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唐暖阳阳>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 / 1)

滋味难言。李世民心中怒火渐息,取而代之的是满腔怜爱,观音婢不也是这般善良吗。想到长孙皇后久病不愈,李世民心头悲忧,算了,就算是为了观音婢积福吧。“青绡,既然公主为你求情,那便免了你死罪,去掖庭领二十丈。至于其他人,”李世民目光扫过吓白了脸的李元婴,杀意一闪,想起晚景凄凉的李渊,却也只能暗叹一声,将目光锁在小福儿身上,“哼,护主不利,要你们何用拖出去杖责五十,永不得再入太极宫”小福儿如寒风中的枯叶一般浑身颤抖不已,想要开口求救,却是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被两名身强力壮的侍从拖了下去。不一会儿,远远传来惨叫声。明达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却也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平息皇帝的怒气。只希望,他能熬得过吧。明达默默为小福儿等人祈祷,可惜天不从人愿,在一声嘶力惨叫后,便再没了声息。负责行刑的侍从前来复命,小福儿等人熬不住杖刑,依然毙命。李世民微微点头,挥退侍从。李元婴依偎在脸色苍白的柳太妃怀里瑟瑟发抖,平日骄纵的小脸上满是惊恐。李世民见状,招手唤其过来。李元婴磨磨蹭蹭的被柳太妃带了过来,李世民伸手拉过他,微笑道:“元婴,朕知道今日之事只是意外,你是皇叔,理应爱护小辈才是,以后要记得不可以欺负人了。知道吗”柳太妃闻言松了一口气,忙道:“陛下教训的是。元婴,快给公主道歉。”李元婴小脸还是有些发白,却也知道自己不会受罚了。虽然他十万个不愿意向那个可恶的小丫头道歉,不过刚才贴身小太监惨死的事对他触动很大,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低头道歉。事情到此算是基本解决了,李世民看着身边刚换过衣服,头发还未干透的太子,心里又多了几分赞许,却是不动声色道:“承乾,你能爱护幼妹,确有长兄仪态。”李承乾恭敬上前半步道:“承乾照顾不周,才让明达受此惊吓,适才若不是有人相助,后果堪忧,还请父皇责罚。”李世民摆手道:“罢了,此事到此为止。你能从中得到些教训,到也未必是坏处。对了,刚才救了兕子的人呢”一名管事太监忙上前行礼道:“回皇上,刚才有幸护得公主周全的,乃是秦公族侄,名叫秦昊轩。他自幼父母双亡,三年前才偶然为秦公寻到。程公对其颇为喜爱,前几天刚收其为义子。今日正是程公带他来的,托奴婢代为照看片刻。”李世民看那太监一眼,点头道:“既是如此,那怎还不快些将他带来,朕要重重赏他才是。”那太监忙叩首道:“回皇上,适才有侍从来寻了秦公子去,说是程公要回去了。”“既然如此,那便从西域刚进攻来的骏马中挑一匹来赐给他吧。承乾,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李承乾忙应下。明达本就身体柔软,初冬的池水冰寒刺骨,她哪里抵抗得住,所以回到甘露殿的当天晚上,便再次病倒了。让李世民安心的是,虽然明达这次生病来势汹汹,不过第二天便退烧了,人也不像上次般昏迷不信,虽然身体虚弱无力得紧,却还懂得开口为自己解忧。不过愈是这样,李世民心里愈是对其怜惜,对害她遭此大罪的幼弟更加不满。宫中侍从哪个不是精明人,立刻便有人奉上李元婴平日里骄纵妄为的罪证,李世民借机狠狠训斥了李元婴几次。也是李元婴幸运,若非李世民刚见过李渊,心怀愧意,也不会就此轻轻放过。连之后几次训斥,也是教导之意更多些。由于长孙皇后病情更重,李世民便没有将此事告知于她。父亲、爱妻、爱女俱都病重,让李世民愁闷不已。幸亏也有好消息,李靖竟自请出征吐谷浑,已授其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出发了。事后得知乃是太子便服寻访,执晚辈礼以拜,并将西北军情及朝中所议告之,说动李靖重出挂帅,李世民心怀大慰。又见太子每日亲至甘露殿探望长孙皇后和明达,更觉得这个儿子有情有义,再次重赏了太子右庶子李百药。第九章 皇家亲情御医宣布明达已经完全康复的消息时,长安城以被一场大雪装点成了莹白的世界。细碎的雪花还在飘落,宫人努力清扫出来的青石小径越发显得清幽曲远。在床上躺了十来天,明达觉得自己都快不会走路了。加上被青绡等人用皮裘厚锦包裹得圆滚滚的,明达不得不接受被人抱着行动的事实,否则的话她恐怕只能用滚的了。病愈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看望长孙皇后。