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容大约六百余年。自从东晋以后,不再归中国统治。此时,就在卢容县辖境的湄公河出海口南十四公里港湾内,冉明的中南公司开始兴建了一座大型的港口,和准备兴建一座要塞式的城池。还是以前的模式,开拓队负责开拓市场。各大士族和商贾则负责共同监督建筑。这里和吕宋不同,由于自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3年,在此置卢容县,归交州刺史日南郡管辖。在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内,这里一直是属于汉人直接统治,虽然主体都是占人高棉语系的黑皮肤人,但是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交流在这里绝对构不成障碍。然而,冉明的开拓队进展却不快,这里的百姓从来不缺少粮食,他们不会为了一口吃食,充当冉明的免费劳力。作为拥有一年两熟的占地稻,占城国人根本不会为了食物折腰。要知道在占城,几乎没有人种地,他们也不会种,他们想吃稻米,只会将稻种撒在一块稍平整的地里,就这样的粗放式管理,种出的稻子,他们还吃不完。很多稻米,他们都不会,任由稻子烂在地里,最后化作肥料。冉明得到这个情况后,非常不理解,这里的百姓按说拥有如此肥沃的田地,如此产量高的稻子,应该会过得非常富裕才是,事实上冉明看到的情况是,卢容县的百姓非常贫穷,他们大部分都衣不遮体,住得像猪圈,破破烂烂的。这让冉明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世界上怎么可能拥有端着金饭碗要饭的人可是事实证明,这里的百姓确实是如此。冉明发现这里的百姓,家里大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一个用粗麻布缝合成的口袋,他们这里的百姓居然愿意用整袋的大米去换。很多百姓听说冉明他们这里需要粮食,居然背着满满一大箩筐的大米,来换那一个粗麻布口袋。对于这个送上门的便宜,冉明秉着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的原则,命令所有运输船,所有能挤出来的粗麻布口袋,全部与他们进行交易。结果,冉明得到了大约十万石的粮食,冉明不过付出了将近十万个口袋。后来,冉明才知道。他们居然是用粗麻布口袋,改做衣服。这种做口袋的粗麻布,就是扔给乞丐,没有人穿这种布做的衣服,可是偏偏这些人还像占了大便宜一样。就在冉明为了毫不费力得到这十万石粮食也兴奋不已时,郑简求见冉明道“殿下,简已经打探清楚了,果然不出殿下所料,这个范佛果然没安好心”冉明道“范佛把这三县送给孤,打的是什么主意”郑简道“这主要还是要从占城国前任国王范文说起,范文在位时,持续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的小国,后来范文又进犯晋国的日南郡和九真郡。晋朝先败后胜,兵马一度逼近了占城。范佛大惧,就再次向晋国称臣投降。范佛在晋军退回广州后,又派出袭扰九真和日南两郡,晋朝自我们大魏永兴四年后至今,数度对占城国用兵,而卢容就是双方争夺的关键地点。”冉明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哭笑不得,谁能想到范佛这个番外小王,居然也会用驱狼吞虎之计范佛的计策非常简单,就是让冉明与东晋死掐,他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冉明感叹道“看来这个范佛身边要不是有能人,就是本人就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枭雄。”“殿下是不是太抬举范佛了”郑简不以为然的道“他的计策再好,实力不济,又能如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图劳的。我们可以不要这块地,改在占城南部海边登陆,到时候,范佛肯定会两边受敌,被迫妥协”冉明想了想道“不,这里我们要了,不光是朱吾、西卷、卢容三县,另外日南郡的比景,象林两县,孤也要了。”郑简到底是郑氏出身的人,耳闻目睹,也是深受政治氛围的熏陶,他很快就明白了冉明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是,让晋国首尾两难相顾,从而减少魏国的压力”“也不全是。重要的是,日南郡是一个好地方啊”冉明在后世曾在这里战斗力,比较了解越中北部地区,这里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战略要点,他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说得上来。