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61(1 / 1)

d征南越,又建始皇陵、阿房宫、长城,最终百姓不堪重负,群起而反,故先秦二世而亡国”冉闵默然,随后道“朕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冉明看着冉闵满脸心动之色,为了打消他心中的那份不切合实际的奢望,就劝道“父皇,儿臣以为,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哈哈”冉闵哈哈大笑,指着冉明笑道“好一个江山之固在德不险,皇儿的意思朕懂。皇儿可知朕为何不愿意迁都长安,借关中四关,易守难攻,以求长治久安”在德不在险之说,其实也占不住脚。蒙古灭南宋,二十万人汉人跳海自杀殉国,也可见南宋朝廷并没有失掉民心。只是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德仁,都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后世,美国想灭一国,不过弹指之间的事情。在掌握着绝对国力优势的强权,想灭一国,不在乎你是否得人心,想要摸黑一个人太容易了。冉闵来到港口的仓库区,看着高大坚固的仓库,又去看了停靠在港口泊位上的五牙战舰,冉闵兴致勃勃的道“朕欲出海看看”魏国新任长水校尉相当海军名叫崔澄,是崔悦的远房侄子。不过,崔澄在长水军中,基本上就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事实上,就连成为长水军副尉的解飞,也不怎么过问长水军的事情。解飞主要是一个制造舰船的专家,不过水军士卒和基层将领都是冉明拉拢的。冉闵虽然也知道长水军几乎成了冉明的私军,事实上冉闵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冉闵看来长水军的作用实在有限,除了掩护步骑渡河,争夺大河长江的水面优势,作用不大。作为后世之人,冉明自然能认识到海军的作用,海军不仅是冉明的心头宝贝,更是冉明日后准备征服美洲、欧洲、澳洲的依仗。冉明和一众文武官员,随冉闵登上长水军飞云号旗舰。此时冉明并没有把火药武器搬上舰船,因为此时冉明手中的火药威力有限,而且投放方式太过单一。突然,冉明想到一个主意,希望冉闵重视海军,大力发展海军,为将来海洋争霸打好基础。冉明突然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个让人尊敬的三宝太监郑和,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太监,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率领的下西洋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航程之长,都是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郑和航海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现存记载郑和海洋思想方面的资料很少。然而,冉明无意看到过一则传纪中,记载了郑和说服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海权论思想的人,非常可惜,当时因为郑和只是一个太监,而太监在明初的时候,基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冉明没有任何修饰,直接把“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不顾”冉闵听了冉明的话,不以为然的笑道“要说这财富可取之于海,朕倒认同像海中出现的海珍珠、各类食用鱼虾,海参、鲍鱼,以及观赏的珊瑚,可是这海洋有何危险呢”冉明拿出炭笔,在纸上画出了大致的世界地图轮廓,然后指着美洲道“父皇,其实这个世界并非我们眼中局限的这么大,这里拥有我们数十倍大魏的国土,不下两千万人口。而且这些的产出异常丰富,有不论什么样的田地,哪怕是山田,薄田,亦可成亩产三十石的粮食”第519章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五更第519章位极人臣升无可升“此言是明儿确认不是危言耸听”冉闵压根就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冉明正色道:“儿臣敢立军令状。拿脑袋担保”其他大臣也都窃窃私语,黄门侍郎宋斌道:“胶东王如何得知这美洲的事情”冉明下意识的想采取仙人托梦的事情,不过这恐怕难以服众。