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79(1 / 1)

d的弱点,他们就会采取不计损失的猪突战术。猪突猛进,其实也不是贬义词。汉军的主要防御方式就是外盾枪内弓,只要突破了外层防御,面对普通弓箭手,就是一面倒的屠杀。眼见弓箭无效,铁佛部骑兵也收起弓箭,他们不像汉人那么富裕,铁箭头对他们来说异常宝贵。寻常打时,不是用骨箭就是用石箭,只有战斗中才会用铁箭。一排数百骑骑兵冲向正面,当然这仅仅只是佯攻。结果被骑兵一阵弩箭射了回去。连续试探了几次,色木伦塔发现魏军就是一个长了刺的刺猬。无奈,他只好下令采取了最惨烈的猪突战术。当数百骑兵直接纵马撞向陌刀军军阵时,前排陌刀有的被撞断,有的陌刀手被撞飞,不过阵形仅仅松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色木伦塔看到魏军阵形松动,仿佛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色木伦塔道:“杀光汉狗让汉狗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然而,色木伦塔不知道,他此时犯了致命的错误陌刀军开始发威了,当数百骑兵死在陌刀手面前时,骑兵的攻击队形难免会受到影响,失去了速度的骑兵想突破陌刀军队不是不可能,那需要用人命不间断进攻,耗尽陌刀手的力气。显然一千魏军对五千铁佛骑兵,平均每个陌刀手只需要砍杀五人,是累不死他们的。当色木伦塔醒悟的时候,他已经惊呆了,自己的五千骑兵已经伤亡过半,而对方不过死伤数十人,一比二百多的战绩,让他认识到了差距。色木伦塔下令退兵,魏军陌刀手也没有下令追击。必竟这次他们不是来灭铁佛部的,而是降服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差距,见识到威力就足够了。刘卫辰看到尸横遍野的惨景,终于明白了魏军和他的差距。不亏是冉闵以万余在十四万燕军铁骑下几乎全身而退的强军。陌刀军从此多了一个别名人间凶器。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个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既如今的宁夏地区。由于这里不缺乏水源,还有著名的沙湖,当然在这个时候沙湖的面积远远超过后世,这里是北方唯一可以种植水稻的地区,被称为塞上江南。可是这个塞上江南,如今却掌握在铁佛部手中。这个铁佛部其前身就是匈奴族的左贤王部。其实在中国北方的所有游牧民族,像鲜卑、柔然、丁零、高车以及隋唐时的突厥,都是匈奴后裔。在晋书、资治通鉴中都记载冉闵屠尽了匈奴、羯两族。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写法。事实上,如果匈奴灭亡,何来郝连勃勃的大夏,更何来候景之乱。沙湖湖畔,刘卫辰的牙帐南边就是一个沙漠,西岸则是大名顶顶的贺兰山。湖傍金沙,沙环碧湖,沙水相连,巧夺天工沙湖西眺,巍巍贺兰山山峰高耸,重峦叠嶂,山上山下温差大,在初秋仲春微雨即成雪,雪积成山,日照不融,山上阳光明媚,山下常如披絮,形成“贺兰晴雪”。就这么一大块天赐沃土,被铁佛部占据着,从而成为了代国拓跋部、铁佛部、贺兰部矛盾的根源。当然贺兰部虽然不服铁佛部霸占着河套地区,却苦于实力不济,争不过铁佛部。虽然拓跋部势力比铁佛部强大,可惜他也无法一口吞掉十万余帐,控弦之士七八万人的铁佛部。虽然此时已是深秋,可是中原乃至关中天气仍带着些酷暑残留的炎热,而河套地区已凉风徐徐,微微有了寒意。而此时,张乾却露出了笑容道:“大事成矣,总算幸不辱命”就在张乾与代国刘卫辰部达成合解时,身在邺城的冉闵也接到了凉国举国投降的消息。冉闵再三看了三次战报,嘴里喃喃的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作为冉闵的老对手,谢艾有几斤几两,冉闵是非常清楚的。别看谢艾不会射箭,也不会骑兵。可是偏偏这个弱书生像陈庆之一样,向世人证明了什么叫做儒将。其实陈庆之战绩虽然大,不过却有了取巧之嫌。必竟那时魏国已经日暮西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而凉军以谢艾的指挥下,三次三胜,破后赵十二路大军,近二十万兵马。那个时候赵军还是非常强横的。刘群看到战报笑道:“陛下,此非战之罪。