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秦宠婢> 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发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发丧(1 / 1)

“恩师恩师亥儿亥儿方才见着母亲独自骑着风擎走了”李斯刚走,胡亥又狼狈无措、大呼小叫的跑来。赵高心下烦躁,随意出言应付:“梁儿姑娘许是出去走走,公子无需惊慌。”只是胡亥已然神志混乱、语无伦次,紧紧抓着他的衣袖死缠难休。“可她还带了行囊还还背了绕梁她定是不打算回来了定是不会回来了父皇快不行了,但是不也还没咽气吗为何她为何要走恩师之前说要杀扶苏,将皇位给亥儿,可若母亲走了,亥儿还要那皇位有何用”听至此处,赵高猛的一凛,扭头对着胡亥灼灼而视,沉声质问:“公子想要皇位难道就只因为梁儿姑娘吗”却不料胡亥没有分毫犹豫。“那是自然有了皇位,母亲就能正眼看亥儿了,就会像陪伴父皇那般日夜陪着亥儿理政”他越想越欣喜,眼中甚至还开始闪烁幸福的光华,却又倏的转了情绪,大瞠着双眸问向赵高:“可是她怎得走了恩师快去派人追她,将她找回来亥儿要她留下她不可走不可走”“公子”赵高被他吵得几近崩溃,顾不得上下之礼拂袖将他甩开,大声训道:“梁儿姑娘已连病危的陛下都顾不得了,你觉得她还会为你留下吗”胡亥身形剧晃,接连倒退了好几步,仿佛失了魂一般跌靠在树干上。赵高缓步走至他的跟前,周身之气冷得犹如隆冬暴雪,铺天盖地“无论怎样,梁儿姑娘已经走了,绝不可能再回来了臣只问公子最后一次,这个皇位你坐,还是不坐”胡亥惊恐的滑落,蹲在地上紧紧抱膝。泪水自杏瞳之中流个不停,口中亦喃喃自语:“母亲你为何要丢下亥儿为何”殿中空寞,烛火幽寂。赵政已重新打理好了仪容,发束金冠,身着玄袍,独自高高坐立于案前。他凤眸如寻常一般深邃难测,却明显多了几分空落。“她走了”他话音极淡。“走了”赵高低垂着头,心情郁郁难解。“那一路上,安排得可妥当”赵政又问。“陛下放心,万无一失。”赵高言辞凿凿,他亲自安置,怎可能令得梁儿姑娘有失闻此,赵政似有似无的舒了一口气,垂下眼眸,幽幽道:“甚好那我们也该启程了。”赵高微怔。“陛下要去哪”“沙丘。”所答极简。赵高却更加瞠目。“陛下眼下身体不适,不宜远行啊”赵政缓缓将眼抬起。“朕已在平原停滞太久,若再不动身,唯恐世人会疑心朕身体有恙,再被人借此机会造谣乱国。”“可是恕臣直言,以陛下目前的情况,又能瞒得住多久”赵高冒死一问。他真心不懂,陛下已是命不久矣,就算多瞒得几日,又能有什么意义呢然而赵政并未直接解答他心中疑惑,而是面容淡定的继续安排此后之事。“朕即刻渡河,到达沙丘稍事停歇,再继续从井径行至九原,而后由直道回往咸阳,令人以为朕是在视察直道。此全程大致需耗时一个月,期间朕定是已在半路薨世。而朕突然薨世在外,唯恐皇嗣们和各地皆会乘机生乱,故而此事定要严密死守,暂不发丧,务必将朕的死讯保留到返回咸阳之后。”“密不发丧”赵高更为惊诧。“这一路甚为漫长,陛下随行车马众多,想要做到从头保密至尾,着实是不易。何况如今正值夏日,再过些时日更是恰逢伏天,天气炎热,陛下的”他突的一滞,小心的瞥了一眼赵政的脸色,又讪然道:“陛下的遗体如何保存”赵政面色未动,语气亦是平静如常,就仿佛他所议的是别人的身后之事,而非自己。“目前知情的宫人内侍仅有四人,都是朕认为可信之人。到时可令这几人继续侍奉于辇前,按时备好膳食;令李斯一如寻常定时前来奏事;凡需拟旨落印之时,你代朕办理便是。如此,众人便不会对朕的生死生疑。至于存放尸身”他略作思忖,淡眸又道:“辒车密闭又通风,可将木棺放置其中。若朕早死,尸身存得太久,因酷暑而腐臭,便取具有腥臭之气的腌鱼同放于车中,以掩盖尸臭。”闻言,赵高身心剧撼,大睁着双眼久久没有缓神。他当真没有听错堂堂大秦始皇帝,平天下治海内,威武卓绝前无古人,最终竟然落得尸身要与鱼骨同臭他猛然抬头,竟是禁不住迈前了半步,失了为臣之礼焦灼急问:“陛下不是说过,陛下为梁儿姑娘可舍大秦社稷。既然梁儿姑娘已经走了,陛下又为何要为了稳住天下不乱而如此如此”他双目渐红,只觉甚为替陛下心痛,最后那句“如此虐得自己不得好死”他是如何也难以说出。赵政许是立得久了,面上略显疲色,似是轻叹了一声,淡淡说道:“梁儿跟随朕多年,在很多歹人眼中她太过招摇。往后大秦如何,朕着实无力再管,可在确保梁儿得以安身之前,大秦绝不能乱。否则朕担心会有不轨之人趁乱劫之,徒生变故。你派人去暗中护着,一个月想来梁儿和扶苏应该可以隐得差不多了”自这一日起,赵高的余生便再也没有睡得一个好觉。每每闭眼,他脑中浮现出的都是陛下在最后的时日说出的那些话。每一字,每一句,全都完全超越了他的见识和理解。从此,他也便再不敢妄想能触及那角莹白,因为他配不起天下间,除了那名为赵政的帝王,已然再无人能配得起那个遗落凡间的雪衣仙子深海无边,星空浩渺。一艘巨船上,一个全身湛蓝、仙姿奕奕的男子立在船头,面向西方负手望天。“大秦要亡了”他双眸微眯,突发感慨。他身后的随侍之人大惊。“先生何出此言”“因为她走了”“谁”那人不解。他却没有再答,只一笑,淡若清风。彼时琅琊台的一幕仿佛忽然近在眼前。那时的他如现在同样一袭湛蓝,对着面前提着食盒的白裙少女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天有神女降于王侧。留,则国兴;去,则国亡。”想到这,他面上又现出一丝落寞。那模样好看的糕点,他是真的无缘吃到了“传令下去,一直向东,若遇岛屿登陆便是。”,,;手机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