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小英娘又凑到美娘跟前来了。今天倒没有旁人,只是相比起自家看熟的老面孔,她还挺喜欢美娘这个新鲜人儿。秉承源自老王家好客的传统,小丫头没空手,摇摇摆摆提了兜刚买的糖炒栗子,递给美娘。闻着香甜的栗子,美娘没有辜负她的好意。只是刚剥出一颗金黄饱满的果实,小英娘忽地抓着美娘的手,送到自己嘴边。“谢谢。”啊呜一声,张大小嘴。她,她就吃了!美娘瞪着鼓着两腮,跟小松鼠似的吃栗子的小英娘,终于了悟。敢情这不是好客,是找她来做小工的么?好在,小英娘不让人做白工,又拿起一颗塞美娘手里,大方道,“吃。”美娘秒懂。先得剥一颗上贡,再剥一颗才是自己的。她是拿栗子当贿赂,找人剥壳啊!于是美娘,美娘就被贿赂到了。你一颗,我一颗,吃得泾渭分明,不亦乐乎。韩王氏进来的时候,就见自家女儿不见外的趴美娘腿上,把吃得糊满碎渣的小脸,在人家裙子上蹭啊蹭。“哎呀,你这孩子,真是皮得不象话!”“没关系。英娘性子活泼,我挺喜欢她的。”这话当爹娘的都爱听,哪怕明知自家孩子人憎狗嫌,也宁愿掩耳盗铃,不愿旁人说半个不字。韩王氏道,“亏得你脾气好,连她哥哥都烦她。”英娘立即冲她娘举着栗子,得意洋洋的炫耀,“哥哥买哒!”才不烦她。那不是被你烦得不行,才买来堵你嘴的么?看破不说破,是一种美德。美娘笑说,“我看小公子倒象韩大人,稳重知礼,成日都关着门读书,哪也不去。”韩王氏道,“可不是么?我家这两个孩子,一个沉默无趣,一个又太过顽皮,生生磨得我老了十年,也不知都象了谁。”英娘又插话,“我象爹爹!”这也差得太远了吧。别说美娘,韩王氏都在心里给了女儿一个小白眼。吩咐丫鬟把她抱下去,被捞起来的小英娘,却趁机在美娘脸上摸了一把,认真睁大眼睛。“真哒,我们都喜欢美人姐姐!”呵呵,被吃了口小豆腐的美娘,完全不在意。小孩子眼睛瞎一点,是正常的。你爹那么讨厌我,会喜欢我才有鬼!韩王氏虚套了两句自家孩子没规矩,让婆子放下包袱,打开给美娘看。里面收拾了两块鲜嫩颜色的衣料,和几件活泼的小首饰。一看就是给韩英娘攒的好东西,精致又别致。美娘忙说不要,韩王氏却一定要给她。打发了丫鬟婆子,她含蓄的说起韩彻小时,如何在严厉的嫡母手下讨生活,如今还要负担起嫡母大兄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云云。美娘总算是闹明白了。怪不得韩县尊会对她充满敌意,这是有心理阴影啊。附合着说了几句好话,顺势收了这份礼物,也算是收下这份委婉的道歉。韩王氏松了口气,自去料理家务了。心腹丫鬟不解,“夫人何必对个民女这么好?那些好东西,有些还是您娘家千里迢迢送给英姐儿的。”“别说了,我心里有数。”童言无忌,但稚子的话,往往也最可信。英娘说,她和她爹一样,都爱美人姐姐。美娘不信。韩王氏却知,这是真的。韩彻长年在嫡母的打压之下,表面上看,是对美貌女子,都有了偏见。但心底里,他更渴望着一份承认。希望嫡母有一天,能对他承认,自己错了。那些年错待了他,如今这个家,还得靠他支撑。只是这些年求而不得,越发成了心结。表现出来,就是对美貌女子越发的嫌弃。而韩王氏长相平平,勉强堪称清秀。洞房里挑开盖头的那一刻,她曾在他眼里,看到过一抹转瞬即逝的失望。虽说成亲这些年,丈夫待她敬重体贴,却始终缺乏一份男女间热烈的爱意。且喜女儿生得乖巧讨喜。故此韩彻虽对儿子要求严格,对女儿却各种溺爱纵容。成日里还总喜欢给她买衣裳买首饰,穿戴打扮。他要是真心不爱美人,怎会如此?所以,在韩王氏看到美娘的第一眼起,她就知道,就算丈夫将来要纳小,也绝不能是这样美貌聪慧的小姑娘。否则总有一天,她会在不知不觉间,夺去丈夫心中那一份从来不曾给过人的真爱。说她自私也好,薄情也罢。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们,韩王氏是宁肯让丈夫心中永远缺失那一块,也不会让给任何人。所以她心里有愧,才会对美娘格外好些。横竖这丫头呆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何不大度一点,让丈夫看到自己贤良呢?果然,看美娘戴着的新首饰,韩彻对妻子更好了。匆匆数日,一晃而过。十月初一,开市的日子,美娘被卖的日子,到了。因衙门早有公示,这一日来了不少乡亲。尤其是镇上的针线妇人们,大家都替美娘捏着把汗,最后到底会花落谁家?时辰一到,美娘从衙门里被带了出来。韩彻没难为她,没上枷锁,也没戴镣铐,只象征性的在美娘头上插了根草标。只小姑娘近日打扮惯了,突然变回从前的素净模样。小脸洗得白白的,身上半点首饰也无,看得许多人当即抹起眼泪,觉得她受苦了。至于那个真受苦,瘦了一大圈,胡子拉茬的林俊仁,反觉活该。郑飞扬眼圈顿时红了,才想说他的美娘妹妹遭罪了,秋大姑嘴角一撇。“没见那丫头,小脸还圆了一圈?哭个毛,赶紧把正事办了!”葛大娘说,“做戏做全套。小飞哭吧哭吧,没事儿。”可这样一来,他还怎么哭得出来?细看美娘妹妹,确实一点没瘦。跟林俊仁比起来,差别可大可大呢。郑飞扬揉揉发酸的鼻子,上前去交钱了。要叫价得先交个订金,防止有人胡乱哄抬价钱,过后又不兑现。看他上去了,旁人都不动了。还把那个收钱的帐房围着,虎视眈眈。帐房除了当年成亲,从来没给这么多人围观过,当下心理压力颇大。也不走那些啰嗦流程了,直接把来龙去脉说明。“今发卖林氏女一人,年十二,体健貌端,可有人愿买?”“有!”郑飞扬就堵他跟前呢,高高举手,“我家出三百两!”乡亲们松了口气,纷纷鼓掌。叶氏更是在背后,拍了他一记,不妨手劲儿大了些,“小飞好样的!”郑飞扬忍着。真汉子,疼也要笑着。帐房一看,没啥可说了。横竖就这一个报价的,那就是他了。清清嗓子,正想发放契约,把事情了结。忽地一锭银子,从一辆过路的马车里飞了出来,落在帐房跟前。“四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