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是可以办到的。弄不好,我们的姑臧已经易手了”正如谢艾预测的那样,谢安到底还是技高一筹。姑臧城,谢安对于这座闻名天下的名城,实在是兴趣缺乏。这里没有江南的那种精细的园林,也没有山山水水,根本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谢安随着商队悄悄潜入姑臧城,目的就是夺了这座,灭掉凉国。自从冉明在魏国兴商重商,关中士族也跟着这道有利的政策沾上了光。关中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关内最后一站物资集散地。关中士族也不嫌钱咬手,他们也是嘴上鄙视商贾,暗地里派心腹上下齐手。可是,随着大量的钱财从丝绸之路上赚回,让关中士族异常满意。可是慢慢的,他们就发现了凉国居然卡在他们喉咙上的一根刺,让他们非常难受。无论是张祚时期,还是谢艾当正,凉国的经济已经大不如从前张重华时期。他们的财税收入越来越少。特别是张祚离开姑臧,对姑臧又大规模洗掠了一番,这让谢艾接手姑臧时,就是一个烂摊子。可是谢艾也会点石成金,也不会凭空变物,无奈之下,他需要养军,需要给凉国官吏发放俸禄,这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百姓身上盘剥可是谢艾不忍心盘剥百姓,他就从商贾的商队上打注意。从最开始的二成过关税,到最后饥不择食,居然增加到了三成半。这下关中士族和华夏商盟的商贾们不愿意了,凉国收过关税,这就等于在他们身上割肉。割了少了,他们倒不在乎,可是多了他们却受不了。这些魏国商贾和关中士族一合计,这个凉国必须铲除,只要魏国吞并凉国,他们就可以像在魏国境内物资流通一样,只要缴纳二成税以后,拿着缴税证明,可以全国免征二次税,这样他们就会省下一大笔钱,积少成多,将是一个海量数字。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要知道凉国可是自东向西,地跨凉、沙、河三州,沙州既现在敦煌,河州则在现在的临夏。最西端则是葱岭既帕米尔高原,五千里的路程不需要交纳二次税,最多在路上打击一二。这些商贾开始露出了他们贪婪的面目,这个世界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他们不干的事情。就这样,这些商贾开始私下里与凉国官员接触,经过一番谈判。他们最终与凉国丞相张灌达成共识。要说张灌也算与谢艾是同盟关系,他和谢艾在共斗张祚时,是一个战壕里的弟兄。可是有些人呢,只能共甘苦,不能共富贵。谢艾拥立张耀灵,虽然没有当曹操的想法,时常以诸葛亮自居,其实是一个权臣。谢艾不允许在凉国内有异样的声音出现,随即就架空了张灌。张灌那是什么样啊,他本是冯翊郡大族。他的弟弟叫张琚,原本后赵的车骑司马,后据长安自立为秦王,为苻健所灭。其实这个张灌和弟弟张琚一样,都是不甘人下的主。他与商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凉州牧的代价,向魏国输诚。不过前提条件,就是让魏国一个有份量的人在姑臧与他面谈。到了这一步,这些商贾不能做主了,只好把问题交给谢安。别看谢安一副儒雅高贵大方的样子,其实内心里他还是一个外儒内法的强势人物。谢安自然知道谢艾与冉闵的纠葛。在魏国这个以武立国,武风大胜的国度里,臣想出头太难了。武将立功则简单多了,若是他再灭掉凉国,他谢安至少可以混一个三公或九卿的职位,将来也能照拂自己的外孙。就这样,谢安把自己灭凉国的战略思路告诉了冉闵,冉闵一听,感觉大有可为,就拍板同意,并且派出了“天聋地哑”的张平带着三百余“天聋地哑”好手前来帮助谢安。可是在谢安行动之后,正巧谢艾带着凉军主力部队前来进攻大散关了,这时谢安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大散关,他手中虽然有四万多镇西军,可是为了支援董润,他派出了三万余人,剩下的一万八千人马,他带走了一万余骑兵,八千人马要防守关中,力量太过薄弱了。谢安无奈之下只好摆了一个空城计,迟滞一下谢艾的行军速度。只剩八千兵马防守长安。