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磕头。赵云过来道喜,一说。原来赵云是田润的妹夫。都是一家人。自此,历史上,利用结义,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者,首数岳飞,第二算田润。于是,钦命并冀青三州总督田润泽坤在范阳城南军营帅帐里,在丈夫王越的陪同之下,与赵云和田豫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攻城战正式打响。实际攻城计划跟田豫前面提出的计划大体相似,只不过改成了围三阙一,留出了西门。好让关羽逃跑。田豫军先攻北门。由于田豫军与范阳城内的士兵已经交战过三次,双方相对来说都比较了解。做起戏来,要像得多。田豫这边,宿营的位置距离西门较近。如果军营留着,关羽的人从西门逃走就不方便了。老百姓站得远远的,不大会清楚你军营没有人。完全有可能会说,军营里面的人有意不出来追赶逃兵。因此,田豫拔营出动,慢慢地转移到了北门外的远处,大约距离城门五里的地方。东西放下了,田豫开始向士兵做交待。在这之前,田豫已经先向中层将领交待过了。将领们都没有问题。这时,向士兵交待,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在向将领及士兵交待的过程中,田豫隐瞒了一件事情。田豫交待的是,范阳城内依然是黑山黄巾士兵。就在幽州兵进攻易县的时候,三州总督田润派出了军队。如今军队就驻扎在城东城西。这些都是事实。田豫说。田润的军队为了尽快救援范阳,派出了先锋队先行一步。早在范阳城门关闭之前,就进了范阳。经过一番交战,先锋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说到这里,倾听的人就感觉奇怪,这似乎都已经完事儿了吧。田豫说,田润派出的先锋队进城的时间太巧了,正好是范阳黑山黄巾吃饭的时间。在黑山黄巾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战斗。这就跟那天晚上的反劫营行动一样。田豫这样说,下面的士兵是相信的。既然自己都能够做到,那名满天下的田润军肯定也能够做到。说到这里,田润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说:“这问题就来了。照理说,田总督的先锋队取得那样的大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就是动静太小了。这么说,你们可能不会懂。打起仗来,本来是不管什么动静的。但如果一定要管,冲锋的时候动静要大,那样才有气势。但偷袭的时候动静一定要小。动静小了,就能够杀死更多的敌人。“田总督的士兵做错了么没错。他们就是突然杀进城的。对于城内的黑山黄巾,我军深有体会。正面攻防的能力还可以,但一遇到偷袭就会泄气。因此,我军取得了斩敌八千的辉煌;而田总督的士兵,也同样取得了杀敌四千的荣耀。“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不是好事儿嘛,怎么会有问题呢不错,这是好事。这事,要是放在别的地方,它就是个好事儿。但是,话在范阳就不行了。这是因为,范阳里面有刘虞。“如今刘虞刘伯安已经死了。当然是黑山黄巾干的。我们幽州士兵不会干的事,田总督的士兵同样不会干。这事儿,我一说,大伙儿就相信了。但那些百性却不会相信。因为动静太小,范阳城内的百姓至今以为城里边的士兵还是黑山的黄巾士兵呢。“所以。我们要打一场假仗。把城里的先锋队当作黑山黄巾,赶出城外。那样一来,老百姓就不会有问题了。“大家记着,弓箭兵放箭的时候,多数人拉空弓。但听弓弦响,不见箭矢飞。少数人搭箭矢。但箭矢,却不是照守军射的。而要射往守军的上方,让箭矢飞入城内,让城内的百姓看到。“云梯,我们要带去。带去也是给百姓看看的。我们并不攻上云梯。大家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呐喊,还有就是跑动。至于兵器撞击的声音,城墙上面的先锋队自己会弄的。”田豫所隐瞒的事情主要就是关于刘虞的情况。刘虞这时候并没有死,还跟刘和、陈容等人关押在一起。刘虞这个人,是不方便秘秘密处死的。秘秘密处死,将会遭到百姓的质疑。