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女主三国> 分节阅读 1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2(1 / 1)

么大的火。要是自己把五千孙兵交战不利的消息说出来,那还不知道会冒多大的火呢。在这个时候,身居高位者对于麾下之人是有生杀大权的。一怒之下,杀了自己都有可能。因而蒋钦就不说了。于是,因为自己的态度,孙策只听到了一半的军情。只来了两千人,孙策当然不满意。那是因为,就算是全歼了两千建业守军,那建业城依然还是拿不下来。不过,话又说回来,来了两千人,总比一个没有的好。一个都没有出来的话,不仅仅是白忙一场,更是显得自己的计策被建业守军识破了。因而,这两千人一出来,就没有那样的担忧了。两千人,虽然是小菜。但总比什么菜都没有的好。既然敌军只有两千,孙策就打定主意,想要全歼来敌了。孙策对浅谷两旁埋伏的士兵大声命令道:“众军听好,建业只来了两千人。故此,呆会大家给我往死里整,为我军死去的将干报仇。一律不接受投降。”“明白了。”“遵命。”“孙将军尽管放心。”“听见了。”各种不同的回答顿时响起,很不整齐。孙策放低了声音,对蒋钦、周泰道:“你二人,找个地方,把这几十个弟兄藏好。”蒋周二人同时抱拳,应声。孙策骑着马又走向了暗处。蒋钦、周泰到哪儿去呢这两人对望了一眼,招呼了那几十个人,走向了浅谷的尽头。蒋钦、周泰其实并不知道建业城那两千士兵会不会到浅谷这边来。这二人乃悍匪出身,见机得早,两军刚一交锋,两人便察觉败局已定,打了个招呼,在没有得到周瑜命令的情况下。就提前跑了。正因为是提前逃跑,有违军纪,所以二人才使劲叫孙策。二人打的主意是,假如事后追究起来。就可以把自己的逃跑,说成是为了赶着前去给孙策报信。两人原有三百名匪徒,乱军之中,只带出几十个人。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时孙军五千士兵才死亡三千。因而他们虽然知道接下来孙军必败,但到底败得怎么样,也不知详情。这会儿两人往浅谷尽头走,打的主意就是远离战场。两人一直在长江上劫掠过往行商,饱一顿饥一顿。原来的刘繇一直对他们一直是剿灭的态度,因而刘繇是不能投靠的。孙策出来了,二人便寻思着也许可以咸鱼翻身,由土匪变成官军了。于是便来投靠孙策。在蒋钦、周泰投靠孙策的时候,孙策挟死一将、喝死一将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知情者却不多。袁术军队这边,是不可能大肆宣扬的。雷薄及其士兵,谈及此事,只会说袁术大军歼灭了张邈,而绝不会为一个刚来投效的人树碑立传。孙策之边,就黄盖、韩当知道,朱治和吕范不知道。在离开袁术之后,东行至汝阴一带,招募游兵散勇未成,那个时候,黄盖、韩当才说起当日的战况,朱治、吕范才知道了。因而,朱治、吕范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对孙策的勇猛进行宣传。随即,孙策就遇见了周瑜。遇见周瑜之后,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个人勇猛便在周瑜招募三千士兵的成绩面前黯然失色了。谁也没有心思再去宣传什么事迹了。因而,蒋钦和周泰根本就不知道。蒋钦和周泰投靠孙策,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孙策是一股新兴的力量。只因为不能制造刘繇,所以才投靠的孙策。并不因为孙策有德有才有勇。而实际上,在他们投靠了孙策之后,也并没有发现孙策有什么德有什么才有什么勇。当日一战,取胜的直接原因是蒋钦和周泰,这也罢了。随后第二仗,蒋钦、周泰带周瑜到寿春去游说陈武。周瑜成功了。蒋钦、周泰对周瑜就有了几分钦佩。自寿春南下,在是否应该南下的问题上,蒋钦、周泰是不太明白的。南下之后,在曲阿,陈武上阵与张英单挑。对陈武,蒋钦和周泰是知道的。以往,陈武是官,蒋钦、周泰是匪,没少交战。不过,蒋钦、周泰倒是不恨陈武。因为陈武乃是职责所在嘛。随后,曲阿一战,周瑜让蒋钦、周泰上阵,战斗因此而胜。与孙策全然无关。总而言之,蒋钦、周泰对周瑜印象不错,但对孙策,除了知道孙策爱发怒之外,就没有什么认识了。