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4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407(1 / 1)

d愿意包赔我们大魏的此次战争损失”“不知如何包赔”“割让东海琅邪彭城三郡,赔款一百万金,米粮三百万石,绢十万匹”冉闵提出的议和要求,让王坦之闻之色变。一般而言,两国议和,具体大致议和的底线,有双方的皇帝开出,而是具体使者或代表,进行协商解决。可是王坦之根本没有想到,冉闵会在朝堂上,当着魏国文武百官的面,直接把要求提出来。冉闵不仅放下架子,直接对话他这个使者,而且还光明正大的提出了要求,更加毫无掩饰,他的狮子大开口。王坦之道:“魏国皇帝陛下,这胃口未免太大了吧,徐州不过五郡国六十二县,陛下张口就要去徐州大半,外臣回去肯定无法对吾皇陛下交待至于钱粮,则更不可能了,我们晋国钱粮亦不充沛,自给尚且不足,如何能向魏国赔付如此巨大数目的钱粮”顿了一顿,王坦之接着道:“晋魏之争,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下去,除了图增伤亡,让百姓饱受战火折磨,与局势无甚益处,不如,双方各自退兵,维持原来边境。”冉闵冷笑道:“真是好笑,这就是晋国的所谓诚意”鸿胪寺卿常炜道:“既然晋国毫无诚意,如此议和,也谈判不下去了,这还是在战场上一决胜负吧。炜虽然富豪,但家仍略有薄产,臣愿向陛下捐献粟米两千石,以供陛下应付对晋持续战争的消耗。”鸿胪寺卿也是魏国三公九卿之一,两千石大员。常炜此举就是向冉闵捐献了他一年的俸禄。古代可不像现代,古代的官员俸禄虽然高,但是车驾、幕僚、护卫以及仆从都是依靠自己招募,自己从俸禄支出例钱。一年免俸禄,常炜不仅自己义务给魏国服务,而且还要出资支付近百人从属的俸禄。常炜此言一出,魏国众臣暗暗喝骂常炜。纵然这些官员,大部分都属于权贵之流,可是却有一些大臣,特别是清水衙门的官员,既不能贪污,也不能受贿,他们在邺城的日子过得无比艰难。不过常炜的口子一开,其他大臣也不好不表示一下。刘群作为百官之首,中山刘氏虽然今非惜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特别是因为认了刘原这么一个族亲,钱财上面自然不会短缺。刘群道:“臣愿捐三千缗钱,以资南征之用。”三千缗钱,也就是三百万钱,三百金。说起来并不算多,但是这个钱的份量却非常重,如果换算成重量,就是一万八千余斤,光大车就需要数百辆之多。崔悦、王猛、张乾等众臣也纷纷解囊,仅仅一个照面,魏国朝臣就捐出了十一万缗钱,这些钱买米,就算是邺城的粮食价格,也足足购买两百余万石。晋朝看出魏国国库空虚,后续乏力。他们最怕的就是冉闵从占城国打劫而来的一百余万石米粮进入魏国,现在这些朝臣的捐献,让冉闵自然不惧怕无粮危急,他就可以遣军继续南下,别的不说,光魏国防守在邺城附近的四万余步骑南下,无论加入到东中西三个方向的任何一点,绝对可以瞬间改变战局的平衡。听到这里,王坦之不仅冷汗直流。冉闵对于王坦之的表现,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冉闵就像喝了玉液琼浆,无比的舒服。王坦之慢慢的恢复了镇静,淡淡的道:“陛下,请恕外臣无礼。徐州三郡吾皇陛下断然不会给你,武陵王虽然被魏军所败,但手中仍有数万雄军,一旦吾皇陛下下命抵抗,莫说武陵王打不过魏国,不过魏国要想吃下武陵王所部这数万兵马,恐怕也是五五之数吧。当然,以魏国皇帝陛下的赫赫威名,一旦陛下率领邺城魏军主力南下,武陵王必败。不过如此以来,魏国内部空虚,但在这个时候,北汉国刘库仁会有如何想法呢,他肯定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再说,吾皇陛下,也不会坐视武陵王被陛下消灭,自然会支援武陵王。”冉闵道:“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朕虽失一臂,但是也不至于骑不得刀,提不动矛,收拾一个区区司马晞,还不成问题。晋国若有信心敢挡朕的虎威,敬请试目以待”“你”王坦之气得说不出话来。魏国虽然情势不妙,可是晋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啊,晋朝建康城下还有一支魏国兵马呢,若是按照以前的计划,这支孤军深入的魏军,在晋军层层包围之下,断无生还的可能。