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忘掉,而事实上还真的就忘了。因此,王朗有了胆气,驱马迎向田兰,喝道:“何方来的贼匪,可有胆出来一战乎”事先,田兰就没想过单挑敌将。接连三道埋伏,自己、陈群和郭图,都不是个人武艺出众的武将。准备的就是在士兵的强大战力进行冲杀。但是,田兰脑筋短路了,慨然道:“有何不敢。”打马便冲了过去。田兰这次带的是作战的普通男兵士兵,亲兵没有出来。田兰跟一般将领不同。一般将领的亲兵,同时也是将领的警卫。田兰的亲兵虽然也是警卫,但那些女亲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在战场上面,还不如普通男兵靠得住。因而这次亲兵就没有出来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男兵对田兰不够熟悉,不知道田兰的功夫不够。同时,他们跟田兰不熟,也不敢随便提出相反的劝阻意见。就这样,田兰上去了,士兵们没有任何表示。王朗使刀,田兰也使刀。双方战马越来越近。大刀,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就举起来。等到与对方交错的一瞬间,大刀正好劈下去才对。田兰这边,比王朗先举刀。这是因为,田兰有脚蹬。田兰双腿一较劲,以双脚之力,传于腰腹,再通过双肩,转到手上,手中的旋风斩在空中划过一道森然的弧线,居高临下,挟万钓之力,向王朗劈了过去。王朗这边没有脚蹬。王朗的双脚也要使力。只不过那力气使出来是用于夹紧马鞍的。否则,自己就有可能摔下马背。王朗赫然望见王兰自马背之上站了起来。王朗的脑子一下子就懵了。一个站着打,一个坐着打,这公平么还有,她是怎么能够站起来的呢马上交战,通常以力为主。尤其是大刀、大斧、大锤这样的重兵器的时候。个别使用枪、鞭的武将会些轻巧功夫,也必须得应过得了大力才行。王朗抬眼一瞧,田兰这一招普通无奇,就使在力大。于是,王朗将刀一横,双手上架,全力格挡,一点都没有轻视田兰。关羽的大刀重八十二斤,王朗的大刀重五十一斤。通常马上作战的大刀,都在四、五十斤左右。无论怎么轻,都不会少于四十斤。王朗估计田兰的大刀就应该是四十多斤。四十多斤的大刀,在田兰的手里,劈出如此的速度,不得不让王朗收起轻视之心,全力格挡。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田兰的大刀只有十九斤重。大刀的刀杆是白蜡杆做的,不是金属。这个,王朗就不知道了。说时迟那时快,双方往里一凑,当、噗怎么啦王朗没有挡住,中刀了田兰没有那么大的力。田兰的大刀劈下,也没有那么大的冲量。以王朗的武艺,就算田兰这边刀速不变,大刀的重量增加到青龙偃月刀的八十二斤,也能够挡住。这个时候,怎么就没有挡住呢哦,原来是王朗的右手虎口已裂,使不上力。忘了,忘了,就连王朗自己也忘了。田兰的旋风斩劈到王朗刀杆之上,虽然只有十九斤的质量,却也非同小可,足以产生剧烈的疼痛让王朗记起右手虎口。王朗剧痛之下,右手一松,刀杆一歪,右肩被削去了一块皮肉。削去一块皮肉乃是小事,糟糕的事,王朗突然记起自己只能使用左手。莫看这员女将的武艺不高,自己一支左手,却是打不过的。于是,王朗再次打马就跑。田兰一见,正好,挥军剩胜追杀。浑不知自己适才的胜利乃是险胜,纯属意外。第二卷 第249章 缓缓佯攻第249章 缓缓佯攻为什么田兰要这样分兵掩杀呢赤壁大战之后。曹操一路奔逃,分别在乌林之西、葫芦口、华容道三笑。笑周瑜无谋,笑诸葛亮少智。原因是: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结果乌林之西出来了赵云,葫芦口出来了张飞,华容道出来了关羽。在那里,诸葛亮也实施了分兵。为什么诸葛亮不命令赵云在乌林之西直接将曹操歼灭呢那是因为不能够。或者说,即使能够,也必将是一场苦战;自身会出现极大的伤亡。因此,“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抢旗帜有什么用处当然没有多大的用处。在这里,旗帜是泛称,泛指曹军锅碗瓢盆粮草马车等一切辎重。抢了,曹军就只能饿着肚子跑。赵云的武艺,比张飞、关羽如何这个问题就不讨论了。我们算他三人武艺相当,比较好办些。在乌林之西,曹操命令徐晃、张郃双战赵云。显然,徐晃、张郃抵挡了一阵,然后败了。