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郑王天下> 分节阅读 3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1 / 1)

,泄驾矜持的笑笑,静静的听着。浑然不知,上蔡已经被鸠占鹊巢第七十二章 鸠占鹊巢随着郑军士卒进入上蔡,郑忽也黥丑父的交锋也暂时告一段落。此次短暂的交锋,虽以郑忽的胜利告终,但是郑忽却没有一丝得胜的喜悦,反而心中的不安之感更加强烈了。若没有蔡侯在手,他这次十有八九要阴沟里翻船了。没有急着将第一批进城的士卒召回,郑忽护送着蔡侯直接去了西城的宫室区。在蔡侯、黥丑父和公子缶三人喷火的目光中,郑忽威逼蔡侯将宫室中所有的宿卫撤出。蔡侯虽然恼怒非常,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得按郑忽说的办。黥丑父见状,脸色阴沉的似乎要滴出水来,但又不敢轻举妄动。郑忽的难缠,他已经见识过了,绝不是普通的膏腴子弟可比的。所以,他虽心忧如焚,却也还保留了理智。郑人挟持自家君上究竟是何目的,到现在他依旧是无从知晓,不过,有一点他很明白,那就是郑人绝不敢对自家君上不利。对此,他很笃定。不然的话,郑人大可以在两国诸侯相会的时候便将自家君上袭杀,没有必要再送到上蔡来,这是多此一举“这郑人究竟是要干什么竟然连一国世子都派来了,所谋必定不小”黥丑父想道。两刻钟之后,上蔡宫室中的宿卫已经全部撤出,只留下平常侍候蔡侯饮食起居的侍者和一些内官。郑忽站在车上,居高临下的对黥丑父和公子缶拱拱手道:“还请黥大夫和大司马将第一批入城的我郑军士卒送到宫室中来,不然的话,这宿卫蔡侯的卫士太少,蔡侯的安危堪忧啊”一副全是为蔡侯安危考虑的语气,配合着愁眉不展的面容,若是不知内情的人在此,一定会大呼“忠臣啊”黥丑父听后,心中虽然窝火,却也只能陪着笑脸,拱手回礼道:“这是应有之理,应有之理”郑忽笑笑没回话,命令陈戎驾车护送蔡侯入宫室。黥丑父和公子缶一直站在原地目送着郑忽一行进入宫室,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这才将目光收回。“黥大夫”公子缶在黥丑父身后唤了一声。“哦,公子,何事”黥丑父正在思索郑忽此行的目的,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君上已被郑人完全控制在宫室中,这该如何是好啊”公子缶看黥丑父有些心不在焉,焦急的询问道。“此事还须从长计议,不过,君上的安危应该是无虞”黥丑父肯定的道。公子缶心道,你当别人傻啊,你这个奴隶之后都能看出来,难道我这个戴侯子孙还看不出来郑人要想对君上不利还会等到现在想虽这么想,但是公子缶还是知道顾全大局的,现在正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时候,不能还没把敌人赶出去,自己这边反到内讧起来了,传出去让人笑话。“黥大夫高见,缶不如也,只是而今的当务之急,是将君上从郑人手中给完好无损的救回来”公子缶这句话说的就有水平了,在捧了黥丑父一把的同时,暗示他,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这不是重点,现在的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将君上给救出来,而不是觉得君上没有危险就任由郑人将之挟持。黥丑父自然也听出公子缶话语中的含义,道:“不若这样,公子在各宫门、城门处广撒暗子,一旦有郑人出宫、出城则立刻跟进,看看这些该死的郑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公子缶闻言,连声应诺之后,再次看向黥丑父,希望除此之外,他还能拿出些其他的对策。黥丑父见状,小声的对公子缶道:“公子,此处非叙话之地,待回去之后,你我二人再好好合计,合计”公子缶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也知道黥丑父说的事实。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躁动的心,对黥丑父做了个请的姿势。在宫中寺人的带领下,郑忽一行在蔡侯平日里所居的宫室前停了下来。随后,郑忽从车上下来,命令随行的士卒清宫,将所有的无干人等全部清除出去,除郑军士卒外,不准任何人和蔡侯接触。同时下令,所有的郑军士卒不得擅离职守,更不得秽乱宫闱,违者,直接斩首,不必上报如此杀死腾腾的命令一下,整个军队为之一肃,原本有些士卒进入宫室之后还想着要找点乐子,或者是趁机卷走点财物,被郑忽的命令一震,顿时收起了小心思。当然,打一棒子就得给个甜枣。