在谢安石面前,恐怕纵然孙武在世,也无力回天”“哦”冉闵道:“此话何解”第546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二更第546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群道:“司马迁在史记作了最直观的解释。”刘群顿了一顿,又接着道:“自从胶东王就藩胶东国,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观点后,陛下就同意胶东王在青州作为魏国试点,随着青州兴商取得可喜的成果后。陛下又把商、工摆在了同农耕相同重要的位置上。随着各项利商、利工、惠商、惠工的政策出台,我们大魏无论在工、商两业,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特别是税负收入上面,永兴元年,陛下下恩令天下免税,但永兴二年,我们大魏仅有八千万钱的商税收入,而永兴三年则有十九万金一金等于万钱,而永兴六年仅上半年就收入超过五十万金。”冉明提出了重商兴商的国策,冉闵是知道的。而且还知道,如今商税已经远远超过了农税。只是冉闵怎么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重商政策和谢艾战败,凉国举国皆降怎么会扯上关系。在冉闵的理解中,这商事除了财货,怎么可能动摇统治根本。看着冉闵疑惑的目光,刘群解释道:“陛下也知,我们大魏商业高速发展以后,各类商品已经完全满足了我们大魏的需求,即使向晋国倾销,仍有大量的商品积压。为了寻找销售区域,这些商贾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西域,他们重启了丝绸之路。”冉闵点点头,不过好还是好奇的问道:“这何谢艾一战而败,凉国举国皆降有何关系”刘群道:“如今的魏国商贾,已非以往那些卑贱的商贾了,那些卑贱的商贾被胶东王殿下整合起来,组成了华夏商盟。这个商盟渐渐的形成了魏国一股新兴的势力。这个新兴的势力不仅包括了各州郡的大商贾,其中也有各大士族的的参与。随着燕国灭亡,草原商路日渐衰退。西域商道显得尤其重要。不过,因为张祚、谢艾两凉盘踞超过三千里的西域商道,这些商贾无法绕开。只得任张祚、谢艾从中盘剥。因为两个凉国的存在,严重损害了这些商贾的切身利益。有道是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如今的商贾已非往日任人欺凌,宰割之辈。我们魏国的商税是不变两成,但是张祚却黑心的抽了三成半,而谢艾为了强军也同样抽了两成半。这样以来,仅在两个凉国抽掉了商贾六成的利润。而凉国的存在,已经不符合了商贾们的利益。只要凉国三千里归我们大魏所拥有,他们只需要缴纳二成的原料税,二成的成品税就可以全国免税通行。这样以来,商贾的利润就会大幅度增加。所以,从去年开始,华夏商盟已经密密开始收买大量的凉国士绅官员,鼓动他们投靠魏国。”事实上为了推翻张祚和谢艾对魏国商货的盘剥,魏国商贾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小。他们甚至拿出了醇香酒在凉州、沙州、河州三州的区域经营权,还有就是羊毛。依靠从冉明手中得到的先进纺织技术,这些华夏商盟成员只得以十钱一斤的价格在凉国三州各大士族手中收购三百万斤羊毛。其实由于观念不同,这些凉国士绅还不知道羊毛的价值,凉国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耕种,他们的主业还是依靠放牧为主,而羊毛则是没有用处的东西。而这些没有用处的羊毛在魏国商贾手中,则可以织出更精细的布料,做成耐用,美观大方的衣衫,赚取大量的钱财。他们还以为他们占了大便宜,而魏国这些商贾每年向他们送上三千万钱的钱财。三千万钱虽然和冉明那种大手笔的投资相比,显然不足为谈。可是这三千万钱可是一百多万亩良田,一年风调雨顺时的收成,而且这个收成是旱涝保收,雷打不动。这样下来,不仅魏国贵族不会分润他们的田地,也不会抢他们的财富,反而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在士族眼中,他们不会永远忠于哪一家哪一姓,他们只会忠于利益。跟着张祚,他们的利益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成为张祚、谢艾眼中的肥羊。如果没有比较,他们或许会畏惧二人的武力,不敢反抗。可是有魏国支持,那就不一样了,魏国的军队战斗力那是天下间公认的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凉州士绅动心了,他们与魏国商贾达成了利益联盟,在不干涉凉国政治特权的情况下,他们完全配合魏国的行动。