而公开处死,要找机会的话,就莫过于敌军压境。因此,在最后实施的计划中,当田豫兵临北门之际,守城一方的关羽将会把刘虞押上城墙,勒令刘虞,让田豫退兵。而刘虞多半会宁死不屈。于是就杀掉刘虞。也许有人又会说,假如刘虞就屈服了呢这好办,不管他屈服还是不屈服,皆一并按照不屈服办理。就是一个字:杀。田豫来了,带了士兵列阵。军中的战鼓跟平时相比大有不同,一会儿就擂响一次。列阵完毕之后,田豫按照惯例,驱马越众而出,手持长枪,往范阳城墙一指,喝道:“城内黑山军听了。某乃上谷田豫,率大军而至。尔等还不开城投降,更待何时”喝骂之后,田豫一圈马,缓步回阵。这个时候。应该属于城墙上面的士兵跑去报告的时间。过了一阵,关羽闻报,率人马赶到了北门。但是关羽却没有上城墙。关羽的那股拧劲又发作了。关羽因为田豫一仗杀了他八千多士兵,而动了杀机。城门打开,弓箭兵跑步射箭而出。由于田豫这边按常规列阵,距离足够,弓箭没有射到人。但是,在田豫看来,开了城门,便增大了城内百姓观看的机会。绝对是愚蠢的行为。关羽打马而出,进到双方阵中,喝道:“来者何人,竟敢领兵犯我疆土”田豫这边一听,怎么回事儿,对方这个叫关英的怎么没按照计划来呢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城墙上杀掉刘虞吗就算是在两军阵前杀掉刘虞也是可以的,但关英上前搦战又是怎么回事儿呢不管如何,田豫还得上前答话:“某乃上谷田豫国让。敢问将军大名”其实田豫那天就问过一次。这时候只因为没有找到话说,这才又问一次。关羽道:“尔安坐听好。某乃关羽云长是也。好让你知道死于何人之手。”言罢,关羽纵马举刀,就杀向了田豫。田豫一看,好家伙,动真格的呀。如果原地不动的话,将很难抵消关羽战马的冲力。于是,田豫也只好迎了上去。关羽刷的一刀就劈了过来。田豫举枪一封,枪尖却指向关羽的小腹。关羽这一刀,未尽全力。避到中途,忽然一收,换了个方向,改劈为刺。田豫枪杆跟着刀杆走,当,碰了一下,双方兵器荡开,战马交错而过。圈马再战,田豫感觉关羽力量奇大。偌重的大刀,在关羽的手里竟然还能随意变招。时间一长,必对自己不利。于是,田豫充分利于自己长枪轻灵的优势,一拦一扎,枪上红缨颤抖出碗口大一朵红花。两马一凑,田豫右手微送,钢枪奔关羽前胸扎去。关羽见状,举刀一封,要利用宽宽的刀身挡开钢枪。田豫这一枪,看来好像是奔向前胸,实际上还在凝势未发,尚未确定刺向哪里。待看见关羽横刀封挡之后,田豫才将左手一抬,钢枪转向关羽的咽喉。关羽面不改色,整个身子往后一仰,一个“金刚铁板桥”躲过咽喉要害。同时将刀往左一送,利用马行之势,削向田豫腰间。田豫见关羽使出铁板桥功夫,立即将左手低,右手高,将钢枪扎向关羽的小腹。两马交错,就算躲过了小腹,小腹之上更是一路要害,怎么也躲不过了。眼看即将得手,田豫却忽然发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横在自己身前。虽未作势加力,却更不容易发现。钢枪若继续刺下去,自己也躲不开被腰斩的危险。田豫自保要紧,当下双手弃枪,右手拿向青龙偃月刀的刀锋,左手运足力气,在刀面上用力一拍。巨震之下,关羽拿捏不住,青龙偃月刀被打落在地。而田豫也因为青龙偃月刀十分沉重,又挟马行之势,拿刀的右手虎口也被划了道很深的口子。两人交错而过。第二个回合,两人兵器均失。关羽的马被田豫的钢枪划伤,田豫的右手虎口也渗出了鲜血。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199章 三箭追射交错冲过之后,田豫反手往自己背上一探。却摸了个空。原来,田豫因为给士兵交待的时间过长,而没有留足准备穿戴的时间。到了出兵的时候,又因为想着只是做戏而不是真的交战,还把过来检查装备的亲兵拦开了。因而这时,田豫身上就忘了背负弓箭。与关羽交手两招,从第一招,田豫就对关羽有了清楚的认识。关羽力大招沉,能够耐久。而田豫自己力气明显不足。所恃的,就只剩下了招精。但这“招精”二字也要看是对的谁了。对关羽,田豫就不敢说自己招精,而只能说招数上,能够拼一下。二十回合之后,田豫必败,因而,田豫就需要尽最大可能缩短二人长兵器接战的时间。田豫成功了。在第二个回合,成功地打掉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自己失了长枪,右手虎口受伤,那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这样的结果,让田豫非常满意。