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帝是个传奇啊,明朝唯一一一个复辟的皇帝,前半生骄傲自大,做皇帝被俘,失败而归;后半生勤勤恳恳,可惜,生了个儿子却是个恋姐的。“好,多谢有为贤弟”李东阳郑重一拱手:“为兄就不送你了。“在此别过。”吴有为也一拱手。俩人分开之后,吴有为坐在马车上,小小和他在一起,外头两个常随驾车往回走。他今日卖了李东阳一个大人情,现在的李东阳还年轻,又负有盛名,正是意气风发好时候,若是二三十年后的李东阳,肯定对他的消息来源死扣到底,四五十年后的李东阳,更别提了,首辅大臣,想卖他一个人情,做梦那个时候的他,早就滑不留手了。趁早下手有,稍后下手就没了。回了吴府,依照规矩,还是派萱草去打招呼禀告一声。因为最近腊月了,都冷了,吴有为也不想继续出去了,就乖乖在家歇了几日,家里如今吃饭依然素净,但是好歹有个白切肉、清蒸鱼之类的不腻口的荤菜。他倒是在家待着舒坦了,大房那边吴瑛不舒服了。原来吴有为三次出去会友,皆是他的同窗,甚至是考中进士当了官的翰林们,吴英自幼被吴孙氏拘在家里装病,以博得父亲的愧疚和怜爱,早就不耐烦了。后来请了先生,也只是在家读书,曾经想出去在书院读书食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身体不好,在书院里他是吃不好也睡不好。那是当然的了,吴孙氏待他如待珍宝,什么都是最好的,在家有娇俏的丫鬟,利落的书童,干脆的常随,以及博学的老师。吃的穿的用的戴的甚至是铺盖都是有讲究的,书院哪里比的了再加上他一直在家装病,十多年了,除却舅舅家几个小一点的表兄弟能认识,其余的还真没几个认识的人他想的是,等小叔叔出门会友,他也出门,这样的话,能“偶遇”一把,就不信那个没用的敢在外人面前不介绍他是谁等跟那些人熟了,就用不上那个没用的了。结果他才出去三次,但是前两次都是赶上下雪天,怪冷的,他母亲看的严,绝对不会允许他雪天出门,只能耽搁了,现在好不容易不下雪了,他想出门,结果那边却不动什么意思等了几日,实在是等不得了,眼看着就小年了,大家都在准备过年,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出 i 门会友吴瑛在他的小书房里转悠了半天,最后只好叫他身边的一等大丫鬟芳草去看看萱草。芳草是吴老夫人送给大孙子的,是个年纪轻轻但是样貌平常的侍女,只是气质很好,也略认得几个字,平时也能收拾一下书房。只是萱草的那个院子,并不容易进,芳草试了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在晚上的时候,去找萱草。顿时,萱草的心,又活了。这段时间在小老爷的院子里,她打扫庭院,手都冻红了,穿的再也是冷的,不止身体冷,心也冷了。原先已经沉寂了的那颗野心“嗖”的一下子,它又回到了原地庶出的小老爷和嫡出的大少爷,谁最后能继承吴府当然是嫡出的大少爷了这个念头犹如疯狂的杂草一样,在心底慢慢滋生,她是要当大少爷的女人,绝对不要做一个扫院子的二等丫鬟。摸了摸已经冻的不成样子的手,萱草立刻眼中精光爆闪。芳草岂能不知道萱草的心思只是她当做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反而握着萱草的手可怜了半天,第二天来看她的时候,就带了一罐杏仁绵羊油。隔天晚上又来,送了一点胭脂水粉。萱草的父母兄弟看了,都说让她想清楚,萱草的母亲曾经也幻想过给老爷当妾室,但是看前头几个姐妹都折了进去,夫人收拾她们犹如捏死个鸡崽子,老夫人半分不拦着她就死心了,专心跟着厨娘学做面点,终于安稳到了现在,曾经的姐妹,如今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了。如今看到女儿这样,犹如看到了当年的小姐妹,也是这样野心勃勃,最后却化为了红颜枯骨。正文063 天子归去“如果女儿成了大少爷的房里人,生个一儿半女,将来也能给家里人除籍,成为良民。”