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城门楼上飘扬的黑底白字魏字大旗也被扯下来。“不好速走”桓温大营内,郗超看了战报,拱手笑道:“明公,南召大捷,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一日连克两城,如此大功,旷古烁今”桓温抚须大笑:“温不敢贪功,若非全军将士用命,杜明师制出这威力犀利的伏火丹,我军也不可能成如此大功。”郗超又道:“刘泓将军请示,张武残部以及南召守军残部仓皇北逃,是否追击。”桓温想了想道:“嘉宾如何看”郗超道:“张温也是魏主冉闵麾下的名将,定然不是好相与之辈,观南召、宛城两城,百姓事前皆被迁走,宛城被焚毁,而南召粮食、辎重缴获并不太多,想来张温早已经做好了放弃两城的打算。明公,提防张温有诈。”桓温点点头,“轻敌冒进,乃兵家大忌,胜不骄,败不馁,也是智将所为。”郗超看了看地图道:“稳扎稳打,才是正途。明公当命刘泓将军稳守南召,并派出偏师夺堵阳既今方城,以保障我军侧翼安全。”桓温疑惑起来:“堵阳只是一个下县小城,户不过两千,民不过万,一个贫困小县城,有夺城的必要吗”郗超道:“张温连失两城,岂会善罢甘休从宛城到南召约一百五十里,这里大部分地区都是襄平平原,虽然此地无遮无挡,有利于我军行军,粮草转运,然而却更适合魏军骑兵袭击,魏国铁骑举世无双,恐怕我军无法保证粮道的安全。但是堵阳则不一样。若张温欲以骑兵断我军粮道,从洛阳之军绕道堵阳,方是首选。我军若占据堵阳,则堵住了魏骑的侧翼出击之路”其实,郗超这一次并没有猜对,按照张温的计划,这主要是防守,引桓温进攻陆浑关,利用坚城消耗桓温的有生力量。至于反击问题,则根本没有想过。魏国的重点打击目标,还是司马氏宗室、武陵王司马晞。不过,当张温接到南召、宛城在一日之内失陷,而且晋军出现一种新式武器,声若炸雷,威力无比,攻城拔寨,无往不利。张温大惊失色,虽然冉闵给张温的命令是守住陆浑关、哪怕守不住陆浑关,只要保住洛阳,就是胜利。可是张温却不这样想。虽然董润先败却后胜,如今的张祚火烧了一百余里剑阁栈道,自以为聪明的张祚,其实并不知道董润虽然因为栈道被毁,无法攻入益州,可是同样的,益州之晋军也休想从剑阁栈道出入汉中。哪怕张祚就是想重修栈道,这一百余里栈道,没有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功夫是修不好的。这样以来,魏军就等于解除了西南方面的威胁,魏军也多出了将近四万兵马有生力量。在战场上,哪怕区区千余兵马,都有可能改变一个战役的结局,更何况董润麾下的四万关中兵马如今,董润挟大胜张祚等西路晋军之威,即使转入中原,他的声望也上升到新的高度。而张温呢,自永兴四年以来,第一个丢失城池的魏国将领,这个丢城失地的帽子,张温可是承受不起。张温一边向冉闵报告南阳的战局,同时也苦思应对之策。随着东晋东中西路三路北伐军,东西两路先后失利,唯独中路桓温的西府军取得大胜,虽然歼灭的魏军并不多,只有区区四五千人马,可是一日连克两城却让桓温的声望再次升高。就当桓温荡平宛城周边后,缓步推进,抵达陆浑关下时,建康却阴云密布,暗流汹涌。掩藏在建康城中的“天聋地哑”在这个时候,拉拢了那些落魄士子,利用他们清谈阔论时,放出了风声,大力鼓吹桓温的胜利。称桓温为“英明神武,拨乱反正,忠义才干不在诸葛武候之下,道隆虞夏,化盛隆周。垂声千祀,真我大晋子民之福也”这个吹捧还算不上是离间捧杀,不过这种不着痕迹的吹捧,却让褚蒜子警惕性大生。作为历史有名的女强人,强势太后,褚蒜子自然不会担心那些流言流语,只是桓温的强势崛起,让褚蒜子感觉异常无奈。现在,桓温的声望越来越高,让褚蒜子不得不正视来自晋朝内部,以及桓温的威胁。无奈之下,褚蒜子只好任命桓冲为祠部尚书,进爵丰城公。桓冲字幼子,小字买德郎,是桓温之弟。东晋中将,此时桓冲的官职是宣城内史、江州刺史、振威将军。桓冲的江州刺史是正四品官制,而祠部尚书大体相当后唐朝的礼部尚书却是正三品官。虽然是给桓冲加官晋爵,然而实权上却大不一样。第555章冉闵微服私访记二更第555章冉闵微服私访记桓冲的江州刺史加振威将军,却是文管一州,武管一军,典型的军事,政治一把抓。因为桓冲的存在,桓温每年都会从江州税负中截留一大部分用来养军。可是祠部尚书虽然位高,权却不重。