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分节阅读 2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9(1 / 1)

,可以说是非常的轻松。和令狐策谈过这个问题之后,方浩就开始调遣人手了。上官云从节度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陈朗这个幕僚也就没有了职务,他也回到了京城,在京城郊外买了一大片地,种起地来。他不光是种地,还开了一个织布工坊,这样一来就需要雇佣很多的人工。加上在他的农庄上种地的农民,他这边一共雇佣了两千多人。严格的讲,雇佣的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是不能够随意的雇佣外地人的,必须要向官府报备。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几个会向官府报备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官府也不会来了解这样的问题。这一次陈朗他这边雇佣的人有些多,倒是有人来查这样的问题。不过很快就被很有背景的人给阻拦住了。陈朗也打点了一千多两银子,使得这一片地方没有官府的人来查他这边的问题。他这里雇佣的人,当然有一些确确实实是农民和工人,不过大部分都是他用来收集情报的人。因为他这边有一个织布坊,而丝路商行需要运输大量的布匹到关外去,所以丝路商行也经常在他这边购买布匹,双方的来往还比较稠密。当然这也属于正常的情况。不过很多关于金城那边的情报,以及关外那边的情报,就通过这种正常的往来进行了交流荟萃。陈朗知道方浩要将齐王给弄出来的消息时,已经到了年底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方浩已经通过丝路商行安插了一千多名火枪手过来了。按照陈朗的想法,有着一千多火枪手混入到京城里面,就足够控制住京城,夺得皇权,没必要弄那些虚的。以他的想法,就应该狠狠的打一仗,大杀特杀,杀得个血流成河,将朝廷所有的统治阶层都给杀掉,彻彻底底的改天换地。可是方浩既然想着要以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来夺得政权,他作为幕僚,也只能够想办法来配合。现在京城里面齐王和郑绪两家被皇帝看得死死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什么小动作,非常的困难。陈朗策划了很长时间,决定还是在元宵节的时候采取行动,将那两家子的人和赵勇、卢伦英那两家的人都给运出来。赵勇和卢伦英这两家目前还是尧国的总兵,他们的家眷只是按照惯例被扣留在京城之中,活动还很自由,并没有受到太过严密的监控。让他们这两家人给偷偷的运出去还是挺容易的。在这之前,方浩已经很私密的会见了赵勇和卢伦英,他们也表示了跟着方浩一起举事。赵勇那边不用说,他本来就是方浩的死忠属从,而这样的属性是不会更改的,不论经过多长的时间,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都不会变化,这才能够算得上是死忠。他早有推举方浩做皇帝的意思,唯一担心的就是家眷,方浩提出要帮他将家眷给运出京城,他当然是求之不得。卢伦英那边,则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觉得方浩想要造反,以后天下肯定会是他的,自己没有必要跟方浩对着干。在方浩没跟他摊牌之前,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等到方浩将他秘密的召集到戎州会面,给他看了那一份先帝遗诏,他更是吃了定心丸,马上就手写了一封家书交给方浩,让方浩的人带回京城,给他家里的人看,好让他们配合方浩这边的行动。有了那一份先帝遗诏,还要将齐王给拉出来,经过禅让的程序,那就说明方浩已经有了起兵造反的大义。虽然卢伦英觉得没有那个大义,方浩的军事实力也能够很轻松的打下整个天下,但是他有一点担心方浩能不能够发动手下所有的士兵都接受他造反当皇帝的想法,他认为这是唯一不能够确定的风险。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东西,就不用担心手下的士兵会反对了。他不只是自己要跟着方浩一起来干,还向方浩表示他可以说服现在西陇省的布政使响应方浩的号召。如果不同意,他也有办法让他们同意。