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变身太子妃> 第二百四十二章 嫌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二章 嫌弃(1 / 1)

终于可以入宫了,穿着大红的嫁衣,李菱叶再怎么样也掩饰不住自己眼角眉梢的得意和喜意。此刻,整个李家都已经装点的喜气洋洋了。迎来送往的宾客络绎不绝。不过,很多人都发现,除了李相爷和那位准新娘,李家大太太怎么看都像是在强颜欢笑。也许是她舍不得女儿嫁人吧不过,她女儿嫁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当朝太子这可是许多人家做梦也梦不到的荣耀。一朝成为太子妃,也就意味着将来可以成为皇后,能够母仪天下了。李大夫人的这个难过,想来很快就会被那份荣耀给冲淡的。这些,都是看客们的想法。李大夫人纪氏真正的想法,却是要多抓狂,就有多抓狂。她的女儿,虽然此刻已经被她安排在了芍药居,却只能穿上太子良娣的服饰,一身粉色的嫁衣,代表今后只能为侧室的地位。而且为了李家的场面,她还不得不凑齐了整整一百二十抬的嫁妆,给李菱叶带进宫去。而作为太子良娣的芍药,却并没有这样的待遇,只有她私底下贴补的一箱子东西。虽然这些东西也都可以算是精品,可是却终究让她意难平。她精心教养大的女儿,还有她精心为女儿准备了十多年的嫁妆,现在,居然都要由另外一个人来占据,这怎么能让她心里舒服看纪氏的表情也知道她的想法了。芍药为了让纪氏心情好,特意让素琴把纪氏叫到了身边,在她耳边,轻轻把金无咎告诉她的秘密透露了一下。“你说的都是真的”纪氏听完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芍药这话的意思,将来她和李菱叶居然还可以换回来这实在是太让她高兴了“什么时候,你们才可以恢复到原样”纪氏闻言,真的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快了,大伯母,不要着急,总有一天我们会换过来的。”芍药安慰纪氏。如果可以,她也很想换回原样的好不好只是目前,机会还没有到,她得为太子殿下的计划着想。至于芍药怎么会知道太子殿下的计划大家可能忘记了,她有一个好师傅啊她的师傅盖世医隐和金无咎如今两个人齐心合力研究的,就是怎么把她和李菱叶换回来。有金无咎在皇帝身边,芍药自然是很清楚目前皇帝对待这场婚礼的真正目的。她只要一想到自己的被算计居然和梁王谋反有关系,她就觉得细思极恐。然后又觉得,不管怎么说,她都必须扳回这一城今夜,原本应该属于太子和她的新婚夜,却偏偏被李菱叶给占据了。她不要太子碰她哪怕李菱叶如今的身体原本就是她的。所以,她必须阻止一些事情的发生。在这件事还没有发生之前。于是,她在纪氏耳边又忍不住悄悄地说了几句话。纪氏听了连连点头。女儿想到的问题,也正是她所担心的问题。现在她自己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她也忍不住为她高兴。“好的,你放心这件事,母亲一定亲自去见太子。不会耽误你的。”纪氏听了芍药的主意,行事也有了章程。太子殿下的迎亲队伍,浩浩大大地到了李家。新娘子,该离开家里了。李菱叶喜滋滋地由李成梁背着,一言不发地进了太子带过来的轿子。而在她喜出望外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陪着她出嫁的大丫头春花,被纪氏派人给悄悄的截了下来。现在,陪在她身边的,不再是春花了,而是换成了一向妥当的素琴。这样的细节,太子也同样没有发现。他在接到李菱叶,把她扶上花轿的时候,还忍不住对着一脸甜笑的素琴微微一点头。在他的印象里,芍药身边的丫头,似乎一直都是这个女孩子。他记得,芍药似乎跟自己提起过,她给自己的丫头起名字,依据的是“剑胆琴心”这四个字。若是他没有猜错,这个女孩子极有可能就是那四个字头一个的那个琴字。而,从头到尾,素琴一直都保持着冷静和微笑。她要帮自己的主子,好好的保持风度和优雅,不能让小姐被人看轻了。这也是之所以,主子让她换下春花。以春花的脾气,没有见过大世面,要么是会显得战战兢兢。要么就是趾高气昂。不论是哪一种,都不能体现李家大姑娘真正的风采。也都可能会让李家名声扫地。对于这一点,坐在了轿子里的李菱叶当然是一无所知。而太子,则对素琴安之若素的表现忍不住刮目相看。不愧为芍药身边的人,见惯了场面。对于宫中的礼仪规矩,竟然是丝毫不差半分。而在李菱叶跟太子行完了跪拜大礼,要前去东宫新房的当口,素琴在搀扶李菱叶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太子那里一侧,然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张小纸条塞进了太子的袖中。对于素琴突然之间的小动作,太子有些茫然,也很是奇怪。素琴应该不会是那种不懂事,要勾搭主子的人啊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人多眼杂,他不想因为发落素琴,而落了芍药的面子。所以没有出声,只是暗地里接下了那张纸条。眼看着太子接下了那张纸条,素琴放心了不少。她相信,只要太子接过了,看过了,李菱叶的美梦就休想成真太子在和李菱叶一道进了新房之后,想到素琴异乎寻常的表现,便找了个由头,在新房一旁的小屋子里取出那张纸条,匆匆看了一眼。只是这一眼看过了之后,让他的心如同坠入了无尽的深渊。纸条上只有区区八个字,“李代桃僵,弄假成真”。这八个字,让他疑惑,也让他痛苦。他想不通,芍药的丫头,给自己这纸条,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满肚子的疑惑,他回到了新房。在让众人都退下之后,他打算好好的问问芍药,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反复地检查和看了那张纸条上的字迹,确认这字迹是芍药的无疑。想来想去,却是想不通,为何芍药的丫头,要给自己这样的一张纸条。