其实当谢艾想到谢安可能会在姑臧时,谢安已经得手了。在张灌这个领路党的帮助下,谢艾留下在姑臧心腹武将,以及天眼、死士队成员,皆被“天聋地哑”偷袭,这些忠于谢艾的人马,不是被杀,就是被擒。就在这里,张灌前来禀告道:“安石公已经成了,我们大魏的兵马已经攻入王宫,擒获了凉国伪王张耀灵”谢安不动声色的道:“走吧,我们进宫,见见这个小凉王”虽然在平定姑臧城的过程中,作为凉国丞相的张灌出力不小,如果没有他的出力,谢安根本进不了姑臧城。可是对于这个出力颇大的“功臣”,谢安是打心里看不起的。作为凉国的张骏、张重华、耀灵三朝老臣,张灌的姿态放得非常低。哪怕是跟在谢安身后,他也不敢与谢安并行,而是落后其半个肩膀。可是他不低调也不成啊,谁叫张灌此时手中没有本钱了谢安故意晚了一刻钟进城,恰恰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刻钟,让张灌费尽心思拉拢的死士以及凉州士绅家仆组成的兵丁,八百余人死伤殆尽,就连其子张嵩也死于乱兵之中。此时不仅张灌是孤家寡人,就连凉州众士绅也几乎损失惨重。谢艾不是冉明,他从来没有产生过要分化士族的心思,所以他在当政时,延用当地有才干士绅共同治理凉州,课农桑、立学校。按说谢艾此举应该尽得凉州士绅之心。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总之凉州的地盘虽然大,可是繁华的地方太少,除了姑臧城、金城、张掖,其他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当初谢艾为了稳住张灌,只得把大量官职送给张灌,这样以来,谢艾手中就没有足够的大饼也与众士族分食。特别是扶风马氏,扶风马氏祖上就是汉朝的伏波将军马援,在凉州势颇大。谢艾有强军在手,就算马氏不服也不得不低头,假如谢艾可以稳定凉国几年,这样小问题也会消失在无形中。可是偏偏谢艾没有时间来稳定地方,谢艾虽然是当朝大将军,可惜他出身寒,向来为士族所不容。就这样,张灌反谢艾,凉州士族大部分响应。作为士族名门出身的谢安则不一样了,谢安礼贤下士,折节下交,很快让凉州士绅降了魏国。谢安以微弱的力量力压谢艾,与其说是谢安胜了,不如说是谢安的势大,是大势所趋。谢安背后不仅有一个如日中天,势力蒸蒸日上的魏国,更有一个一等豪门谢氏撑腰,相较之下,寒门出身的谢艾却差得太多了。谢安很快就稳定了姑臧城,在稳定姑臧城之后,谢安留下一千士卒防备城池,余下九千余骑兵则移至古浪黄羊沟设伏。谢艾匆忙之下回援姑臧城,一千多里的路程,纵然是谢艾部大部分骑兵,马不停蹄赶路,也让谢艾部人马皆疲惫不堪。可是就在快要抵达黄羊沟时,突然听到鼓号齐鸣,伏兵四出。黄羊沟名虽有沟,其实是一个缓坡谷地,也不算是什么险要之地,除了少许野草,根本没有树木,在这里设伏根本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偏偏谢艾为了赶路,没有做最基本的探路。谢艾以为谢安既然是奇袭,身边兵马肯定不多。兵马少的谢安要想保住姑臧城必须借助城池之险,就这样,谢艾幻想的城下决战并没有出现。可是在这里大打出手。黄羊沟两侧地势略高,魏国镇西军骑兵居高临下,三波箭雨之后,就展开了冲锋。谢艾立于车上,冷眼看着两旁山谷上出现的魏军骑兵,他见凉军骑兵渐渐稳住了阵脚,抽出佩剑,高喝道:“敌军犯我大凉国,众将士随本将斩尽敌寇”“杀杀杀”凉军众将士一看主将临危不惧,也渐渐的从慌乱中冷静了下来。谢艾见军心可用,就下令部队展进攻。凉军不愧为天下劲师强军,以往军队损失伏击,只要损失个一成两成,士气受挫,必然全军溃败。然而,谢艾部一万六千余骑却不退反进,士气入虹。一万六千余凉军骑兵被魏军三波箭雨射杀两千余人,余下的一万四千余骑口中暴喝连连,铁蹄台如雷,奔骑的滚滚洪流,就连大地仿佛也颤抖起来。镇西军骑兵以呼延群的苍狼营为底子建立起来的,主将就是呼延群。呼延群跟着冉明的时间不长,也算是久经战阵。呼延群手持冉明赏赐的大横刀,高喝道:“大魏万胜”第542章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四更第542章学会武艺卖于帝王家魏军骑兵与凉军骑兵就像是两头愤怒的公牛,红着眼睛,对冲起来。