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309(1 / 1)

d营以及屯骑重装骑兵、中垒重装步兵军团五军为主,配合冀州安平、巨鹿、赵国、平原、乐陵、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常山、中山十三郡国兵,共计八万九千余人,组建大魏平北军团。平北军团以将近九万人的兵马,对外号称二十万。以三牲祭旗后,大军开赴前线。冉智以背嵬军、虎啸营等五军组建平北军团这不算错误,必竟背嵬军和虎啸两军都有对燕军丰富的作战经验,以整个冀州郡国兵作为第二梯队狙击力量,也算是正确的选择。然而冉智千不该万不该,小肚鸡肠。作为名正言顺的国家继承人,他虽然没有军方派系的心腹,可是他一旦继位,像董润、张温、张艾等冉闵的嫡系将军就会宣誓向他效忠。作为一国之君,任人唯亲是大忌。令狐雷是将门出身不错,他的祖父令狐盛是刘琨麾下奋威将军,父亲令狐泥是刘曜的武卫将军。但是他非但没有祖父令狐盛的耿直大度,也没有父亲智勇双全,况且他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一直以来没有实战经历。就算冉智想抓军权,完全可以拜投靠他的刘科,至少刘科跟着冉明多少有点实战经验。不过作为一个连冉闵都要慎重对待的对手,冉智使用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令狐雷,此举无疑自掘坟墓。令狐雷到任以后,立即取得平北军团的指挥权,率军出发,一路倒也相安无事。魏国冉闵有先天之明,无论对燕、对代、或是对晋,冉闵都已经利用冉明所赚的钱财,储备了大量的粮草。魏国出征,只要不是打太大规模,以及长时期的消耗战,就不会出现粮草危急。然而刚刚进入范阳郡境内,令狐雷就弄出了事情,他与背嵬军主将苏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说来冲突理由也可笑。苏觉作为冉闵的家将,在令狐雷看来,苏觉只是一个普通的下人,冉智的家奴,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用来立威的对象。将帅不合,令狐雷作为将门子弟,犯下这个一个错误实在让人无语。军队系统内,这是一个绝对讲资历的地方。背嵬军主将苏觉那是祖上三代都是冉氏的家将,苏觉的祖父、父亲都随冉瞻南征北战,后来双双阵亡,作为冉氏乞活军中的老人,苏觉一直属于冉闵的铁杆心腹。苏觉跟着冉闵征战沙场时,令狐雷还在吃奶呢。对于这样一个魏军老资格的将领,令狐雷非但没有给足足够的尊重,反而横挑眉毛竖挑眼,没事找茬。背嵬军是冉明专门组建的骑兵部队,和其他部队不一样,背嵬军除了装备了兵刃甲胄以外,还装备上折叠式的单兵锹,可以快速布置碗口粗陷马坑。苏觉率部出发,按照令狐雷的命令,背嵬军需要和虎啸营互有倚角,齐头并进。然而,在部队进入范阳国境内后,在行军中苏觉却在交通要道,以及适合骑兵作战的地点上布置了大量的陷马坑。因为要布置陷马坑,自然而然的降低了行军速度。这个漏洞可算是让令狐雷抓住了。“苏觉尔部为何停止不前”令狐雷一脸桀骜之色,当着冉烽的面,说话毫不客气。苏觉解释道:“燕军骑兵善于突然,如今敌人已经攻入魏国境内,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四处攻击,反之,我们却需要处处防守,现在末将就是希望用这陷马坑来限制他们的推进速度,为我们魏军围歼他们,制造有利条件”在苏觉的计划中,正巧令狐雷这个没有名气的主帅可以让慕容恪小视他们,他们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将燕军引入陷马坑阵。令狐雷自然知道陷马坑是对付骑兵的理想选择,然而现在作为平东大将军的他,一心想立威,紧紧的抓住兵权。对于苏觉这个合理的解释,故事找茬道:“区区七万燕军残兵败将,何足挂齿。苏觉尔莫不是畏敌不前,故意寻找借口,畏战避敌”“我畏敌,我避战”苏觉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冤屈,顿时毛了,他猛的使力扯掉铠甲,指着身上纵横交错的伤口道:“令狐小儿,你也不去打听打听,老子十三岁开始沙场搏命,何时怯过敌畏过战”“况且慕容恪可是当世名将,主上的心腹大患,怎么在你嘴里就成了残兵败将。”