冉明道“我们中南公司要发展,运输业非常重要,而这里却有非常丰富的木材,整个日南郡我们可以拥有数个天然良港,也可以利用这里的木材,这里和工人,建造更多,更大的海船,你肯定想不到,在这里还有露天的煤炭。当然,这里也有不少铜、铁矿。”冉明有一个庞大的计划,这里的要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七十,拥有取之不尽的木材,冉明可以用来造船,也可以制造家具,这里的大量木材也可以利用海船,拖运回去,而且代价还不太高。至于大肆砍伐森林会不会破坏这里的自然环境,会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则不在冉明的考虑范围之内。由于这个时代,消息传递不快,冉明占据日南郡的消息,如果要传到东晋,至少需要一个半月,以东晋朝廷的办事效率,他们想出兵讨伐,最快至少要到明年的七八月份。这段时间足够冉明在横山建立严密的军事防线了。即使蜀中无法做到消耗东晋的目的,那就在这里消耗吧,除非是东晋愿意放弃交州。冉明的中南公司,没有采取血腥的发展方式,而是采取一味的文明方式。士族豪门,纷纷圈起大量的粮田,虽然占人不需要粮食口粮,可是他们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瓷器、细麻布、还有丝绸,这可都是可以引起占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疯狂的东西。就算是公平的交易,一匹价格数百钱的丝绸,运到占城国,就可以卖到数千钱,数十倍的利润,就算冉明想阻止,恐怕也阻力不小。占人不需要粮食,可是魏国需要,唐国也需要。占人不愿意种地,那好就用唐国土人。反正唐国别的没有,就是土人多。姑熟既后世当涂的大青山,山脚下就是奔流不息的大青河,在青山中有一座道观,这里依林傍水,环境幽静,苍松翠柏掩映着粉壁黛瓦。这个占地约一百余亩的道观,却戒备森严,不仅有数百西府军精锐日夜把守,就连道观内一甘道士的吃用,也是有专门的人采办。此时的丹庐内,一个身披紫色道袍的中年道士,脸上却愁眉不展。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五斗米道教教主,杜天师杜炅。此时的杜炅,早已没有了往日那副道骨仙风,也没有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敬远,孙泰的表字,这该如何是好”杜炅当时为了生计,只得应付桓温,他可以炼出伏火丹,其实他装神弄鬼还可以,哪里会炼什么丹啊。可是,随着平定司马勋之乱,张祚与谢艾一南一西陈兵关中和汉中,此时魏国从原来的战略优势,瞬间逆转为战略被动。关中,作为魏国的战略要地,魏国的粮仓,冉闵绝对不会容关中失手。就这样,冉明不得不从幽州、冀州调动部分精锐部队进入关中,此时关中就涌入魏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精锐人马。桓温,知道褚蒜子因为徐州险些丢人,动了真火。晋朝北伐魏国,已经提上日程。当然,桓温自然无法避免,成为晋朝北伐的主力军。桓温为了真正克服西府军士卒对伏火丹的恐惧,只能逼杜炅,早日发明伏火丹。为了发明伏火丹,桓温投入的金钱和物力,已经难以计算清楚了。现在桓温对杜炅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七日之内,再炼不出真正的伏火丹,那就不用炼了。耗费了桓温愈万金,岂是一个不炼可以打发的,杜炅猜测桓温的潜意思就是,不炼,那就是拿命还。孙泰沉吟道“师尊,以泰之见,不如我们逃吧下面虽然有五百名士卒,可是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我们总有机会逃出去。”杜炅道“对,我们就逃,这里还有不少珍贵药材,你买通下面的将领,悄悄拿出去变卖,置换成金钱,我们好逃,听说葛仙翁在魏国混得不错,我们就去投奔他,我们总算是道家一脉,葛仙翁也不会见死不救”就这样,在孙泰的运作下,桓温给杜炅用来炼伏丹的珍贵药材,像什么赤金,金粉,水银等都被孙泰拿出去卖掉。由于是急于出手,这桓温价值数千金的珍贵药材,仅仅被孙泰卖了一个白菜价。三日后,孙泰告诉杜炅,他已经准备好了退路,二十几匹良马,就在山下的密林里,随时可以骑马逃向魏国。第536章疯了疯了全都疯了四更第536章疯了疯了全都疯了杜炅对众心腹弟子道:“敬远,现在你找几个机灵点的徒弟,让他们在道观里四处放火,我们就趁乱跑出去”“是,师尊”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道童跑来道“师尊,不好了,桓太尉来了”“计划暂时取消,看本师眼色行事”杜炅整整衣衫,然后稳定一下情绪,装成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然后道:“众徒儿,随本师迎接太尉”面对杜炅的大张旗鼓的迎接,桓温没有理睬,径直来到丹庐内。