在这没有科举制度的时代,士族的力量是非常庞大的,在凉国的中枢到地方,都是由士族把持着。他们反谢艾,谢艾就算是拥有再高的本事,除非把他们都杀光,否则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除了谢艾的心腹军队将士,整个凉国超过七成的官员都反他,就算他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唐朝李世民够雄才大略吧,可是面对当时七宗五望士族的集体发难,他也不得不妥协。更何况谢艾只是一个大将军。“无独有偶,由于张祚篡位自立,杀害了大量忠心张重华的西凉士绅、官员,剩下来的都是见利忘义之辈。这些见利忘义的凉国官员很容易就被华夏商盟的商盟收买了。在东凉国超过七成的官员和士绅被华夏商盟成功策反。所以张祚在凉国已经面临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他肯定发现了凉国的局势不妙,所以才顺风推舟,同意了褚蒜子的意见,以凉州换梁州,投降晋朝。而谢艾统一两凉之后,甚至没有时间去稳定地方,就展开了对我们大魏的进攻,其实谢艾并不知道,他和张祚一样,已经与凉国士绅离心离德了。”听到这话,冉闵在心中更是掀起滔天巨浪,原来商贾也有裂土扩疆的本领。刘群继续道:“还有一点,谢安不会跟谢艾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谢安只想打下姑臧,对于关中数十城得失如何,根本不在意。可是谢艾却不同,姑臧是谢艾的软肋,若知谢安进攻姑臧,谢艾必倾力相救。所以,谢安轻松完胜谢艾,并不让人意外。”冉闵叹气道:“难道是我们大魏大势已成”“恭喜陛下”刘群笑道:“如今我们大魏已经正式统一北方,仅一个仇池国杨氏已远不足为虑。”冉闵从最初的反抗胡人压迫,被迫起义。为了只是单纯的将头上的那个主子干掉,翻身做主人。永兴三年以前,冉闵甚至没有想过如何去治理好一个国家。可是随着强敌一个一个被消灭,冉闵的心理也渐渐的产生了变化。他想发展魏国,他想统一天下。但是统一天下,不是儿戏,也需要真刀真枪的拼杀,冉闵其实并不想晋朝为敌,更不想汉人与汉人之间同族内斗。事实上,在历史上的冉闵如果真像某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忘恩负义、认贼做父的军阀,他完全可以像江淮流民帅那样,逐再退,避胡锋芒。原魏国兖州刺史魏统投降晋朝后,在永和十一年投降燕国。同时投降燕国的还有兰陵太守孙黑、济北太守高柱,太守高甕、河内太守王会、黎阳太守韩高都以郡降燕。这些先叛冉闵的魏国太守刺史,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忠于晋朝的,而且他们都是连燕军的面都没有看到,对晋朝极度失望后,直接遣使投降。如果冉闵不是秉承着汉人不打汉人的原则,他很容易打破无粮的窘迫局面,完全可以稳定魏国,或是占领豫州、洛州。可是冉闵偏偏没有那么做,是他看到这些挂着晋国旗号的将领官员,无守土之心,还是无能力攻下这些地方若说冉闵的魏军战斗力不足攻城掠地,那绝对是一个国际玩笑。冉闵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道:“商贾行此法颠覆凉国,是否可以对付晋朝”刘群摇摇头:“对于这商贾之事不甚了解,若想以此法对付晋朝,陛下可启用胶东王殿下在这个世上,恐怕无人可以比胶东王更精通商事”冉闵目光闪烁,不知道想些什么,淡淡的道:“此事日后再提。”此时有日南郡冉明正上演着什么叫财可通天的神话。随着九真、交趾两郡的叛乱局势越演越烈,从者甚中。刚刚开始,这些叛军倒可以打劫府库,以充军用。可是天下间真正清官非常少,特别是这种鸟不拉屎的破地方,所有的官员,基本上都发配的流官,他们只想着尽快贿赂上官,把自己调回去,岂会认真守牧一方。所以,这些晋朝流官,不仅压榨百姓,更是大肆倒卖府库,像什么军械、铠甲、粮草等,都是他们倒卖的对象。在这种风气下,依靠攻破城池,劫掠府库的办法必不能持久,特别是整个交州叛军多达十数万人马,这些人马就是一天的吃用,都是一个天数字。等所有的城池府库都被打劫一空后,这些叛军就没有粮食吃用了。第547章免费的劳力来了三更第547章免费的劳力来了粮食没有,他们自然不想饿死。所以这些叛军开始盯上了地方豪强和大地主。就在大魏永兴六年十月间,余发县今天越南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