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结果,但是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也让他们暂缓研究。最大的精力还是要用在符合目前工艺水平,能够在几年时间内出结果的东西。要不然就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白白的浪费,失去的就是发展的时间。现在摊子是越铺越大,需要他管理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政务上面没有太多值得他头疼的问题,他主要是靠着前朝的衬托,现在生产力提升上来了,国家也不需要老百姓交太多的税赋,老百姓只要有着足够的饭吃,政策上面就算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也能够得到谅解。他关心的就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只要这个社会是在往前发展的,那么,哪怕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社会的问题,也完全可以覆盖过去。成立卫生部之后,他关心的科技发展,又多了医学科技发展这一项。让他更加的忙。永初二年,大汉帝国的疆域扩张了差不多两百多万平方公里。但是方浩手下的人口并没有增加多少,远远的达不到他的预期。一方面是因为扩张过程中,将当地的人特别是那些男人杀了不少,实际增加的人员并不多。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医疗卫生水平太过落后,很多人心目中并没有医疗卫生的概念。儿童的出生率并不低,但是存活率就比较低。这个速度让方浩很不满意。要想靠着功德续命的系统来续命,这个世界最起码也需要发展到五六十亿人口才有可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死忠属从来给他续命。现在一亿多人口,哪怕每一个都是死忠属从,也只能够给他续上几年的命。而且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死忠属从。现在粮食够吃了,新生婴儿的存活率必须要提高。所以医疗卫生的发展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方浩的推动下,有几座大城都成立了医院,也成立了卫校,要用现代化的医学标准培养新时代的医生和护士。全国所有的郎中都被收编,成为在编医生,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没有朝廷发放的行医证明,不允许私自行医。这个时代的郎中,有一些确实有真本事,但是有一些就是江湖骗子,医死人不偿命。这一点方浩清楚得很,必须要进行管理。永初二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大书特书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座大学终于建成了。这一座大学建立在望海城,名称为“幽州理工大学”。第一任校长,由现在的教育部长池旭兼任。第一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凭这一点,池旭也可以载入到史册之中。这就是千秋万岁之名。第一二六章 殖民永初二年年底传过来的数据,南方诸省的私有土地面积已经比上一年传过来的数据少了五千多万亩。这也意味着,朝廷要比原计划的少支出两三亿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朝廷派出去的监察队伍给力,打倒了一大批名声非常不好的土豪劣绅,没收了他们的家产。另外一方面,则是有不少的大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提前就卖给了朝廷,得到了金钱来购买专利,然后投入生产。这都需要大笔的金钱,所以他们也提前将土地给卖掉了。这种事情方浩当然是欢迎的。早一年投资,早一年获益。虽然现在他对于投资工业方面提出了十年的免税期,减免任何税收。但是,只要工业早一点发展起来,带动就业,带动消费,也带动整个社会工艺水平的提升,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巨大的好处。让一部分人成为暴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他们不作奸犯科,只要他们不把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方浩不会介意这个。让他们将钱投在工业上面,盘活整个社会的经济,比将钱埋在地窖里面,或者将钱用来囤积大量的土地要好得多。永初三年将是土地改革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难的一年。虽然现在的国库里面还有着很多的金银,但是,还不足以将南方各省的私有土地都收为国有。这一年的土地回购还是分作两个批次,一个批次在春初,回购一部分土地,然后将那些土地分给当地的农民。因为现在是地多人少的局面,回购一部分土地就已经足够分给那些农民了。另外一个批次就是秋收之后,将剩余的土地全部回购,完成这个国家所有的土地国有。到秋收之后,国库里面又会有着大量的金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了。现在在扶桑省那边的采矿队效率非常的高,他们也根本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追求的就是以最快的时间将这里的金矿和银矿都采光,采矿的速度很快。反正有那么多的本地人给他们当免费的劳动力。语言都不通的族群,方浩并没有那个时间教他们学说汉语,再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变成自己的死忠属从。所以,这些异国之人在方浩的眼里,并不属于他的子民,没有收割功德续命的价值。矿队怎么处理他们,他并不关心,只要产量能够提上来就可以了。那里的女人,除了不能生育的老女人,其余的方浩还是叮嘱他们好生优待,可以和大汉帝国迁移过去的那些光棍们结合,下一代就是汉人,就是培养死忠属从的种子。永初二年迁移到扶桑省的汉人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基本上都是那些在老家找不到媳妇的年轻光棍。特别是早一年迁移过去的人带着几个扶桑老婆回乡上坟炫耀之后,吸引了大批的光棍申请迁移过去,填充人口。这样的策略,不只是在扶桑省如此,便是在汉江省和安南省也是如此。当地的男人,要是抵抗的全部都处死,不抵抗的就下矿山挖矿或者开山修路。那些女人倒是能够得到比较好的优待,如果她们能够嫁给大汉帝国的男人,还会分给她们土地,给她们粮食。几场灭国之战下来,让当地男女比例相当的不平衡,这也解决了方浩头疼的两个国内问题一个是大龄男青年娶不到媳妇的问题,一个是很多人不愿意迁移到新开拓的疆域的问题。