这就等于将桓温的一臂斩下,光靠一个荆州,桓温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军队。圣旨明发天下,即使桓温再怎么不愿意,也没有办法。除非桓温现在就造反,可是司马晞的实力仍在,桓温此时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完胜司马晞,况且只要桓温敢反,褚蒜子这个女人绝对会引狼入室,不惜以荆州、江淮地区相让,与魏国划江而治,而惩治桓温。当桓温得到这个消息后,赶紧向郗超问计。郗超却问道:“明公,可知新任江州刺史是谁”桓温道:“你看吧,谢仁祖为江州刺史”郗超一看邸报,半晌无语。“明公,现在就需要决断了。”“哦”桓温问道:“嘉宾此乃何意”“太后忌惮明公了”郗超无奈的道:“很显然,太后应该与谢氏达成了某些协议,虽然超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不过可以猜测,陈郡谢氏肯定是要制衡明公了。以谢仁祖的名望,会轻易平定江州,尽快消除桓氏在江州的影响。”桓温咬咬牙道:“不管了,这次温不破洛阳誓不还军”桓温相当愤怒,其实不用问郗超,以桓温的政治眼光,也看出了褚蒜子的用意。明升暗降,扯自己的后腿,就是害怕自己建功立业,声望超过他们司马氏。可是褚蒜子显然并不知道桓温的真正秉性,这个人就是遇软则软,遇强则钢。用句不好听的话说,这叫顺毛驴。就是只能诱导,不能胁迫。褚蒜子这招高明的政治手段,在桓温眼中就是奇耻大辱,你不是不想我桓温北伐成功吗我偏要夺回洛阳,你不是想用谢氏制衡我吗我以洛阳为跳板,向魏国谋晋身之资。恐怕最了解桓温的郗超都不会想到,桓温此刻居然心里生出了强烈的报复心理。桓温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撼动东晋朝廷,而且没有民心大意的基础,可是投靠了魏国则不一样了,他可以打着魏国的旗号,荆州是自己的大本营,江州桓氏的影响依旧在,东晋灭亡之在旦夕之间。“明公,此事应慎重啊”桓温坚决的道:“温考虑得非常清楚,就算只剩一兵一卒,温亦要完成先辈的遗愿,收复故土,匡扶社稷”“明公三思啊”郗超神色惶急的道:“咱们西府军上下七万余将士,二十余万家眷兴衰荣辱皆在明公一念之间啊”郗超扑通一下跪在桓温面前。郗超的神色慢慢的平静了下来,他的语气不温不火,从容的道:“明公,虽然太后夺震威将军江州刺史之职,可是局势并非不可挽回,超想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误会。误会不可怕,可是若是因为误会,明公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这将会累及明公英明超不管别人如何,明公以国士待超,超定会焚身碎骨而报。无论刀山还是火海,超誓死追随明公”听到郗超这朴实无华的语言,桓温心中好像升起一股暖流。桓温其实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建元元年343,桓温被晋康帝既司马岳,褚蒜子的老公,晋穆帝的父亲提拔成徐州刺史。司马聃登基后,褚蒜子作为皇太后听政,特提拔桓温为安西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如果说没有司马岳,桓温只是东晋七十二郡包括侨州、侨郡太守之一,外加一个辅国将军虚职。如果没有褚蒜子,桓温也不可能成为安西将军,更不可能依靠荆州的截留税负组建西府军。如果没有褚蒜子的鼎力支持,更不可能拥有桓温的今天。桓温是司马岳提拔于微末,若说重用,还是褚蒜子力排众议。一直以来,桓温都被褚蒜子视为自己人,哪怕桓温表露出的“野心”,其实只是褚蒜子释放出来的烟雾,用来铲除东晋朝廷里的不臣之人。褚蒜子就是利用桓温和她联手,将很多东晋朝廷的不安定因素,铲除在萌芽中。可是随着桓温军功大盛,威望大增,他心里反而生出了真正的反意,不过,他还念着褚蒜子对他的提拔之恩,他倒是像效仿司马昭,而不会加害褚蒜子母子。可是,当听到褚蒜子居然把他弟弟桓冲调到建康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祠部尚书,让桓温受不了子,桓冲不仅是桓温的弟弟,更是他的钱袋子之一。