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您老人家的,您是他们的爹”我向这位老人敬酒。如果不是遇上那个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江湖高手也不至于会失手,是那个人太强,凡人难比。“哪里,哪里,老夫近日在外做些生日,到时有了家业,再将雀儿风风光光地嫁了,才不至于让她受委屈。”他拈着颏下胡须笑眯眯。我看着这位老人,说实话,这个老人带着些玩世不恭,是个有趣的拉人,不是那种老顽固。他在外面会是重操旧业吗这个问题不是在大庭广众下要问的,我避过不谈他不想依靠枫楼竹苑来将女儿嫁出,要尽一个父亲的责任,为女儿亲手积攒嫁妆。我不能说什么,那是他为人父的心意与尊严几句寒暄,转到第二桌我的新郎一直紧紧伴在我身旁,不多言,只用凝视的眼紧紧随着我,飘然立在我身旁看着这一桌上的人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陌生的面孔她是谁我几乎要闪了眼睛。天下竟还有这般丽色动人的女子比清风四个不差分毫,却更有风韵,是成熟的味道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邪气,不是那种邪恶的邪气,二十一种坏坏的味道“红尘,给你介绍,她,容颜夕”云蓝衣此时静静地笑着,给我介绍他身边的女子。喔她是同云蓝衣一起来的“她是我娘”手中酒几乎溅洒出来,这个女人是云蓝衣的娘如此年轻而云蓝衣刚刚竟然直呼他娘的名字“小姑娘,打你一进来我就瞅着你了,只是你那对眼珠子只顾着瞧你夫婿,没理过咱家一分”甜美娇嗲的声音是从那张粉色的唇中发出的就像娇懒的小猫在轻叫,又像指尖轻触过玫瑰花瓣时,花瓣发出的叹息只是我们听不到那种叹息罢了,但她的声音入人骨髓,酥人魂魄,实在是让人有点领受不住,腿脚也要软了我镇了镇心神,小扩大,回应这个应该称为伯母的人,“新娘的眼里只有新郎,应该是让您开心的一件事。”她有些讶异,秀眉一挑,“喔此话怎么讲”所有人的都在看着我,听我怎么样回答。我将眼转向身旁的他“新娘的眼中只有新郎,至少代表您参加的这个婚典是一桩美满姻缘,是一桩值得祝福的姻缘”何况不只是我眼中只有他,他的眼中也只有我。我的夫,你的眸里因我这句话而又起亮色,亮的灼人,你可知我有多喜欢看你的这种眼神静默所有人都在沉默在我与新郎的对视中,时间似乎又移过片刻“有趣有趣,你倒是个大胆又直言不讳的女娃儿,可惜”那个当娘的这时又是笑又是叹息。只得将眼又转过她,她的神情中有不明显的一丝狡黠与邪气。“蓝衣啊,你何时给娘也找个有趣的女娃儿来陪娘玩玩看着你的朋友,明年娃娃就要生出来了,你却还没个着落,让娘伤心啊”说着,她的眉峰轻蹙,神情楚楚动人,真是我见犹怜。没有想到,楚天极地宫的女主人竟是这样一个耍宝的女人,看了看立在附近的明月。“夫人要等云三哥自己来找,倒不如先替他看看哪家女儿能与令郎相配”我口中说着,眼又意味深长地盯了明月一眼这位夫人玲珑心思,眼中一闪,也看向了明月明月立得不远,一审清丽,皎洁的容颜上时没有心机的明眸“好,小姑娘说的不差,蓝儿,你再不动作,莫怪为娘的要赶鸭子上架来硬的了”这夫人的眼在明月身上转了几转,冲着我眨眨眼“娘”云蓝衣有些尴尬。真不知这样一个女子怎么会教出个如荷一般秀雅的男儿来“云三哥,宴罢要与夫人多住几日,红尘还想再听听那曲天下人间。”我将酒为他斟满差开话题,并希望他能多留几日为了一个树影,天下人间的曲子是否还会成音而今日的他应该称我嫂嫂才是,单我们竟然都没有这样的排辈分,他仍叫我红尘,我仍叫他云三哥。待他接过我手中的酒,看着我,“好,蓝衣答应红尘多住几日。”他又看向我身旁的无艳大哥,眼神中多了些波澜,“红尘,梅兄与我等相交多年,却原来在疤容下有这等姿容”“不错,三弟说的不错,无艳贤弟,你竟然瞒骗我等有数年之久”一旁又有人开口了。