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典妾> 分节阅读 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1 / 1)

小英姐太辛苦,赶紧唤了牙婆再买来一个婢女来帮你吧”声音温柔,笑容可亲,却把小英噎个半死。因小英难看的脸色,李玉娘的心情却是突然好了许多。在厨房门前,笑着坐在小凳上,身后倚着门板,抬起头,看着明朗的天空。心情也更为开朗,“这是快出了梅雨季”她笑着扭头,看着正在挑豆子的何嫂,伸出手去,“我也来帮忙,挑得快些。”绿豆青翠,红豆赤艳,两色豆子丢进白色的瓷碗里,更显得可喜逗人。“姨,挑这么多豆子做什么可是要做绿豆糕配了枣泥、豆沙馅的都好吃可是,都过了端午啊”李玉娘顺嘴说着,说完,却是怔了下。端午时,还在朱家,那时候她大着肚子眼看着要生了,不管是粽子还是绿豆糕却都是紧着最好的往她房里送。苏式的绿豆糕,又软又香,她很是喜欢,可惜那些婢女却说那是凉物,不肯让她多吃。端午过后五天,便是可乐的生辰她勾起嘴角,想笑,却涩得想要落泪,一时无语,倒惹得何嫂抬头看她。“看不出来,玉娘这般纤瘦,却生了一张馋嘴。”笑着逗她,何嫂弯起眉来,“这豆子可不是要做绿豆糕的,这是选来种生的。”“种生”李玉娘一怔,还真不知道这种生是桩什么事。“玉娘莫不是已经忘了过几日便是七夕吗可巧这几日便出了梅雨季,要不然七夕时下雨,我们拜不了织女还不打紧,大郎拜不了魁星才是大事了。”“原来已经到七夕了啊”李玉娘淡淡应着,却不好多问。现代时的传统习俗已经有好多失传,所谓的七夕也不过是给商家个促销的机会,让热恋中的情人多收一份礼物,多花上几百大元,并不见得有多浪漫。看她神情淡淡的,何嫂只当她又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便笑着故意逗趣:“回头我也给你一把,你放在碗里养着,等七夕时生出苗来用红蓝丝线扎起来,保佑你求子得福的。回头在集市上再买了水上浮来化生,我就不信织女娘娘不垂怜你。”听得何嫂这样说,虽然李玉娘仍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却也知何嫂是为她好,心中感激万分。不禁抬起头对着何嫂微微一笑。何嫂看着她脸上的笑,眼珠一转,眼珠一转,突然附耳过来,“你先在这里坐坐,我去同娘子说两句话便来。”不知她好端端地怎么要去回事,李玉娘只得点头应下。不想过了片刻,何嫂出得正房来竟笑着唤她去换件衣裳。“带你去菜市转一圈,也让你散散心。”“我真的带我去”李玉娘又惊又喜,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事。“还不信姨说的话吗娘子亲口应下的。”何嫂微笑着看她,见她因兴奋连脸都涨红了,不禁抬手捋了下她额前的细发。心中既是感激又是兴奋,李玉娘返身进房对着镜子理了理发鬓,又特意拿了那只装着制印的荷包取了一百文钱,这才跑出房去。眼角一瞥,看到紧盯着她又慕又妒的小英,李玉娘越发觉得心情大好。眉宇飞扬,她回眸笑问:“姐姐回来买糖给你吃可好”见小英气得扭过头去,她只掩着嘴偷笑,就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挽着菜篮,李玉娘紧跟在何嫂身后,心里雀跃不已。如果算上那次和姜淑云上街,这次倒是她第二次到街市了,可心里仍然忍不住激动。拐过小巷,她才发觉何嫂带她走的路并不是往那天去的街市。而是往另一边,虽然街道两边也很热闹,却明显的比那条街市降低了一个档次一样。不仅两旁的商户门前没有欢门,亦没有吟叫的唱伎如果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步行街和农贸市场的区别吧街道两旁多是中低档的食肆、茶楼,又有一些看起来颇为可疑的店铺,李玉娘拉住何嫂问过,才知那就是柜坊,也就是宋朝的赌场。