在这种情况下。眼见建业两千士兵是那样的生猛,蒋钦、周泰就萌生了退意。倒并不是说,二人立即就会转投建业。只是说,他们不想为了孙策,把自己的命搭上。太史慈、于禁率队过来了,而且是打着火把过来的。用成语来形容,就是明火执杖。当然,这里的杖,不是木杖,而是兵器,也就是钢刀。打火把。是为了使得战场亮堂一点。越是亮堂,就越能看清哪些是敌人哪些是自己人,因而就越是能够尽快地取得胜利。孙策的士兵在暗处。甲丙两队士兵因为打着火把,就在明处。假设孙兵有足够的弓箭,那是极为不利的。但孙兵偏偏就没多少弓箭。最早,陈武自寿春投降的时候,有一批弓箭。但那批弓箭却在攻建业城的时候,与城墙上面的守军对射中用光了。包抄的八千人到位了没有应该说,基本到位了。那八千人,要多走一些路程,因而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但甲丙两队在与五千孙军对峙的过程中,已经用去了不少的时间。再经过厮杀,又用去一些时间。因而,包括的八千人都应该到达了该到的位置。只不过,那该到的位置却并不是合适攻击的位置。那是因为,前面孙策的人马是在埋伏之中的。埋伏之中的孙兵,应该是没有什么动静的。在那种安静的环境里,包抄的八千人就不能走得太近。太近了,就会被孙兵发现。因而,那个该到的位置,距离合适的攻击位置,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今,甲丙两队打着火把过来了。虽然说,他们并没有喧哗,但他们却一点都没有掩盖自己的动静。埋伏中的孙策士兵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就集中在甲丙两队的身上。预料之中,应该是孙策的人马逃跑,建业的士兵追赶。待孙策这边逃跑的人堪堪出了浅谷,追赶的建业士兵大部分进入浅谷的时候,发动伏击。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这些建业士兵的前面,并没有逃跑的孙策士兵。孙策的那些士兵到哪儿去了因为这么一个疑虑,孙策的埋伏暂时没有发动。甲丙两队士兵共一千九百人全部进了浅谷。这个时候,他们不需要再与敌军对峙。太史慈走在队伍的最前头,那是为了准备对付孙策的。于禁走在队伍的中间,这是为了指挥队伍的。于禁一声令下:“停止前进。扔火把”甲丙两队士兵立即将火把扔了出去。但是去扔得不甚整齐。有的扔向左面。有的扔向右面。有的发力扔向远处,有的就轻轻一丢,扔在近处。浅谷两旁树林并不密集。扔火把也不足以点燃两侧的树木。只不过,这一扔之后,到处都亮掌了。孙策的士兵,本来就只是隐身于黑暗之中,而并没有什么掩体或者树木遮挡。火把一扔,孙策的士兵就暴露无遗了。愣了,不仅仅是孙军士兵,就连孙策本人也没有反应过来。当然,孙策并没有愣多久。也就是三秒钟左右吧,孙策就大喝一声:“孙策在此”打马往中间道路上走。孙军士兵听到孙策这么一喊,也纷纷由原来的蹲着、趴着,变为站立,继而准备冲向中间的甲丙两队。噗噗噗噗,一轮箭雨,且只有一轮箭雨。如果甲丙两队不到,八千包抄的士兵将肩负直接战斗的任务。如今,甲丙两队到了。包抄士兵的任务就是一轮箭雨,再加上围困,不准敌军逃跑。蒋钦、周泰带着几十个人,刚好在浅谷的尽头。他们并没有走远。他们想的是,等到看见孙策不行了,然后再远走高飞。因而他们的位置,就还在八千士兵的包围之内。倘若他们当时就逃向远处,八千士兵包抄的士兵为了整体不暴露目标,将不会分兵追赶。蒋钦、周泰的这几十个人也同样沐浴了这一阵箭雨。由于事发仓促,完全没有料到后面会来这么一下,因而人人中箭。当场死了一半,另一半受伤。伤势有轻有重。蒋钦、周泰也中了箭,没有危及到生命,但却失去了厮杀的能力。遇见敌方将领,甲丙两队士兵会以三人以上的人数同时攻击,基本上可保不会失败。丙队曾经有三名士兵大战过典韦。当然,那个时候,典韦已经先与太史慈战过一场了,打了点折扣。尽管如此,三名士兵战典韦,而且还占上风,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孙策的个人武力比典韦如何那是绝对比不上的。更何况孙策左臂有伤,伤口都还没有愈合。太史慈在队伍的最前面,于禁在中间,而孙策出现的位置,却正好在这两者之间。