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38(1 / 1)

d国,让拓跋什翼犍非常生气,可是畏惧魏国和燕国的实力,拓跋什翼犍可不得不避其锋芒。然而,魏国和燕国的蜜月还没有结束,这边慕容垂居然阴谋刺杀冉闵,而冉闵偏偏受伤生死未卜,慕容恪又倾燕军之兵攻入魏国。这让拓跋什翼犍非常兴奋,他感觉代国复仇的机会就要来了。他和慕容恪一样,集结了拓拔部精锐部队共约八万余人马,并且他又派人通知漠南的敕勒即丁零、高车部落、南部匈奴左贤王刘卫辰、白部、独孤部。集结代国所有部落精锐部队,准备落井下石。拓跋什翼犍现在并没有决定到底要打谁,他是抱着石头摸河,走一步算一步。如果燕国败了,他就联合魏国攻打燕国,如果魏国败了,他就从上郡上谷、雁门、定壤进攻魏国并州。永兴五年十二月底,敕勒、匈奴、白部、独孤以及拓跋部共计十三万余兵马集结在盛乐城。拓跋什翼犍听从许谦的意见,吸取上一次被魏国偷袭的教训。在这一次他不会倾兵南下,而是准备以四万拓跋部兵马联合其他各部部队,组成南下兵团。而长子拓跋寔则统领四万精锐部队防守盛乐。当魏军在拒马河被燕军大败,拓跋什翼犍下定了决心这一次要攻打魏国,以报先前那一箭之仇。可是,其他各部人马尚没有完成集结,让拓跋什翼犍不得不等待。当敕勒、匈奴、白部、独孤大军在盛乐云集时,拓跋什翼犍举行了大规模的誓师大会。三牲祭旗,吹吹打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不,只待吉时已到,代军九万余代军将分三路,从上郡、雁门、定壤攻入魏国。身穿一身精美金色铠甲的拓跋什翼犍那真是意气风发,然而吉时没到,长史许谦神色惶恐的跑到拓跋什翼犍面前道:“王上,臣有要事禀告”“什么事等孤王得胜还朝之后再说”一听这话,许谦更急,只得道:“现在收到了魏国紧急军情”“哦”拓跋什翼犍扬着马鞭,兴高采烈的道:“这次又送来了什么好消息难道是魏军输得连裤子都没有了”周围代军将士也纷纷哄笑。许谦露出难以启齿的样子。可是拓跋什翼犍根本就没有看到。“说,快说,到底是什么好消息”“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许谦几乎用低如蚊鸣的声音道:“这个消息,还是不要公布的好”可是,拓跋什翼犍不这样想啊,慕容恪在拒马河一战,可是把魏军打得非常惨,人数多时打不过燕军,难道人少还得打赢至少在他看来,燕军与魏军的战争,已成定局,魏军必败。许谦的好意并没有被拓跋什翼犍接受,反而引起了他恼羞成怒“快说,快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让将士们高兴一下”许谦非常为难,不过看着拓跋什翼犍好吃人的样子,他只好说道:“王上,最新战报,燕军大败,龙城已经被魏军攻克,燕主慕容晔被俘虏,慕容恪、慕容垂向魏军投降”这个消息,无疑是一计闷棍,打得拓跋什翼犍晕头转向。好半天他都没有回过神了。有道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天雨。就在这个战报在代军阵中引起渲染大波时,又一道炸雷响起“大魏原卫将军、司隶校尉籍罴,被封为代国公,并州刺史、安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率领大魏精锐步营、卫尉军共计两万余人马,进驻晋阳,意图不明”“这叫什么事啊”拓跋什翼犍感觉异常憋屈,他的心脏差点受不了了,“眼下这可是打不打魏国的问题,籍罴率军北上,他们想干嘛,难道想挟灭燕的胜利之威,再度灭掉代国。”“居然封一个将军为代国公置我、我这个堂堂代王如何地”打脸啊,打脸,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特别是拓跋什翼犍非常配合,他的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悲哀、暴怒、恐惧、忐忑的情绪瞬间涌上他的心头。盛乐原本士气高昂的代军将士,很快都知道了魏军大胜燕军,并且攻克龙城,俘虏燕慕容晔、灭亡燕国的消息。这个消息,简直就像一计闷棍,敲得代军将士灵魂出窍,目瞪口呆。这个结果,和拓跋什翼犍猜测的两种结果都不同。他原本猜测,燕国和魏国最终或许会打成两败俱伤,他坐收渔人之利。燕军若败,他就联合魏国攻打燕国、魏国若败,他就联合燕国攻打魏国。可是,现在燕国虽然败了,却出乎意料的投降了魏国。若此时再攻打燕国的辽西、辽东,这无疑就是虎口夺食,魏国肯定不会答应。更何况情势不容乐观,不是他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魏国会不会放过他的问题。