可惜,如今晋朝将才凋零,长水军业已腐朽,不堪再战,而仓促招募的军士,虽然数量众多,可让他们这些匆忙集结起来的军士,守城尚勉强一用,野战那就不用想了,简直和送死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失人不可输阵,王坦之现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此时断断无法软弱,只得死撑下去。“战场上见吧”王坦之扔下这句生硬的话,长扬而去。冉闵道:“常爱卿,你看”“无他,虚张声势耳”常炜道:“王文度的心已经乱了,此次议和必成,虽然确定不能达成陛下的目标,亦不远矣”繁星低垂,入夜后的邺城已经进行宵禁。虽然烟花柳巷此时仍灯火通明,不过,街道上行人已经不见了。巡防司的兵丁们,则拿着刁斗,挂着腰刀,来回巡逻。邺城巡防司不仅负责维持邺城的治安,他们还要负责邺城的防火,防盗工作。进入冬季以来,天气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古代建筑,大都以木质为主,一旦起火,就是连绵不绝,如果救援不力,烧掉一座城也不是没有可能。鸿胪寺的礼宾院内,王坦之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此行艰难,却没有想到冉闵不想象中的难以对付。已经快三更天了,王坦之仍毫无睡意,今夜,无眠的人很多。刘群、崔悦、张乾、常炜,也包括魏国的皇帝冉闵。冉闵案头,摆放着一垒厚厚的奏折,这些都是他没有来得及批阅的。其实皇帝并不是一个好工作,当然想当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还是非常容易的。不过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却非常困难。历史上稍为有点成就的皇帝,无一不是工作狂。这其中要数工作狂人老朱了。老朱同志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不否认,他的工作态度是让人值得尊敬的。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只睡两个时辰,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冉闵揉揉发涩的眼睛,他很想睡觉,可是看到那么厚的奏折,摇头不已。其实奏折也是经门下,中书两省过滤以后。才送到冉闵面前的,可以说里面都是需要让冉闵批复的奏折。批阅着奏折,冉闵的心慢慢的飞了。洛阳的战局,他非常担心。可是更担心的是,还是慕容恪以及慕容垂。慕容垂带着他的六千骑兵,虽然六千甲骑,实力不俗,不过冉闵相信,慕容垂想搞阴谋没有那么容易。可是慕容恪却不一样了,他手中可是掌握着魏国所有的水军。如果这支水军失利,他再想建一支水军,难度就更加大了。没有水军,统一大业更加困难。想到这里,冉闵更无心批阅奏折了,冉闵披着披风,走到御书房内室之中的巨大沙盘前,打量着这个想征着魏国、北汉国,晋朝的势力沙盘。从沙盘上看去,原来象征着燕国的青色,凉国的蓝色已经被改成了魏国的黑色,而晋朝的白色,在沙盘中仍显得非常夺目。魏国的版图,越来越大,幅员辽阔。可是魏国的问题也是不少。自邺城向西,一路扩土七千里。魏国并入凉国三州之地,把版图推进了葱岭,他听冉明说过,过了葱岭,还有数万里之遥的土地。极西之地,还有两个庞大的国家,一个叫萨珊王朝,一个叫罗马帝国,面积比魏国现在还大。冉闵的脑子里现在很乱,最初他只是不想被奴役,不想被胡人继续压迫。可是现在,他最大的愿意就恢复强汉盛世,像始皇帝一样,统一天下。可是理想很是丰满,现实太过骨感。冉闵被魏国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折磨得非常难受。相对于安坐皇帝之位,他更想像一个将领,率领大魏铁军,纵横疆场。魏国与晋朝的僵局是时候打破了,他还想领军出征。不过,他想率军出征,必须留下太子监国。太子冉闵露出了苦笑。太子,一度让冉闵非常失望。虽然慕容垂刺杀事件,没有证据证明冉智是幕后黑手。可是冉闵却知道,冉智在里面的角色,绝对不会光彩。一个连老子都敢下手的人,冉闵是非常痛恨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如果太中感情,反而不是社稷之福。想想冉智,冉闵不自觉的想到了冉明。冉明什么似乎都比冉智好,不过,在冉闵看来,他似乎太软弱了。当然,这并不是敌人软弱。而是对于冉智数次逼迫,冉明居然没有出手反击,只是一味的避让。