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女主三国> 分节阅读 1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5(1 / 1)

自建业的新兵呢重伤二百二十七人,轻伤一千零五十四人,无一人当场死亡。当然,重伤患者中,事后会出现一些死亡。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胜了,说不清楚;伤亡情况一对比,就十分清楚明了了。杀敌五千,而且还是杀无赦的情况下杀的。因为杀无赦,吴郡士兵没有了生路。因为没有了生路,就迫使吴郡士兵拼命。于是。无形之中,就增强了吴郡士兵的战斗力。于是,来自建业的新兵的伤亡这才稍稍高了一点。如果不是新兵,而是老兵呢如果上阵的就是甲丙两队半将士兵呢其实,没有那个如果。在前面对阵七千孙军的时候,就杀过一次。甲丙两队士兵只有轻伤,连重伤都没有。这就是实力,绝对的强大的肉搏战的实力。拥有这样的军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观看这样的军队的参战情况,也是非常过瘾的事情。但是,写成小说就没有意思了。只要敌军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天气地形等环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胜,而且是完胜。其战争场面可以形容为这样或者那样,但次数一多,就没有新花样了。也就干脆不写了。乌程的韩当先赶到菱湖,凌操、凌统父子后到达桐乡。过程是一样的。原来孙军士兵就远逊于田兰的士兵,而且还中了埋伏。双方人数基本上相等,实际上就相当于田兰士兵的人数多了十倍。很快,这两千孙策士兵就被杀死。不同的是,这边的韩当被杀死了。那边的凌操、凌统父子却被活捉了。现代人普遍对于吴系的将领印象不好。论个人武艺最高的是孙策和太史慈,但也只有九十五。离关张那样的猛将还差着一大截。智谋方面,原有一个周瑜,却被演义描写为心胸狭窄的小人。另有一个陆逊,火烧了刘备的连营。人们就说,主要是诸葛亮没去的缘故。诸葛亮,原本就是火攻专家。诸葛亮若去。就没有陆逊什么事儿了。吕蒙,被说得如何如何,但吕蒙单挑打不过关羽则是事实。说到吕蒙用计,那计谋也不完全是吕蒙想出来的。别人想出来的计谋,仅仅是执行了一下,又算什么本事那不就跟火烧博望里面的刘封、周仓差不多了吗排除了这几个顶尖的吴将高手之后,现代人就感叹,吴系将领怎么都是些垃圾。文也不行,武也不咋的,其中的韩当,就是代表性人物。有个别人,称韩当为垃圾中的垃圾。就拿三国群英五中的韩当来说,武力七十六,智力六十六。这是个什么货色呢真的就是个垃圾。这样的垃圾人物,如果充当军队里面的中层将领,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还是可以的。但是,韩当却偏偏就是吴系重要的将领。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韩当是怎么一回事情。韩当,与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被孙坚赏识。追随孙坚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官封别部司马。等到孙策东渡长江,韩当又追随孙策讨伐扬州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升迁为先登校尉。孙策授兵二千,马五十匹。再追随孙策征伐扬州庐江郡的太守刘勋,在荆州江夏郡的沙羡县击破黄祖,回师讨平了扬州豫章郡的鄱阳县,兼领乐安县长,山越畏惧心服。夷陵之役,与大都督镇西将军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的涿乡攻击并大破蜀军。转任为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魏的上军大将军曹真攻击南郡,韩当保守东南方,在边境身为将帅,激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227年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万人,讨伐丹阳郡贼寇,击破。旋即病逝。这就是真实的韩当,战功赫赫的韩当。韩当无非就是没有单挑方面的辉煌战迹罢了。