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唐暖阳阳> 分节阅读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1 / 1)

人去将乐师班和那些吐谷浑男奴带来表演。我瞟了一眼那位乳母大人,发现她满脸不悦,心里对其人便多了些厌恶。歌舞表演很快开始了,我好奇的侧头看去,那些男奴大概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个个精壮有力的样子,跳的舞也很刚健威猛,配着极富节奏感的锵锵鼓声,很是让人热血沸腾。李恪看得眉飞色舞,举杯一饮而尽,大声道:“好”李泰也不住点头,不过我看他眼光更多的,是瞟向身边奉酒的年轻侍女。歌舞将尽,殿内突然闯进五名官员来。当先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头重重咳嗽一声,制止住歌舞当堂而立,义正言辞道:“太子殿下,您身为储君,理应勤俭修身以为天下表率,怎可如此大肆歌舞宴饮”李承乾悄悄撇了撇嘴,抬头一脸恭敬道:“李大人说得是,承乾一时疏忽,几乎酿成大错。如今天下太平,四方归心,我大唐在父皇的治理和各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日胜过一日。我虽为太子,却不能为国效力,反而沉乐舞乐,实乃负于天下。长此以往,必为国之大患。何况母后病情只是稍有起色,并未痊愈,我身为人子却自行享乐,实为大不孝,愧对祖宗社稷。”殿内众大臣面面相觑,看着一脸痛悔滔滔不绝的太子,忙齐齐上前劝慰。“皇兄,你可真厉害”李泰一脸钦佩的竖起了大拇指。李恪也笑道:“能这么简单就打发掉这群老家伙,皇兄你还真有一套。”李承乾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遂安夫人却是一脸得意,哼道:“这些老大人们也确实太不识趣了,我们太子比他们懂得还多呢,用得着他们这般什么小事都要罗嗦吗。我看啊,应该和皇后说一说,换几个人来辅助太子才是”“乳母,几位大人毕竟是父皇亲自嘱咐辅助于我的,他们并无恶意,无需计较。要真和母后说了,母后还得专程传赏感谢他们呢。”李承乾拈起一小块桂花糕喂给怀里的小公主,淡笑着道。李泰接道:“可不是吗,上次魏老头在朝堂上直言顶撞,把父皇气得够呛,差点要治他罪了。母后知道以后可不是劝住了父皇,还特意派人送东西感谢他。”李恪满脸崇敬道:“皇后才德,满朝文武莫不赞颂,确是千古难求的贤后。”三人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李承乾抱了我又回到甘露殿,陪我在花园里转了一会儿才回的东宫。我回到自己的寝宫没一会儿,另一名十来岁的小皇子就来了。之前他也跟着李世民来过,不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父皇就是李世民,所以也不知道他是谁。现在想来,他应该就是李治了吧。李世民有叫过他雉奴的,现在依稀记起李治似乎是有这么一个小名的。李治不是一个人来的,和他同来的小姑娘看起来年纪和他差不多,眉目清楚,依稀和李世民有些相仿。她高昂着头,满身贵气,看来应该也是一位公主,就不知道是哪位了。很快,李治就为我解开了这个谜题,只见他怯怯的望了望同来的小姑娘,低头小声道:“高阳,你看到啦,父皇现在不在这里,我们快走吧。”高阳公主看了看周围,将实现落到我身上,道:“哼,父皇不在这里,难道我就不可以来看一看这个我们大唐最受宠的公主吗”李治担忧的看了看我,鼓起勇气护到我面前,抬头道:“那你已经见过兕子了,我们可以走了吧。”高阳公主好像颇为意外,微微一愣,突然笑道:“皇兄,你那么紧张做什么我又不会把你可爱的兕子妹妹怎么样。”李治抖了抖,小声道:“你连我这个皇兄都敢打,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打兕子。她的病刚刚好,你如果真要打人出气,那,那就打我好了。”我看着那单薄瘦小的背影,心里一时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李治是个软弱好欺负的人,历史上他做皇帝的时候,基本都是受控于人,早期是长孙无忌,后来是武则天。前几次他跟着李世民来看我,也总是诺诺的立在一旁,偶尔对我笑笑,没想到,今天他竟然会站到我面前来保护我。从他和高阳刚才的对话不难猜测,平时他是常常被高阳欺负的。