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手有脚不需要帮助,靠自己心安,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记者瞪眼,心里气愤,因为这话,她拍摄的时候听到了不少了,接触的贫困家庭不少,虽然贫穷,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曝光接受帮助的,今天一点都不顺利,第一个家庭被打了出来,这个孩子十岁山里娃怼她,气的又不敢放狠话,她记得有手机在拍。玉溪接触的贫困孩子多,这些孩子家里是贫穷,可也是有自尊的,宁愿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使多大的力,也不愿意平白接受陌生人的金钱。有的时候,对于贫困的孩子,一大笔的钱不一定就是好事,钱多了,不是谁都能遏止心里的欲望。年君玟对着男孩子竖着大拇指,“说得好。”男孩得到了支持,脸红了,“大哥说不受嗟来之食,我记得。”记者气鼓鼓的,等着乡长,乡长也不说话了,刚才的拍摄他也看在眼里的,他是渴望得到帮助,可过不了心里的坎,外在的穷不怕,怕就怕骨子里也穷了,心里也穷了,这才是可怕的。乡长咳嗽一声,想到刚才梨花姐弟的愤怒,有些茫然了,每次看到的拍摄都是这么拍摄的吗好像是,电视播放的时候,为了博同情,撕开的是一个家的伤口,孩子们在镜头前哭,拍摄要效果,一点都不在意对孩子的打击,一个没成年的孩子,心里承受能力有多少乡长觉得自己的后背更弯了,“记者同志,你们走吧,我们不拍摄了。”记者想吐血了,“我不走,你们不识好人心,我是帮助他们,乡长你不能这么愚昧。”玉溪冷着脸,“好心你只是要收视,让一些市里的企业捐款,换一些好名声,捐了钱根本不管孩子们日后的生活,他们曝光在电视上,日后面对同学的指指点点,心里强的能继续上学,不强的有多少能守得住一辈子都打上了标签。”玉溪顿了下继续道:“当然也有愿意接受帮助的,这一类的自愿,我们没话可说,可我看你们拍摄,根本就是强迫的,只为了找最惨的,最有看点的。”记者一时语塞,又觉得自己没什么做错的,“播出的,我的得到了帮助。”玉溪懒得在说了,她一直觉得,单独援助不走正规的机构,挺害人的,一次性给的太多了,“摄像机,我会赔偿,我也会修。”摄像师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不是自己的责任就好,这是最新款的机型,特别的贵。年君玟拿了过来,记者哼了一声,“我们不修,给我们买新的。”玉溪惦记着摄像机里记录的,“我要带回去看看,检查下。”记者还想说,摄像师插了话,“好,好。”摄像机到手了,玉溪两口子也就走了。记者不能回去的,这次任务没完成,回去会被骂的,“要买就快点送过来,我们还有工作。”玉溪理都没理,两口子很快的回了米家,玉溪直接拆了,看着天空,刚才还晴朗的天气阴沉沉的,勾着嘴角,拆开了就丢在了院子里,等着大雨。很快雨就下来了,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等雨停了,外面的摄像机也废了,至于存储卡在电脑上给删除了。但是玉溪两口子依旧很生气,看到了以前拍摄的内容,这些都是在电视上播过的。记者下去就找来了,见到存储卡,紧忙回去在电脑上查看,今天的拍摄都没了,气的来说理,“你们凭什么删了”玉溪对这个记者感观到了负数,语气不好,“你先侵权,你如果想打官司,我们会找最好的律师和你打,在找一些媒体曝光也不错,让大家看看,你是怎么拍摄的。”记者闭嘴了,她太知道,现在网络的厉害了,嘴上咬的硬,心里却明白,她有些不道德的,真的曝光了,她还怎么做人玉溪冷冷的看着记者,真真的双标,别人就可以随便的曝光,自己的时候,就知道厉害了,害怕曝光,也知道自己干的不地道。年君玟,“明天摄像机会送到省台。”记者瞪眼,送到省台,她一定会吃挂落的,红着眼睛,“你们太过分了。”