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谢如玉脸腾的一下红了,如红肿的眼眸一般。结巴了须臾,不再说话了。李青慕轻抚谢如玉的发髻,又问道,“如玉,你还回大月吗”谢如玉咬着嘴唇,眼中又浮现了泪光。第二百四十一章 压境谢如玉对李凌毅灰心了,她知道李凌毅对她好,可两个人之间需要面对的问题实在太多。除去两人身份之间的大事,其中还掺杂了无数的王府小事。例如,毅王妃董碧落,就在毅王府中,而且已经身怀有孕三月有余。例如,毅王府上,还有除了毅王妃外的侧妃妾室若干。例如,无论是毅王妃还是那些妾室,都视身为大月人的谢如玉为死敌。谢如玉自小长在将军府,生性直爽,何曾遇到过这种阵杖,几个回合的钩心斗角下来已是心身疲惫,满身是伤谢如玉在毅王府时被看得颇严,动作不得。如今居在看似松懈的叶府,她在三日之中尝试着逃了两次,最终都以被侍卫发现而告终。看着谢如玉,李青慕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她不明白谢如玉为什么要逃,李凌毅是真心爱她,她为什么不能留在李凌毅的身边同李凌毅一起面对那些问题。如果建宁帝对她的情是真的,她绝对不会离开李凌毅平日里政务颇多,说是将谢如玉放到叶府中三日,可一连几日她都未再登叶府的门。永宁五年八月初七,荷叶带着几名婢女出叶府采买绣线。谢如玉声称闷了,非要也跟着去。趁着街上行人多,谢如玉再次跑了。不巧的是,她甩开侍卫刚跑出了两条街,便被策马而来黑着脸的李凌毅捉回了毅王府。三日后,李凌毅再次带着谢如玉来到叶府。谢如玉穿了身淡绿色的罗裙,头上挽起了妇髻,嫩白的脖侧还能看到点点吻痕。来到正厅之后,李凌毅拉着谢如玉到灵犀面前跪下,让灵犀喝媳妇茶。谢如玉捧起茶盏递给灵犀,同李凌毅磕了三个头后,乖乖的唤了声娘。媳妇茶喝过后,李青慕将谢如玉带回了自己的房间,拉着谢如玉的手好笑的问道,“这回要叫五姐了吧,还回大月吗”这对小两口吵吵闹闹的,实在是有意思。谢如玉闻言委屈的落泪了,蹲在地上如个孩子一般委屈痛哭,“五姐,回大月我祖父会打死我的。”不明不白就嫁了,还嫁得这样远,三媒六聘没有,连侧室都算不上。正厅里,灵犀一脸无奈对的李凌毅道,“毅儿,你,是不是莽撞了”李凌毅站在灵犀身后给灵犀揉肩,收了脸上的嘻笑,抿着唇道,“娘,我同意娶董家小姐为王妃时,大皇兄已经同意我同如玉的事了。我本想寻个机会和她家里联系一下,名正言顺的把如玉娶进府,可她总想着跑,所以”“这也是你大皇兄出的主意,是吧。”灵犀挑眉,对于这招,她太熟悉了李凌毅讪讪一笑,默认了。建宁五年八月初三,建宁帝下朝后回到清心殿,将所有宫人都撵了出去。须臾,殿内传来碎瓷声。早朝之上,左丞相承上了由译官翻译过的大顺国书。大顺皇帝永宁帝册后,于永宁十月十六行册封大典。册封之人,名叫莫梅。莫梅,那个要当大顺皇后的女人叫莫梅。多年前,那个将凤钗指向他喉咙的女娃娃曾经对他说,“我叫莫梅。”后来,她对他说,“我叫李青慕。”再后来,她郑重的问他,“完颜哲,你会让我当皇后吗”建宁帝身心疲惫的瘫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被砸碎的茶盏牙关紧咬。两刻钟后,吕识从外面心惊胆颤的进来,跪在地上后对身上充满肃杀之气的建宁帝低声道,“皇上,展大人传回消息了。”建宁帝冷冷的嗯了声,示意吕识继续往下说。“展大人说,巫大人和昭月夫人到了大顺后,去了江南一个叫卞洲的地方,居在了一户叶氏人家的府上。不过数月前江南水患,叶家人已经举家搬离了,展大人正在继续搜寻昭月夫人的下落。”