在葫芦口的时候,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显然,许褚、张辽、徐晃也是抵挡了一会儿,然后败了。而到了华容道,曹操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则说:“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注意到没有,曹将的战力是一次不如一次。第一次,两将抵挡,然后败;第二次,三将抵挡,然后败;第三次,众将都不敢上前了。是因为关羽的武艺远高于张飞,而张飞的武艺也远高于赵云吗不是,他三人的武艺,真的就是差不多的。不是因为关、张、赵的差异,而是因为曹操这边的士气。进攻的时候,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叁而竭”的现象。败退的时候,更甚。三次打击,严重打伤了曹军的士气,因而最终曹军没有了还手之力。假如关、张、赵合兵一处,直接在乌林之西与曹军交战的话,是无法取得这样的效果的。因而,田兰分兵。对王朗实施多次打击,实际上就是为了挫伤敌军的士气。田兰马快,但她没有全速追击。跟着士兵一起,在会稽军队后面追杀了一阵,然后就不追了。这是第一轮追杀。跟赵云的第一轮追杀一样,田兰夺得了许多“旗帜”,也就是辎重的意思。会稽军队要想快跑,必然就会舍弃那些笨重的家伙。只是不同的时,钱清与会稽的总体距离不长,夺辎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会稽士兵不会饿肚子的。接下来,田兰命令士兵将夺得的辎重收集整理,找了片空旷一点的地方堆放。这时,于禁就上来了。然后田兰留下了一些士兵看护辎重,与于禁合兵一处,继续往会稽方向追击。陈群负责第二轮袭扰,郭图负责第三轮追杀。这二人,都是稳重之士,不会像田兰那样莽撞。而王朗这边,经过与田兰的交手,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只有左手能战的严重性。也没有单挑搦战了。就是兵对兵。于是,王朗撤离钱清的时候士兵约有七千,经过田兰一杀,变成六千;经过陈群的埋伏,变成五千多点;再经营郭图的追杀,变成四千出头。最后,王朗就带着四千出头的会稽残兵,回到了郡治所在的山阴西门城墙之下。山阴县城这边,田兰共投入一万士兵。基本上一分为二,佯攻五千,登城五千。田兰还具体说明了由周瑜负责佯攻,太史慈负责登城。田兰这样具体的命令,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新来的原因。如果不说得具体一点,太史慈很可能会把什么“苦活儿、脏活儿、累活儿”全部抢走,周瑜就得不到机会了。既然命令很具体,那么就具体地执行罢。太史慈、周瑜天不亮,就率兵出发了。自南面绕道,最后到达了山阴。周瑜这边先转向北面,上到富春至会稽的官道上去,再沿着官道,由西向东前进。会稽兵发西面,因而山阴的防御重点就在西门。佯攻的部队,自然是敌人在哪点,就打哪点。于禁另外的五千士后则需要多赶一程。最后,于禁将甲丙两队士兵分别布置于山阴县城的南北两个方向,而另外三千士兵则在东面。周瑜首先率兵逼向山阴城西门。在这之前,因为命令的发布要通过千夫长,周瑜找来了五名千夫长,简单地勉励了几句。也就是混个脸熟、请多关照的意思。而五名千夫长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人带头说:“将军。我们这儿是佯攻,是吸引敌军注意。若不放点真活儿出来,敌军不会相信的。将军,您看能不能将佯攻改为缓攻。在确保自己的兄弟无人伤亡的前提下,我们慢慢地攻城。敌军如果守住了,那我们就完成了佯攻的任务。敌军如果没守住,那我们就真的攻下来算了。”周瑜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以前也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也不是因为田兰这边有多民主,或者说田兰这边的中层校官多有思想,真正的原因,还是机制造成的。这边的千夫长有责任。有了责任之后,对于完成责任的好坏,自然就会花心思去想。这不是田兰独创的,而是自田润那边沿袭过来的。