离柜坊不远,却有一家看起来不显眼,只高高悬挂一块绘着蝙蝠,当中写着“当”字的菱形招牌。想来,也是为了方便出入柜坊输得精光的赌徒了。相比之前去过的街市,这里大概才真的是市井之地了。就连出没的人也都是品流复杂,擦肩而过,有出来买菜慈眉善目的妇人,有玩闹撒泼的孩子,有叫卖的小商贩,还有那些脸生横肉的壮汉,就连看起来贼眉鼠眼的人也有很多。渐渐的,闻到一些混杂的气味,说不清楚究竟是个什么味道。有食物的香味,花木的香味,女人身上头油香脂的香味,男人身上的汗臭味,还有鱼的腥味,生肉的血腥气,蔬菜瓜果腐烂的臭味不是很好闻,可是,这就是生活的味道。仿佛是在一瞬间,那混杂在一起的种种气味就这样强烈的呛进李玉娘的喉咙,吸入肺中,让她在瞬间湿润了眼睛。转目看她,何嫂微微笑着:“看清楚了,如果你离开顾家,这里就可能是你的下一个容身之地。”是,如果离开顾家,以她目前的能力,也只能在这样的市井中拼搏了。会很苦、很累吧可是,李玉娘略低了头,深深嗅着那让人只要闻过就会难忘的气味。嘴角绽开一抹微笑。即便苦累,也甘之如饴。第一卷宅院 第三十章 市井不知是心情的缘故,还是已经在内心里把自己看作了这市井之地的一份子。再抬眼看去,这繁华喧闹又庸俗市侩的地方,竟是这般亲切。深呼吸,竟从繁杂的味道中嗅到熟悉的味道。顺着那股子食物的香气,李玉娘走到一家店前。可巧那店主正在揭锅盖,蒸汽腾腾下,那竹笼屉里的白包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包子”李玉娘冲口叫出,倒让那刚沾了凉子起屉的店主抬起头来。笑道:“娘子真是好见识,这可不就是京里卖得正火的包子。咱杭州城里少人认识,还只叫这是包了肉的馒头,可不知东京城里这包子有多招人。”不用店主推销,李玉娘光看着那包子的卖相,就已食指大动。在她身后的何嫂却啐了一声:“不过就是笼饼,你莫要起个名字就乱哄人。”“这位妈妈说得真是,不过一文钱一个的包子,我哄什么人呢你若不喜不买就是。”有个性的大叔店主翻了翻白眼,一副不与你们女人计较的样子。看何嫂还要争辩,李玉娘忙笑着拉住她,又冲着店主道:“老板,这包子都有什么馅的”听李玉娘一问,那店主便乐了,“算你问着了。我这店里的包子馅可是多,除了猪肉、羊肉还有素馅,不管哪个馅,都是好吃得很。”听老板说得得意,李玉娘也不多问,取了五文钱买了五个羊肉的包子,便拉了何嫂离开。接过李玉娘递去的包子,何嫂还在嗔她浪费。却在咬了一口后没了声息,过了半晌后才道:“他这肉馅味道倒是调得不错。不过我也能做出这笼饼来,你若喜欢吃,姨便做给你吃。”李玉娘闻言一笑,只是点头。何嫂看着她,便也笑了。拉了她又往一间铺子里钻,“来瞧瞧今年的乞巧果子有什么新鲜花样。”进了铺子,却是一间点心铺子,各式的点心散发着那种特有的油香味。何嫂拉着李玉娘挨个的看,在最显眼的位置却是放的一种梭形面点,还有形似菊花样的,又有一种,竟是门神一样的论对来卖。看起来都是又好吃又好看,偏偏何嫂却是皱眉,“这些花样也都还是往年就有的,我却是样样做得出。”见李玉娘掩嘴偷笑,她便嗔道:“姨可不是吹,只是不愿花那份心思,反正娘子也拿银子来买,我自是少操那份闲心了。”便挑了几样果子,使那伙计包了。又挑了一对门神,却笑道:“这个,昱哥儿却是最喜欢的,去年的只拿着看,又不肯吃,放了几日娘子倒不敢叫他吃了。”出了点心铺子,却见得有人在门前叫卖。过去看时,却是一个穿着布衫罗裙的老妇。卖的却是一种泥偶人,胖胖的娃娃,荷叶裙,赤着手臂,手里拿着荷叶,看起来很是喜人。“原来是磨喝乐。”何嫂笑着,碰了下李玉娘,“买上一个回去哄昱哥儿开心。”一怔之后,李玉娘立刻明白她是在让自己交好顾家小郎君。讨好小开,倒也应该。也便不多说什么,取了十五文钱与那老妇,取了一个“磨喝乐”捧在怀里。何嫂却仍不走,只问那老妇道:“妈妈可有水上浮”那老妇见问,翻了翻眼看了眼何嫂,便转向李玉娘。嘴角勾起一抹笑,却打开一旁的竹篓,“这里什么造型的都有,娘子自取就是。”