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分节阅读 1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6(1 / 1)

大概要多少艘船”他问道。“先造个一百条吧。”方浩道,“按照一条船承载两千斤货物的水平,造一百条,大概明年夏天就要用上了。”承载两千斤的船只并不需要太高难度的工艺,明年夏天之前造一百条出来,以这个工坊的人力,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这家工坊的负责人很痛快的答应了。方浩还在系统商城购买了木船的造船技能,和这个负责人交流了很长的时间,讲解的怎样才能更省材料的造出运载能力更强的船只来。甚至当着那些木匠的面,做了示范。这让那些木匠佩服得很。他们感觉到总兵大人简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什么都会做,而且做得比别人还要好很多。方浩在这个木匠坊呆了两天的时间,亲自带着他们造出了两条最佳方案的运输船只,这才放心的离开。现在士兵的操练基本上不用他来关心,偶尔去检查一下他们的操练是不是规范就可以了。现在可以说是百业待兴,他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了。八千多戎突女人交易过来之后,他这边总人口已经有了三万多人,劳动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可是,他要做的事情太多。西方的煤炭,东边的铁矿,这个关系到钢铁的生产,关系到他的武力,这个必须要做。而要将西方的煤炭运输到铁矿那边,又需要在这座草原之上就着地势凿开一条两百多里的长渠。这需要大量的人工。虽然并不是平地之上凿出一条水渠,在那么长的距离里,实际上本身就有一些低洼的地方形成了沟渠,大多数地方根本就不需要开挖,只要将那些地方给联通在一起就可以了,可是那么长的距离,哪怕是需要开挖的地方,只占一小部分,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开垦农田也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开垦出足够的农田,就没办法种上更多的粮食,就没办法安置更多的边民。接下来三年之内三十万边民的陆续抵达,对龙城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另外还要修筑城池。不赶紧修筑城池,秋收之后,大量的粮食就无处存放。每一件事都要紧,可是人工严重的不够。好在这一次的交易,增添了很多人口,方浩又将开通水渠的人口增加了几千。在这种情况下,他也终于开始制造黑火药了。为了让水渠的开挖更顺利。同时也可以让两个矿场采矿更加方便。这东西迟出来一天,就要浪费很多的人力。不过这些黑火药都是他一个人制造的,别人最多只是帮他研磨一下那些材料,而且帮助他的每个人的材料都不一样,其中甚至还有根本就用不上的材料。最后的合成,全是他一个人在做。他可是在系统商城购买了火药制造技能,制造这些黑火药,完全没有问题。他也教了一些人怎样使用这种东西,第一次在工地上使用的效果,让所有围观的人都大吃一惊,感到非常的震撼。黑火药当然比不上烈性炸药那么大的威力,可是现在根本就没有生产烈性炸药的条件。而且烈性炸药威力太大了,哪怕是方浩现在能够生产,也不会拿出来。黑火药就可以应付了。很多人也将这直接跟战争联系到了一起,觉得有了这东西,很多城池将不堪一击。当然,他们想的只是怎样炸开城墙,并没有想到会有别的作用。第二十章 被拐来的太学生黑火药出来之后,不管是铁矿还是水渠开挖,速度都提高了很多。现在开挖水渠的一共有上万人,分成十来段同时开工,做得也是热火朝天。要不是和沙鲁那一场交易,获得了那么多的戎突女人,方浩还真的弄不来那么多人工。人口太少了,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如果现在就给他五十万人口,有充足的粮食,他可以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发展壮大,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的计划是在夏天的时候将水渠给贯通,能够通过那条水渠运输焦炭到铁矿那边。要是在以前,还没有那种紧迫感,毕竟他还年轻,留给他的时间还很充足,等到三十万边民都过来,做这些事情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可以调动。然而,听到沙娜说碧落大草原的人也看上了这座草原,他就感到压迫了。可不能让碧落大草原的人成功的入侵到这座大草原来。他手下的军队没有办法在草原上跟那些戎突骑兵争锋,至少他可以给沙鲁提供武器上面的支持,让沙鲁跟对方拼消耗,他还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哪怕是沙鲁知道他没安好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接受这样的安排。可是这就需要大量的钢铁。要是不能够炼钢铁,装备自己都不够,哪里能够送人。忙忙碌碌的,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就有了一个多月,已经到了年底。在离过年还有四五天的时候,那一支先于他出发的太学生队伍,终于来到了龙城。一百多个文质彬彬的太学生,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可是来到这地方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了中年大叔的样子。有很多脸上都长了冻疮。他们一开始的旅程还比较顺利,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的可开心了。但是过了雁城之后,地广人稀,往往很大一片地方没有人烟,让这些准备不足的人着实吃了一些苦头。很多太学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饥饿的痛苦。来到方浩面前的时候,方浩一下子还没有认出来。不过认出来之后,心中倒是高兴。问了一下,路上没有掉队的,更加高兴了。这群太学生能够活着来到这里,一个都不少,已经让他很意外。他们来到之后,方浩隆重的宴请了他们一次,甚至要安排一些戎突女人给他们暖被窝。可是那些太学生看的那些戎突女人的长相之后,都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这个要求。千辛万苦的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服务那些异族女人的。过年那几天,工地上都没有开工,所有的人都好好的休息了一通。那些太学生来之后,休息了两三天,才恢复过来,也看了一下龙城这边的建设,对方浩能够在这一片苦寒之地打下这样的基础,非常的佩服。不过想到以后就要在这苦寒之地发展,有的人升起了退缩之意。有些人甚至想到回去。可是,想想一路过来的艰辛,觉得回去也是一场磨难。特别是,回去方浩肯定不会资助他们,大概跑不了几百里路,他们就要饿死在路上了。“被坑了”有些太学生生出这样的念头。