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女主三国> 分节阅读 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2(1 / 1)

蔡琰终于看到了黄月英做的东西。蔡琰对那些东西可谓一窍不通。因为聪明,对于一些杠杆拉扯也能明白个七七八八。但蔡琰怎么也想不通那些东西为什么能动。问黄月英,黄月英也说不个所以然来。几天走亲访友一过,日子就平静了下来。这日,黄月英找到蔡琰,问:“姐,我们现在有钱了。你看,是不是应该买些粮食,然后就招兵买马呀”蔡琰道:“似有不妥。荆州是太平之地,招兵买马就是造反。人没招齐,镇压的官兵就到了。”黄月英道:“那我们不说是招的兵。我们招人手,开船坞怎么样”蔡琰道:“你会开船坞吗”黄月英道:“我不会。开船坞只是个借口。”蔡琰道:“既然只是个借口,人手来了之后,你让他们做什么呢假设让他们操练,由于人多,肯定会走露消息,同样引来官兵。”黄月英道:“那我们就招看家护院的。这下总成了吧”蔡琰道:“这倒是能成,但人数不多,不足以攻城掠地。”黄月英道:“那,依你说怎么办呢”蔡琰道:“依我看,现在还不能招人。我们什么都不做,静待时机。”黄月英道:“什么都不做,哪怎么行再拖下去,爹一定要催我嫁人了。”蔡琰道:“你知道吗,有了人之后,那些人是要吃饭。不管我们有多少钱,都会被吃光的。因此,只要有了人,就一定要抢占地方。抢占地方之后,就一定要劝农促桑、发展经济。那样才不会坐吃山空。而荆州这里,很明显,一帮新兵要守住一块地盘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虽然不想等,也只能等了。”黄月英道:“我们等待的到底是什么时机啊蔡琰道:“时机没来之前,我也不知道。不过,时机来了,我就知道了。”黄忠那边需要的时间较多。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到。那日蔡琰叫投河的那个人倒来了。黄月英一见,笑道:“哟,你还没投那什么呀”那人道:“我是来拜访黄老先生的。”黄月英道:“我就是啊。这就可以拜了。”那人又道:“我是来拜访黄承彦老先生的。”这下,黄月英不敢冒充了。便道:“是庞叔推荐你来的吗”那人道:“学生有荐书奉上。”黄月英道:“你不取出荐书,又如何能够奉上。”那人道:“见了黄老先生,学生自会奉上。”黄月英道:“你若不把荐书拿出来,我就不让你所说的黄老先生出来见你。”那人踌躇了一下,问道:“姑娘是黄月英么”黄月英道:“是又怎么啦”那人这才从怀里掏出个小纸片。纸片很小,又经过了一些年头,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人递给黄月英,“喏,这便是荐书。”黄月英接过展开,一瞧,道:“这手字也太差劲了啊,这谁”一下停住了。原来落款是田润泽坤。黄月英略一转念,道:“你等着,别乱跑。”然后便进了院子。不过,黄月英却没往黄承彦那边去,而是跑到蔡琰这边来了。“喂,姐,前几天那个投河的书生,记得吧”黄月英还没进门就开始问话。问完了,人也就走到了蔡琰的跟前。蔡琰道:“记得。他寻到这儿来了么”黄月英道:“可惜啊,他不是来找咱们寻仇的。他带了封荐书,找爹学习军阵来的。喏,这就是他的荐书。”蔡琰打开荐书一看,道:“哟,这是哪年写的啊”又道,“香儿。把我帅印找出来。”黄月英忙问:“帅印,什么帅印啊”蔡琰道:“忘了跟你说了,我是南征元帅。”黄月英又问:“那你的兵马呢”蔡琰道:“都在弘农郡呢。你别想岔了。泽坤姐并没有想要南征。南征元帅是我自己要的,征讨的地方就是弘农郡。现在那个地方已经拿下了,本来应该缴印了,但一年半载的,泽坤姐应该不在领地,因此我就没交。我不想动用那支军队的。”黄月英道:“对,我们完全可以拉一支新队伍。”这时,香儿把帅印找出来了,另外还找了印泥和纸。蔡琰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盖了一个印,然后道:“喏,拿这个去对付那个人吧。”黄月英拿了,急急走到院外。一瞧,那人还在,正在踱步,到了稍远的地方。便道:“过来,庶元直,”庶元直是荐书上写的名称。