周瑜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周瑜只是叮嘱了一下,让千夫长们记住自己的承诺,不要贪功冒进。如今,周瑜率兵而来,列阵一箭之外。然后打马来到城门前面,喝道:“城内何人领兵,出来答话。”山阴西面城墙的上面。守城的士兵早就看见周瑜的士兵了,已经派人去报告去了。周瑜喊话不久,校尉周昕来了。周昕上了城墙,喝道:“来者何人因何率兵到此”周瑜道:“吾乃兰帅麾下中郎将周瑜公瑾是也。今率兵至乃,乃为吊民伐罪而来。汝等是战是降,速速决断。”在周瑜说话的当口,城上周昕了望了一下周瑜身后的士兵。一看,人数在五千左右。而山阴城里,却因为王朗引兵在外,只余下不到两千士兵。而且这些剩下的士兵,还多是老弱残兵。也就是说。平地正面交战,山阴城必败。斗将呢周昕虽有武艺,但敌方已然兵临城下,而且距离城门很近。周昕担心敌军会趁乱守门,故此不敢斗将。于是,周昕答道:“既然如此,放手来攻便是。”城下,周瑜回转本阵。城上周昕也下了城墙。周瑜回转本阵之后,士兵就开始前进。由于是佯攻,所带云梯不多,只有十架。先就没有扛云梯。五千士兵先压上三千人,这三千人当中的两千是手持盾牌的步兵,另外一千人是弓箭兵。周昕下城墙,当然是去调兵去了。周昕将一千五百人调到了西门。另外剩下两百多人分布于东、南、北三门。除此而外,周昕再征集百姓一千人,往城上运送砖石等物资。由于周瑜这边没有多余的动作,士兵就位的时间远快于山阴。在距离城门五十步左右的位置,排成了长长的盾阵。一千弓箭手开始向城上放箭。而此时城墙上面,却只有两百多守军。前面说过,山阴城留守的士兵,多数是老弱残兵。那么,另外的少数呢少数当然就是照看那些老弱残兵的人了。就像一间病房,里面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病人,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护士。也就是说,那些老弱残兵,本来的战斗能力就很差了。同时,因为他们的存在,还使得另外一些人,要围着他们转,服侍他们,为他们做事情。当然,工作不分贵贱,围着他们转的人,也是很辛苦的。不过,那些人的军事训练必然就会耽搁了。两百多守军,射出去的箭。约一百支箭,射程超过了五十步。勉强合格。另外一百支箭,连五十步距离都没有。放了几箭之后,就连射箭的本人,也失去了兴趣。而城下的一千弓箭兵可不含糊,箭箭都是力量十足的。因而,对于城上的守军来说,与其冒着危险放那种无用的箭,还不如躲在城垛后面来得安全。于是,对射开始不久,城上死伤了十几人之后,其余守军全部都躲在了城垛的后面。到此时,城下弓箭手平均只射了两箭,就瞧不着人影了。于是,城下弓箭手就不射了。不射,当是不是绝对不射。而是城上守军不露头不射,露头就射。近城攻击的这部分战斗,打到这种战况,应该是十分理想的了。后面的两个千人队一看,怎么这就登城了么也太儿戏了点吧。两名千夫长都有些疑惑,便来问周瑜。周瑜道:“守军应在千人以上。适才只有两百人。再等等。等守军都来了,如果还能压住守军,再登城不迟。”一名千夫长道:“哦,原来是这样。”另一名千夫长道:“还是将军有经验。不然的话,我军登在半空中的时候,后续守军到了,那就不利了。”周瑜一愣,居然自己客串了一把教师。周瑜原来就知道田兰的士兵极强。见此情形,才知原来中层校官也不弱。这些中层校官们不断地在学习。就算他们不懂,打一仗懂一点道理,多打几仗,就会懂很多道理。这样的军队,就是一个字:不错。啊,多了一个字。改成“棒”吧。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大批的守军涌上城墙。人影一现,城下的弓箭手就立即放箭。使得守军上城墙这一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城墙上的城垛在这边,刚上城墙的守军在那边,因而城墙垛是护不了刚上城墙的守军的。而此时,山阴守军这一方,主将周昕又去征集民夫去了,不在。就只有士兵。这些士兵里面总共有两名千夫长,但山阴的千夫长,没有丝毫的权利和责任。他们就只知道执行将领前面下达的任务,那就是上城墙,防御。这么一帮军事素质极差的老弱残兵,运动到相应的位置的时候,一千五百人的那个五百的零头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