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8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88(1 / 1)

d这个骑士身穿驿服,应该是军驿中的军卒,可能是八里急报。想到这是八百里急报,褚蒜子心中不免一紧,到底哪里出现了紧急军情然而就在这时,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骑士突然摔倒在地上。驿卒被摔飞出去,三四丈远。可能是落地时,脸先着地,居然满脸是血,异常骇人。褚蒜子冲大长秋穆郎道:“把人来过来”穆郎躬身道:“诺”穆郎是褚蒜子身边的心腹宦官,也是一个高手,他身子异常敏捷的冲向驿卒,不一会儿,就提着一个高大的驿卒来到褚蒜子面前:“太后,人昏了”“带下去急治”褚蒜子道:“先把急信找出来,等会醒了,哀家要问话”第559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六更第559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穆郎上下齐手,在驿卒身上摸索起来,不一会儿将是一个带着封泥的竹筒,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褚蒜子手中。“太后急报”褚蒜子打开急报,突然褚蒜子脸上神色惶恐,虽然褚蒜子的掩饰极好,但是还是被那些晋朝人老成精的大臣发现了异常。“摆驾回宫”褚蒜子道:“会稽王、尚书令、太傅入宫议事”从来没有失态过的褚蒜子,此刻真的失态了。她不仅方寸大乱,尽管极力掩饰着心中的那份慌乱,可是东晋的那些大臣可没有傻子,他们从褚蒜子的飘忽不定的眼神中看出了问题。代替桓冲出任江州刺史的谢尚,其实并没有上任。进入东晋永和十一年永兴六年以来,谢尚和谢奕一样,也是疾病缠身。谢尚事实上清晚期的曾国藩一样,让他身临前线,直接指挥打仗,那肯定是百战百败。但是让他治理地方,编练军队,那就是他的强项。事实上因为谢尚治理豫州十二年,这才奠定了谢氏为方镇的基础。而谢氏则成为屏藩东晋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这么一个人,谢尚和曾国藩一样,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他们长处不在打仗,而在战略谋略的高度。谢尚才智超群,而且为官清廉。别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可是仅仅八百里急报,以及褚蒜子一闪而逝的慌乱的神色上,推测出东晋肯定危险临头。不用等褚蒜子的消息,谢尚赶紧冲身边的管事谢融道:“去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谢尚感觉心里有点浮躁,难道是桓温也败了冉明在建康一年多的时间,如今他虽然走了,不过却留下了粘杆处一些密探,有些明面上的产业冉明给托付给谢氏照拂。谢融是谢尚和冉明粘杆处的情报接头人。很快谢融回到谢尚身边。“三路北伐大军,将近二十余万人马,也可以说是晋朝的倾国之兵,难道就这样败了”谢尚喃喃的自语道。谢融道:“主上,北边没有新的消息传来。粘杆处养着信鸽,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比驿卒还快,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新的消息,很可能不是北边的消息”谢尚默然点头。他知道冉明并不在魏国,而是去了交州。不过,谢尚同时也知道,冉明身边并没有军队,无法动摇南线。想到这里,突然,谢尚脑袋里闪过一丝惊慌。“水路,一定是水路”“谢融,快派人沿而下,查看一下,是否有新的情况”不过,随着八百里急报的消息在城中传开,不光谢尚,就连其他东晋大臣也顿时急了。如果晋朝完了,他们怎么办晋朝在,他们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是一旦晋朝被灭,他们别说富贵了,就连能不能保命都是一回事。因为晋朝的高官,特别是南迁支士族出身的高官,他们是家族中的嫡支,如今留在北方的留北支旁支则占据了族产,也成为了魏国的高官。哪怕冉闵再仁慈,就算冉闵可以放过他们,可是他们的那些族亲却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到北方。想当初,遇到危险。