第九百零八章 收购站玉溪心里哼了声,这就过分了,跟她干的事才是小巫见大巫呢摄像师知道碰到硬茬子了,以前面对的都是山里人,没见过世面,在愤怒也不敢反抗,可这两位不同,刚才进来才注意到,保镖啊,好几个,咽了下口水,这人是惹不起的,拉了下记者,“我们留下也没什么意义了,回去吧。”记者心里憋着口气,指甲扣着掌心,顺风顺水的长大,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委屈,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转身走了。妙妙道:“妈,这是要和电视台的谈的,我们管得了一次,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的,至少采访也采访自愿的。”玉溪恩一声,幽幽的看着大山,这里的乡长算是有良心的,可有良心的到底是少数的,还有人为了利益,整个村子给贫困人家施压,不愿意最后也扛不住愿意了。乡长等记者都走了,来到了米家,在门口转了转,还是没进来,玉溪早就看到了,见乡长要走,才出声,“乡长,请进来,我们正好有事找您。”乡长忍不住整理下衣服才进来,记者都能赶走,他不自觉的紧张,“要谈什么事”玉溪示意乡长坐,开口道:“我们带孩子来体验生活,也是来考察下小学,中学,为了捐图书馆来的,这里的情况,我们也清楚了,孩子们学习不容易,这边小学和镇里,我会捐图书馆和寝室楼,远地方的孩子也能有住处,不用翻山越岭的。”乡长很激动,这是好事,“谢谢。”玉溪继续道:“我知道,孩子们上学口粮是问题,也是最大的花销之一,我们两口子商量了下,会在村子里建立一个收购山珍菜的收购站,收购孩子们带过去的菜,按着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收购。”乡长愣了,他们这里的菜大部分都是自己吃的,拿到镇里卖都没人要,虽然知道的城市里的价格高,可来回路费都舍不得,至于山货,倒是有二贩子来收购,可价格压的最低,明明价值四块钱的笋子,收购才八毛钱不到。如果按照市场价还要高,对于附近十里八乡都是一大笔收入了,有些迟疑,“百分之五十的价格,你们会不会赔钱。”玉溪和年君玟算过了,这边都是老人居多,孩子居多,种菜轻巧一些,环境允许,能常年种菜,所以才想到收购站的,他们是要卖到省里,和当地的市场不冲突,也不会破坏谁的利益。玉溪解释道:“百分之五十是有前提的,不许用化肥农药,要纯绿色的,虽然产量没用化肥农药高,可价格本身就高,在高出百分之五十,也是不错的收益,这些菜的卖点就是绿色健康。”乡长明白了,“就是电视上一直提到的纯绿色食物。”玉溪点头,“恩,这边的猪草挺多的,等日后有资金的,养黑猪不错,价格贵,吃的没白猪多。”乡长激动的手都在抖,这才是贵人啊,互助节目顶天帮助一家,这两位就不同了,他们一个收购站,能改变附近十里八乡的情况,眼睛红红的,“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谢谢,谢谢。”玉溪,“不用客气,我们夫妻也是想帮孩子们。”帮着孩子们堂堂正正的上学,用自己的双手,活的更有尊严。乡长鼻子酸酸的,这才是真心做好事的人,“好人有好报,有好报。”玉溪等乡长走了,问几个一直听的孩子们,“收购站的发展,你们有什么意见”贵迅就是土大款一类了,“收上来的菜卖不了,我都包了,我爸的公司多,可以当福利发了,纯绿色的好东西。”玉溪不奢望被教坏的贵迅了,不过打算回去和王福禄念叨念叨,孩子不能这么教,王福禄两口子真是一言难尽,两个人精明是精明,可从小自身的经历,没人辅导过,自己成长的,也认为孩子都是如此,一直半放养的。方煊要上大学了,虽然不愿意从商,可耳语目染的,心里通透,“首先要找稳定的销路,才是能长久良性的发展,最好能打出品牌,成为县里的项目,政策款了,福利多了,走出去打工的也能回来,如果试点成功,就会有人来学习,良性的在周边辐射,能帮助更多贫困人家。”玉溪两口子相视而笑,“不错。”双胞胎瞪眼了,大有方煊都说完了,他们说什么的意思。