无奈之下,冉明突然想起网络上关于商军失踪之迷的事情。冉明道:“商朝末年,商帝子辛纣亲率举国大军伐东夷,大胜。后留精兵十九万留守新占领的地区以防暴动。商帝子辛纣则只带少数随从回到国家庆贺,没想到西周趁商国大军于外,国内空虚的机会起兵攻商。匆忙用奴隶组织军队抵抗西周大军的帝辛兵败后自焚,商周灭亡。诸位可知这十余万商军随后去了哪里”在场的不缺那些博学多才的人,各类史书,他们可以如数家珍,可是历史上这十九万商军就是一个巨大的密团,他们既没有投靠周朝,就没有妄图复国,而是无声无息,凭空消失宋斌自然回答不上冉明的话,他试着问道:“殿下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自然是一路向东北前进,在冬季冰封时期,从白令海峡,去了美州两千多年以来,商朝军队遗民在美州繁育生息,他们都想着复国,如今由于温度升高,白令海峡的冰桥已经消失,他们无法从原路返回,可是想漂洋过海回到中原距离太远。他们已经学会了制造大船,横穿大洋,准备抵达中原,探讨中原的动静”冉明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年多前,孤从不其去建康,在海上救下一个抱着木板随波漂流的人,经过交谈孤不仅知道十九万商军抵达了美州,还在那里建立了国家,知道他们拥有了玉米、红薯等高产粮食,也知道他们仍采取青铜武器,也知道他们无时无刻都想着复国”冉闵突然问道:“为何当初你没有对朕讲,现在反而说出来了,到底有何用意”冉明笑了笑,“当时,我们大魏四面环敌,稍有不慎,将会亡国之危。而如今,我们大魏,北灭燕国,占领了辽东、降服高句丽、扶余,西克关中,占领八百里秦川,如今我们大魏雄霸江北,无人可敌,统一天下指日可待。而东晋不过有一个白板天子,不成大器。我们大魏的国都是邺城,乃殷商旧都,若他日商军反攻中原,我大魏国必首当其冲,除非我们俯首称臣,否则定”冉闵对冉明这个漏洞百出的谎言也不点破,直接道:“明儿的意思是”冉明道:“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若我们不想作为鱼肉任人宰割,唯有从现在起重视海洋,提防从美洲有可能渡海而来的商军”就在冉明苦口婆心,说服冉闵重视海洋,重视海军时,身在建康的褚蒜子也和桓温这个东晋最大的权臣交谈着,商讨征伐司马勋,收复益州。褚蒜子的理由非常充分:“若大晋对司马勋姑息纵容,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大晋不明真象的人还真以为我们大晋怕了魏国,一旦无动于衷,则会让大晋成为天下间的笑柄,如何才能让周边诸夷诚服况且如今大魏切断了我们与凉国和代国的联系,如果不能夺回益州,夺回巴蜀通道,孤立魏国就是一句空话”面对强势的褚蒜子,桓温其实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难道说让桓温告诉褚蒜子,益州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他害怕西府军损失惨重,在朝堂上没有立足之地桓温的担心并不无道理。事实上,褚蒜子也是有削弱桓温的打算。她一边督促桓温率西府军精锐部队再征巴蜀,用意有三,一则是消灭司马勋,打通与凉国、代国的陆路联系。二是削弱桓温,巴蜀多山,地形易守难攻,主要司马勋不犯脑残性的失误,桓温想平定巴蜀,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三则是强势回应魏国的威胁,维系东晋天下正统的面子。“既然太后执意如此,臣只有从命了”桓温心不甘情不愿的道。尽管桓温也知道褚蒜子拿他当枪使,可是没有办法,此时他还没有跟晋朝叫板的本钱。别看他掌握了东晋的大部分兵权,可是桓温对褚蒜子还是非常忌惮。由于魏国的强势出现,这让东晋的士大夫感觉到了危急。要说这些东晋的士大夫也都眼高盖顶,他们不仅看不起江南士族,也看不起留北支的旁支,更看不起武夫出身的桓温。魏国的权力掌握在魏国勋贵和留北支士族的手中,这些留北支成员想取代嫡支,成为家族的掌舵人,自然与东晋士族水火不容。在原本的历史上,褚蒜子因为儿子司马聃体弱多病,半死不活,所以把心都放在司马聃身上。如今因为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影响,司马聃过早的戒掉了吞食丹药的恶习,且跟着冉明学习太极拳,不仅身体好了,而且明显比同龄人更壮。因为司马聃的转变,让褚蒜子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朝政上,她洞察了桓温的不臣之心,及早的采取了应对之策。