吕识从地上站起,将手中的信件送到了建宁帝的面前,后退两步又跪了下去。建宁帝心向下沉,展德口中的叶家人,定是回了大顺京城无疑。撕开封信,建宁帝将展德的亲笔信拿了出来。上面,清楚的写着,昭月夫人于年前十一月,在叶府中诞下了一名男婴。建宁帝猛的睁大双眼,右拳紧握,本已冰凉的心拨动了一下。大顺的皇帝,会立一个细作为后而且还是一颗诞下了大月皇子的细作这,不合理。最符合一国之君的做法,是将大月唯一的皇子控制起来,然后,以此做为威胁大月的筹码。可如果真是那样,他接到的就不会是大顺皇帝册封皇后的国书了。拳头捶上自己的额头,建宁帝头痛不已,心绪完全乱了。良久,建宁帝舒展开眉头,扬声唤了句,“吕识,喧谢远行和吕薄云进宫。”李青慕身为大顺嫡公主,册后这等大事,定要出席参加。毅王身为大顺唯一有封地的王爷,更不能缺席。永宁五年中秋过后,李青慕同李凌毅上路,同赴京城参加册封大典。此去一来一回甚远,李青慕不忍自己未满一岁的稚子来回奔劳,便将他留在了灵犀的身侧。毅王妃身怀六甲不能上京,李凌毅怕谢如玉在王府中受欺负,便将谢如玉也带在了身边。一路上走走停停,九月初九,三人回到了京城。李凌毅在京城之中有府邸,当日李青慕便入住到了毅王府中。永宁五年九月十二,李凌毅带着荷叶进了皇宫,去晋见永宁帝。永宁帝在宫中设宴宴请李凌毅,荷叶则被宫人引领着出了皇宫,回了毅王府。她见到李青慕后,对李青慕道,“五小姐,皇上说您在十月初入宫便可。册封那日的礼服已经交给宫人们去办,过两日会有宫人来告知册封当日一些细节上的事。”李青慕点头,没有答话。她想孩子了,撒心裂肺的想,离开才一个月的时间,已如隔了上百年一般。“净妃娘娘”荷叶看着李青慕,欲言又止。“净妃”李青慕回过神来,扬眉问道,“净语她怎么了”李青慕对永宁帝突然封净语为后,颇为诧异。净语出身甚低,对永宁帝平衡前朝后宫没有任何益处,永宁帝怎么会想到封她为后“净妃娘娘看起来,同以前一点也不一样。”荷叶想起自己偶尔一瞥到的那个华丽身影。如果不是当时的净妃身侧跟着周安和知月,她根本不会认出那是原来跟在李青慕身侧神情怯怯的哑奴。李青慕淡然回道,“她既是能走到皇后的位置上,便不会再是以前的她。”荷叶点头。后宫是吃人的地方,一直纯善下去只会被人踩在脚。要想昂首挺胸的活着,只能改变自己。“希望,她不会恨我吧。”李青慕轻叹一声。“五小姐,这是净妃娘娘的造化,与您无关。”荷叶轻声安慰。李青慕点头,不再去想。她在京城之中只会待到册封大典结束,然后就回到李凌毅的封地上去,以后再见,不知何年何月。李青慕没能等到十月初进宫。永宁五年九月十六,毅王府中涌入大批皇家侍卫,一顶玫瑰红色小桥抬进后宅将李青慕接到了皇宫大内。进了宫后,李青慕被软禁在了永寿宫的长乐殿中。五年过去,永寿宫依旧空置,还是从前模样,只是换了脸生的奴才。李青慕心中升起惊恐。永宁帝不会无缘无故将她软禁起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她一再的要求去见永宁帝,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冷冰冰的奴才拦了回来。永宁五年十月初五午后,食不知味的李青慕坐在长乐殿中愣愣的发呆时,永宁帝来了。他怀中抱着同李青慕长着同样双眸的娃娃,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站在了李青慕的面前。李青慕一惊,两步上前将孩子从永宁帝怀里抱过来,紧紧抱在了怀里。