作为亲身经历过廉台之战的苏觉,自然知道那一仗,魏国是胜得如何凶险,当时若真出现一点意外,魏国就会一败涂地。显然苏觉不会认为燕军只是一群酒囊饭袋,相反他会给燕军足够的重视。可是令狐雷不知道实情啊,他只知道,魏国是一万人不到,打败了燕军十四万部队,随后不顾疲惫之师,连继再战,并大胜燕国。魏国的大胜,其实只是为了稳定魏国人心而宣传的。事实上当时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损失巨大。根本不像是传言那样,以微不足道的代价,大胜燕军。第442章冉闵无恙天塌下来也不怕二更第442章冉闵无恙天塌下来也不怕“胡言乱语”令狐雷勃然大怒道:“陛下的手下败将,在我们大魏军面前溃不成军的燕军,怎么就变得如此厉害如果尔再敢胡言乱语,雷就以扰乱军心之罪论处”慕容恪自然不是平庸之辈,在同等实力下,他自然打不过冉闵。可是收拾你这个的菜鸟,三千兵马就足够了。听到令狐雷如此贬低慕容恪,轻敌大意。苏觉脸色一变,心中怒气上涌。他刚要开口反驳,在一旁的冉烽拉住了他。冉烽也看不惯这个除了奉承拍马,一无所长的东征将军。不过,作为冉闵的养子,他自然要顾全大局,现在冉闵生死未卜,他自然不希望父帅打下来的基业被这个蠢货败掉。他低声劝道:“当务之急,我们还要以大局为重。东征大将军也旅途辛苦,不如先行休息一下。背嵬军负责在前面探路,虎啸营紧随其后,屯骑、中垒二军与东征将军居中策应”冉烽以前与冉智关系不错,如果没有冉明出现,他就是冉闵专门培养,用来替换籍罴的卫将军。如果冉烽与冉明划开界线,重投冉智,令狐雷也自然没有他什么事了。令狐雷不敢得罪冉烽,不过他是一个小心眼。作为东征主帅,收拾一军主将还是小菜一碟。只要他在粮草上做点小文章,就够苏觉喝一壶的了。将帅不合,这是兵家大忌。然而身在局中的令狐雷并没有意识到,他这样闹矛盾会对魏国制造出什么影响。建康幕府山启明书院的手术室内,冉明剪断了最后的血管缝合线,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就听到门外传来紧急的禀告道:“殿下,敌人太多,兄弟们快顶不住了”冉闵的手术,不仅需要截肢,还需要取出体内的那柄长剑。由于手术时间太晚,新生的软组织已经与剑长在了一起,这个过程非常血腥,也非常麻烦。冉明整整动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他与葛洪交替手术,才算把剑取出来。然后就是截肢。虽然没有人告诉冉明,可是冉明却知道薛陶打得非常辛苦。毕竟书院的军队除了一千余是自固勇士以外,其他都是那些商贾训练的护卫。他们和正规军相比,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对战数倍之敌的西府军,压力可想而知。冉明头也没有回,手术进入了关键时间,他不能分心:“告诉薛陶,要人没有,要命就有一条。他要是抵挡不住,孤把他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葛洪满面担忧的道:“小道友,接下来的事情,贫道可以完成,不如你去休息一下”冉闵的手术过程中,需要输送大量的血液,然而放眼整个麒麟卫以及书院内的师生护卫,却根本找不到与冉闵血型相匹配的血型。最后发现,唯一和冉闵血型吻合的,就是冉明了。为了给冉闵输血,在截肢手术的过程中,冉明就一直充当原血瓶。他自己给冉闵输血,葛洪负责手术。这个过程中,冉明差不多为冉闵输三斤血,即使正常人,献出这么多血也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冉明还需要进行手术。冉明摇摇有点麻木的脑袋,他没有坚持,而是让葛洪去做。下面的肌肉组织缝合,葛洪的经验并不比他差,冉明离开手术台。心里压力一松,他只感觉眼前一暗,普通一声倒在了地上。“殿下”小蓉正要去上前扶冉明。葛洪道:“殿下失血太多,加上疲劳过度,贫道早已给他服下了补气血的药,只要药效发作,他就会没事的。现在重要是,尽快结束手术”“是”丫鬟将冉明抬出手术室,送去卧室内休息。启明书院外,进攻书院的西府军已经狂暴起来了。经过一天一夜不停的进攻,西府军各虎将周楚、周抚、邓遐等将轮流进攻。西府军拥有兵力优势,可以轮换休息。可是书院一方,却只有两千兵马,他们暂时得不到援军支援,死一个就少一个。