荐书上的字是“请收徐庶元直为徒”所以黄月英就这么叫。徐庶过来,问:“可是黄老先生唤我”黄月英道:“我还没给爹说呢。”“那你”“快,接着这个。注意,印泥还没干呢。”徐庶只得接过。一瞧,果然未干。是新盖上去的。再一瞧,居然是南征帅印。徐庶一想,几时出了个南征元帅近些年,就董卓一事,天下震动。既名为南征,必在北方;且已然安定,然后才会往南征讨。北方有谁呢西凉那边就不用想了,董卓就在最南边的长安。幽州的刘虞是绝计不会南征的。公孙瓒据说早就死了。袁绍听说也被灭了。数来数去,就剩下田润了。自己的荐书,虽然是田润手书,但却没有这个印来得正式。这都六年了。自己还没有学出师呢,田润的南征元帅都到了荆州了。“喂,你发什么愣”黄月英道,“盖印的,就是叫你投河的那个人。你见不见啊”徐庶忙道:“见,见。”黄月英就把徐庶领进了家门。“学生徐元直,拜见”说了半截就说不下去了。徐庶心里想的是“拜见南征元帅”,忽然又觉得这样称呼不合适。但姓名呢,却又没有问过。“我叫蔡琰。”听了蔡琰的话,徐庶才接了下去,“拜见蔡嗯蔡琰不就是蔡大家嘛”蔡琰道:“元直谬赞,愧不敢当。”徐庶心里很难将蔡琰跟南征元帅联系到一起,道:“既是蔡大家,怎么会是那个南征”蔡琰道:“哦,泽坤是我姐姐。六年前义结金兰。”徐庶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便道:“泽坤姐一向可好”蔡琰道:“一向到好,就最近不太好。姐姐有了身孕,却北伐去了。”徐庶道:“庶听闻泽坤姐已经打下好大一片疆土。不知可是真的”蔡琰道:“主要就是并州,还有黑山、河东等地。”徐庶道:“听说冀州的袁河也给灭了。”蔡琰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取的是弘农郡。”徐庶道:“说来说去,原来都是自己人哪。”蔡琰道:“既然你这么说,又拿了姐的荐书,那么就是说你会帮姐的,是吗”徐庶道:“理当如此。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蔡琰道:“为何那会唱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呢”“这个”徐庶道,“学生只是随便唱唱而已。”蔡琰道:“你以为我会相信吗”徐庶汗水也下来了,道:“学生一时之间,意志不够坚定。蔡大家见谅。”蔡琰道:“怕什么你这种想法,我能理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方能展现自己的本事。而泽坤姐已经如日中天了,再去锦上添花,就没有多大意思了,是吧”徐庶道:“是啊、是啊。不过,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学生有此想法,到底还是不该啊。”蔡琰道:“这好办哪。你帮我不就成了。”徐庶问道:“这话怎么说”蔡琰道:“我。跟泽坤姐是一条线的。我已经取了弘农郡,暂时无事,就到荆州来转转。我想,能不能不借助泽坤姐的力量,自己也打下一片疆土来。你帮我,也就是帮泽坤姐。而我这里,却是什么都没有。有的也不准备用,完全重新开始。应该能合乎你的心意吧”“蔡大家之言一语中的,”徐庶道,“不过,学生还差军阵没有学呢,恐力有未逮啊。”一旁黄月英插言道:“军阵,我早就会了。多一人会,于事无补。我看,你也不用学了。”徐庶道:“既如此,学生就跟定蔡大家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黄忠终于把黄叙带来了。蔡琰立即开始了治疗。慢性病,需要慢慢治。不过,由于方法对症,数日之后,黄叙就大有起色。已经能够下地走动了。再过了几天,居然长沙太守张机来了。黄承彦接待了张机。交谈之后,原来张机的来意是为了黄叙的药方。黄叙原来的药方,就是张机开的。张机已经是这个时代内科的圣手。而华陀则只能算是外科圣手。张机的药方,虽然没有治好黄叙,却维持了黄叙十几年的性命,亦非同小可。最近,张机听说黄忠把黄叙搬走了。张机医术精湛,医德崇高,早就远胜其授业医师张伯祖,可以说当世已无人可以比肩了。这时,忽然听说有人能治黄叙,大感诧异。先以为是讹传,后一打听,说医治黄叙的竟然是蔡琰。