越是这样,到越让我感动了。高阳公主见状,冷哼一声,对殿内服侍的宫女太监道:“你们听好了,我今天根本没来过这里。若是谁出去乱说话,我就让她再去学学宫里的规矩都听清楚了没”说完,她狠狠瞪了李治和我一眼,转身甩袖离去。李治见状,长出一口气,转头对我笑道:“兕子,没事了。放心把,哥哥会护着你的”第五章 吐谷浑之乱经过最初几天的适应期,明达很快就适应了大唐的生活。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是怎样的,不过知道身在大唐贞观年间,还是让她很快放心下来。一旦放松下来,无可避免的就开始感到无聊了。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没点别的事儿可以做,哪里能不无聊的。于是,在某天早晨李世民来探望时,她便非常自觉地赖在他怀里死活不肯松手了。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带着她到两仪殿去处理政务了。去的第一天,最大的阻力就跳出来了。魏征一眼看到坐在皇帝膝头的明达,便皱起了眉头,立刻上前大声道:“臣有一事不解,恳请皇上解疑。”李世民头疼不已,只得无奈道:“玄成,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公主年幼,皇后身体不适,故而朕才将她带在身边。前朝还有带嫔妃上朝听政的,朕这也算不得失德坏政吧”“陛下怎可自比那些无德失国之君臣看陛下亦觉得此举不妥,既然如此,陛下便不该如此行事。虽然这只是小事,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德不休何以成大道还望陛下慎重”魏征一脸义正言辞,巍巍立于殿中。明达暗自恼怒,瞪了一双晶莹滚圆的大眼睛,意图用眼神杀死对方。无奈长得实在可爱,到让人看了又是好笑又是怜惜。即便是魏征,也忍不住心生怜爱,嘴角不可抑制的微微上扬起来。李世民正感麻烦,不知该怎么说服这个刚正固执的老头,现在一看这个情况,立刻装做刚才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自然无比的向其他大臣询问起政务来。听了一下午的政务处理,明达早就觉得无聊了。但见魏征不时瞟来的目光,便强自撑着,坐得挺直端正。她觉得这是在无声的抗议,却忽略了自己现在的样子,只会让大人们觉得有趣。等到她察觉的时候,又觉得若不继续好像怕了谁一样。虽然她外表看起来听淡然温和的,但实实在在是个倔脾气。就这样,明达几乎长在了李世民身边,两仪殿皇帝御案旁专门为她设立了一个小案几,算是明确了她随皇帝听政的权力吧。对此,明达也不知该不该感到骄傲。倒是大臣们前来奏事,初见时而窝在皇帝怀里,时而自己坐在小案几前游戏的明达,还有些惊异。但一天天过去,也渐渐习惯了这个乖巧安静的小公主存在。而且,他们还发现,只要小公主在侧,皇上就会较平时温和许多。起码训斥人时声音都会刻意压低许多。魏征则观察得更仔细些,他发现平时奏报一些繁琐细碎的政务时,小公主就自顾自的游戏;而每当奏报军务大策时,小公主则会侧耳关注。这一发现让魏征对小公主更多了几分好奇,暗自怀疑:莫非这不满三岁的公主竟然听的懂自己等人说的话明达渐渐发现,其实跟着来听政还是很有意思的。至少要比独自呆在宫殿了要有意思得多。不说那些国家大政军事动向,但是欣赏那些重臣百态也乐趣十足了。刚巧这些天大唐正对吐谷浑用兵,战事正激。吐谷浑国王伏允年初遣使入朝进贡,返回时却在鄯州大肆劫掠抢夺,然后扬长而去。李世民派人谴责伏允,并要求他入朝,他却称病不出。接着他为儿子尊王向大唐求婚,偏偏又出尔反尔,还纵兵侵犯掠夺兰州、廓州。李世民起初还耐着性子,后来也被他闹得火大,就让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讨伐吐谷浑。前些天段志玄率领唐军主力在青海湖南击败吐谷浑大军。大唐击败吐谷浑是在十月,不过李世民得到大捷消息时已是十一月中旬。“好段将军真不愧是我大唐勇将”李世民听到精彩处,忍不住击案喝彩,很是觉得出了口气,心中当真是畅快不已。自贞观四年灭了以来,大唐威名远播,西北各少数名族尊他为天可汗,纷纷归附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再敢如此公然挑衅了。然儿每每李世民高兴得意时,魏征总是要跳出来的,这次也不例外。只见这小老儿整了整衣冠,恭敬出列道:“陛下,我大唐得胜,确实可喜可贺。