小小的奶娃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到娘,张开小嘴乱叫几声后甜甜喊了声,“娘”李青慕轻吻了下儿子的额头,看着永宁帝的双眸中全是疑惑。永宁帝扬手将长乐殿中的奴才都打发出去,坐到矮榻上后,对抱着孩子怒视他的李青慕轻声道,“慕儿,你夫君派了三十万铁骑压境,你说,皇兄应该怎么做”第二百四十二章 镇远建宁五年八月十七,建宁帝下旨,命从拉搭平乱回来不足三月的镇国大将军谢远行再次挂帅点将,率铁骑二十万前往伊始驻营,压境大顺。建宁五年八月二十,镇国大将军谢远行率兵出发。二十万大军分四次策马急行,分别于九月初一,九月初六,九月十五,九月二十顺利抵达。建宁帝此举,震惊朝野。他们皆不知建宁帝为何要出兵大顺,而且派出去的是铁骑二十万骑兵,已是大月国二分之一的精良兵力,远不是步兵能比及。建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大顺三十万大军进驻容城,与大月二十万铁骑,仅隔二十里。夕阳西落下,双方将士甚至能看到对方营帐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建宁五年九月二十五,建宁帝下旨,封吕薄云为先锋,率十万铁骑护送粮草,前往伊始。此十万铁骑再一派出,朝中文武百官算是知道建宁帝这次是认真的。以往那些大顺稍有一些动作就鼓动出兵的文臣皆惊出了虑汗,他们一改往日态度,上折子劝建宁帝三思。近几年来大顺与大月关系日渐平和,是难得休养声息的时机。今年大顺又逢江南水患,在两贸易上正是趁机取得厚利之时。思及二年前,大月国最大的铁矿发生矿难之时,大顺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伸出援手助大月渡过难关。此时大月对大顺出兵于情于理皆不合,难掩两国百姓悠悠之口。朝中武官,早就想争战杀场,扩张版图。建宁帝出兵大顺的旨意正合他们的心意。武将们都斗志高扬,纷纷请旨率兵出征。并夸下海口,只要十万铁骑,便可攻入大顺境内,一月之内,拿下三座上万人口的城池。对于朝中文武官员的争论,建宁帝皆是过耳不留。他只命三十万大军压境,却未下旨出战。大顺国正值水患,数万黎民流离失所。逢边陲魏国做乱,已经争战三月有余。此时的大顺,根本没有闲暇国力与大月开战。他在赌,赌大顺皇帝不会同大月开战。大顺皇帝会寻求方法,抓住自己的弱点来换边关和平,解了此次危机。建宁帝满心期待,他的弱点都在永宁帝的手上,他知,永宁帝也知。只要永宁帝双手奉上来,他马上撤兵,与大顺永结交好。建宁五年九月二十九,谢远行在率兵操练时从马背之上摔下,当场昏迷不醒。谢远行已是七十岁高龄,连年在外征战体力早已不支。此次阵前落马,成了老将军行兵一辈子的污点。谢远行醒来后,吕薄云要将他送回京城,谢远行却震怒,声称自己还可以率兵打仗。建宁五年十月初一,建章帝下旨,命谢远行麾下大将刘安暂替大将军之职,吕薄云亲自护送谢远行回京。队伍离开营帐时,谢远行坐在马车里老泪纵横。他为军五十载,不想是以这种方式告别军营。吕薄云回到京城时,已是建宁五年十月十四。次日,他同腿伤未愈的谢远行一起进宫面圣。建宁帝此次出兵,他们心底皆是糊涂。可身为忠臣,他们只能听命,无权质疑。清心殿中,打了一辈子仗的谢远行心中难受,想同建宁帝说几句肺腑之言,便将立在一侧的吕薄云打发了出去。吕识带着吕薄云走出书房,将他引到外殿之中,恭敬的奉上了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