萱草知道自家兄弟都是聪明人,偏生是个奴才命,嫂子虽然不吭声,但是也是家生子,是个奴婢。一家子的奴才,她知道什么才能让他们动心。果然,这话一说,一家人的眼睛都亮了,唯有母亲,深深的叹了口气。生个一儿半女,那就是吴家的孩子,哪怕是姨娘,也得给几分面子,生了二小姐和三小姐的两位姨娘,其中一个就是家生子,一家子都被抬了良籍,成了平民百 从这一刻起,萱草决定不惜手段也要达成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在大少爷面前露脸,只是,她想的挺好,可小老爷不出门,谁也没办法。是年岁末,琉球中山、哈密、安南、乌斯茂新春入贡。时间过得很快,小年过后便是除夕,大年到了。吴家这个除夕过的不错,起码餐桌上不再一片素裹,白切肉,清蒸鱼,羊肉烩白菜,清炖牛肉。这是关外贩卖过来的草原上的牛,价格昂贵,明朝的耕牛是不能吃的,那个更贵,而且耕牛如果有个好歹,是要罚钱的,朝廷对耕牛很重视。大门上依然不贴任何喜庆的东西,对联也没贴,只用黄表纸在自家正厅的「门上贴了个福字,算是过年了。守夜与去年差不多,只不过小吴琼因为跟吴有为熟悉了,对小叔叔比较依赖,一晚上都跟小叔叔在一起玩儿。吴有为也喜欢小家伙儿,正好哄孩子,也省得跟吴俊没话找话,怪尴尬的。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日子到了天顺八年。李东阳自从跟吴有为会面以来,一直对他的提醒耿耿于怀,自己也真的做了很多准备,甚至因为他一直是个名人,跟千岁爷也说得上话,递了话过去,某一日跟千岁爷会面,提醒了一番。虽然这很不恭,但是千岁爷却面露哀荣:“谢谢西涯先生提醒。他竟是连这个年都过的马马虎虎,心里有事情,吃东西都没味儿。而过了除夕,便是天顺八年。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因为是新春正月里,很多活动都需要皇帝露面,偏偏皇帝病了,起不来了,好在李东阳得了吴有为的提醒,早有准备,又有几位内阁大臣商议好,在己未的时候,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京中顿时风声鹤唳了起来。吴家更是守孝的人家,这个时候更是关紧了门户。吴俊带着吴孙氏回了一趟娘家,也就是他大舅哥家,也不知道得了孙镗什么话,两口子回来之后,虽然依然守孝却洋溢着一身的 欢乐吴有为看他们俩觉得这里头恐怕有事儿正月还没完,年味儿还没散去,己巳的时候,听说皇帝好了点儿,却在有精神的时候,下了遗诏,其中有一条,便是“罢宫妃殉葬”。宫妃殉葬,自古有之,却在皇帝的手上结束了,而且他留的是遗诏,后世子孙想改也改不了了。庚午,上崩,年仅三十有八。当一阵一阵的钟声传来的时候,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哭声里。皇帝薨逝,天下素缟。吴家也不例外,幸好吴家因为守孝,一些东西都是不犯忌讳的,而且白缟都是现成的,只要在门前搭上就行了。全家再次穿着孝服,不知他们一家,全天下都给皇帝服丧。皇家的守孝期跟平民不一样,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皇家是按日度月,一般人家守孝是二十七个月,而皇家只需要守孝二十七天,就得正常的上朝。不然一个国家的皇帝要是两年多不工作,这天下就得乱了。所以很快,二月亿未的时候,上尊谥,庙号英宗,葬裕陵。历史上对其赞日: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淡、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明史中记载: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天顺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乙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免明年田租三之一。