,也不会随便拉在地上的。因而刘备就不回房了,就呆在茅厕旁边。没有力气了,躺在地上倒是可以的。在刘备的观念里,躺于地上,比随地拉屎高尚。报信的士兵终于来了。本来那士兵还想远远地叫喊,但是却因为中气不足,声音不大,只得勉力而进。好不容易才挪到近处,这才报告了军情。要说,刘备还真是与众不同。同样虚弱的刘备,听到敌军来袭之后。立即就振奋了起来。原来无力站立,这会儿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