以现代军事角度审视,单挑取胜,所获得的最多也就是士气。全面取胜的战绩绝对要高于单挑取胜的战绩。韩当曾经击破黄祖,而黄祖却又击败过孙坚。有人说孙坚之死,乃是蒯良用兵设伏,遣吕公射杀的。那么,总指挥是谁不还是黄祖嘛。很多喜欢三国的人,一见韩当就觉得这样的垃圾该死。好了,在我们的故事里,韩当终于死了。不过,我们却要说明一下,韩当其实并不是垃圾。陈群派来的通信兵到达的时候。战斗刚刚结束不久。两个地方都在打扫战场。甲丙两队士兵打仗与打扫战场,好有一比。其战争过程,就好像是把一只花瓶砸在地上,很干脆,很绚烂;而打扫战争,则相当于把地面的花瓶碎片扫起来,很麻烦,很琐碎。黑夜之中,举着火把去打扫战场很不方便。好在杀死的敌军人数不多,只有千人左右。忙到子时左右,战场打扫完毕。甲丙两队这才开始找地方宿营。这个夜晚,孙策在余杭县。田兰、郭图怎么就没有来呢难道说是因为军事行动的规模小了,以至于不感兴趣这是没有道理的。还有比这儿更大的军事行动吗没有。田兰的武装力量,最大的部分就是陆军。而现在陆军是全军出动,田兰也是知道的。那她怎么就不来呢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水军那边,也许到了什么关键性的时期。田兰走不开。在田兰心里,田润是高于一切的,田润的威胁也是高于一切的。因而水军,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具有了高于一切的性质。这么解释,其实也说得过去。但是,它只能解释田兰为什么不来。而不能解释郭图为什么不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周瑜。一千名士兵,押送周瑜一人,好像很重视。其实也不是。派那么多人,纯粹就是人多了闹的。周瑜的确很重要,但周瑜的重要性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目前,也就郭图知道。田兰知道一点。于禁、太史慈是不知道的。因为于禁不知道,所以派出一千人押送,就是因为人多。还好,周瑜走了。倘若周瑜没有走,那么。周瑜必然会遭受韩当一样的命运。甲丙两队士兵是不知道周瑜的重要性的。他们就只是认得,这个人是上次抓住后释放的。为了不再次释放,所以就得杀死。当时张昭在曲阿。张昭听说过周瑜。那道理就跟周瑜听说过张昭是一回事。周瑜认为张昭是人才,曾经向孙策推荐。那么,在张昭这边看来,周瑜也同样是个人才。当然,这也只是泛泛的判断,而不是精确的评价。张昭接收周瑜之后,遣回了那一千士兵。张昭这里有的是衙役。一天之后,张昭把手上的事情顺了顺,然后带着衙役,押了周瑜,便到建业来找田兰。郭图在什么地方呢郭图在建业。郭图,职务上是行军教授,也就是田兰的军事参谋。田兰每有重大军事行动,都是要问郭图的。那么,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呢没有的时候,郭图就下班了。当然,田兰为郭图配有两名亲兵。不过,这两名亲兵只是勤务员的身份,而没有监督郭图的权力。因此,从总体上看来,郭图就相当于中军散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陈群的情况。并不是田兰有意的忽略了陈群,而是这个时代的机制就是这样的。张昭、张纮找到了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是找到了一份天天有事情做的工作。而陈群却没有。因而陈群就跟郭图一样,自由。没人管,也管不了别人。两人的区别,就在于郭图这边有两名亲兵。给这些重要的人物配亲兵,对于田兰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田兰没有给陈群配亲兵,其实也不是不看重陈群,而是因为田兰的性子是大大咧咧的,没有想到。田兰这边的将领,配了亲兵的,就是郭图和陆议。陆议,是因为年龄太小。田兰突然之间母性发作,就想到了。而为郭图配亲兵,纯属因为田润在场,田兰一紧张,这才想到了。陈群没有亲兵,张昭、张纮同样没有。军中的于禁和太史慈本来也没有配亲兵。二人先也是等着田兰来指定。等了多少天,田兰都没有反应。为了作战的需要,二人就自己为自己配上了。蒋钦、周泰此时还没有配亲兵,是因为他们来的时间短,还不了解田兰,也就没敢乱说乱动。张昭来了。其实张昭本来就要来的,只不过因为周瑜的事情把行期稍稍提前了那么一点点而已。张昭过来,主要是与张纮联系。此时的政治体系,二人搭建得差不多了。但二人仍然尽心尽力,争取做到最好。因而每过几天,二人就在在一起商量一下。