这些嫡系子弟一窝蜂的跑到了江南。如果太平了,他们再想回去夺权,夺财。那些留北支肯定不会让他们如愿。世界上没有傻子,他们已想到了这个下场,现在只能维持着东晋这条破船不沉,他们才可以继续享受生活。建康皇宫崇政殿内,褚蒜子终于冷静了下来,她将那封密信让穆郎递给了大司徒会稽王司马昱。“司徒给诸卿念念吧”司马昱拿过密信,其实这封密信只有一句话,不过这一句话,却让司马昱脸色大变,差点昏过去。“吴郡内史贺熙上报:日前发现大股魏国舰船,吴郡告急。然,魏水师过吴郡而入,臣揣测,魏军肯定企图不小。”由于上海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在东晋时,这里并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别,虽然在如今的上海市境内拥有海盐、由拳、娄县等诸县。但是真正设立行政区别,还是在天宝年间。崇德殿内一阵急促的呼吸声,接着陷入死一般的沉默中。褚蒜子最先接到这个消息是感觉愤怒,然后就是无边恐惧。从吴郡发现魏军水师,就赶紧以八百里快骑的速度向建康传递这个消息。事实上魏军留给她的时间太少了,六百里水路,以水师逆流而上的速度,最多不过十五个时辰,而八百里快骑已经用掉了六个多时辰,事实留给褚蒜子的时间不足一天一夜。虽然沉默,但是不可以回避的是,他们最看不起的魏国,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可以直接威胁东晋的庞然大物。蔡谟道:“太后,以臣之见应该分成三步同时进行。第一,立即命令东路军司马晞、中路桓温率军回援。第二就是号召天下诸郡县,大起义军入建康勤王。第三,就是遣使入邺,与魏和谈”东晋是一个奇葩王朝,首都建康曾数度被破。第一次攻破王都建康的是大将军王敦。因为晋元帝司马睿是借助了王敦及王导才能建立力量,所以当时人有说:“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晚年意识到王氏的权柄过大,不利于统治。就渐渐重用刘隗、刁协等人,意图分权。作为权臣的大将军王敦,怒而兴兵攻破建康,元帝也因而忧愤而死。随后苏峻又叛乱,率军攻进建康。史书记载,苏峻攻入建康后,尽掠库存的二十万匹布,五十斤金银,亿万钱和数万匹绢。一旦兵临城下,别说司马昱等重臣,就连褚蒜子也没有信心可以防守住建康。不过她却不赞同离开,东晋虽然还有徐、扬、江江西、浙江大部荆、广、宁、交七州,但是受东晋朝廷直辖的仅仅是徐扬八郡。如果逃向广州,肯定会被腾含所挟持,至于荆州也不安全。除了不放心地方藩镇以外,褚蒜子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时间太短,东晋朝廷是出了名的效率低下,别说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就是给她七八天的时间,她带着皇帝也跑不了多远。事实上,褚蒜子错了,她计算的是东晋水师逆流而上的速度,采取五桅软帆的五牙战舰即使逆流而上,速度也超过十节。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东晋的八百里快骑就是一个笑话,从吴郡抵达建康的驿卒用了八个时辰,而非她想象的六个时辰。当褚蒜子还没有议论出一个所以然时,一个衣冠不整,手忙脚乱的小宦官跑进大殿。“太后不好了,魏军来了”长江燕子矶,魏国的海军已经到了,在魏国海军主力十四艘五牙战舰之后,还跟着数十艘斗舰、蒙冲,以及各式的小型战舰。燕子矶渡口,魏军海军和及步卒则依次登陆,非常奇怪居然没有受到一兵一卒的晋军拦截。此时的渡口上,出现数百名衣着破烂的百姓,为首的则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望着那一艘艘巨舰,眼中热泪满眶。“这样的巨舰需要多少巨木才能建造起来,大魏的国力果然非东晋可比”幕府山下的万亩田庄,这里是当初王羲之为了弥补与冉明的裂痕,而送给冉明的。而冉明的佃户,都是忠于祖逖的部曲,随着祖逖忧愤而死,接任祖逖的祖约又被抄家灭祖。这些忠心耿耿的部曲,则守护着祖逖的长生庙。可是随着,东晋与魏国的蜜月期一过,渐渐的交恶。作为冉明的田庄,则受到了当地官府的多层盘剥。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若非冉明没有收他们的田租,他们都会全饿死。这些祖逖北伐军残部日子过得艰难,他们又感激冉明的恩义,不愿意离去。看到魏军到来,他们感觉到乌云拨开见月明。