说话的这位眼里依然是兴味十足的光芒,一只手捋着自己心爱的小胡子,而他身旁的冷夫人,只是典雅地笑,肚子却很客观。看起来胎儿有七八个月了,怪不得此后的事件中没再见过这位阁主,应该是天天围着他的娘子转我的夫,在一旁只是轻笑,没有回答,一双眼还是望着我“秋蝉,这件事待他二人洞房花烛后再来算,”冷婉月容沉静温婉地笑,“红尘,今日就该叫你弟妹了,我夫妇要在这里多唠叨几日”我笑看着她的腹部,回答,“嫂嫂想住多久便住多久,哪怕是住到小侄儿出世,红尘只会开心”“哪里的话,我的娘子是要回摘星阁生孩儿的,我们只住几日,怕住久了,要被人赶出去”冷秋蝉一只手抚上他娘子的圆腹,眼则别有意味地瞟了我身边人一眼,继续说“娘子,这里哪有咱自己的家来得舒适某人现在眼里只盯着他的新婚夫人,嫌咱们碍眼得很,咱们岂能自讨没趣,长住不走”穆是国姓此时眯眯突然凑到我耳前低语,“姐姐,他的身份不易暴露,不过,眯眯可以告诉姐姐,他是临国的君主。”话入耳,眼前打量这个男子冲他双手抱拳,“失敬,请容红尘敬阁下一杯,以谢谢阁下当日援兵之义”原来他是兔丝国的国君将他面前酒杯取过,注满他的身份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以他满身的贵气,原以为就算与王室有关,也可能是个王爷之类的,原来是一国之主,虽有些诧异,却并不惊怔,微笑着看他他是国军,今日深入智泱国境内,自是不能随便暴露身份了,如果他在这个国家出了意外,也是一桩麻烦,不利于两国之间的交好。而那日他亲临战场,是在御架亲征,可见他出兵时,有多看中那场战役,不,是看重他身边的眯眯。此时他接过我敬去的酒,眼里闪过诧色,“早闻落姑娘非同一般,今日一见,果然不同,这位庄主也仿似天人下界,在下以贵国之礼恭祝两位琴瑟和鸣,恩爱永远”他这番话说的是流利的智泱国话,而且很长,一气呵成。从刚刚的简洁到现在的长言,倒真是让我意外了。至于他眼中的诧色,是因为我听闻他身份后的镇定吗我拿起自己的酒,“红尘也祝愿贵国与本国能永远交好,两国子民永泰祥和,再不起战事”他的国家只比智泱国略少,而那日亲见她们国家的兵威,如果两国永保太平将是国家的幸,这个关键就在眯眯了我看一眼眯眯,小小年纪的她,那次失踪经历过什么怎么会与这个君主扯上了关系我的话落,这个国君又闪过诧色,怔了怔,突然笑他是个严肃的人,笑也笑得只是扯出了一线弧度,“贵国有这许多英豪在,没有任何国家敢随意再动贵国分毫了。”他的话中之意我明了,他刚刚已估量过这里面的人,相信他参与之前的战乱后,也不会小觑他的这个临国了,至少不可能轻易发动战争。如果眯眯对他也有意的话,他更不可能会对智泱国怎么样。“好,为你我两国的永世安好,干净这一杯”我将杯中酒往他手中的杯一碰,发出“当”的轻响后,一饮而尽辣酒已将我的脸吹红,而我的心快活再看向他,他的申请仍带着些诧异,见我杯中已空,眼神中闪过深层,“姑娘在与穆某定下盟约”他的声音压低,在乐声中不是很明显在坐的多是习武之人,他的语音再低旁人也能听得到,只是此时都装作自顾自饮,没有再看向这里我只笑不语,把手中空杯又向他亮了亮他哈哈一笑,“好,穆某也干净此杯,为你我两国的交好”于是,他的杯中也空“阁下一言,再难返悔”我笑意浓浓,强调一句。他脸上抽了一抽,很不明显,“像姑娘这样试试考虑国家的女子倒也少见。”深看我几眼,他转开了视线,定向我身边的人我们彼此微笑最后,我走到唯一一个还没有被我敬过酒得他身边重新找回自己的杯子,轻轻注满,在他的杯中也添了酒,深深看他“乐大哥,红尘最后一个敬你,你可介意”他内敛地笑,“看着红尘出嫁,大哥心愿已足。”心中滑过一些触动“大哥,来,饮下这杯”他看着我,将杯伸到自己唇前,饮得缓缓“大哥,你是红尘在这里永远的大哥,是红尘的亲人。”我再给他斟满一杯。“好,乐陶是红尘永远的大哥。”他依然笑,笑里没有露齿。烈酒在他口中饮尽这个男子,何时才能像从前一样如阳光般灿烂他雪白的牙齿曾经是最温暖人心的亮景。