现在魏国籍罴率军已经抵达晋阳,籍罴就像是一柄悬着代国头上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盛乐所有代国臣武将,百姓将士,此时就像是被人毒哑了一样,瞬间陷入死一样的沉默。除了偶尔战马的嘶鸣声,就剩下那沉重的喘气声。突然,拓跋什翼犍感觉到了不妙了。现在燕国投降了魏国,那些原本依附在慕容部身边的高句丽、扶余、丁零、高车以及鲜卑段部、宇部等。他们为了在新主子面前邀功,能不好会主动攻击代国。虽然魏军的平北军团在卢龙、龙城大凌河沿线,可是魏军那种千里大迂回,他早就领教过,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不是他要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况且籍罴这个冉闵身边的悍将也不是吃素的,如果籍罴与冉明从东、南两个方向半包围横扫代国,代国弄不好就会像燕国一样的下场。想到这里,拓跋什翼犍暗呼好险,幸亏大军没有出发,如果真踏入魏境,恐怕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的了。他不再迟疑,立即派出长史许谦为使节的使团,携带大量财物去邺城表忠心。拓跋什翼犍告诉许谦。代国和魏国世代交好,希望大魏皇帝陛下不要请信谗言,误会代国。又解释说代国这次集结兵马,其实并不是准备与魏国为敌,而是准备帮助魏国。代魏之间,本为兄弟之邦,代国见魏国受到燕国的攻击,准备出兵救援。现在代国兵马已经完成集结,只要魏国皇帝陛下允许,代军一定如同秋风扫落叶,横扫燕国余孽。如果燕败魏胜是一计闷棍,那么拓跋什翼犍这个举动,无疑就是晴天霹雳了。不过,无论冉明如何聪明,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拓跋什翼犍会来这一出。此时,冉明就在卢龙寨的城墙上欣赏着这里的风景。冉明并没有着急率军返回青州,诸葛攸这个酱油党,在历史上诸葛攸也想着北伐建功,却功败垂成。冉明并没有重视他,现在冉闵回归,他就更不用担心了。第485章朔风连大漠汉军万里来一更第485章朔风连大漠汉军万里来一群被一只绵羊率领的老虎,甚至打不赢一群被狮子率领的绵羊。这就是领头羊的作用了。冉明相信冉闵在得到青州受到攻击时,绝对不会无动于衷。别看冉闵此时手中没有现成的军队,可是冉明却相信。冉闵有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哪怕再是一群没有训练农民,在冉闵的领导下,也能变成一支凶悍的军队,自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诸葛攸。随着燕国的灭亡,原本臣服有燕国慕容部的各个部落皆派人来卢龙,向冉明表示,他们愿意降服魏国。“东出卢龙塞,北望单于台。朔风连大漠,汉军万里来。胡儿凭奔马,将士气雄哉。破敌勿迟疑,莫待霜雪白”这首诗冉明也不知道何人所作,不过感觉放在这里很是应景。冉明此诗脱口而出,身边跟着的慕容恪赶紧把马屁拍出来了“胶东王真乃天下奇才,可治国,武能定国,就连做诗,也就大气磅礴”一看慕容恪要抢了他们的风头,这些刚刚降服魏国的各部首领不干了,以前他们是臣服燕国,不得望着慕容恪的脸笑,现在慕容恪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作为燕国摄政王,作为魏国的俘虏,他甚至没有这些小部落首领有自由。这些懂汉语的部落首领就大赞冉明不凡,不懂汉语的也让舌人翻译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可是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们,语言实在匮乏,翻来复去,就是那么几句“好,很好,非常好”听得冉明耳朵里快出茧子了。别说冉明剽窃后世的经典,哪怕他弄来一块狗屎,这能被这些人吹成花儿一般。冉明原本非常好的心情,被这群苍蝇给破坏了。现在燕国虽然举国投降,冉明并没有掉以轻心,东北土地的肥沃,冉明知道,也知道东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这块最美丽的富饶土地,却因为气候原因,始终不能被中原民族给利用上,反而成为了一代代的游牧民族崛起的基石。“天与不取,反受其殃”活该中土被一代代的外族所入侵。冉明脑袋反而出现一个更加清晰的念头,“开发幽州,稳固魏国在幽州的统治”不过,冉明并没有脑袋一热,说干就干。人口问题是制约魏国发展的最大瓶颈,现在连气候相对温和,更为富饶的冀州、中原之地,尚有大量良田荒芜,哪里还有心思开发这里可是如果让把幽州放在那里不管,就会便宜代国、高句丽、新罗、百济和扶余。这是一个非常让冉明头疼的问题,虽然暂时没有办法开发这里,不过居安思危是冉明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他不会把问题积压到暴发那一天才去处理。