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挤走桓冲,下一步,褚蒜子会做什么再颁布圣旨,罢免自己的军权还是夺爵去职,还是一棍打死此时桓温并没有过多插手朝政,最多只是兵权强盛而已。桓温慢慢的冷静了下来,褚蒜子这是要做什么桓温的一切,虽然有褚蒜子的提拔之恩,成就都是依靠桓温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东晋在褚蒜子执政之初,尚有荆、江、广、交、豫、徐、益、宁六州,以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和桓温当时同等级别刺史将军不知凡几,可是他们那些人都是混日子,只有桓温自己散尽家财,招募将士,训练军队。看到李势荒淫无道,政权不稳,桓温就果断发兵平蜀灭汉成汉氐。可是当时,无论是豫州刺史袁真、还是都督豫州四群军事、江州刺史、南中郎将谢尚,徐州刺史荀羡,护军将军王羲之,以及扬州刺史殷浩等,他们都比桓温位高权重,可是他们却都没有产生过建功立业的心思。就连殷浩的北伐,也是因为受了桓温的刺激。当时依靠王羲之的财力和威望,只要他振臂一呼,恐怕从者如云,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做。桓温是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成就,现在让他放手,他会甘心吗因为郗超的苦劝,桓温冷静了下来。当初西府军初建,从青衣血战,到兵临成都城下,桓温想了很多。桓温暗骂自己糊涂,听到褚蒜子免桓冲的江州刺史之职,桓温第一反应居然是挟大军造反。其实,此时桓温的势力影响力仍然有限,他是名义上的太尉,职掌天下兵马,可是除了西府军诸将,其他的根本不怎么甩他,特别是袁真、司马晞之流。如果他此时敢反,不用问,肯定是会受到东晋各位兵马的攻击,攻打胡人或魏军,东晋将领没有那个胆子,可是打桓温,他们却会勇猛异常。到时候,局势肯定难以收拾,而这都不是桓温想看到的。桓温知道褚蒜子这个女人是不会在国家大事上装糊涂的,特别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褚蒜子手中还有影子,她绝对会采取暗杀的方式,处置自己,然后再推在魏国头上。然而,褚蒜子却没有这么做。偏偏拿桓冲下手,这不是在逼反自己,而是在打草惊蛇,如果说换一个人,桓温会猜测,是别人出的昏招。但是了解褚蒜子的桓温,却知道,褚蒜子根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褚蒜子真正的用意点醒自己,可是自己到底出现了错误难道是魏国的离间之计桓温摇摇头。恩威并施,褚蒜子这是再敲山震虎,同时,也是要自己的态度。认个错,这事就过去了。可是自己的错在哪里呢桓温想不通。他向郗超问计。郗超想了想道:“不管什么错,其实都不重要,太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明公的态度。什么私德不检,或是治军整,或是御下不严只要明公上一道自辩奏折,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嘉宾所言极是”桓温认真的道:“是温孟浪了”就在桓温突袭南召时,魏国邺城段的高速公路也开始正式施工,虽然没有专业机械,可是后世无论如何也不会弄出十余万人齐上阵的大阵势。在分段施工的情况下,丝毫不会产生施工瓶颈。魏国的高速公路,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从不其城至邺城就会全线通行,介时高速公路也会同时投入运营。冉闵化装成普通富家公子,带着金奴和铁奴悄悄出宫。虽然冉明给他的描绘的前景很好,可是冉闵还是想亲眼看看百姓对这个高速公路的看法。丰乐镇漳河渡口,这里将修建一座钢筋水泥桥,冉闵到达这里时,周围围了不少围观的百姓。看着那一根根闪烁着蓝光的钢筋缓缓的在桥面上支撑起来,冉闵心里忍不住惊呼真是败家仔。冉闵识货,这些虽然只是粗钢,可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这种东西的价格是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