然吐谷浑扰我边境,阻碍西行通向天竺大食通道的问题,却还未曾解决。更何况,西南吐蕃国日渐强大,恐终成大患。”李世民见魏征又跳了出来,还有些不快,但听他说完,也深以为然。其实对于吐蕃的崛起,李世民亦是颇为警觉,此刻再听魏征一提,更觉紧迫。“魏爱卿有何见解,但说无妨。”魏征抬眼一瞟,果见小公主一脸专注的盯着自己,不禁愈发好奇,口中却已回道:“臣愚钝,只知吐谷浑需尽早让其彻底臣服。”李世民点头道:“不错,平吐谷浑,一则可使西北各国与我大唐互通往来,二则可使其为屏障,若吐蕃真有不臣之心,我大唐也可及时征讨。”“吾皇圣明”“只是,该派何人为帅”殿中众人面面相觑,是啊,谁可为帅呢这可不像之前的战斗,如此大举用兵征讨一国,统帅之人必须能够统领诸军,得压得住阵脚,声望才干都须具备。有大臣出列道:“臣以为李积大将军堪当此重任。”众大臣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李世民想了想道:“茂公虽然是合适的人选,但他驻守并州,责任重大,不可轻易调动。”见众臣亦感为难,李世民摇头轻叹:“若是药师能挂帅出征,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回到甘露宫,李承乾等一干皇子已在等候。李世民将明达交给长孙皇后,这两天或许是由于天气转冷的缘故吧,长孙皇后的身体状况又变得差了一些。不过见到丈夫和爱女,还是让她精神了许多。“观音婢,躺着就好了。”李世民按住软榻上欲起身行礼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一向重视礼节,但身上实在乏力,又只有自己夫妻二人并两岁的女儿,便也不再坚持,笑道:“那么臣妾就失礼了。陛下,承乾他们等了你好一会儿了,你还是先去考较一下他们的功课吧。”李世民吩咐宫女再去请御医,自己则带着几名皇子往书房去了。“兕子,你今天有没有淘气”长孙皇后温柔的将明达抱到自己身侧,一手支撑着额头,一手轻抚明达红润的小脸,唤进一名十七八岁的宫女来,“兕子,这是青绡,以后由她来照顾你好不好啊”青绡行礼后便静静站在一旁,任由小公主打量。青绡长相只能算中等,很普通的一张脸,好像放到人群里就找不到了,不过却很顺眼,属于耐看那一型的。最重要的是,她给人的感觉很好,一点也不唐突扎眼,很温和可亲的样子。明达对她第一眼的感觉很好,便朝长孙皇后甜甜一笑,算是认可了这个贴身宫女。第六章 父父子子李承乾和弟弟们自书房出来,俱都松了一口气。一抬头,却见小小的妹妹由一名不起眼的宫女抱着,在台阶下眼巴巴的看着这边。“兕子,你怎么在这里不怕冷的吗”李承乾快步走下宫阶,笑着自宫女手中接过妹妹。李治也紧随其后跟了过来,看着妹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来。明达摇了摇头,对李承乾微笑,抱着他的脸亲了一口,心里非常满足。能这样明目张当的占帅哥便宜,怕是这具小小身体唯一的好处吧。李承乾也重重在明达脸上亲了一口,看她嫌弃的擦脸,不禁大笑道:“你这个小家伙,你弄得我一脸口水我都不嫌弃,你还敢这样对我我若不还你一脸口水怎么行”说着,真的将他淡粉色好看的薄唇又凑了过去。兄妹两正嬉戏,李泰恬着脸凑了过来道:“兕子,可不能这么偏心,也亲亲四皇兄”明达见他将胖脸凑了过来,眼光却瞟向书房,心中便不喜,索性扭头爬在李承乾的肩头,惹得李承乾得意不已。李泰讪讪缩回脑袋,嘿嘿笑道:“还是皇兄懂得玩乐,哄得明达都只喜欢你。算了,我还是回去看书好了。”明达见李承乾依旧笑得一无所觉,不禁皱了皱眉,对李泰更是再无一点好感。晚膳时,果然听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提及承乾喜玩乐不务正业之事。长孙皇后担忧道:“陛下,看来需要再加强对承乾的教导呀。”李世民深以为然,叹道:“其实承乾这孩子很是聪慧,行事也颇有条理,但这样贪玩,终归不是办法。他将来成为一国之君,要治理整个大唐,国家大事却是开不得玩笑啊。前日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呈了一篇赞道赋上来,便是专程为太子所做。赋中列举了古今帝王成败的教训,劝谏承乾近君子,远小人,尚节俭,戒奢侈。我觉得很好,你看一看怎么样。”长孙皇后接过谏书细细翻看了一遍,和书点头赞道:“确实句句珠玑,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