凝视着他“哦”突然,一声像是人吟诵一般的拖着长长尾音的感叹声,从门外传来“啊”又是一声感叹所有的人,都向门外看去166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向门外那两声世人一般的感叹,在我印象中是如此深刻。是他看向门前,在门外招进的强光中,一群人力在那里不只一个,是一群但其中一个身形高高而立,头顶部位的一定筒装的东西格外显眼超出其他人的身高很多而那不同于一般人的轮廓,在这个世界中我只见过一个人是这样的如果不是他,还有谁会穿着那种西洋的礼服头上还带着礼帽如果是他,他又怎么能来的了这里而他身旁的人是谁那些人是群男子,年龄不一,传召大同小异,却不是普通服装,很想是官服,而且有貂尾为饰。“逍遥王接旨”尖声细起的声音由为首的一人传来。心下一惊,看身边人发现他的眉峰轻蹙。这些人让他接旨莫非是宫中人而这些是传旨的宦官我的无艳大哥那不轻易蹙起的眉峰,显示出这些人也是不请自来的。他们能在不提前通报的情况下就进的这里,想来也是用了皇权的压力逼迫着看门的老人房他们进来的。只见那老人立在一旁,微弯着腰满脸无奈地盯着我身旁的他他轻轻一挥手老人退去,带着自责退去天下谁又能拦得住代表王亲临的圣旨这些人冒然进来,看来是不打算让我们摆俺焚香、铜盘净手地来迎接了。思量间,手,被身边人牵起座位上的所有人都站起门前的人群陆续进来,当先之人手中捧着一道卷轴,身后一众人则跟进,一一将手中硕大的礼盒排在地上,然后躬身退立。而其中一个人的那双蓝眼瞅着我,光芒闪烁。果真是他离得这般近后,看得分明,它是随着朝廷中的人来的“梅国舅与国舅夫人可不需跪地接旨”拿着卷轴的宦官开口了,于其间很是客气。不必跪地虽然对这种封建礼仪不以为然,但在这个世界这种朝代中,接受圣旨时何人能不跪回头看除了那位兔丝国的君主退于暗处,似乎还不见了云蓝衣的母亲,其他人则都跪地俯首,包括那些一直在奏乐的女子而那个不见了的楚天极地宫的当家主母,似乎很不肖于皇家的这种排场一个行为不合常理,超出江湖门派的门派之首,如果想避开这人间所谓礼教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至少如果我是她的话,也会躲开去可惜,今日我是主角,不能躲。而我与我的新郎不需跪下,这意味着什么只见这个宦官展开手中轴,清了清嗓子我们就算不跪,至少也得低下头在放低是先前,看到那圣旨为金册,两端支撑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赫然绘于这一面,端庄古朴,望之令人段生威严肃穆的感觉。然后,这个太监尖细的声音拔高十度,开始宣读室内一片静默,只有这个人亮着嗓子念了些什么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种古文字的掌握还是差些的,内容虽然是海所谓圣旨一贯是言简意赅,却更加的文言文,而且与我来自的那个世界中历史上的圣旨不同,行文章法都不同原文一时无法记得清楚,意思倒是听得明白了原来不仅是王的圣旨,还有王太后的懿旨,是双诏共来那位王太后才是现在王朝真正的顶梁柱吧枠王年青,再果断干练,行事间也比少些周全,他们母子相依,在凶险的朝堂中巩固着自己的地位而这分圣旨,竟是封我的无艳大哥为“一字并肩王”一为他曾单人独齐救新王于南疆,一为数次就朝廷与危难中,功高无比,有智泱国一天,便会有逍遥王一天,世世代代传袭,五世内权可与王并齐满堂皆惊“一字并肩王”是何等尊宠在那个事件中,但凡“并肩王”,其地位之高,仅次于皇帝,但这份诏书中最后提及,梅无艳被封的地位不仅仅是次于王,二十纯粹地与王德地位并齐而且是在五世内并齐我吃惊所有人都惊知道这个宦官宣读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