玉溪期待的看着闺女,家里的三个孩子,她在闺女的身上投入了最多的心血,“妙妙呢”妙妙沉思了一会道:“想要发展不仅是要打出品牌,还有更多的销售渠道,现在是网络社会,网上销售很重要,快递的发达,网购的发展都是趋势,快递快了,可以网上卖。”玉溪看着闺女,“继续。”妙妙越说越自信,“真的发展起来了,建立冷库,专人打包,成了流水线,都是需要人的,从外地打工的人回来,也能多一些工作的机会。”年君玟骄傲了,闺女的想法跟他一致,哈哈笑着,“好,好。”双胞胎有些懊恼,他们怎么没有想到,熔熔道:“姐姐厉害。”玉溪摸了摸熔熔头,这孩子也聪明,只是没网购的经验,闺女对网购了解,有时会在网上买东西的。年君玟安慰,“等你接触的多了,也会像姐姐一样的。”玉溪这边定下来了,采购站就要找人了,第一批采购的,她是要运到首都的,绿色食物送礼,虽然小姑姑也会送,可量有限,自己家吃没问题,送礼就不行了。采购站,年君玟派人来了,玉溪这边都不擅长,要有负责人的,还要去省里找销售渠道,还有手续都要办下来的。玉溪这边两天后,年君玟派的人来了,玉溪两口子就不管了,也就是在收菜的时候会去看看。乡长是真的帮忙宣传,第一天就来了好多孩子,没错就是孩子,附近的村子都要成孩子村了,都是现钱,孩子们拿到了钱,脸上满是喜悦,尤其是确定了收购站会一直在,都纷纷往回走了。玉溪一家子一准备走了,收拾好行李,米山带着个小姑娘上门了。第九百零九章 药丸玉溪有些印象,“你是梨花。”小姑娘双手交叠,不安的搓着手,“您认识我”玉溪笑着,“前两天见过,你很棒。”小姑娘脸红了,知道撵人被看到了,“我,我就是不想曝光,再打扰妈妈。”玉溪好奇了,“你们有联系”小姑娘没觉得不好意思的,一猜就知道米山说了,大方的点头,“虽然不能见面,但是每年过年都会收到衣服和钱,妈妈给的,其实她留了电话的,只是我不想去打扰,她很不容易。”玉溪被小姑娘的懂事感动到了,姑娘的妈妈经历的太多没疯魔,已经谢天谢地了,再嫁也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往事成不了秘密,能留电话,每年邮寄衣服和钱,已经是做大的母爱了,“你妈妈是爱你们的。”小姑娘笑的灿烂,“我们知道,所以更要过得好,好好上学,阿姨,我求米山带我来见您的,我能跟着收购站的叔叔学习吗我能干很多活的,我不要钱。”玉溪看小姑娘眼里满是对生活的希望,“好。”小姑娘鞠躬,“谢谢您,您真的是好人。”孩子发的好人卡,是真诚纯粹的。坐车走了,村子里老人孩子都来村口了,热情的挥着手,玉溪看着自己带来的娃,几个孩子特别的沉默,这次的旅行,孩子们的感触很深。年君玟握着媳妇的手,这次的见闻,对孩子们未来都是有帮助的,接地气,不会高高在上,五谷不分,只有接地气,才能更真更诚。出了山区,手机的信号强了,玉溪的手机响了,“恩,好,知道了,现在订机票,我们回去。”年君玟挂了电话,“公司有事”玉溪挂了电话,“前几天撵走的记者,终于想起来我是谁了,找了几个记者朋友,在微博上报道,说我阻拦慈善,表里不一,高高在上,藐视她,砸摄像机,破坏拍摄,呦,还真不嫌事大,不少业内的记者转发。”年君玟接过手机,看到了新闻,发表的言论比媳妇说的更激烈,都在用抨击的语气,黑了脸,“不知所谓,我这边会找王律师,所有转发的评论的都取证,告,我们有时间。”年君玟是真的生气了,媳妇自身的特殊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媳妇真的心善,不是装模作样的,她做的慈善都是良性发展的,不是只投入金钱就不管了,就说办的慈善学校,已经成了重点中学了,在当地谁不感激,孤儿院就更不用说了,政府给了补助也都公开透明的,全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聘请的人员都不会占用补助,自家掏钱。再有这次捐图书馆,又因地制宜的建立收购站,都是设身处地的为每个需要帮助的人负责,这些为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