蔡琰的才名,海内闻名。张机这便相信了。于是张机赶忙长沙事务安排妥当,前来向蔡琰请教医术。这是黄承彦的家,而黄承彦亦是荆州名士。故张机先与黄承彦闲话。后来,黄承彦见其魂不守舒,问起缘由,张机才说了实话。黄承彦便把张机带了过来。蔡琰听黄承彦说了张机的来意,道:“惭愧。琰本不会医术。只是听人说了治病的方法,依葫芦画瓢而已。”张机立即道:“乞盼蔡大家能将方法告知。”蔡琰道:“理当。这方法在我这里,就只能治两个人。说给仲景兄,则可以治千千万万的人。此乃功德无量之事,琰绝不敢藏私。”张机道:“既如此,机先谢了。”蔡琰道:“此病名叫肺痨,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为主要特征。肺痨热,瘦损,有虫在肺,令人咳逆气喘。病人肾水不足,不能养肝木;肝阴不足,心火上冲;三火齐上,伤及肺金,则所谓三火烁金。此病本有多种治法,只因药材不齐,而只能内病外治。”张机道:“下处药材甚齐,可以任君取用。”蔡琰道:“药材不齐,不是说我这儿药材不齐,而是说全天下药材不齐。我也不懂医术,只是记性好,背诵原话而已。”张机道:“抱歉,我不该打断。蔡大家请继续。”蔡琰道:“医治此病,共三种方法,同时三管齐下。第一,是敷贴法。第二,是吸入气味法。第三个方法是食疗法。取五灵脂、白芥子”第二卷 第165章 离开荆州第165章 离开荆州由此,张机便在黄承彦家多住了几日。张机可不是蔡琰。对于黄叙的治疗。蔡琰只知其然。张机却想要推导出所以然出来,因而十分上心。早先,因为张机也不富裕,只能免去黄叙看病的诊金。而药材,还是需要黄忠自己解决的。这时候,出于对于医学的追求,张机打算倾其所能,豁出去了。然而,治疗黄叙所需的那些东西却又都是平常之物,没一样珍贵,这让张机很有一点有力使不上的感觉。长沙隶属于江夏。在这里,凭空多了一层中转行政机构。通常,郡城上面就是州城,那么,江夏算怎么回事呢我们只好把江夏理解为地区。江夏仍然属于荆州,但江夏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其下有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江夏这边依然叫太守,由刘表大将黄祖担任。黄祖手下有黄巾降将张武、陈孙。当初,非战败而降,而是接受刘表招安而降。招安之后,原有人马称为独立团。并未解散。黄祖到任之后,命令此二人解散独立团,并入黄祖军。二人不从。黄祖强压,二人遂反。黄祖派兵围剿,未能取胜。张机过江夏时曾经盘桓一日,黄祖素知黄忠武艺,又知黄忠在沔南,并派人来请黄忠。黄月英道:“机会来了么”蔡琰道:“还没有。不信,问元直。”徐庶道:“倘若汉升应允,战败,乃汉升无力;战胜,黄祖将谢汉升。于大事无补。故言机会未至。”黄月英道:“那我们还要等多久啊瞧瞧,黄叙都能够骑马了。这都快两个月了。昨天,爹说他准备向孔明提亲了。”徐庶道:“庶爱莫能助,惭愧。”蔡琰道:“英儿,你去对汉升说,我不准他去。然后你再把江夏来人留住,请你爹出面,让江夏向你舅舅救助。我毕竟在你舅舅家住过多日,你舅舅若来,我就只能让汉升去了。”黄月英道:“搞了半天,就是要让舅舅来啊。咋就不能直接去叫舅舅呢”徐庶道:“你去叫的话,德珪固然会至,但必不会带兵。江夏求援的话,德珪必然带兵。胜了,就是德珪的功劳。”黄月英道:“舅舅的功已经够多了。多一样少一样,没关系的。”徐庶道:“你不是德珪。才会这么说。在德珪看来,这样轻松立功,自是越多越好。”黄月英又问:“他倒是立了功了,我们呢”徐庶道:“德珪一高兴,我们就可以得降卒。”于是,众人依计而行。先由黄月英给黄忠说,不让黄忠去。然后黄月英又把江夏来人给留住了。江夏来人既然留住了,就再求了一次黄忠。而黄忠呢,也确实想去,就来求蔡琰。蔡琰道:“汉升已经没了公职。我不准你去。”黄忠无奈,只得照实回复江夏信使。江夏信使失望之余,正想离去,黄承彦就出来了。黄承彦给江夏信使指了一条明路。说是要想让蔡琰改变主意,只须蔡瑁出面即可。信使回到江夏禀报了黄祖。说起向蔡瑁求援,黄祖略有不愿。但架不住张武、陈孙越来越猛,有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