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郑王天下> 分节阅读 1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7(1 / 1)

只能借耿侯的人头一用了。不过,没关系,稍后郑忽会请郇伯去和耿侯作伴,不会让耿侯在黄泉路上孤苦伶仃的,这也算是郑忽的一片心意了。修整了一夜。第二天,郑忽命人从耿国府库中取出一批财宝,而后便将府库给封了起来。他现在根本没有必要将耿国的府库搬空,东西都是他的,放哪不一样,等解决了郇国,还怕不能将东西运走吗他之所以会取出一批,那是做做样子给郇伯看的,不然,郇伯怎么能放松警惕,郇伯不放松警惕,他怎么能有可乘之机。顺着原路,郑忽至郇国,而后奔郇都。郇伯在宫室中接见郑忽的时候,欣喜异常。能不高兴吗这根本没过多长时间,冀、耿两国的土地已经归郇国所有了。拓土广地之功,足以让他超越历代先君。尝到甜头的郇伯已经在心里考虑下一步该向哪扩张的问题。郇国有他这样的明君在,未尝不能成为一个大国,不是吗郇伯真的是有些飘了。看着兴奋而又得意的郇伯,郑忽感觉机会来了。他先是,命人奉上一个木匣,木匣里自然装的是耿侯的头。郇伯不解,向郑忽询问道:“此何物也”“此物可以使君上不动一兵,不发一矢而破耿师”郑忽蛊惑道。“哦,呈上来,寡人欲一观”郇伯大喜过望。“此物甚是贵重,不如由臣亲奉于君上观之,如何”郇伯现在已经是飘飘欲仙了,哪还会考虑郑忽是不是在骗他,更重要的是他在心里认为郑忽是他的福星,根本就不认为郑忽会坑他。你见过有人坑人,是出兵出力帮助别人开疆拓土的吗谁会这么傻“可”郇伯的兴奋劲还没过去。郑忽小心翼翼的在郇国群臣的面前将木匣奉至郇伯面前。就在郇伯和郇国群臣将注意力集中在匣子上的时候,背对着郇国群臣的郑忽猛然抽出腰间的佩剑,寒光一闪,剑已经架在郇伯脖子上。等郇伯反应过来,冷汗瞬间就下来了。这什么情况,怎么和他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在他心中,郑忽不是该奉上匣子之后,再拜稽首,称赞他的德行有多么多么高,郇国是怎么怎么样强大吗而郇国群臣反应过来,殿中就变的骚乱了许多。有斥责郑忽大胆无礼,进而威胁郑忽的,有劝郑忽只要放过郇伯,一切好商量的,还有想要趁机偷偷溜出去向守卫宫廷的士卒报信的。不过,当外面的陉庭士卒听到殿中的骚乱之声,并且将值守的士卒杀掉冲进来之后,这些人瞬间就安静了。郑忽入郇国宫室自然不是孤身一人,但能带的人也不多,不过十余人而已。这些人看起来似乎无足轻重,但在这个时候,他们的重要作用就凸现出来了。虽然现在文武不分家,殿中的群臣不少都有着不弱的战斗力,但是国君被人捏在手中,他们是不敢轻易妄动的,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被郑忽手下的士卒给控制起来。见控制了局面,郑忽当即遣人传讯宫外的士卒,让他们发动进攻。有郇伯和群臣在手,郑忽并不担心自身的安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负重半月之后,郑忽已经基本稳固了在郇、冀、耿三国统治。他杀郇伯后,命人持二君之首至冀,两国士卒看到国君头颅之后,除了投降还有别的选择吗国君已死,他们顽抗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没有意义,那就只剩下投降一途。不过,领兵的郇国执政寿和耿国大司马无由却双双选择了自杀。这很正常,若不是两人领兵在冀国争地,怎么能给了郑忽可乘之机呢地没争到手,自家的国君却被人给干掉了,羞愧,万分的羞愧然而事已成定局,他们除了自杀谢罪之外,再无它法郑忽在假惺惺的厚葬了二君的同时,也将这二人一并厚葬了,万一二君泉下有知,也个伺候的人不是郑忽厚葬二君的作秀,让还未得及逃跑的郇、耿二国小民安心了下来。无论怎么说,这至少代表着郑忽无意与小民为难。至于冀国,因为当初郑忽进冀都时,并未像郇、耿二国一样烧杀抢掠,兼之郑忽灭郇、耿两国,也算是为冀国报了仇,冀人对郑忽并不反感。非但不反感,甚至还有一些欢迎的意味。现实就是这么讽刺。一灭人家国的始作俑者,摇身一变,竟然成了颇受欢迎的人物。