虽然李世民刻意隐瞒,借口明达体弱,怕过了病气才不来见。长孙皇后温婉,嘴上自然不再提起,但是难免挂念。爱女的到来让长孙皇后心情大好,见明达津津有味的吃东西,竟是难得有了胃口,就着几样清淡小菜喝了小半碗粥。午间李承乾完成了功课,便赶来服侍。见妹妹大病痊愈,母亲也精神许多,心情亦是大好,一家人和乐融融的闲聊起来。过不了多久,李世民也过来了,望向太子眼中多了几分赞许,但言辞却依旧颇为严厉,以训导为主。明达见李承乾神色拘谨,暗自皱眉。李世民对李承乾如此严厉,自然是因为对其期望很高,又觉得作为帝国储君自然应该处处典范,却是忽略了李承乾毕竟也还只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正是最为活跃的时候。严格教导固然没错,但也要张弛有度,喻教于行。就好像训练军队,纪律严明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赏罚分明才行。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却未必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当然,这种事连长孙皇后也只能旁观,明达更是没有插口的余地,只能看着李承乾由兴致勃勃变得沉郁闷气。明达很喜欢冬天,不过却非常怕冷,所以在直到春节前这段时间里,她除了每天去长孙皇后处,便是呆在暖和和的屋子里,抱着手炉看着窗外,常常一坐就是两三个时辰。其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总是感觉很茫然。有时难免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研究过这段盛世,不过转念一想,若是知道得太清楚,只怕也未必是好事。到时候,纠结的恐怕更多。比如,是否改变历史,是否能改变历史。其实就是现在,明达也常常在考虑,是否要改变历史,是否能改变历史。两个多月的相处,明达发现李承乾并非想象中那样无能顽劣,事实上,他是一个相当聪慧的少年,而且对自己等一干弟妹都很照顾。而李治,虽然他对自己也很好,但性格实在太仁善疲软了。就已知的历史,他执政的前半段是舅舅长孙无忌独揽大权,而后半段则是武则天把持朝政,死后更是被武则天夺了大统,几乎就此断绝了李氏皇朝。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资质中上的李治也就够了。而且,明达自己也不排斥武则天当政。只是,如果,只是如果,如果李承乾能够顺利继承帝位,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明达心中波涛顿起,但终归还是暗叹一声,算了,历史又怎会是自己这种小女孩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还是坐一个旁观者更为轻松自在吧。不过想归这样想,每每见到李承乾心情烦闷时,明达还是不忍,常常想了法子逗他开心,或是旁敲侧击的提示帮助。这样一来,李世民虽然还是常常训斥太子,不过心里却是对其颇为满意,朝中文武也多觉得太子甚具才德。转眼就临近春节了。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宫中朝中事务繁忙,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忙得几乎足不沾地,就连卧病的长孙皇后,也强撑着病体处理后宫内各种繁杂事宜。明达和李治年幼,基本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到反而闲得慌。这段时间不用去学堂,李治几乎是整日都泡在了明达身边,常常带她到宫中各殿庭去游玩,到是让明达对太极宫熟悉了许多。几位还未出嫁的公主也没什么事,李治带着明达四处游玩,也时常会叫上她们一起。当然,高阳公主除外。李治对高阳是能避就避,自然不会主动去找她一起玩。这其中,明达最喜欢的有四人:临川公主李孟姜,其母为贵妃韦氏;清河公主李德贤,其母为修媛程氏;十六公主李慕阳,一母同胞的姐姐;十八公主李简清,生母王氏难产而死,追封为婕妤,现由四夫人之一的德妃阴氏抚养。这四位公主中,李孟姜身份尊贵,所以个性也最是张扬,不过本性善良,更多时候只是太过直率,到不惹人讨厌;李德贤个性随了她母亲程修媛,温顺柔弱,楚楚可怜;李慕阳毕竟是长孙皇后的女儿,小小年纪便颇为沉稳端庄;李简清则可以说是众公主里最不惹人注意、最没有存在感的了,总是肚子沉默着。