太史慈、于禁两人都远了。既然远了,两人干脆就没有过来。而是直接杀向最近的孙军士兵。遍地火把,照得战场亮如白昼。甲丙两队士兵在明,但孙策士兵也没有在暗了。在田军士兵扔出火把之后,孙军士兵同样在明亮之中。而孙策又发动了埋伏,孙军士兵站起来了。站起来了,站起来了。别人站起来,表示不屈服。孙军士兵站起来,表示箭靶竖好了。真正处于暗处的,是包抄的八行士兵。不光是他们所在的地方黑暗,而且还因为孙军士兵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一轮箭雨,八千支箭矢,两千孙军士兵平均每人享受四支。因而,一开始,两千孙军士兵就倒下一半多。一上来,就只剩下几百人。而几百个人,对于一千九百人的甲丙两队士兵来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孙策的英雄气概没有得到良好的表现。一声“孙策在此”喝完,战马就倒地了。孙策一落地,手上的长枪就被两名甲队士兵拖住了。孙策左手拔剑,另一名甲队士兵上前就是一刀,左手小臂又被开了花了。紧接着还冲过来两名富余的甲队士兵。五人一看,自己人数够多,就有了活捉的想法。刀还鞘,连鞘打向孙策。一直打得孙策不挣扎了,这才把他拖到了道路当中。战斗结束得很快。又要打扫战场了。第二卷 第222章 水军不水第222章 水军不水找出敌方将领孙策、蒋钦和周泰。甲丙两队就回建业了。包抄的八千士兵原地休息,静待天亮。天亮之后,由这些士兵打扫战场。当然,那个时候,会有郭图等人出来安排。田兰没有睡,还在练习写“兰”字。田兰叫郭图去睡觉了,郭图回去了,却没有睡着。张昭和张纮这时也没有睡着。二张与郭图不同,担心的乃是政事。田兰除了聘请他们的时候动过粗之外,在后来的日子里,田兰就没有对二人动过粗了。二人的待遇也还可以。虽然说没有发薪水,但吃食不错。二人要用什么笔墨纸张等东西,田兰也全力满足,没有拖沓。田兰还派了小兵服侍。虽然二人并不需要人服侍,但被服侍的滋味还是不错的。时间一长,二人也就认命了,把田兰强请自己的不快忘却了,觉得跟着田兰也算不错了。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光拿钱不做事,只有现代人才能够安之若泰。张昭、张纮就有些如坐针毡了。在寿春的时候。二人献过一计,缓下江南。田兰没有采纳。其实对于军事,二人确实是不擅长的。二人说缓下江南的意思,实际上是想治理寿春。只因为田兰并没有让二人治理,所以才献了此计。如今,又占了建业。田兰还是没有让二人治理。二人就有些坐不住了。商量了一夜,二人约定,天一亮,就找田兰。开诚布公地问个清楚。甲丙两队士兵回城,于禁、太史慈到田兰这儿来报告战况。郭图听到动静,闻风而动,也跑了过来。郭图进门的时候,田兰这边,还没有说到正题。田兰见郭图来了,便说:“公则来了。你们将孙军将领的情况再跟他说一次吧。”“是,”于禁道,“孙军共九将,黄盖、陈武、朱治、吕范四人被杀死。我们俘获了孙策、周瑜、韩当、蒋钦和周泰。”“兵呢孙军的士兵呢”郭图问。于禁答道:“第一次俘虏了六百多人,第二次接近一百人。总共俘虏七百人左右。其余六千多人全部歼灭。”郭图道:“现在看来,孙军已然全军覆没。一般来说,就该田帅问那五个被俘的将领是否愿降。不降者斩。而照图的估计,蒋钦和周泰二人,因为跟随孙策的时间不长,愿降。这是当然的,也是正常的。此二人加入我军之后,可以放胆用之。孙策则不同,图估计孙策也会答应投降。但此人由于有反判袁术的劣迹在先,故今后还会反判。周瑜、韩当二人,尽管与孙策并不是很合拍,但这两个人乃忠义之士。在孙策愿降的情况下,这二人也将答应投降。但孙策今后一旦举事,这二人定然前往助之。其中的周瑜,在寿春一役中起过重大作用。当时,孙军面对刘繇的迎击,已经是岌岌可危。而周瑜能化险为夷,足见其大才也。是故,图建议,先问蒋钦、周泰。此二人降后,不需要怀疑。再问孙策,在孙策答应投降之后,让其站立一旁。然后再问周瑜、韩当。待周瑜、韩当答应投降之后,留此二人,最后把孙策给放了。”“哦”田兰问,“为什么不是把孙策杀了”郭图道:“杀了孙策,恐周瑜、韩当会心生怨恨。故而只能放之。”田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