“草民彭长河携乡族参见大魏军王师将军”随着旗舰靠岸,魏国水师陆续下来百余士卒,这百余名士卒排成两排,接着从舰上下来横海将军慕容恪、破虏将军封雷,长沙校尉崔澄等将领。慕容恪上前轻扶彭长河,然后拍着他的肩膀道:“诸位平身,免礼。起身说话”慕容恪看着这数百壮丁,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兵刃,也衣着褴褛,但是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这些人练家子,手里肯定有货。彭长河道:“将军,草民等皆是胶东王的佃户,得到王师到来,特携带羊百头,粮八百石犒军”慕容恪望后面一看,果然看到了百头瘦弱的绵羊,以及上百车粮食。慕容恪笑了笑道:“诸位高义,这次本将军奉旨讨伐晋国,一切粮草辎重皆不缺少,诸位也都受苦了,为表彰诸位的仁义,本将军从所运辎重里分出粮万石,金五百,布帛千匹,送与诸位”彭长河一听,果然欣喜。虽然羊百头,粮八百石不多,可是却让他们已经倾尽了所有,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这与理不合吧”第560章可怜又可笑的依仗一更第560章可怜又可笑的依仗慕容恪笑道:“没什么,这次我们来了攻破了三次晋军水寨,缴获甚众。”“草民等多谢将军赏赐”彭长河道:“小老儿与众乡亲商议,乡族中共六百余青壮请求入伍,以供将军驱使”慕容恪欣然同意。古代建康城并没有靠近长江,建康距离长河沿岸足足三十余里。依靠战舰上的八牛弩和襄阳砲,自然无法直接攻打建康。所以,慕容恪就将命令水师建筑水寨,其他部队则登陆建立沿滩阵地。慕容恪也知道他们已经爆露,不过随着与东晋水师交手,慕容恪反而放下心来,他们这次全部都是海军,只要战局不利,他们就可以撤退到长江上,反正东晋水师打不过他们。至于能不能攻下建康城,反而不怎么重要了。只要抵达建康,他们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趁敌立足未稳,率先攻击,可以将其赶下长江。然而慕容恪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出现,他们顺利的扎下大营,然后,非常顺利的完成了重型装备从战舰上的搬移。总共二十八台可以将一百斤石弹抛射五百步的襄阳砲以及一百余具,射程八百步左右的八牛弩,随着这些重型装备的部署到位,慕容恪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慕容恪终于等到了晋朝的人,来人不是军队,只有三个人。这是褚蒜子的特使,为首的是,正是尚书令王述。王述看到魏军大营戒备森严,将士士气高昂,甲胄精良,特别是看到那庞大的襄阳砲以及八牛弩,更是提心吊胆。在司马晞率军北伐时,将建康周围五城的兵马带走大部,此时晋朝建康连御林军、禁军在内,不足两万兵马。按说东晋这些兵力也不算弱,人家司马炽依靠一万余军队,硬是打退了匈奴刘渊部的两次进攻,第三次若非太傅王衍率先率十万大军逃跑,最终在项城被石勒两余骑兵追上,并围杀一空,西晋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全军覆没,司马炽也不可能被俘虏。东晋倒好,人家魏军还一箭未发,自己率先提出了投降。褚蒜子给王述的指令是让他与魏军达到协议,可以向魏称臣,也可以派出质子,开发商路。晋朝这么痛快的称臣,慕容恪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冲王述道:“晋向魏称臣事宜,他无法做主,只能向皇帝禀告。所以请王述先回去。”当破虏将军封雷听到晋朝欲称臣的消息,顿时哈哈大笑:“这晋朝也太软蛋了吧,仗还没打,怎么就称臣了呢”慕容恪道:“崔将军,你怎么看”崔澄沉吟道:“这肯定是东晋的缓兵之计,当不得真。如今我们兵临建康城下,他们迫于一时,并非真心。若等晋朝各地勤王之师抵达,这里肯定会是一场恶战”慕容恪点点头道:“本将军这么回复东晋,称臣可以,我军必须接受建康城防,好保护他们的安全”“将军妙计,好一招投石问路”次日,王述再次来到魏军大营,这次慕容恪直接对他道:“晋朝称臣的事情就不必了”“怎么,魏军连这个都不答应,非要赶尽杀绝不成”王述道。“虚名而已,当不得真”慕容恪笑道:“若是晋真要称臣,就让所有晋军出城,魏军入城,放心魏军军纪严明,定会做到秋毫无犯。”王述道:“若是如此,述亦无法做主,还须回禀告太皇太后定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