这让冉闵非常反感。他是石虎的养孙,生长在胡人的习性下。冉闵其实也受到了胡人的影响,他身上出了汉人的性格,也多了一分狼性。当然,这个狼性,并不是什么褒义、或贬义。狼王,向来都是狼群中最勇猛的,所以他才能带着狼群走向强大。汉人积弱了太久,需要的不是守成仁慈之君,而是一个铁血强人。如果冉明知道冉闵的真正想法,恐怕会泪流满面吧,他在冉闵眼中居然成了仁慈软弱之人。不管怎么说,冉明和软弱不沾边吧冉闵重新回到案前,挥笔泼墨“来人,立即去洛阳传旨,命太子冉智返邺,不得延误”s:今天就这么多了,两更九千四百字。第584章坐困愁城无计可施第584章坐困愁城无计可施王坦之在鸿胪寺礼宾院的小亭子里中,整整坐了一夜。初冬的霜雾,让王坦之须眉皆白。邺城的初冬,已经寒气逼人了。虽然不至于冷风刺骨。至少让人感觉到不舒服。不过王坦之却感觉不到寒冷,反而心里像一团火一样燃烧着。“情况不妙啊”王坦之身边的副使是东晋著作郎殷涓。褚蒜子感觉到桓温越来越不受控制,就想启用先前罢免的中将军、大都督殷浩。可惜,自从殷浩被贬,心愤甚重,居然病了。无法为朝廷效力。褚蒜子就启用了殷涓。别看著作郎,只是一个修国史的小官。但是,这不要小看这个小官。这个著作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历,就好比明朝时期的翰林学士。只要在著作郎,或著作佐郎上熬上一任,外放至少是一郡太守。当然,这也是禇蒜子释放的一个信号。也是对桓温不满的怨气的释放。“是啊”殷涓感叹道:“原本以为,太后做了如此大的让步,魏国必然欣然同意议和,谁曾想到,这人心不足蛇吞象啊,魏国看来是灭亡我大晋国祚啊”王坦之也是无奈。王氏和其他士族不一样,他们在东晋司马氏身上下了太大的注,王司马,共天下,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结合。如今晋朝的局势越来越不利,谁曾想到冉闵,原本垂死挣扎,只有一座区区孤城邺城,不到两万部曲,说是一国之君,那绝对是抬举冉闵了,当时任何一个下郡太守也比冉闵的实力强。然而,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冉闵居然从邺城打成辽东,再从关中,吞并了凉河沙三州,版图何止万里冉闵用了区区几万军队,就做到了百万雄师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不能不用奇迹来形容。咸鱼大翻身,或是惊天大逆转。都不足以形容冉闵创造的奇迹。虽然桓温一时间对魏国保证了局部优势,可惜这个优势不能持久。现在魏国在西北凉国、西南巴蜀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虽然无法全面撤军,至少可以抽出大量的精锐部队。更何况代国改朝换代,北汉国初立,根本无法起到牵制魏国的作用。一旦魏国完成内部整合,倾全国之兵南下,这是必然的事情。王坦之叹气道:“看来,这魏国也不像太后所想的那样,内部极不和睦,反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因为这一刺激,反而让冉闵平白无故得到了十一万缗钱,哪怕在晋国募捐,太后也没有威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朝臣诸公,慷慨解囊。”对于此事,王坦之不仅无奈,更是无语。而殷涓同样感觉不可思议。对于朝堂上的诸公,殷涓很有感触,他们几乎都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可是为什么魏国的大臣和晋朝的大臣不一样,他们反而改了性子这一点,殷涓想不出原因。王坦之也想不原因。事实上却很好解释。那就是和冉闵的性格有关,冉闵本身并不好财,而且极重感情,爱憎分明。谁对他好,他可以把心掏给别人,当然,谁对他不好,他会恨到骨子里。西晋富,国库财货极多,这些金银财物,几乎八成被刘聪抢到了平阳,后来,前赵灭亡,后赵兴起。这批财富,又被石勒得到了。石虎横征暴敛,得到的钱财,几乎全部落到了冉闵手中,冉闵根本就没有留给自己,几乎全部赏给有功之士或平民百姓。冉闵利用后赵国库里的钱财,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得到了军心和民心、人心。现在的情况是,冉闵艰难,他们这些大臣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