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丞相保重> 丞相保重 分节阅读 2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丞相保重 分节阅读 203(1 / 1)

d,若是一个连周人言语都不通的异类,又怎么能来当探子那妖类身上的兽迹很是明显,满脸都是毛,瞳孔之中眼仁周围都是淡黄色。听闻秦风的话语,他瞳孔皱缩。“我是附近妖方的牧民,因为迷路”这狼妖还没有说完,一把尖刀便刺进了他的胸膛。鲜血喷撒,伴随着这狼妖的剧痛的哀嚎声。只是,面对这样的场景,秦风的脸上却只有冷峻。“我说过了,不要浪费我的时间。我军中的斥候出身幽冥狱,如果你实在不想要说,我也可以让你领略一下他们的手段。”幽冥狱的大名或许在周人之中不那么显赫,可在那些异族耳中却是恐怖无比。六百年前,那些败在周军手下的蛮族大巫便是被关押在那座牢狱之中,受尽苦楚。在妖、蛮两座口耳相传的传说中,幽冥狱总是充当着最终大反派的角色。看着秦风一旁一名周军斥候手中燃烧起淡绿色的火焰时,那妖类用无比惊恐的语气诉述着,整个身躯都向后倾仰,可惜却无法挪动半分。“我我说。我是郝虎大王手下的狼骑,因为听闻周人内部的大战,因此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夺河湟之地。数日之前,驻守在这里的梁军骑兵忽然烧毁了营寨,向着并州而去。我本来也想要跟去,可是郝虎大王发信要我继续留在这里,监视周人的动静。”“这个郝虎大王麾下有多少兵士”“狼骑五千,外加蛮兵三万。”幽冥狱的名头虽然让这狼妖知道了厉害,可秦风还是从他的眼眸中看到了一丝的犹疑。“还有么”那若隐若现的绿火就在眼旁,这狼妖似乎比周军更了解这火焰的威力。他身体一抖,继续说道:“还有两千圣甲军和五名猎龙骑。”“猎龙骑和圣甲军”这圣甲军乃是当年蛮族皇帝的亲卫军,成员都是一等一的蛮族高手。因为修炼秘法,圣甲军的成员要比普通蛮族高上很多,且力大无穷、刀枪不入。当年十万御林军北上,包围蛮族王庭的最后一战,最后的八千圣甲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做了殊死抵抗,硬是顶着十万御林军的猛攻一个月,最后纷纷战死。而猎龙骑,更是当今世上少有的空军了。据说蛮族帝国鼎盛的时候,这猎龙骑才几百头。猎龙是极北之地最为强大的蛮兽,战力强大,近乎于神兽,蛮族之中只有极少数的勇士才能够驯服猎龙。“上将军,据说蛮族最后一位公认的皇帝在不久前死后,蛮族内部一直没有决出新的皇帝,便是因为包括这个郝虎在内蛮族内部势力最强的三位皇族谁也不服谁。”秦远点了点头,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对。“蛮族向来群居住在妖域之东,怎么会突然有南下之意还想要趁着我军北出的时候打这个秋风”严厉的话语,逼人的目光,秦风身为周军的上将军,虽然年轻,可是身上的威势却不是寻常人可比。这是在千军万马、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威势。“妖帝乌昊娶了郝虎大王的妹妹,且立其为后,郝虎大王已经率领整个部落向妖帝陛下发誓效忠。”“你说什么”秦风身旁的副将闻此面色一变,向着秦风说道:“上将军,数百年前,为了抵抗我大周的攻势,乌郝两族订下了血之盟誓。这数百年来,妖蛮两族的皇室一向内部通婚,当今的妖帝乌昊的母亲便是一位蛮族公主。若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北方的形势怕是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立即将这件事情禀告给丞相。”秦风点了点头,不过显然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情。“你刚刚说郝虎让你监视这里的情况,想要看有没有可能夺下河湟之地”“是的”那狼妖点了点头,却听得秦风问道:“那么说郝虎的大军已经逼近河湟之地了,来了多少”“有一千狼骑作为前锋,已经渡过了大河,快要到湟城附近了,剩下的军力还在大河以北。”秦风一笑,说道:“命令全军整军,随我奔赴湟城。”“上将军,可丞相要我们扫灭上犀骑,此刻招惹异族,是不是”秦风挥了挥手,满是不在乎。“丞相要我们扫平上犀骑,为的便是夺取河湟之地。