不过也有一些太学生,看到这辽阔的大草原,胸中生出了一番豪情壮志。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就可以建功立业。这么大一片土地,那能够建立多大的功业啊比留在京城碌碌无为要好得多。方浩也跟那些太学生谈了话,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想法。回去肯定是不会让他们回去的。当然,他也不会说不让他们回去的话,只不过向他们说明了,现在他手中的资金有限,没有办法资助他们回去。想要回去,就自己存钱。怎样存钱,方浩当然给了他们门路。当老师教书。一个老师带一个为数五十人的班,教那些士兵们认字算数。当一个月的老师,包吃包住之外,还给他们二两银子的薪水。每个月会考试一次,如果带的那个班考试成绩总分数能够及格,就给那个老师再奖励二两银子。每半年进行一次大的考试,如果所有的学生平均分数都能够及格,又给那个老师奖励十两银子。而方浩要求他们教的也不是什么诗词歌赋八股文章圣人道理,就是单纯的识字、算数。教材他也整理了出来,是从系统商城购买的教材,用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才抄写出来,分为语文、数学两类。跟他那个世界的教材差不多,只是将一些明显不适合于这个世界的内容做出了修改。但是数学方面,阿拉伯数字他都保留了这样才更方便计数。不过他现在整理出来的只是一年级一册的内容。这样的教材,他已经让人抄写了百多份,愿意做老师的人手一份。这个只能给那些老师,不可能每个士兵都给一份教材。没有那么多纸。虽然方浩的系统商城里面有造纸的方法,可是这种东西就目前的条件而言,还属于奢侈品,不是必需品,所以就没有造纸。那些想回去的太学生也没有办法,只能认了这份活。还有一些对这边发展很感兴趣的太学生,方浩当然也没有亏待他们。跟他们谈了几天话,什么人什么样的心思,他大概也能够了解,何况还有明眼辨忠奸这个技能。有一些对他好感程度很高的,就给他们授予了职务。这群太学生的带头人贺霞客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落魄书生,几次考试都失利,已经对考场没有了野心,来到这边,就是想闯出另外一番天地来,对方浩的好感度很高,在这群太学生中,也有着一定的威望。方浩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职务,可以参战军务,品阶为正六品,不过属于武将一类。做出这个任命之后,贺霞客成为了他的属从,而且是死忠级别的。一个落魄多年的秀才,一下子成为正六品的官员,哪怕是在这个世界地位不怎么高的武将,也可以光耀门楣了。一下子变成死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任命贺霞客成为龙城军参军之后,方浩又任命了一个正七品的军中主簿,掌管所有文书。主簿之下,又有四个记室,品阶为从八品,负责四个副将那里的文书整理汇集。这是他这边的文职,是朝廷给他的名额,可以领到朝廷的俸禄。另外在四个副将以及两个参将两个游击将军身边,都派了两个太学生过去充当幕僚,参赞军务。他们没有朝廷给的名份,由方浩私人出钱聘请他们。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算武职之列,以后回到京城还是可以参加考试。不比那些得到了朝廷职务的人,已经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了。每一个卫将身边,也都派了一个太学生过去参赞军务管理文书。煤矿、铁矿、铁匠铺、木工坊那边,也都派了一个太学生过去管理。现在人还不多,还比较方便管理,要是等到人多了,三十万边民都迁移过来,还靠着这些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武将来管理,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那些没有职务的,都去做老师,每一个营开两个班,每个班一个老师,在中午的时候来教那些士兵读书识字。士兵可以选择不参加学习,但是所有的军中骨干都必须要参加,包括营指挥,包括队正、火长。而且方浩这边还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以后这支军队提拔骨干,没有读过书的,将不在考虑之列。因为过来的太学生只有一百多人,而这里的人口已经有了三万多,不可能每个人都接受教育,所以目前只针对那些正式士兵。预备士兵想要认字识数,哪怕是报名都没有资格,更加不用说边民了。他们想要认字识数,就得从那些正式士兵那里讨教。方浩暂时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学到多高深的知识,只是一步一步的来,大概能懂得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学习用的纸和书本都是没有的,要写字算数,只能每一个学生备一块木板,用柴炭也好,用带颜色的石头也好,能在上面写字就可以了,写完了经过老师的检查之后,用布擦掉用水洗掉都可以。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对于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奢侈品。方浩也没有那个能力消耗得起。特别是在这关外。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个世界识字的人那么少。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老师,另外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书本供人学习。基础太差了,要发展起来真不容易。不过好歹他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教育系统,虽然很简陋,可是教育的普及也开始做了。并没有考取功名利禄的想法,他需要的就是识字识数,学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能够流畅的使用文字书写记录,就可以了。高层次的人才,不是他现在能够培养得起的。迁移过来的边民里面,也有一些是读过书的,不过谈不上有什么学识。就这样的人,在过年之后,方浩也征集了起来,给了他们笔和纸,让他们抄写教材,让他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向边民以及预备士兵教授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每一个都给他们士兵的名额,可以领到军饷。教学成果好的,一样的会给予奖励。过年的时候休息了几天,实际上在过年这段时间,方浩也比较忙碌。盘子一下子铺得那么大,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过完年后,丝路商行和沙鲁那边又进行了一场交易,这一次交易没有战马,也没有铁器,纯粹就是商业交易。而是通过互相抢劫的方式来进行的交易,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