褚蒜子示意司马聃,司马聃会意的让中常侍拿出一份圣旨,中常侍宣读道:“逆贼司马勋称乱,荼毒生灵数十万,蹂躏郡县数十,贼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民不从贼者,男子悉数被诛,妇女不从贼者,先辱后杀。致陷地民众,皆豕牛马之不如。贼之惨酷,但凡有血气者闻之无不痛减。圣人之扶之名教,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朕虽不忍生灵涂炭轻启战端,然众臣民宗祠被毁,朕亦不能姑息养奸。朕每每思及百姓无辜枉死,宗祠家园被毁,心如刀割。今特拜南昌郡公、太尉安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桓温为讨逆大将军,使假节,率领水陆之军四万,奉天讨逆。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但凡我大晋之血性男儿,当涌跃义军,助大将军讨逆”桓温听了这个讨逆檄文,心中早已骂开了。这是典型的光叫马儿跑,不叫马吃草。除了一个使假节的权力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假节其实就是古代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的故称,也是我们在后世常见中辫子朝中的钦差大臣。当然假节还有一定级限制的。如果是使假节,就是可以先斩后奏之权,可以杀二千石郡太守相当于后世厅级官员持节,可杀无官爵的百姓,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现在桓温的这个使假节是属于假节的第二等,两千石官员生杀一念之间,权力自然不小。可是桓温却看不上这个特权,对于桓温来说,敢杀自己的心腹周抚,司马勋和其心腹,已经列入必死的名单,有这个权力也好,没有这个权力也罢,桓温都是要杀人的。不过,要说桓温是一个任人宰割之辈,恐怕说出去谁也不会相信。桓温弱冠之年,父亲已经去世,他能有今天,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说白手起家也不为过。虽然有父辈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力必竟非常有限。桓温脑袋快速的运转着,他不会让褚蒜子白白消耗掉自己的力量,至少也会让褚蒜子有所损失。“太后、陛下,兵法有云,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之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桓温古井不波的道:“虽然贼逆蚍蜉撼树,难以动摇我大晋根基,不过,益州多山,其势险峻,不容大意。故温准备以水陆齐进,步步推进,给贼逆司马勋足够的压力。在这个时候,若正面攻打司马勋,必中魏国的阴谋。西府军如今乃我大晋唯一的依仗,若西府军有失,定难保大晋安然无恙。”褚蒜子若有所思的道:“太尉有何妙计”“贼逆司马勋残暴不仁,倒行逆施,必痛失人心”桓温道:“若太后遣一密使,秘密入蜀。联络巴蜀士族。如巴西汉安阎氏、广汉绵竹秦氏、梓潼涪城杜氏、成都张氏、梓潼涪城何氏等。现如今巴蜀士族门阀与司马勋势同水火,作为天下基石的士族无不泣望王师收复巴蜀,若有巴蜀士族相助,此役定可事半而功倍”桓温的意见让褚蒜子颇为意动,虽然她防备着桓温,可是也需要桓温为她抵抗魏国的攻势,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司马勋,褚蒜子何乐而不为呢褚蒜子望着众中枢重臣道:“诸卿谁可为哀家分忧,秘密入蜀促成此事”蔡谟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如果说十年前,这次他必定自告奋勇。可是现在年老体衰,恐怕这一去,最有可能有去无回。王羲之向来不怎么揽权,自然不想趟这个混水。而王述虽然想报效朝廷,可是此时他已经是尚书令,位极人臣,即使有再大的功劳,也升无可升,赏无可赏,最多给他一个太傅的虚衔。第520章乞活流民帅齐聚亳州六更第520章乞活流民帅齐聚亳州司马昱倒是想,他是他却不敢轻离建康,桓温早已看他不顺眼了,如果他敢离开建康,恐怕还没有进入巴蜀,就会被桓温派人假扮司马勋的人杀掉。就在这尴尬万分的时候,突然一个年轻的官员道:“臣愿为陛下分忧”自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著作郎兼大理寺丞王坦之。褚蒜子看着满堂老臣,无奈之下,只要命这个王氏青年才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