浙江、江西、福建、陕西、临清镇守内外官,诸边镇守内官,正统间所无者悉罢之。下番使者、缉事官校皆召还。闹哄哄的正月里一片白,人也没有心情欢声笑语,整个年前半段过的热闹,后半段过的凄凉,连正月十五都没好好过,到了二月,英宗的葬礼才算结束。只是这一年的时间里,依然是天顺八年,宪宗即位,这一年也不能改国号。后宫也没封赏,只是依然要处理朝政大事。三月的时候,下了几场雨夹雪,还挺大,但是农人高兴”了,这么一来,春天就不会干旱了。四月的时候,便开始了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代对春耕秋收的重视,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什么事情都得给这两件大事让路。吴家的庄子上也开始了春耕,吴有为暂时无事可做,只是这一日,有人来找他。门子来告诉吴有为,是个庄子上的人。吴有为想起了原主记忆里的那个小庄子,就叫了人进来。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汉子,穿着虽然是细布做的七成新的衣服,却洗的很干净。“小的吴二,给小老爷请安。”来人一见到吴有为就跪地磕了个头。吴有为一愣:“吴二”赶紧翻找原主的记忆,这个吴二竟然是原主那个庄子上的庄头。庄头就是这个时期,大户人家所设田庄的管理人。“哦,是你呀,你来有事情”吴有为和气的问话,并且叫他起来回话。吴二站起来后也很拘束,其实要不是长时间没有小老爷的消息,他也不会找来吴府。“回小老爷的话,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您看今年的田地,还是照往年的规矩来,或者您想改种点什么”吴二还从怀里掏出了两张银票:“这是去年和前年的产出,因为您没去,小的一直都留着呢。”那是两张银票,一张五百两,两张一千两。京中钱庄的票子,到那里就能凭借银票提现银。“剩下的一些散碎银子,小的采买了一些庄子上用的东西,分给佃户们了。”吴二垂首道:“马上就要除孝了,恐怕会分家,老太爷生前就已经给您在那里建了个院子,只是尚未修整好,老太爷就去了,小的也挪了一些钱财,将那里修缮了一番。吴有为这会儿已经在原主的记忆里翻出来这一一段了。吴二是吴老太爷生前在外面捡到的乞儿,被吴老太爷带回来养大了,后来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弄了良籍放了出去做平民百姓,因为当时吴老太爷仿佛知道了些什么,自己留了一手,没跟家里的妻儿说,就在外面攒了点人手。一直到二儿子去世,小儿子中举,吴老太爷才将这些人手召集起来,因为他们都是在外面生活的,跟吴府没关系,吴老太爷用着也放心,就将他们安排在给小儿子准备的庄子上,他们在那边有田地,但是不太多,吴老太爷就将那边的田地租赁给他们种,自己则是只管收租。因为吴家是官家,土地产出不用交税,吴老太爷又不缺那点钱,于是每亩地只收三成的租子,加上附近唯一的村落里的人都是他的人,所以对那里很放心。这事儿也就最近五年发生的,吴二也是个老实人,许久不见主家来人,到底是觉得这么多钱放在自己这里不舒坦,家里的媳妇儿也说,还是给小老爷送去的好,万一小老爷有用呢于是他就来了。吴有为看着眼前老实巴交的人,真是心里感叹不已:谁说古代的奴仆都是奸懒馋滑的这就是个老实人。吴有为问他:“附近几户人家ot“我们那个小村子极小,小的就是那里的里长,只有十几户人家,两头耕牛,四头驴子而已。”吴二道:“不过请小老爷放心,都是老实本分人家,且都受过老太爷大恩,必能护着小老爷太平一世。”吴有为明白他的意思,这些人,要么是孤儿,要么是没有家人的,吴老太爷养活了他们,并且养大了他们,现在是要他们报恩的时候,也不求他们肝脑涂地,只求他们能护着自己这个幼子。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