于是,他决定亲自问芍药,这八个字的含义。红烛高照,满室喜庆。太子因为心有疑虑,脸上原本十分的喜色,已经被冲淡了五分。他揭开了李菱叶的盖头,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含羞带怯的女孩子。只见她粉颈低垂,粉面含羞,容光焕发。看上去,容貌更胜平时。“芍药,你开心么”太子的声音里带了喜悦。“嗯我做梦都盼着这一天”李菱叶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看向了英俊的太子。“那,李代桃僵,弄假成真,是什么意思”太子接下来的问话,让李菱叶脸色一僵。“殿下,这,这是怎么说”她的声音都不由得颤抖了起来。莫非太子已经知道了真相所以才特意来问自己自己究竟是说还是不说她在矛盾,犹豫,恐惧。看着她立马变化的神情,太子也立刻发现了不对劲。“这个,应该是孤来问你才对啊怎么说呢”因为梁王谋反案,太子现在对于任何异乎寻常的事情,都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所以,即便是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他也没有失去了理智。完了,完了,太子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李菱叶只觉得自己的大脑里哄的一声响,颤抖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习惯性地将双手扭在了一起,然后低着头,咬着嘴唇,一句话也不说。看着她突然之间怪异的动作,太子忽然发现,眼前的女孩子,跟他熟悉的那个芍药,似乎有着很大的不同。她的局促,忸怩,不安,还有这样小家子气的动作,都不像是他熟悉的那个她会做出来的。他想到他们相识的点点滴滴。想到最初见到芍药,他跟她谈论的那个典故。“还记得,你第一次赠我的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太子见李菱叶不回答,便故意放轻了声音,然后和缓了神色,问道。李菱叶只觉得后背都冒出了汗珠,衣湿重衫。她知道第一次见面,芍药就送了一支芍药花给太子。只是究竟是什么颜色的花,她却是搞不清了。只是,按照芍药平时的喜好,她多半会送太子白芍。因为她不止一次说过,喜欢白芍纯洁温柔,如同美玉无瑕。于是,在慎重考虑之后,她对着太子说道:“难得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太子殿下还记得。妾身记得应该是一株白芍”太子听她这样说,而且明显是动过了脑筋之后才回答的,不由油然而生失望,又油然而生疑惑。他永远都是不会忘记,芍药当时递了一支红芍给他的情景。“赠之以芍药。红色更显相思浓厚之意。”他记得当时,她写给他的满纸情意。“为什么是白芍你喜欢白色”太子不露声色地问道。李菱叶硬着头皮,僵着声音道:“白色至纯。代表纯洁,温柔之意”太子仔细审视了她许久,然后不由自主地摇摇头。面前的女孩子,徒然有芍药的外形,却没有芍药的内在她是她,却又不是她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诡异的事情“你不是芍药”他突然得出了结论。李菱叶觉得自己的一颗心都被太子的声音冻结了。“殿下,我不是芍药又能是谁呢我的身体,我的容貌,可都是芍药的啊我怎么可能不是芍药殿下,您不要再吓我了,好不好”李菱叶知道,她决计不能承认自己的身份。而且,她现在占据了芍药的身体,她相信太子是不可能会对自己下手的。毕竟,她的身体,是芍药的。“你再狡辩也没有用孤一定会查出来,你到底是谁也一定会想办法,把芍药找回来”太子说着起身往外走。他可没有兴趣,把时间浪费在一个不是芍药的女人身上。此刻,他最多把她当成是长的跟芍药相似的女人而已。而走到外面,看到站在门外面的素琴,他猛地想起来,与其逼问里面的那个不知道是谁的女孩子,还不如问这个给他纸条的丫头。“你跟我来”太子对着素琴一招手。在众人罕意的目光中,他带着素琴去了他的书房。“那张纸条是怎么回事”太子开门见山问道。“启禀殿下,那张纸条上确实有天大的隐情。”素琴跪下来说道。“我们府上的大姑娘和二姑娘被人用邪术换了身体。现在的大姑娘,其实是二姑娘。真正的大姑娘,变成了二姑娘了。”素琴这话虽然说的拗口,可是太子几乎是一下子就听懂了。“你的意思,那位三房的菱叶姑娘,其实才是芍药”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想到刚刚那个女孩子的表现,他又忍不住选择相信。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之前的一切反常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他就说么,为什么明明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三房庶女,居然可以在宫里大放异彩,而且还入了一向挑剔的皇祖母的眼睛,甚至诗作还得到了父皇的喜爱。也只有善良的芍药,才会对素不相识的金神医出手相救了。之前发现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他的脑海里转了一圈。让他越发确定无疑,芍药是被人换了身份了。“她们是怎么换过来的可有办法再换回来”太子忍不住问道。“具体怎么换的,我们姑娘也说不清。她当时被人用了迷药。如何换回来,听我们姑娘说,那位金神医是有办法的。只是,他说必须要找到那个给皇上服用天一圣水的人,才能把他下在我们姑娘身上的镇魂咒解除。”素琴是芍药最贴心的丫头了。所以,芍药的事情,事无巨细,她都知道的很清楚。“镇魂咒”太子不明所以。“是的。镇魂咒。那人用了镇魂咒,禁锢了我们姑娘的魂魄,让她不得脱离现在的身体,回到原来的身体里去。”,,;手机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