郑忽现在也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如果不能画个大饼撑住场面,难保士卒不会对郑忽的命令产生反感,进而哗变,虽说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郑忽却不得不防,实在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必须慎之又慎,得先团结好自家人才能再言其他。于是,郑忽对着同行的士卒道:“我固知二三子辛劳,然今既已将蔡侯送归宫室,则我等之胜利已然可期,待完成此次君上所交代之事,我必会在君前为二三子请功,到时,君上定不吝以厚赏”“但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末路之难行可见一般,二三子在此时更应该戒骄戒躁,切莫因焦躁而断了前路,欲荣华厚禄还是身死异乡,便在尔等一念之间”说完,郑忽又问了句“二三子可听明白了”众人高声应道:“听明白了”郑忽见状,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最怕的就是这群士卒被蔡国宫室的“花花世界”给迷住双眼,届时,人心不定,容易被人给一锅端了。现在看来,他的这一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法确实将士卒给唬住了,至少暂时算是稳住了人心,至于能维持多久,他心里也没数,只能暗暗祈祷援军赶快到来,到时他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变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尽量的将这千余人团结在一起,而且人数也太少,左支右绌的,安全感实在是缺乏第七十三章 应对之策修黄昏,郑忽看着眼前泛黄成块状,硬邦邦的粟米饭发着呆。进入蔡国的宫室,郑忽比往日里还要小心,侍候蔡侯的饮食起居的侍女都要经过郑军严格搜查才能获得允许,至于宫廷中的男性,像乐师、冢宰之类的内官,连见蔡侯一面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那些侍御的宦官了。这种事,郑忽不得不防,忠君观念可是这个时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观念之一。别说是此时,即便是后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哪个朝代没有愿意为皇帝赴汤蹈火,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忠臣孝子。既然已经设防,工作自然要做的严密细致一点,于是,郑忽只得以身作则,领着士卒啃干粮。干粮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已经不可考,但是,汉代的王充在其著作论衡艺增中讲到“且周殷士卒,皆賫乾粮。”由此可知,或许在周朝以前,古老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这种能够保存较长时间且便于携带的食物。像诗经大雅公刘中有这么一句诗“笃公刘,匪居匪康。廼nǎi埸yi廼疆,廼积廼仓;廼裹餱hou粮,于橐于囊。”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行军干粮的记录,其中的餱粮就是所谓的干粮,从其本意也可推出一二,所谓的餱就是指吃过咸的食物之后引发的干渴和声音嘶哑。之前的人们用什么制作干粮,郑忽并不知道。但是在此时,人们大多以黍黄米和粟小米制作干粮,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无非是蒸煮晒干。至于其中的滋味如何,反正郑忽是每掰下来一块都要蘸点水,送入口中之后还要灌一口水。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就像是身处在仇人家里,谁又敢安然的享受着仇人的仆从送来的饭菜,即便是提供食材让自己做,大多数人对此也会心存疑虑吧毕竟毒药不光有生药,也有熟药,所以,现在即便是喝水,郑忽都得先让蔡侯喝一口,这不是郑忽郑忽谨慎过头了,而是宫廷的中的侍宦是不可用常理来推测的。“公子要是吃够了餱粮,大可与蔡侯同案而食,不必与我等同食,而且卑下刚刚可看到了,庖厨处的膳夫为蔡侯准备的是稻饭”说着,露出一脸的向往之色。郑忽看着陈戎那没出息的模样,心中好笑,不过,心中也确实为蔡侯的奢靡生活感叹。要知道,此时的稻米可不是后世沙漠里都能种的杂交水稻。在中原地区,稻米属于珍贵食物。这一点从后来宰予问丧,孔子反问了句“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就可以看出,至少在孔子所处的时期,吃稻饭在北方是被视为和穿锦衣一样的高级享受。