赵勇也向方浩保证了,等到方浩举事的时候,他会控制东燕省那些官员,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响应方浩。这样一来,方浩兵不血刃就可以得到西陇省和东燕省这两省的地盘,还有那迁移过来的那上千万的人口。而在这个时候,望海城那边,那些货轮也已经停止了运输货物,方浩开始利用那些货轮通过海路向尧国最为富庶的南方投送兵力以及武器,先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上岸潜伏,等待着一旦举事就迅速的进入内陆来控制各省。那些货轮可以在海上行驶,也可以在大江大湖中行驶,逆流而上,可以很快的控制十几个省。虽然那些大铁船在方浩眼中只能算是货轮,可是真的打起水战来,碾压尧国水军那些木制船,一点问题都没有。在这段时间里,方浩已经开始布局全国,现在欠缺的就是将齐王给弄出来。第七十二章 监控郑绪和齐王被皇帝派的人严密的监控起来。但是,这不表示他们被囚禁起来了。只不过是监视的人太多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监视。他们在自己的院子里面,还是有着行动自由的。但是要出去就没有那么的方便。特别是齐王,想要出去散散心,基本上都被王府的总管给驳斥了:“王爷,现在外面治安不好,你是千金之体,可不能够随意外出,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可没有办法向皇上交代。”按道理,王府总管是不可以向王爷这样说话的,正常情况下敢这样对王爷说话,被打死都是轻的。可是并不是正常情况。大家都知道,正统皇帝对齐王并没有好感,欺负一下这个王爷,并不会招来罪过,反而会让皇帝更加的欣赏。这个总管还是皇帝亲自指派的,当然知道皇帝的想法。所以齐王基本上是不能够出他的王府的。虽然王府很大,可是天天在那里面转悠,也会觉得非常的憋闷。有时候能够出王府,那就是被皇帝召到皇宫中去,可是那样的出去,他宁愿不出去。因为那代表着羞辱。他不能随意外出,不过郑绪还是可以的。郑绪身份没有齐王那么重要,另外他也不是齐王那样好揉捏的人。他府上的管家也被换成了皇帝指派的人,守卫也被替换成了皇家的人,上上下下,没有变化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但是他要出去就出去,管家要阻拦,他就很干脆的说道:“那你就把我杀了吧,罪名就是我一个小小的侯爷竟然敢不听你这个管家的劝阻。”真的要杀他,他也无所谓。反正自从正统皇帝登基之后,他就已经是在等死了。如果自己的死能够给正统皇帝一个污点,那他也觉得值了。倒是那管家并不敢真的去杀了这个侯爷真的要杀了,皇帝肯定不会给他背锅,只会将他被推出来背这个锅。这样郑绪行动上面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身后老是跟着几个人。这一点他是怎么都甩不开的。唯一能够避开那些人的,也就是自己的卧室,睡觉的时候那些人没有跟着。这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情。在正统皇帝觉察到方浩的威胁之后,对他和齐王的监管才变得更加的重视。但就是在这种严密的监视之下,他还是和方浩那边的人取得了联系。那一天在园子里面散步的时候,突然一个护卫靠近了他,低声跟他说道:“侯爷,有人托我给你带一点东西。”郑绪愣了一下,看了那护卫一眼:“谁带什么东西”那个护卫低声说道:“京城外的陈员外,带来了来自关外的口讯,东西已经收到,人也派过来了,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行动。”郑绪心中暗惊,没有想到方浩的人竟然能够渗入到自己府上的护卫中来,他这些护卫可都是几个月前皇帝亲自调换的。同时也有一些惊喜,问道:“有具体的时间吗”“陈员外准备在元宵之夜行动,侯爷有哪些家人要我们接走的,还请明示。”护卫说道。“今天我会给你一个名单出来。”郑绪说道。他们只是交谈的这几句就分散开了,又没有人怀疑到什么。郑绪也没有怀疑那护卫是不是皇帝的人来试探他的。因为他不在乎。就算是试探他的,那又如何呢大不了一死,他不认为现在的处境比死要好上多少。将那个名单拟好之后,交给了那个护卫。过了几天,发现他府上的护卫又调换了几个,而那几个新来的护卫也都和他搭上话,表明自己都是方浩的人。方浩能够塞人进来,那是因为这些护卫的上司的上司,就是从关外调过来的方浩的死忠属从。方浩推举出来的那三十多个将领,都属于死忠属从,不会更改的那一种。