这种情况,就是郑忽也是始料未及。不管怎么说,郑忽已经实现了他在这个阶段的第一个目标。有了郇、冀、耿三国的土地,郑忽无论是在地盘上还是在军队战斗力上,在晋国周围的国家中,已经当之无愧的跻身于第一梯队。可以这样说,一旦郑忽将三国完全整合起来,他自己,不用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就可以和曲沃掰腕子。曲沃是晋国周边的顶级战力,从历史上曲沃将翼城灭掉之后,可以毫不费力的将周围所有国家灭掉就能看的出来。原本郑忽据有陉庭一邑之地,地盘狭小,经过一年的训练,军队战斗力虽然比翼城稍强,但在其他方面还是略有不如。而如今,郑忽已经补齐了地盘狭小的不足,只要稍加整顿治理,超越翼城已经是板板钉钉上的事情。占据这浍水和汾水两条河流交汇的河谷平原,肥沃的土地加上郇国盛产食盐的优势,这样的条件再无法支撑他崛起,那他不如找个地方养老,了却余生算了占据了三国之后,郑忽暂时没有对三国的律令法度进行任何变动,三国小民若想离开,也听之任之。唯一作了一些调整的是,郑忽从跟随他来晋的那些老卒中,挑选了一批士阶层,和识字认字且为人敦厚的国人,让他们去三国之中担任底层官吏,以加强对三国基层的控制。这么做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不过半月而已,郑忽就已经控制住了局面。毕竟三国国君都已经去见了先君,即便是心存社稷的小民,在没有效忠对象的情况下,要么离去,要么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有一家老小在,生活终归还是要继续的。短时间内小民们虽不会对郑忽彻底归心,但至少有了个好的开头,不是吗当然了,人岂能事事如意,郑忽占据了郇国这块产盐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其他国家见郑忽一月不到,连灭三国,虽有些怨言,却不敢明说。唯独曲沃遣使至陉庭,虽然谈不上斥责,但是话里话外却有些埋怨郑忽灭郇却不向曲沃通报一声的意思。郑忽对此还能怎么说,只能好言相劝,他原来遣使至曲沃,只是向曲沃武公通报联合郇、耿灭冀之事,有意将顺道把其他二国给灭掉的事情隐瞒了,这也给了曲沃一个埋怨他的理由。郑忽的花言巧语让曲沃稍稍放下了戒心,曲沃原本就在拉拢郑忽,现在郑忽实力暴涨,曲沃更没有得罪之理,反正木已成舟,郑忽的态度又相当谦逊,曲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难道非得和郑忽干一仗不成那不是把郑忽彻底的推向曲沃的对立面了吗曲沃武公还干不出来这样的蠢事。而郑忽现在也无意和曲沃撕破脸,因为一来刚接手的土地他还没有彻底消化掉,二来他对天子无礼的事情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贸然和曲沃对立是不明智的。事实证明了郑忽的这个决定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在两天前,天子遣使至陉庭斥责郑忽的无礼,郑忽对天使是相当不耐烦,直接将人驱逐了出了陉庭,不过,天使临走之前扔下了一封战书。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天子终究还是忍受不了郑忽的羞辱,准备和郑忽开战了。对此,郑忽也没什么好说的,战就战呗。他已经决定戳破天子这头纸老虎,总被一只自我感觉良好的纸老虎骚扰是一件极其考验人耐心的事情。就像皇帝的新衣,你明知道皇帝身上并没有华丽的衣裳,而且还知道周围的人都在说谎,这时别人还在似模似样的问你,“皇帝的衣服漂亮吗”你可以配合着说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几十次漂亮,但你总有不耐烦的那一刻。而郑忽现在就到了不耐烦的那一刻。他对天子没有实力还不停的对他指手画脚,想方设法整他的这件事,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实力不济还这么横,你真以为顶着天子的名头就可以为所欲为,天下人必须得宠着你,让着你,你想打人,别人就得伸出脸让你打,打完左脸还得把右脸伸出来即使有这样的人,那也一定不是郑忽。