可此刻屯军集已毁,上犀骑远去,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意义。若是不折了这帮蛮人的爪牙,这河湟之地怎么会安稳呢”说话间,秦风已经骑上了马,指了指那名狼妖。“将这家伙带上,若是这家伙敢异动,宰了他。”这副将看着战意正浓的秦风,无奈地摇了摇头,虽说大军在外,具体的指挥权在将领手中。可是秦风,也太乱来了一点。“将这里的情况发讯鹰呈禀丞相”说完,这副将便骑上了马跟了上去。440第四百三十一章 诈降之策镐京,丞相府中。接到了从河湟之地的军情,杨羡摇了摇头。杨羡并不担心秦风那一万西凉铁骑收拾不了一干蛮族,不过河湟之地不过是雍州战场衍生下的次级战场。无论胜负,都无关大局。雍州的地势与益州差不多,只要扼守住几个关键的外出通道便能够护好整个雍州。桃林是一个,商关是一个,冲关是一个,而霍山口也是一个。不过这几个通道,除了霍山口,其余都在周军的手中。桓磬亲领十万大军,从神都起沿水路进逼桃林。此刻梁军有三个战场,桃林之外十万北军,商关之外十万南阳军,还有在河东郡的两万掬义卒。梁军从三个方向给与周军的压力,不过作为主力的十万北军,在到达桃林之外百里之地便停了下来,数日来没有进攻的迹象。远不如楚廉麾下的十万南阳军,日夜猛攻商关,也不如诸简麾下的掬义卒,不时骚然着大河沿岸。雍州大部分落入了周军的手中,此时桓磬若是再不发狠,那么就只有迁都了。神都毕竟临雍州太近,若是桓磬等杨羡稳住了局势,数十万大军东进,那么神都实在太危险了。而一旦神都被攻破,那么大梁便可以算是亡国了。梁军此刻的兵力对于周军而言仍然有着巨大的威慑力。不过在杨羡乃至这丞相府的一众属臣看来,桓磬若是早起大军,那么周军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得到雍州。现在才发狠,实在太晚了一点。“这个桓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就把大军摆在桃林之外百里的华阳城,打算和我们硬耗么”黄言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此刻桃林由杨纯驻守,周军的兵力只有一万,而商关之中更是只有六千鹰扬军,要耗也不是这个耗法河东郡大河沿岸的周军倒是有几万人,可与整个梁军相比,却还是少了很多。难道用二十来万的大军去耗几万人么雍州的特殊的地势能够用少量的兵马固守住关隘,阻挡外部的势力。剩下的周军如今都在整顿之中,杨羡需要时间,来治理短时间夺取雍州后产生的后遗症。浮躁的民心、短暂的忠诚、雍州本土与外来势力的矛盾桓磬并不是个蠢材,杨羡虽然夺下了雍州,可是危机却没有解除。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陈兵在外,除了想要给与杨羡压力,也未尝没有翻盘的心思。不过这在杨羡看来,终究是无用而已。桓磬若是有着桓武的胆魄,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很难预料。至少,便算是周军最后拿下了雍州,也会损失惨重,不会像现在这样,城池未破,兵马未损,白白让杨羡捡了个大便宜。除了最开始的几场战役,此后周军根本没有经受过多大的损耗。雍州的新军并不是桓氏的嫡系,匆匆的训练也没有让他们产生足够的忠诚。也因此,仓丘城一破,雍州上下便等着投降了。桓磬想要用他们消耗周军的兵力,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桓磬视这十万北军如私产,不想损失一分。要不然,早在我军进攻雍州之时,这十万北军已经移驻仓丘了,又何必等到现在桓磬并不是想要用武力攻下雍州,他不通军事,胆薄而色厉,便算是麾下有桓仲、桓恭这等上将军,亦无争战之心,又怎么敢进攻纯爷驻守的桃林我看他只是想要制造围攻的气氛,为迁都做准备。”严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么说来,梁军围困不了多久,最多冬季过后,便会撤军了。”受了严乐的启发,黄言推论道。这是一个很贴近事实的推论,因为神都和雍州太近了。周军现在需要时间,用来消化得到的果实。三万禁军带着夏宫涅正在北上,速度很慢,一日才行五十里。要稳住雍州的局势,至少还要几个月。而这些日子里,梁军还有着机会。华阳城。“陛下,我们事先安排在镐京城中的人手并没有被青衣所搜捕出,至今隐藏的很安全。”御座之前,方雨亭拱手而道。