汉江和安南两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人口迁移过去。方浩要将这个天下变成汉家天下,让汉人遍布这个世界,成为唯一的帝国。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他的对手了。或者说他的对手有,对手就是这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大自然,他只要有能力征服这个大自然,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之主。永初三年春耕之前,南方诸省已经完成了第一批的土地回购,而这些回购的土地,足够让南方所有的农民都分到土地。等到这一批土地分配完成,大汉帝国国内已经不存在没有土地的农村人口。哪怕是以前流浪在街头的乞丐,他们回到农村去一样的,可以分给他们土地。现在,全国境内不允许有乞丐的存在。年纪老的,没有办法种地的,每一个国营农场都附带有一个养老院,可以收容那些老乞丐,他们提供饮食。年轻又没有疾病的乞丐,分给他们土地,他们不愿意种的,那就对不起了,抓过去修路去。这个世界上自然有一些无赖之人,谁也救转不来,那就只能够用暴力来治疗他们。那样的人终究是少数,他们不能够转化为死忠属从,方浩也不稀罕。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要日子有一个奔头,他们还是会努力的。在南方诸省的那些农民都分到了土地之后,方浩的死忠属从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万人。这能够给他续命两年多了。不过,这个数量还是不能够让他满意。他希望能够给他续命的数量是以十亿为单位来计算的,而不是以千万为单位。他需要更多的土地,也需要更多的人口。他要发动一场更大的战争,将西南方向那一重重的大山之南广袤的大陆给收入囊中。那一片大陆面积没有大汉帝国的大,但是地势平缓,耕地面积比大汉帝国更多。根据派过去的情报部门所回馈过来的情报,那里也有着一个很大的国家,军队都有着上百万的规模。至于战斗力,因为没有看到过他们的战争,所以不了解。但是,至少他们的士兵玩起杂耍还挺厉害的。那个国家的人口也挺多的,方浩通过世界物产图鉴了解到的,那里的矿产资源很一般,不算多,也不算少,跟大汉帝国没太大的差别,不过挺适合种地的。能够种出粮食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这也让方浩下定了决心,将那个国家给征服,纳入到自己的国土。不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占领那么大一片面积,需要的军费开支会很大。现在国库的钱主要还是用来支持土地改革,这件事情只能够留到永初四年来解决。第一二七章 移民大动员永初三年秋天,最后一个批次的土地回购终于完成,现在大汉帝国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国有,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完成的比方浩想象的要顺利。本来他还以为这样大的动作可能要死上百万的人口甚至更多的人口才能够完成。没想到,也只是流了几万人的血就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工作。不只是顺利的完成了回购土地的任务,还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现在大汉帝国国内的人口总数还不到两个亿,方浩的死忠属从就达到了八千多万,这个比例相当的惊人。死忠属从之外,忠心属从有多少,方浩没有办法知道,但是根据自己的系统积分,能够算出一个大概,数量也很多。有那样的民意基础,很多政策的执行就变得非常的顺利了。哪怕是一些官员并不认同方浩,但是在方浩那高得惊人的民间支持以及强大的无敌的武力之下,只能够乖乖的选择顺从。最后一个批次的土地回购,也将当时的国库给掏空了。那些国企储存在中央银行的钱财,也全部都被支了出去。不过因为他们是方浩投资的企业,以前是方浩的私人工厂,现在成为了国营企业,这也是他们应该要承担的义务。这些国企的负责人都是有着品阶的,有的重要的工厂负责人甚至达到了正二品的品阶,各部部长以及高官的品阶一样的高。比如说石化公司。又比如说汽车公司。还有军工厂。这些工厂的作用非常的大,担任这些工厂的负责人,地位也就非常的重要。虽然那些工厂不属于他们的,而是国有性质的,他们只能够领属于他们的工资,但是,社会地位不是那些私人工厂可以相比的。方浩并没有打算将一些重要的行业开放给民间,有一些和民生相关很一切的行业,必须要国家控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现在国库给掏空了,但是他也不愁。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大量的金银铜钱从各个矿厂送过来。到年底的时候,清点中央银行的家底,又有了几亿贯的积累。这个时候,可以开始打一场战争了。他瞄准的地方就是西南方向重重大山之南的那一片大陆。那里有着大面积的适合种植粮食的平原,可以养活数以亿计的人口,可以说得上是大汉帝国邻近的最大的一块肥肉。方浩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地方。何况那里的矿产资源虽然不算是特别的丰富,但是铁矿储量也有几十亿吨,其中有一些铁矿的品阶还比较高,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用于工业的发展建设。那里的人口也是数以亿计的,虽然方浩认为那边的人口很难成为他的死忠属从,但是毫无疑问,用来挖矿石修铁路什么的,非常的有用。而且那里的女人也可以用来给大汉帝国的男人生孩子,添加人丁,培养出下一代的死忠属从。这一场战争也是经由海路打过去的。现在望海诚船坞那边生产出来的铁甲大船就有了一百多艘,吨位惊人。在方浩的一声令下,这些大船运载着大量的枪支弹药以及大炮,从海路往那片大陆过去。一个批次运载过去的士兵数量,就已经达到了八万多名。这还只是第一批的士兵。这一次方浩准备动员的士兵数量达到了二十万,不只是要打败那个国家,还要彻底的占领那个国家,镇压得那个国家所有的人都不敢反抗。如果只是打败那个国家,一万人的火枪队就足够了,只要弹药够,也完全可以灭掉一个上亿人口的大国。但是要彻底的占领这一个国家,就要在很多地方都派遣军队驻扎,这样才能够镇压得那些人不敢反抗,然后往这个国家迁移本国的人口过去。负责这一次灭国之战的,是吴长清和李子扬这两个军区司令。在他们出发之前,方浩就向他们叮嘱:“那个国家有很多的人口,你们去打仗肯定会遇到抵抗,抵抗的人当然要消灭掉,但是也切记不要杀生太过,不抵抗的人就不用如此。我们现在论功行赏不靠人头,能够有效的占领那些地方就可以了,特别是女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更不要伤害他们。”两个司令都能够准确的体会到方浩的意思,接收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