桓温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道:“抬进来”不一会儿,十几个亲兵吃力的抬着两个大箱子,进入丹庐内。桓温道:“打开”亲兵按命执行,两个箱子全部被打开了,杜炅的眼睛被闪闪的金光晃得睁不开。杜炅喃喃的道:“太尉的意思是”桓温拿起身上的佩剑,呛啷一声,流光四射的宝剑,抵在杜炅的脖子上:“这是黄金二百斤,这是一柄剑,要财还是要命,要生还是要死,就看杜师是如何选择了”杜炅吓得魂飞魄散“还请太尉宽限一些时日”“宽限,宽限个屁”桓温一脚踢倒丹庐内的桌子,吼叫道:“就一个时辰,若温得不到温想要的东西,尔等今天一个也活不了”语毕,桓温离开丹庐,头也不回“师尊。这应该如何办”孙泰也害怕了,必竟没有愿意死。杜炅道:“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炼丹不是儿戏,炼不出来,太尉要杀要刮,本师接着”突然,杜炅问道:“剩下的药材还有多少”孙泰道:“没有多少了,除了一些硫磺、皂角就剩下百来斤硝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全部放进丹炉内,一块炼,炼不出来,就听天由命吧”“是师尊”一个时辰后,桓温再次到来,杜炅和众弟子胆战心惊的来到门口迎接桓温。桓温看着杜炅双手空空,知道他又失败了。桓温怒道:“动手”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这声音和葛仙翁的伏火丹,相差无几。简直就是旱天炸雷。众人那是目瞪口呆,尘烟散尽,十几丈外的那个丹庐,已经被移为平地,而看守丹炉的那几个道童,此时变成了一堆碎肉。一百多斤火药,特别硝高达百分七十的黑火药,威力自然不容小视。特别是巨大轰鸣声,让在场的众人瞬间失聪。桓温感觉自己的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见身边的侍卫的嘴巴一张一合,他们惊惶失色的竖起盾牌,团团将桓温围住。要说失态的,莫过于杜天师了,此时他跌坐在地上,双眼空洞无光,身下更是出现一滩水渍,居然吓得尿了。接下来的几天内,桓温的听力一直大受影响力,不过,作为杜炅大功臣的杜炅,不仅免除了死亡的威胁,更是成了桓温的新宠。桓温很会洞察人心,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想要什么。除了金银财物之外,桓温甚至还上表褚蒜子,封杜炅为显候,东晋道教道主。虽然世人都知道褚蒜子非常痛恨道士,但是不知道桓温具体跟褚蒜子说了什么,褚蒜子不仅解除了对道教方士的封杀令,还大赏了杜炅。不过,却因为桓温不真正相信杜炅,所以,在杜炅身边收买的细作,监视杜炅的一举一动,就连杜炅密度想逃的消息,桓温也一直知道。细作详细的记录着杜炅炼丹的经过。通过分析这时,桓温发现,所谓的伏火丹并不是越多药材越好,而是仅仅四种主药,既皂角木炭的替代物,效果不如木炭、马钱子、硝、硫磺。掌握了真正火药的制造方法后,桓温也发现了其中问题,这个火药,威力虽然大,可是却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投放距离太近,而且主守不主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桓温就向心腹谋士郗超问计“嘉宾,可有妙计教温,如何才能解决这个伏火丹投放的问题。”郗超虽然不是技术工匠,不过作为一流谋士,他还是给桓温指出了解决方向。郗超想了想道:“超非工匠,具体如何做超也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利用其他器械帮助下,来进行伏火丹投放。第一,就是利用投石器投放,第二就是将火药包绑在床弩上。”利用投石器进行火药投放,事实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方向也不全正解。可是用床弩助射,射程高达八百至一千步的超远射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投放问题。桓温依计而行,不过在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难以操作的事情。就是引信问题。引信长了,火药罐就会碎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