别忘了郑忽他们这一支姬姓的传统是什么天子不找他们这一支的麻烦,他们这一支尚且还要无中生有,撩拨一下天子敏感的小心脏,更何况现在天子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他的麻烦。郑忽觉得,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撩拨天子的手艺不能到他这一辈就丢了。他必须坚定的发扬传统,这才是孝子贤孙应该做的事情。第二百五十章 威严扫地十日后,陉庭外,汾水河旁。一面文绣着日月星辰的大旗尤为醒目。此旗谓之三辰旗,画日月星于旌旗之上,象天之明。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这是自舜帝以来代表诸夏文明最尊贵的标志。左传言:“三辰旂旗,昭其明也”。诗经所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意指“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照晢见于天,谓三辰效验”。诸夏有九旗,其中以日月为常,周礼云:“王建大常”。大常旗就是三辰旗,大常虽不言星,其实兼有星。而今能有资格打出三辰旗的,除了天子,再无其他人无论此时周王室如何衰微,但它仍旧是诸夏文化圈里无可争议的最尊贵者。三辰旗在中军,而这则意味着天子亲自坐镇中军。天子的左右军分别打出的是陈、卫的大纛,由周公黑肩和虢公林父统领。天子三军对面,郑忽亦亲自率领陉庭三军与天子对峙。其中,高渠弥将左军,邓荒将右军,郑忽居中军。天子见郑忽竟然敢出兵和他对峙,怒火比之前更盛确实,郑忽摆出了这么一副硬碰硬的架势,与当面抽天子的脸无异。郑忽什么身份不过一国世子而已天子什么身份天命加身的至高统治者,天下所有姬姓的大宗。二者的身份几乎没有任何可比性。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而现在,郑忽这个在地上的诸侯之子,而且还是流亡的,见到天兵之后,不但不思悔改,竟然还敢出兵抗拒。天威何在大宗的威严何在天子现在难道真的堕落到连一诸侯子弟都管束不了的地步了吗天子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郑忽付出惨痛的代价,非如此,不可以整肃天威天子想通过此战给郑忽一个惨痛的教训,而郑忽亦想通过此战让天子认清现实。别人让着你,那是别人的事,惹到哥头上,哥还真不惯着你。不要把别人的忍让当成你肆无忌惮的资本。实力不济,即便你是天子,也要夹着尾巴做人。整天上窜下跳的,真以为所有人都必须顾忌你的天子身份郑忽还真不伺候了天子等了一阵,见郑忽一点面见他的意思都没有,强压着怒气,让人前往阵前历数郑忽所犯之罪。对此,郑忽又岂能示弱,他又不是郑庄公,对天子多少还有些顾忌。于是,郑忽亦遣人至阵前,历数天子的十宗罪。一,亲佞幸,远贤臣。二,不能绥德致远。三,欲废长立幼,背祖宗之德。四,搅扰诸侯国事,使诸侯不得安宁。五,离人臣父子骨肉。六,征发无度,不恤小民。七,使气妄为,常出无礼之举。八,掩义隐贼,不知悔改。九,以强凌弱,常以天子之尊而迫人。十,堕周德,使历代先王怀悲戚之心于地下。这十条罪状一出,天子瞬间就成为了天下的罪人,是天底下最大的坏蛋。震惊,所有人都惊呆了,没人想到郑忽敢这么做。天子是谁,代天牧狩的昊天之子,所以,天子怎么可能会有罪如果说,一定有人敢说天子有罪,那一定是革命之时,就像汤武革命一样。但汤武革命都是异姓相革,还从未听说有同姓相革的。而且郑忽看起来并不像革命的样,所以,很多人听完郑忽让人历数天子的十宗罪后,震惊愤怒又有些迷茫不解。惊世骇俗这一通数落,其实比率军和天子对峙对王室威严的打击更大。如果说,郑忽率军和天子对抗,天子还可以把锅甩到郑忽身上,说郑忽毁信恶忠,不知教训,所以身为天子的他兴大德,诛无道,欲使天下不复闻恶声。而现在郑忽阵前当着这么多周人、卫人、陈人的面,历数天子的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