明达年纪幼小,生的粉雕玉琢,剔透可爱,再加上甚得帝后欢心,在宫里自然是处处好混。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多半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心底里喜爱她,就算嫉妒的,面子上也总要装一下。只有高阳公主,因为性格长相和李世民幼时很像,所以也很得李世民宠爱,便总也觉得明达碍眼,每次见到总没有好脸色。当然,这种小事明达也不会放在心上,只是尽量避免和高阳碰面罢了。可惜,皇宫虽大,总还是会碰上的。恰逢梅花开得正好,李治便带了明达,汇同临川公主等四人,到梅园中赏花折梅。梅园里自然早有人清扫过积雪,几人穿了皮裘围着大氅,穿行于寒枝残雪间,两侧疏密有致的红梅白梅星星点点,或如霜或如霞,暗香流动,让人心旷神怡。几人在园中小亭内坐下歇息嬉戏了一番,便带了侍从各去拣着自己喜欢的花枝剪下,好带回去继续赏玩。李治自然是和明达一起的,他见妹妹兴高采烈的在梅树间往来,指了一枝又一枝让宫人剪下,也觉得开心不已。走了一会儿,担心妹妹累着,李治坚持要抱着明达。明达虽然不愿,但又确实累了,随行的侍从手中又满是梅花,便也同意了。两人正往回走,却听一声娇喝道:“九皇兄,站住”高阳进了梅园不久就看到了李治两人,又见他们身后宫人捧得梅花甚好,便想过来要几枝。但看见李治竟然亲自抱明达起来,却是心头一阵不满。想到每次见面,一向不敢违抗自己的李治总是护着明达,心中自然恼怒。再加上总听人说这个小丫头才是父皇最最宠爱的公主,哪里还有个不恨的,因此出声叫住两人,语气骄横道:“九皇兄也来梅园玩,怎么不叫上高阳嗯,这些梅花不错,不如就送给我吧,也免得我还要麻烦。”李治见是高阳,心里便有些慌了,还未答话,怀里的明达却开口了:“这些是兕子的花,兕子要送给父皇和母后的花。”第十章 梅花之争却说平日里,明达遇到高阳多半是退让的,一是不想和一个小丫头斗气,二嘛,也是看出李治其实很喜欢高阳的,不想让他为难。不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就算明达性子再怎么温柔,也是要不耐烦了,何况事实上她的性子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温婉柔顺的。高阳本来对这么几枝梅花也不是那么在意的,毕竟这么满园的梅林,要多少没有啊。不过一听明达的话,却反而势在必得了。却见她仰头骄傲一笑,道:“原来是兕子啊,刚才都没注意到呢。这花都是梅园里长的,怎么就成你的了”李治为难的看了看气势汹涌的两人,硬着头皮开口道:“嗯,高阳,你看园子里梅花还很多呢,你不如重新折几枝可好”高阳扭头重重哼了一声,道:“就是啊,园子里梅花还很多呢,为何不是你们重新折几枝呢。”李治头疼道:“高阳,你比兕子大,应该让着妹妹一些啊。”高阳白了李治一眼,道:“那九皇兄你还比我大呢,为什么不是你让着我呢”“这个,这个”被高阳这么一抢白,李治顿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了。“这花是兕子的,不是小哥哥的。”明达见李治斗不过高阳,立刻接口道。奶奶的,就不相信了,凭借着幼儿的外表和成人的内在,莫非还斗不过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高阳一愣,随即冷哼道:“那又如何本公主就喜欢这几枝花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去给我把花拿过来”李治皱了皱眉,平日里高阳虽然骄纵一些,却也不是这么不讲理啊。这边还没想明白,怀里明达不干了,挣扎了跳到地上,伸手挡在几名捧花的宫女身前大声道:“不可以这是兕子的花,是要送给父皇母后和哥哥的谁也不许动”高阳的几个宫女面面相觑,虽然明达娇小得几可忽略,但她可是大唐公主啊,还是帝后最宠爱的公主,就算她年纪还小,谁又能忽视她呢更何况,据说连太子和朝中大臣亦多对她宠爱不已呢。但是,退回去又会被高阳公主责罚,虽然比起明达公主她的帝宠略逊,却也不是她们这样的卑微小宫女可以抗拒的。唉,两个公主斗气,苦的都是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啊。几个宫女正在担忧自己接下来的遭遇,却听身前小小的人儿突然轻叹一声,退开一步道:“算了,你们把花儿拿去吧,我再重新折给父皇母后他们吧。把花儿给她们吧。”几个宫女一愣,对上小公主满是善意的视线,突然觉得刚才自己等人的烦恼好像她都明白一般。直到接过对面递来的梅花,几人才回过神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