李玉娘蹲下身细看,那竹篓里却是些腊制的小偶人,有牛郎、织女似的人物也有鹰、鸳鸯、狼、虎等动物造型的。虽然觉得有些可笑,但想想何嫂也是一番好意,她便随便拿了两个腊人。原是随手放进菜篮里,可何嫂却瞪了她一眼,拿了偶人塞进她的荷包。李玉娘心里一想,倒是明白了何嫂的意思。也是,她虽然并不怎么信这个,可若是让姜淑云或是小英看了大概会真当她要求子,免不了又是一场风波。这样一想,她不禁吐了下舌头,讨好地挽着何嫂,一副乖巧的模样。进了菜市,见得两边小贩众多,蔬菜瓜果,鸡鸭鱼肉倒是应有尽有。还是第一次在宋朝买菜,李玉娘只跟在何嫂身后,一双眼仔细看,一双耳仔细听,把何嫂买的东西又是如何议价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想在这北宋生活下去,这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事情她还是得弄清楚才是。转了一圈,菜篮里多了一尾新鲜的鱼,又有一块羊肉,还有各色蔬菜若干。李玉娘扳着手指算了算,忍不住问道:“姨,那边那个卖猪肉的明明便宜好多,怎的你不买猪肉反倒买这羊肉呢”“猪肉怎的能吃你何时见顾家吃过猪肉来着,那样贱物,就是顾家这样的小户人家也不屑吃的。”“不是啊,猪肉也很好吃啊”贱物想起来,在朱家倒也没吃过猪肉,那时候她还当姓朱的不吃猪肉呢看何嫂瞥她,一脸的嗔怪,李玉娘偏着头想了想,“我听说,那位苏大学士最喜欢吃猪肉的,还写了一首猪肉诗呢”怎么写来着,她真的是记不得了。“姨,不如咱们也买了猪肉回去烧,大郎一定很喜欢的。”“你这妮子,自己嘴馋就直说,偏拿大郎出来说事儿做什么”嗔了她一眼,何嫂还是摇了摇头,“若是我真买回去猪肉,娘子会恼的。”“不是连吃猪肉都怕被人说闲话吧”李玉娘挑起眉,真是脑袋都大了。还想缠着何嫂劝说时,却突听一声清朗的喊声。抬眼看去,才知竟是沈三娘。没想到竟会在这里撞上,李玉娘也是惊喜交加,只是被沈三娘抓住打量,到底是有些不自在。“我还说怎么这几日都不见你,还是张家嫂子说了,我才知你挨了打。那顾姜氏凭地可恶,真是枉担了个贤名,竟这般狠毒”听沈三娘越说越激动,李玉娘不禁轻咳了一声。转目望去,却见何嫂面上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安下心来。没有象在顾家一样故意掩饰,装大方做不在乎状。她只笑着对沈三娘施了一礼,“有劳三娘挂念了。”“哪用这般客气,我只恨竟不能帮你一二。”沈三娘拉着她的左手,看着掌心一道道结疤的伤痕,声音便有些沙哑,“也不知会不会落下疤来,那么漂亮的手”见她一脸难过,李玉娘反倒安慰起她来。笑着劝了几句又约了身子好些还去与她们一起洗衣服,这才让沈三娘又回复爽朗的笑脸。待沈三娘告辞时,李玉娘才想起来,叫住她把手里的“磨喝乐”递给她送与囡囡玩。笑看着沈三娘的背影远去,她才转过身同何嫂说再去玩一只“磨喝乐”。何嫂笑着应了,却道:“这沈三娘是一个可交之人,以后你倒不妨同她多来往,以后离了顾家也好有个照应。”闻言浅笑,李玉娘只是点头答应。目光在何嫂脸上一扫,却笑道:“玉娘最大的福气便是交了三娘这个朋友,还有,认了您这个真心疼我的姨娘。”何嫂一笑,也不答她,只是温柔的抚摸了她一下。两人转回去又买了一只“磨喝乐”,便往回走去。却不想走到那些柜坊外,正赶上那门口有人争执。不知是因为什么事,却是吵得甚凶。何嫂拉了李玉娘想要绕过看热闹的人群疾步走过,可还没走过去那头就哄闹起来,无巧不巧,就有一个人被推攘过来,正好倒在李玉娘脚下。被吓了一跳,李玉娘几乎失声尖叫,眼看着柜坊里有人追过来,她忙掩了口拉着何嫂倒退几步。见着那些人光着膀子,露出纹了各式纹身的上半身,李玉娘生恐惹祸上身,只紧抓着何嫂往外退。可偏偏那些人里却有一人扭脸看过来,“啊”地一声就往这头走来。虽然那人并不象他那些同伴一样赤着上身露出纹身来,可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