张昭过来的时候,田兰还在建业城里,并没有去水军那边。田兰虽然重视水军,但也不能总呆在那儿。田兰具有信都练军的实际经验,也知道不能总到军营。如果总到军营的话,士兵们的压力就会过重。其实今天田兰是准备到军营里面去的。只是陆议也还没有过来。田兰就想等陆议到了之后,再一起过去。于是,田兰就在院子里,跟亲兵们闲聊。都是女人,在一起多数时候就是说话。并没有人练武什么的。张昭把周瑜带进了院子。捆还是捆了的。张昭并没有松开。张昭不知道郭图曾经对周瑜有过一些了解。张昭觉得有必要向田兰介绍一下周瑜,以尽一属的本份。因此,张昭先是一个人进来的。让押着周瑜的衙役等在门外。田兰不懂治理,因而对于张昭这方面,就完全放手。张昭出于礼节的敬重,刚开始的时候时时请求田兰。几个月下来,张昭也明白了,田兰是真不管。后来,张昭来的次数就少了。“哟,子布,今儿个,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啦”田兰道。说到治理,田兰当然不懂。但如果说卖嘴皮子,那田兰就是祖师级别的了。曾经有那么六年左右的时光,田兰跟田润磨嘴。因此,田兰的嘴,已经到了近似于神化的境界。张昭可不会玩嘴皮子。张昭道:“兰帅,好事近了。周瑜、周公谨,田帅可知否”田兰一时之间没有想起来,便问:“是哪路神仙啊”张昭道:“就是孙策军队里的周瑜、周公谨啊。我军曾经抓过一次,后来又放了。”这下子田兰想起来了,道:“哦,原来是他呀。上次嘛,我记得好像就是因为他吧,我们才放了孙策的。”张昭还不知道有这事,便问:“嗯,兰帅能否说说。”田兰道:“我不想要孙策。上次,周瑜虽然愿降,却是因为孙策投降的缘故。当然,我也可以杀了孙策。但那样一来,周瑜就会恨我了。所以,我就把他们给放了。”张昭听了,禁不住哈哈笑了几声,然后才道:“原来兰帅早知周公勤的贤名啊。我正准备向兰帅推荐一下呢。”兰帅道:“还是有用的。有你的推荐,说明那个周瑜更是个人才。我想,得好好谋划一下,怎么把他给争取过来。”张昭道:“禀兰帅。如今周瑜、周公谨就在门外。我去把他带进来。”第二卷 第237章 降与不降第237章 降与不降张昭出去带周瑜去了。田兰这边鬼鬼祟祟给旁边的亲兵说。叫她去把所有的亲兵全都叫过来。为什么这么鬼祟,自然是因为田兰有点心虚。叫所有的亲兵过来,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平时张嘴就叫,这个时候却变成了低声吩咐,就像害怕隔墙有耳一样。郭图曾经帮田兰分析过孙策和周瑜。由于郭图自己也不甚了解,因而分析的详细程度极为有限。出于郭图之口,进入田兰之耳,这就有了损失。田兰这个人,并不是什么精细之人,那些精细的分析,田兰当时就有些听不懂,转眼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最终,在田兰心里记住的是,孙策不能收降,降后必叛。孙策的将领周瑜和韩当对孙策很忠心,有才,值得收降,但极为困难。田兰当时的想法,很难猜到。但是一说出,又很容易理解。田兰当时想的是把孙策、周瑜、韩当等人全部杀掉。田兰没有看过演义。田兰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因而田兰不知道这三个人的价值。后来,田兰却一点都没有显露出想要杀掉这三人的迹象。那是因为,一见之下,孙策、周瑜二人长得太帅了。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田兰倒没有生出什么龌龊的念头,只是自然而不自然地,就把斩杀的念头收了回去。田兰的脾气一点都不倔,但田兰习惯了恶作剧。看见两个大帅哥,田兰的恶作剧心理当然没有朝毁容方面去想。田兰想的是,周瑜和韩当不是很忠心的嘛,孙策若降,周瑜、韩当自然答应归降。于是,田兰就想办法让孙策答应归降。等到孙策答应之后,田兰再问周瑜、韩当,田兰如愿地听到了愿意归降的回答。最后,田兰再将三人放了。那样一来,在孙策的心里,周瑜和韩当就不再是清白之身了,存在着曾经答应归降田兰的污点。当时田兰那么做,纯属一种恶作剧心理。其作用,在周瑜这边不明显。那是因为早在那件事之前,孙策和周瑜之间就有了芥蒂。那个恶作剧直接扣掉的是韩当在孙策心中的分数。其后,孙策有什么想法,既不跟周瑜商量,也不跟韩当商量。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了。田兰叫亲兵全都过来,是有福同享。有帅哥大家同看的意思。但这个意思是不能明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