而现在那些将领都已经走上了很关键的位置,皇帝也是靠着他们才抓住了禁兵的兵权。要不然,皇帝这边就没有人帮他统兵。靠着那个叫丁贵的禁军大将军,那就是一个笑话。虽然皇帝也觉得方浩手下调过来的那些将领用的不是多安全,但是要是没有那些将领,兵权就不在他手上,而是在那些将门子弟手上,那更加没有安全感。当初想要执掌禁军,受到了将门子弟多大的抵制,他可是清清楚楚。他觉得那些将领虽然是从方浩那边调过来的,可是调过来之后给他们加官进爵,给他们赐婚,给他们大量的赏赐,恩遇比方浩要大得多,那些人应该要效忠于他。利用那些将领掌握兵权,对皇帝来说也是无奈之举,他倒是想培植属于自己的军中将领,可是丁贵无能,他口袋里没有一个得用的人,不得不如此做。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朗联系上了负责监视齐王和郑绪的将领的头头,推荐安插了一些自己的人。齐王府上,已经安插进了十几个护卫。但是他们还没有和齐王搭上话。因为齐王太年轻了,监视的人又比较多,如果贸然的跟他搭上话,他反应过激的话,那就坏了大事。郑绪可以去齐王府,有一次他去齐王府的时候,和齐王在王府的后花园散步,就拉着他的手感慨的说道:“这一年又快要上头了,离死又近了一步。”齐王一脸的悲凄,说道:“是啊,离死又进了一步,我们两个都是在慢慢的等着死的人。”说话间感觉到郑绪递了一个纸片到他手里,愣了一下,看着郑绪。郑绪朝他挤了一下眼睛,说道:“我这个年纪,要死也该死了,你还只有二十多岁,还是要好好的活下去,最起码也要留个一儿半女的,才能让你娘安心。”齐王有些慌张的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几个家丁,将那张纸条偷偷的收了起来,又苦着脸道:“生什么儿女生下来让他们在这个世上受罪吗”心里想着:“就算是生下来了,也不知道是谁的儿女呢。”第七十三章 机会来了齐王和郑绪经常抱怨,在他身后的那些家丁已经听得多了。他们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正常的。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谁遭遇到了齐王那样的遭遇,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就算是不敢明着骂皇帝,但是私底下抱怨几句那是很正常的。而且如果他们私底下还表现的能够接受这样的情况,那皇帝就不高兴了,觉得是自己太仁慈,没有让他们感受到痛苦,那就会想出一些别的法子来折磨他们。皇帝是怎样折磨齐王的,那些护卫也都知道,有时候甚至还亲自参与过比如说对那一位漂亮的齐王妃。如果齐王妃真的生下儿女来,到底是谁的儿女,那还真的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那不是齐王的儿女。因为齐王和齐王妃名义上是夫妻,但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行过夫妻之实。齐王没有那样的心情。可是另外几个侧妃,一样的没有逃过当今皇帝的蹂躏,甚至也没有逃过那些护卫的蹂躏。皇帝对齐王的折磨可是全方位的。所以当这些人听到外面的人说,现在的皇帝是一个仁厚之君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或者是听说过比这更加不仁的存在。郑绪来齐王这里,跟他一起发了半天的牢骚,等到他走之后,齐王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才将那张纸条展开来看。上面写着:阅后即毁。元宵之夜,有人接应,可出京城,毋惊毋疑。齐王又惊又喜,知道机会来了。他能够忍辱偷生,一直活到现在,就是等待着这样的生路。因为一早郑绪就告诉了他,他姐姐被老皇帝秘密的送到了关外,已经成为了方浩的妻子。虽然以前齐王不明白为什么老皇帝让他姐姐嫁给方浩这个属于太子的人,可是等到他听到方浩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让皇帝都无比顾忌的时候,他就觉得老皇帝实在是太圣明了。这也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万一方浩起兵打过来呢虽然他觉得这样的希望很渺茫,但至少也是有那么一个希望。后来弄了一份遗诏,他也冒了很大的风险,在进宫见到郑贵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