现在摆在冉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汉人人口少,辽东各族混杂聚居,犬牙交错,势力非常复杂。原本冉明是想把鲜卑族消灭掉,可是魏国若想统一天下,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样做只会更激化民族矛盾,更不利于魏国的统治。此时燕军投降的俘虏,冉明并没有让他们吃白食。现在的卢龙,冉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原本逞品字型一主两副城寨,被冉明打通,接在一起。而卢龙的整体城墙也进行了加高加固,并且在更远的地方设置了密密麻麻的箭楼就像炮楼。当然负责修建这些军事设施的都是暂时安置在卢龙的俘虏。原本王猛并不同意冉明使用俘虏修建城墙,王猛害怕高强度的劳动,会让曾经散漫惯的俘虏们发生反抗。可是冉明偏偏这样做了,让王猛非常意外,这些俘虏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工作热情很高。王猛奇怪的问道:“殿下,您是如何做到的”“很简单”冉明笑道:“孤只是告诉他们,我们大魏不养闲人,要想吃饭,必须劳动,想吃得好,想吃得饱,就要干活,干比别人多的活这些俘虏,其实大部分都是可怜人,别看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事实其中抢到的财物,根本没有多少可以落在他们手上,他们抢到的东西,和他们自己,都是他们部落首领的私有财物,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可言”王猛这才恍然大悟,事实上燕国采取的清朝是同样的半奴隶半封建制度,全国子民,都是皇帝的私有财物,皇帝就是最大的奴隶主,而贵族就是小奴隶主,将士和百姓都是奴隶。王猛道:“殿下不是苦于找不到解决辽东问题的办法吗”“先生有何高见”“猛没有什么好计策”王猛摇摇头道:“这些办法都是殿下正在做的。我们大魏有三等民籍,以汉籍为尊,次之归化籍、最次之为夷籍。夷籍不得从军,不得为官,几乎没有半点权力。殿下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辽东的弹性政策,并规定这些非汉族的夷人,若他们为我们大魏努力工作五年,就可以转为归化籍,归化籍虽然不是汉籍,可是已经是自由之身了,他们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同时也可以从军、享受一定的待遇。如果在归化籍年满五年,他们就可以进入汉籍”冉明打断道:“景略的意思是,我们不以血统定户籍”王猛道:“当然,正如陛下先前曾主,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任之。我们大魏这三等户籍,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拥有一定弹性。就算是汉人又能如何只要他们敢因私废公,勾结外贼,出卖魏国,不仅可以除汉籍,还可以打成归化籍或夷籍”冉明知道现在魏国非常缺少人口,如果真能同化掉鲜卑族慕容部以及其他各部,这一下子就可以增加数十上百万人口。民族其实也是虚的东西,只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就算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也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像后世的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甚至没有民放这个概念,可是美国人仍然是世界的老大。不可否认,他们在国家利益上,目标一致王猛接着道:“对于这些俘虏,还有同时投降的鲜卑族宇部、段部、高句丽、扶余等各部,将他们一视同仁,安安份份效忠大魏,就给他们转籍,十年后可以转成汉籍,允许他们内迁,还可以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安家”王猛的意思是不激化民族矛盾,而是安抚为主,利益诱导。在后世,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移民海外主要还是海外有那种他们想要的利益。现在可不比后世,那个时代是崇洋媚外,现在却恰恰相反,胡人都崇华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