按说,要说战斗经验,还是谢艾凉军更加丰富一些,而且谢艾军中以羌人、西凉人居多,要知道西凉地处边塞,民风彪悍,那些西凉汉人能在群胡环绕下生存下来,无是不是上马可捉马的猛人。然而,让谢艾绝对也想不到的是,在高速飞奔的凉军骑兵却不时的有人跌落战马,随即就后面的骑兵踏成肉泥,甚至也惨叫都无法发出。谢艾也在疑惑,他看得分明,这些魏军骑兵并没有放箭。谢艾回头看了看身边的亲兵,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一路急着赶路,这些凉军士卒都非常疲惫,强行军一千多里,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即使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鲜卑人、匈奴人,他们同样也受了。只要不是拼命,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匈奴人的一日马程仅为二百里。“轰隆”一下,两支骑兵终于撞在一起,一方面是以逸待劳,养精蓄锐,一方面是疲惫之师,甚至大部分骑兵还没有冲到阵前,就脱力而死。初一交手,顿时高下立判。“扑通”顿时两支骑兵都人仰马翻,不时的有骑士落下战马,他们根本来不及爬起来就被后面的骑兵踏成肉泥。交手片刻,谢艾无奈的发现,他麾下所向睥睨的凉军骑兵简直就像纸糊的一样,被魏军杀得节节败退。凉军骑兵虽然气势不减,士气高昂,然而相对于魏军密集的骑兵冲击队形,他们却一个一个被撞下战马,或是被劈落战马。那些掉下战马的凉军骑兵,统统都有一个眼神,眼中出现浓浓的不甘之色。一边的山岗上,谢安身穿儒士长衫,晋在五德中属金德,故晋国人皆尚白色。所以人群中的谢安与谢艾,就他们两个特别显眼。谢安满脸微笑,淡淡的道:“大局一定矣”谢艾突然发现了对面山坡上的谢安一行人。特别是谢安马前的那个瘦下的身影。“王上”谢艾悲从心起,暗付再也无回天了谢安冲张耀灵道:“归义候如今立功再既,还不命他们投降”张耀灵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哪里见过如此阵仗他撇了撇嘴,几乎要哭出来了。裴氏倒是见过大风大浪,她出面道:“大凉的将士们,哀家是凉国太后,尔等都住手,切听哀家一言,都投降吧”其实不用裴氏劝说,谢艾也不准备打下去了。他无法看着身边的将士一个一个惨死在他的面前,况且张耀灵在谢安手上,他也害怕谢安伤了张耀灵。在谢艾的命令下,凉军中军中响了金鸣声,闻鼓而进,鸣金而退,这是千年不变的道理。在听闻凉军退兵的消失后,谢安也让人鸣金退兵。然而就在这半个时辰的交手中,黄羊沟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包括魏军八百余卒在内,共五六千人倒在地上。谢艾轻装上山,身边仅带着虎娘一人。谢安道:“谢大将军欲降否”“安石公艾有三个条件,若安石公答应,数万凉军将士尽降大魏”谢安道:“但说无防”“成王败寇,请安石立誓善待王上以及先主家眷”谢安毫不犹豫的道:“只要归义候不思复国,不生反意,安可保他一世富贵”说着,谢安拿出了冉闵颁布的诏书,诏书中封张耀灵为归义候,裴氏太后为良乡君。并在邺城赐下归义候府一座,赏百万钱,布千匹谢艾一看诏书日期,居然是一个半月前。谢艾心中掀起巨浪,他心中原本在后悔,如果不是自己招惹冉闵,攻打魏国大散关,也不会招至张耀灵蒙难。现在他倒不用自责了,就算他不打魏国,魏国也会攻打凉国。谢艾摇头苦笑道:“陛下乃明明君,余下的条件倒不必提了,也显得艾太小家子气了”根据魏史记载大魏永兴六年十月,镇西将军谢安克姑臧城,擒凉主耀灵以及家眷,再伏凉大将军谢艾部,谢艾部上下皆下,凉国随灭。比景县城,九真太守得知交州刺史朱藩率领万余援军被冉明伏击,损失惨重,朱藩在乱军中被杀,他自知突围无望,随拔剑自刎,余者皆降。让冉明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派出人进攻九真郡,九真郡包括今天越南清化省、义安省、河静省、广平省。交趾郡突然狼烟四起。这次交趾郡和九真郡大乱,不似以往的民变,准确的说,应该是士绅起义。基本上两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