书院的正门,已经被西府军的冲撞车攻破,院墙也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投石器轰塌。可是顽强的薛陶,率领士卒用沙袋,在门口又布置了另外一道防线“轰轰”一颗燃烧弹在西府军中爆炸。爆点周围的十几名西府军士卒顿时变成火人。现在西府军也发现燃烧弹用水无法熄灭,但是可以用沙土扑灭。这样以来,西府军的损失大减。“嘭嘭”西府军的投石器发射的石弹,砸在书院将士阵中,数人受伤。书院的正门,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修罗场,到处都是血液、到处都是残肢断臂以及人体的各种器官。断刀、断剑,卷刃的斧头,可以想象战争有多么的惨烈“金将军。西门方向快顶不住了”金奴和铁奴带领着百余名壮汉充当救火队员,哪里出现危险,他们就立即顶上去,这一天一夜的战斗,他们毫不轻松。金奴提起铁矛,大怒道:“老铁,我去看看,你先在这里盯着”金奴抵达西门后,一声怒吼,提起铁矛向西府军阵中冲去。金奴到底是随冉闵以三人破三千的猛将,他力大无穷,手中的铁矛,他在手中划成道道残影。铁矛如同死神的镰刀,不停的收割着西府军士卒的性命。金奴冲入西府军阵中,简直如同疯虎如羊群。金奴身上的铠甲精良,完全可以无视西府军士卒的攻击,反倒是金奴手中的铁矛,上下翻飞,杀得西府军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西府军根本无可抵挡。金奴连杀数十人,如此以来,西门进攻的西府军将士胆战心惊,后面的西府军士卒纷纷议论,这个家伙是什么怪物,如此恐怖就连西府军老卒,他们也没有过如此猛人啊。无数西府军士卒被金奴吓破了胆,扔下兵器,扭头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随着金奴的到来,书院的西门也稳住了阵势。金奴回头一看,自己带来的数十名援军,此时站着的竟然屈指可数。书院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他们在咬牙坚持着。其实桓温也不轻松。他的不轻松不是军事压力,而是士族给桓温的压力。冉明虽然是晋国的质子,不过因为他剽窃的诗词,让冉明在东晋仕林间打响了名气。作为一个东晋新晋升的名士,冉明在仕林间有一定的名望。再加上冉明开办启明书院,并且收养孤寡,一时间在仕林间引为美谈。东晋士族心中其实已经认可了冉明,虽然冉明是魏国人,可是他却是当今名士,和他们是自己人。反观桓温,士族门阀对他都没有什么好感。在历史上桓温如果能得到士族的扶持,他一定可以完成改朝换代。桓温现在进攻书院,在士族看来,就是桓温在打士族门阀的脸。从桓温发起进攻开始,晋朝太学院超过一半的学生向褚蒜子请愿,希望褚蒜子制止桓温的暴行。进攻书院其实真正的黑手就是这个黑脸老娘们。褚蒜子怎么可能自己抽自己的脸呢无奈之下,褚蒜子采取了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书生大张旗鼓的宣扬之下,桓温的原本就臭的名声,现在更臭了。东晋那些没有出仕的名士,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放言,东晋众臣和桓温都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那些清流大臣坐不住了。他们做官依靠的就是清流名气,现在如果真坐实了与桓温为伍,他们的仕途就完了。他们开始弹劾桓温不法,在清流大臣的影响下,那些拥有实权的大臣越来越多向褚蒜子上书。看着满满三大箩筐的奏折,无一例个,都是弹劾桓温的。褚蒜子暗骂,这些不识实务的大臣。同时,褚蒜子下令桓温尽快结束战斗褚蒜子以及文武百官的压力,压在桓温头上,自然让他感觉不舒服。可是任凭桓温如何努力,那个摇摇欲坠的书院,就像在激流中的顽石,任凭风浪侵袭,就是不为所动。就在桓温一筹莫展之机,郗超给桓温进言道:“明公,此书院士卒,显然就是依靠血性之气在苦苦坚持着。如果不让他们休息,他们会一直坚持,直到耗尽他们生命中的最后潜能。若明公下令休兵,让他们休息一下,等他们一坐下来休息,再想起来战斗,就”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