终止了长兵器接战,接下来就是二人的弓箭表演了。对此。田豫有十足的把握。不仅能够以弓箭胜过关羽,而且还能够在不重伤关羽的情况下取胜。糟糕的是,居然自己没带弓箭怎么办田豫当机立断,一圈马,就往自己的兵阵跑了回去。列阵而战的两军,距离是多远这个没有准确的规定。但通常在五百步左右。每步0625米,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为什么要这么远呢五百步的距离,分成三个部分。中间两百步,两边各有一百五十部。中间两百步的距离,就是用于武将喝骂、打斗的地带。两边各一百五十步,即为弓箭兵的射程范围。倘若距离过近,两军相距只有两步百,对方的武将只要出阵五十步,这边万箭齐发,就能瞬间毙敌。而今,田豫就在中间两百步的位置。田豫需要的并不是完全跑回本阵,而是跑回到自己士兵的附近。关羽接近幽州弓箭兵的射程范围,就不能追赶了。田豫没有携带弓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田豫认为此行不是交战。而关羽这边就不同了,关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此行就是要取田豫的性命。因而关羽带了弓箭。关羽在演义里面经常遭受箭伤,著名的刮骨疗伤故事就发生在关羽的身上。公认黄忠为箭法第一,也是因为黄忠在与关羽交战之时,射掉了关羽的盔缨。但这并不是说,关羽的箭法很差;更不是说,关羽就不会射箭。田豫那边没有摸到弓箭,圈马即逃。关羽这边摸到了弓箭。圈马过来即追。没追几步,嘣,弓弦一响,关羽就一箭射了出去。所谓连珠箭法,乃武侠小说中常见。到了这里,就不能说人人都会连珠箭法了。因而在三国小说中,能够配得上连珠箭法的武将,一般就只有黄忠、吕布和太史慈三人。关羽,则只能说他不会。还有同时射出几支箭的描写,也跟连珠箭法一样。洪七公看见欧阳克驱赶的蛇群之后,苦思冥想,想出一招满天花雨。以飞针作暗器,手一挥,同时能够射击多个目标。后来还把这一招传给了黄蓉。现在是战争场面而不是武侠的场面。假如对方人多,就跟蛇群一样,自己这边只能实打实地另想办法,而不能说黄药师的箫声一出,对方几万大军就全体倒地了。在武将单挑的情况下,对方只有一人,如果一箭能够杀敌,又何需同时发出数箭在我们的故事中。关羽不会同时发出数箭,也不会连珠箭法,不仅关羽,就连黄忠也不会。需要同时发出数箭的场面,就由数名士兵去射。需要连发的时候,暂时只能让士兵轮流发箭。后面黄月英将会造出连弩。连弩倒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我们将给予必要的限制,把连弩的体积弄大,使得连弩只能用于守城,而不能单兵携带。以免造成热兵器对冷兵器那样的悬殊。虽然没有连珠箭法,但假如武将的力量大、动作熟,那么,他发箭的频率就会快一些。这才是合情合理。前面曾经说过,田兰及其亲兵使用神臂弓,以拉弓三次射一次的方式射击,其频率还没有太史慈以拉弓五次射一次快。也就是这个道理。就射箭来说,关羽当然不及太史慈。但关羽毕竟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动作肯定也是非常熟练的。关羽的力量就不用说了。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怎么也要比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可信一些。因而关羽圈马即追,没追几步,就把箭射了出去。这么早射箭,自然是因为关羽的箭矢不止一支。尽早开射,可以多射几箭。从眼前的位置来来,到幽州兵的弓箭射程范围还有一段距离。关羽有把握这一段距离之出三箭。并不是田豫逃进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就能够确保安全。比如,田豫逃到五十步的距离,而关羽追到一百五十步距离的边缘,那时,关羽还是能够放箭的。当然,五十步之后,就可以说安全了。这是因为。田豫这边的幽州士兵一定会上前为田豫支上盾牌。就算关羽站在一百五十步的边缘射箭,也无妨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