郑忽这个地主家的儿子除了在齐国时尝到了稻米的滋味外,回到郑国这么长时间也没吃过稻米饭,更别说陈戎这个小贵族之家了。将口中的干粮咽下,又喝了口水,郑忽决定要给陈戎好好上一课。“汝带领乡人去寻仇时,可是与乡人同食同住”郑忽面对着陈戎反问道。“是可是公子乃千金之躯,怎可与我们这些粗人一样,况且”郑忽打断了陈戎想要说的话,说出了一句令陈戎终身难忘的话,直到后来陈戎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时,依旧奉这句话为圭臬。郑忽说:“为将者,当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如此方能收人心,聚士气,正所谓将有道,则令行,令行则万人如一人,如臂使指,焉有不胜之理”陈戎面色肃穆的听郑忽说完,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这虽然是只言片语,但是对陈戎来说意义却完全不一样,能得到郑忽亲授兵法,这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此时的兵法就是屠龙术的代称,除了一些传承自上古的大族,平常的贵族士卿哪有几家有兵法传承的。陈戎虽然也略通兵事,但是这些全都是来自于他老爹的言传身教。如今,陈戎听到郑忽的传授,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相互贯通之处,理论科学源于实践科学,又能够指导实践科学,让人从只有实践的迷蒙中解脱出来。陈戎自然也从郑忽的这句话中得出了不少感悟,这些他虽然也做过,却没有系统的总结过,只当是理所当然。看着若有所思的陈戎,郑忽微微一笑,起身离开,给陈戎留出了一个单独思考的环境。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联系援军接应自己这些人。现在的蔡侯对郑忽来说,也就只剩下护身符的作用。若不是带的士卒太少,送蔡侯归国之后不能从容离去,郑忽早就带人去接管洪水以北的土地了。小心的把玩着手中的玉石薄片,看着上面用血写成的盟辞,郑忽喃喃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得派人将消息传出去,不然拖的越久越不利。”但是,怎么将消息传出去呢他们这已经是孤军深入,可以想像,外面必定已经被蔡军士卒重重包围,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将消息传出去比登天还难。“或许蔡国人就存着将我们这些人拖垮的心思罢”郑忽想道。“不过,我又怎么会遂了你们的意。”“算算时间,援军差不多在这一两天就应该到了”“不若这两天让蔡侯以狩猎为名出城,也正好能借此机会将消息送出去,不然,困守在城中肯定没戏。这或许是而今最好的法子了。”郑忽觉得,除此之外,他真的是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既然做出了决定,郑忽就再也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迈步向蔡侯所居的宫室中走去,今天晚上,他需要和蔡侯好好的“交交心”,来个“坦诚相待”。蔡侯肯定不会拒绝我的好意,郑忽露出一抹轻微的邪笑,心中想道。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锋翌日,一大早,黥丑父在自家的宅院中,看到了匆匆赶来的公子缶。“郑人那边有异动”这是黥丑父的第一反应。果然,公子缶接下来的一句话,证实了黥丑父心中的想法。双方见礼之后,公子缶道:“黥大夫,据暗子回报,郑人正在宫室中集结,看那架势,似乎是要去狩猎”黥丑父捋了把胡须,面色虽然不变,心里却早已活动开了。“狩猎,狩猎,狩猎,不好”黥丑父心中瞬间反应了过来,郑人这是准备要逃走了。“不过也不对啊,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好处,于此时离去,不符合常理啊”“难道说,他们已经从君上那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这才着急离去,这也不对,仅凭那千余人是不可能从容离去的,难道有援军,援军,借道,坏了”黥丑父记起来了,前日他已经允许郑军借道,算算日子,今天那一支借道的郑军差不多已经到上蔡了,昨天他只顾着着急自家君上,却把还有一只郑军已经进入蔡国境内的事情给选择性的忽略掉了。现在看来,这个疏忽是要坏了大事啊“郑人手里有君上,他们若真是横下心来离去,拦是拦不住的。”黥丑父想道。“当务之急应是将君上从郑人手中安全的迎回来。”心中有了决断,黥丑父平静的对公子缶道:“郑人这是准备离去了,公子现今应立刻带士卒前去迎回君上,若觅得良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