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冯清如听完几个大臣的顾虑,微微转了转眼珠,从容不迫地说了起来。“李惠狼子野心,哀家已经知晓,各位大人,不用担心”她转言安慰道,“哀家这次回来,就是要慢慢斩除他的党羽,拔了他的势力各位大人,放宽心便是”专门因为此事而回来,冯清如又怎么会轻易饶过李惠这李惠可是离间了他们母子关系又杀害了她启蒙恩师的凶手啊“是啊太后已经回来了各位大人就不要担心了我们会恢复以前的样子的”小新成也帮冯清如安慰高允等人。他对冯清如的治政之才,胸有成竹。“是啊太后回来,臣等就再放心不过了”高允、源贺等几个大臣听冯清如和小新成这么一说,都宽慰地点了头,脸上舒展开轻松的笑容。只要冯清如回来,有人敢和拓跋弘抗衡,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既而,冯清如稍立了一会儿,又对身边的两个的源贺与尉迟元诚恳地感谢了起来。“源将军尉迟将军讨伐柔然一战,真是苦了你们了哀家在此,替先帝,也替大魏的黎民百姓,谢谢你们”“太后折煞微臣了”“太后言重了为太后、为先帝以尽犬马之劳,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太后实在不必谢我们什么”尉迟元与源贺见冯清如这般礼遇客气,急忙作揖俯首回话。“源将军尉迟将军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谦虚,真是让人佩服啊”冯清如看见两人如此谦逊,心里欣慰。“太后这是您交给微臣的虎符现在物归原主”过了一会儿,源贺忽然从怀里掏出虎符,毕恭毕敬地交给了冯清如。冯清如见源贺很识时务,自然而然地接下了虎符。“好那哀家在这儿,就先收下了”她笑笑地回道。其实,即使源贺不主动交还虎符,冯清如迟早也会张口要的,而源贺也拥有自知之明,知道提前先交还给了冯清如。“太后请便”又过了一会儿,高允见冯清如收好虎符,又有些疑惑地问起了冯清如。“太后过几日就是小皇子的百日宴,到时候,各部落使者都会前来朝贺,不知道太后是不是也要参加”关于皇长子的百日宴,冯清如是否会参加,还影响着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所以,他得提前问好,以早作准备。“参加”冯清如一听高允这话,急忙精神地睁了睁眼。她似笑非笑地看了看高允,耐人寻味地说道:“哀家身为皇长子的嫡祖母,岂有不参加的道理哀家不仅要参加,还要送陛下一份大礼呢”“大礼”此时,高允、源贺等人听见冯清如的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大礼什么大礼几人内心揣测不透,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待冯清如给个回答。然而,冯清如邪魅地笑了笑,却没有再继续解释。她转而对源贺吩咐道:“源将军这几日,你先去挑些精练的武士,等到哀家回了宫,哀家要撤换城防这皇宫绝对不能落入外人的手中”“微臣遵命”源贺。待冯清如做好了安排,她又将近日在路上遇见饥民的情况向众人说了起来。既而,一干人等针对土地、鲜卑与汉人的关系,讨论到深夜。三日之后,柔然、高丽、罗刹包括南宋等国使者前来祝贺。拓拔弘为了表示自己的待客之礼,邀请各国、各部落使者与朝上位高权重的几个大臣齐聚在西宫宴席之上。席间,各国来使依次坐于左侧,朝廷大臣坐于右侧。席下,莺歌燕舞,欢庆一堂。等到一段歌舞结束,几个使者首先向拓跋弘恭维了几句,献上了贺礼,而后又接着高傲地坐回了原位。众人昂着头,不屑地看了一眼右边的朝廷大臣,任谁也不想输了自己的气势。“陛下年纪轻轻,就执掌了大魏的政权,还凡事处理的这么妥当真是让我等草芥之辈,佩服万分啊”此时,南宋使者刘桐见席下无人发话,有些尴尬,便自贬身份,又怪里怪气地奉承了起来。“南宋使者高赞了朕也是从小受到了长辈的影响,才会有如此的今天的”堂上的拓拔弘听见南宋使者夸赞,既不过分骄傲又不过分谦虚地笑了回了一句。他心平气和的看着各位使者,努力表现出一副非常亲切而又和蔼的仁君模样,目的就是不想让这些使者小瞧了自己。“陛下指的长辈,可是当今的太后啊”然而,罗刹国使者听到拓拔弘的话,却有些好奇地追问了一句。对于冯清如的威名,他们早就久仰已久。只是他从未见识过冯清如的风范,所以有些好奇。“呃是正是太后”出于尊重,拓拔弘不得不礼貌地回答罗刹国使者的话。这时,听到有人提起太后,高丽的使者也开始跟着好奇地问了一句。“说到太后,怎么不见太后参加小皇子的百日宴啊”身为小皇子的嫡祖母,太后哪有不参加百日宴的道理“哦太后身子有些不适,所以,便没有亲自到场”然而,拓拔弘假意地笑了笑,谎称是冯清如身体不适无法出席。高丽使者想都没想,不由得信了他发自内腑,一本诚恳地赞叹道:“太后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不仅辅佐先帝,之后还教导出来这么一个有勇有谋的陛下真是让我等敬佩啊”拓拔濬在世的时候,他就曾经出使来过大魏,如今拓拔濬去世,拓拔弘登基,他竟然又有机会来出使大魏。他觉得自己是大魏成长发展的一个见证然而,刚刚降服大魏的柔然使者摸了摸自己的八角胡须,却有些不同意拓拔弘的说法。“可臣来了这几日,怎么听宫里的人说,太后是与陛下闹不和,才故意不到场的”他满眼尽是挑衅与鄙夷。,,;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