只是此刻的他,脸上却是充满了忧虑。“陛下,常虞此刻已经投降了杨羡,获得了太傅之职。他还不会像原来一样,执行这个计划”孟清的投降让梁军在雍州的整个局势都崩盘了,之前常虞设下的计策,便是在周军攻下仓丘之后诈降之策。可现在,周军毫发无损,孟清又获得了杨羡的重用。甚至于常虞本人,在大周朝廷之中都是位高权重,他会不会像原来一样,执行这诈降之策,还是未知之数。更大的可能是,常虞变这假降为真降,安安稳稳地在大周朝廷之中做那太傅。对于常虞的忠心,桓磬心中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把握。虽说桓磬手中握着对于常虞不利的把柄,这个把柄甚至能够让他身败名裂。可此时这个把柄,对于身在敌营的常虞来说根本没有一点威慑力。可即使这样,桓磬还是保持着最为标准的能够显现风度的模样,至少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给与自己的臣子信心。“常虞知道这个计划,也知道这城池之中我方潜伏的人马,可他并没有向杨羡告密,这就说明了一切。”桓磬心中打着鼓,可是脸上还是镇定的表情。“不管如何,这个计划都必须实施。”这个计策是如今摆在桓磬面前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方案了。此时对于梁军而言,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状况。若是真的派军硬攻,桓磬并没有把握能够攻破杨纯守护着的桃林。“便在夏宫涅回到镐京之时,尽起城中兵马,将周室上下诛杀干净。然后趁着关中大乱,尽起大军,收复雍州乃至整个天下。”“臣遵命”“另外,命令桓有坚、桓子修率领重甲前往神都,再令羊检加快训练上犀骑。”桓磬此刻抱着赌徒的心态,若是成功了,便能够顺势收复失地,说不定还能打进益州。可若是失败了,让杨羡站稳了脚跟,那么这三万重甲和十万北军也能够护卫着他迁都。441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相径庭微微的风吹过,常虞站在镐京的城墙之上,鸟瞰远方。隆冬将临,远方阡陌,旅人往来不息。雍州的秩序在杨羡的整顿之下很快便稳定了下来,起码外表上是这样。桓磬的大军依然陈兵在外,只是这镐京上下却完全感受不到战争所带来的阴霾。杨羡真是厉害啊常虞心中一笑,对于这位故人之孙,心中有着很强的戒心,乃至于惧意。常虞率领众人投降的时候,手中还有着数万大军的军权,可到现在,除了一个太傅的职位,明面之上已经调不动一个兵卒。看见杨羡,就像是看见昔年的杨慈一样,面目可憎。常虞犹记得当年明帝驾崩,启帝继位,将远在河湟之地的杨慈召回神都,准备重用。那时杨慈在河湟之地为大周戍边已经有十年,手下数万人马。虽然明帝很不喜欢这个曾经当庭骂得他气极的家伙,但不得不说杨慈在这十年之间做得很是漂亮,该给的赏赐明帝还是给了,赐了杨慈一个讨虏将军。夏氏以及一干外戚本以为,相隔十年,启帝与杨慈之间幼年的情谊已经淡漠。然而事实上证明他们错了。便是时隔十年,启帝对于这位旧时的伴读依旧有着深厚的情谊。事实上,启帝虽然可以说是一个昏君,但是他却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对于苏哲、孟拱、吕续乃至于他常虞,这些幼年时的伴读,长大后的臣子,他都很优待。当夏氏与一众外戚察觉出了杨慈的价值之后,便竭尽全力去拉拢,想要让其成为他们手下的棋子。讨虏将军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在河湟之地那种地方或许是个土皇帝。可是在紫绶满地走,青绶不如狗的神都,实在是一个微不起眼的存在。只是,杨慈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夏氏、外戚和公卿很快发现,杨慈非但不能成为他们手中用来对付政敌的棋子,反而有着反客为主的危机。事实上,杨慈只用了很短时间,便在神都站稳了脚跟,获取启帝信任的同时,更是将他在河湟之地三营近万人的人马调到了神都。可此时的杨慈的权势还没有到达顶峰,直到承天道作乱,十万御林军全军覆没,百万承天道徒逼近神都,整个大周都笼罩在了灭国的危险之中。常虞一向不喜欢杨慈,可也不得不承认,在袁诚的攻势之下,杨慈那时临危请命的举动,与自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