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学生哄然一片:“我靠,上次写理想大学,九班到底是谁写的成大经管?”连后排站着的老师都忍不住,笑眯眯地问宋俊卿。学生嘛,青春年少,有这种大胆热烈的时候也正常。青春期的悸动,堵不如疏。往届互相暗恋的两个人,最后携手考上名校,幸福圆满的案例也不少。又不是人人都是付明华。“凌蔚然这性格一点没变,”致远班也有女生低低议论起来:“真是活泼开朗,什么事都恨不得全世界知道。”说起来,凌蔚然也的确是个厉害人物。只用了一学期,就从进校时的两百名开外,一路逆流而上冲进了年级前三十。除此之外,学生活动也做的漂亮。就在大家还在猜测填成大经管的到底是谁时,国旗台下的女生,语气渐渐染上憧憬羞涩:“……为了一个人,我也想考到第一名,和他并肩而立。”高一高二年级的队列,尤其是新高一的学弟学妹们瞬间炸了锅。国旗下的表白,多浪漫。相比之下,高三这边就安静了许多。谁都知道,九班的第一名长期被靳骞垄断。而且,听说这家伙似乎还和大美人蓝烟,互相……喜欢?致远班和菁英班都一片死寂,没人鼓掌,也没人喝彩,只有许多目光若有似无,往蓝烟脸上飘。蓝烟还是一如往常,安静袅娜站在那,只是表情淡到冷漠。任谁喜欢的人,被当众浪漫表白,都咽不下这口气。什么玩意!连我们班的家属都敢抢。致远班的女孩子们替蓝烟愤愤不平,尤其是升旗结束,散场时有天真浪漫的高一学妹,笑盈盈对着凌蔚然喊“学姐加油”时,被她们阴阳怪气吓跑了:“赶紧回班学习去!这种扭曲的三观你们趁早别学。”“蓝烟,你别理她们,都是群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女孩子们对这种喜欢自作多情、自我感动的女生一向深恶痛绝,纷纷跑来安慰她:“放心,你比她漂亮太多了,人也比她好,怕什么。”蓝烟只是笑,清清淡淡的:“谢谢啦,我都知道的。”她不担心,只是委屈。听见学弟学妹的掌声喝彩,可那明明是……她的靳骞。凌蔚然有什么资格,成为因为单纯勇敢而被祝福的那个人。可是又不能解释,不能当众承认他们的关系,她的确一点立场都没有。蓝烟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矫情脆弱的样子,越是这样,她坐姿越笔直漂亮,视线凝在黑板上。第一节课预备铃都还没响。“蓝烟!”谈舒雅仰脸喝着水,忽然推了她的手臂一下。“嗯?”蓝烟应声回过神看她,她却指着另一侧的窗边,激动到差点被呛着。她坐在第一组最左侧,靠窗的位置。……不知道什么时候,靳骞就在咫尺之遥,和她隔着一道玻璃窗。致远班的同学都看愣了几秒,随后高高低低,响起大家带笑的起哄声:“……woooo!”“蓝烟,你可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必须跪榴莲。”“跪遥控器吧——”他看着她,缓缓一眨眼,温柔歉然的笑。然后指尖在泛着雾气的窗上,一笔一划。“……蓝烟。”他写下她的名字,以最诚挚爱慕的心意。一时女孩子们被这种隐忍的浪漫,惊到啧啧感叹:“……我天!人家怎么成绩好,还那么会哄女朋友。”蓝烟当着所有人的面,隔着一层玻璃,把手贴了上去。和他合在一处,像是一个誓言。四目相对,她看见他用口型告诉她,等等我。……在蓝烟已经快把这件事抛之脑后的时候,靳骞终于兑现了他的承诺。高三的百日誓师大会。学校惯例,百日誓师发言的学生不按班级轮流,文理班各由第一名来做。这次,靳骞考到了十个理科班,六百多名学子中的第一名。蓝烟坐在人群里,看着他一步步踏上演讲台,聚光灯洒在他脸上,心像在温泉水里熨烫。“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由我站在这里,做越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高考百日誓师演讲。”少年校服雪白,眉眼清澈,带着风的气息一样。“我想,我们必须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清晰坚定的认知,而不是人云亦云。”“就我而言,我从来都在为明大医学部八年制临床专业而努力,我志愿成为一名医生,没有一丝动摇过。”台下一片哗然——上次凌蔚然说的经管系不是你吗。靳骞丝毫不为所动,继续往下说。他说了不少高三以来,自己是如何学习,怎样自律,去调整课余时间,保持好状态的。“……当我们已经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妨也期待一下运气。”少年眉眼倏然舒展开,淡淡笑容写在脸上,望向台下某处——“比如2009年的那个夏天,那只羽毛球飞过重重人群,砸在了我的肩上。”第44章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假如要用两个词形容高三, 那么蓝烟一定会选择,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百校联考过后没多久, 很快, 全国各大名校都相继在官网挂出了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因为早就想好要走这条路,省级民乐团经验、大赛获奖、演出经验等等简章里要求的这些, 蓝烟早在高二上学期结束时,就已经全部集齐了。艺术类特长生和人们所想的“艺考生”, 其实并不相同,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招生。竞赛生通过夏令营、奥赛自主招生考试取得名校的降分录取资格。她们艺术类则是要在初审、文化类自主招生测试通过的前提下, 根据专业测试的成绩排序, 去获得等次不同的降分资格。因为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说白了,招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类人才——而是能在完成本科专业学习的前提下, 参加并服从艺术团活动, 两者有余力兼顾的学生。所以除了极少数凤毛麟角, 铁了心放弃闪亮的艺术天分,要念综合性大学的学生, 能拿到一本线上录取的资格。其他优秀的,获得的大多是降15分的优惠政策。明大作为金字塔尖的院校,降15分, 一样要求c9硬达线的水平。和她正常发挥时差不多。至于测试,越是顶尖名校,越是被全社会无数双眼睛盯着。蓝烟曾听民乐团的学姐说过, 明大越大城大之类的高校,你尽管拼命去考就是了,千万不必悬心公平与否。拿到蓝乔梳理好给她的各所高校招生信息时,蓝烟心里一松,又慢慢提了起来。而琵琶和中阮,今年明大都有招生计划。琵琶两名,中阮一名。但琵琶较阮热门不少,高手自然也多。蓝烟纠结了好几晚,最后心一横,还是选了琵琶。中阮到底是为了迎考,半路捡起来,她底气不够。人的“初恋情结”,到哪里都适用,乐器也一样。蓝烟最早接触的是古筝,尽管老师、包括爸妈兄长都说她琵琶弹的最好,她自己总还是感觉弹古筝时,是最自信的。但要古筝的高校太少,那些学校,她自己硬考也能上。阮蓝烟是早就考过了业余十级的,但距离演奏水平,仍然有段距离。为了防止吊死在琵琶这一棵树上,从高二起,她就着意开始苦练阮,暑期更是到越大音乐学院,重新请了位老师来教。日日不辍。蓝烟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练四十五分钟阮;晚上十一点左右练琵琶,不练完绝不允许自己睡觉。为了保证高水平的状态和熟练度。这样近乎自虐式的练习,和高三繁重的学业同时进行,不是没有压弯过她。寒冬一月,那年的一模格外难。蓝烟说是不对答案,但哪能忍得住。听着听着,数学填空题就差不多对完了。人差不多也完了。心情灰败到难以言表,同样的错误怎么可以犯第二次,明明是刚在错题本上订正过。连家里温暖的光都照不亮。明大已经放假了,蓝乔见她回来,靠在沙发上便抬眼问了声:“……回来啦,怎么样?今晚就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