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28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288(1 / 1)

d蒜子那样好的运气,褚蒜子有一个好父亲,褚蒜子掌权后给其父褚裒,这样的任命:都督徐州兖州青州及扬州二郡军事,兼徐州兖州二州刺史,卫将军,出镇京口。褚蒜子为什么当稳太后,垂帘听政,当然其中其褚裒功不可没。要知道卫将军可是相当于后世北京军区的司令员,这样的人物力挺她,谁敢反而裴氏却非常不幸了,她没有一个好父亲,也没有好的家世,她虽然姓裴,可是却和河东裴氏没有半点关系,张重华唯一留给他的忠臣,在历史上反而被张祚害死,在外有援助,内有助力,自身能力并不出众的情况下,她和儿子一道被人害死。因为冉明的出现,张重华比历史上早死两年,不过却给谢艾留下了“青眼”也给他留下了辅政诏书。虽然谢艾被张祚打发去了敦煌,可是谢艾却提前获得了张祚的阴谋。在这个时候,谢艾正等着张祚犯错误呢。“娘娘”就在这时,宫中裴太后心腹宫娥小心翼翼的端来一个糕点盘子。裴氏正哄着被众臣吓坏了儿子,哪有心情吃东西。裴氏挥挥手,让宫娥下去。宫娥道:“娘娘,这是永寿宫里赐下的,请娘娘食用”裴氏一愣,永寿宫马氏太皇太后赐下来的东西,她是万万不敢拒绝的。就在裴氏准备食用时,发现上面居然有指甲压出来的字痕。“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甲子”裴氏在心里默默的念道。突然,她脑袋里一阵灵光闪现,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裴氏当然明白,这其中是什么意思。永寿宫赐下来的糕点,六甲,让她脑袋里不禁显现平时这个淫荡婆婆的样子。裴氏快速吃下这六块刻有自摸的糕点。道:“确定”宫娥点点头。裴氏喜不自禁,真是欲让人灭亡,先让人疯狂。她悄悄起来,来到梳妆台前,在梳妆台的小箱子里有一支绿玉玉簪,这并不是普通的玉簪,而是“青眼”的信物之一。拿起一支玉簪,手指微微用力,玉簪上雕刻的凤饰应声而下。“哎呀”裴氏惊叫道“哀家的玉簪”“娘娘,怎么了”“本宫一不小心,把这个玉簪弄坏了”裴氏泪眼朦胧的道:“这可是哀家母亲留给哀家唯一的东西”“娘娘,这应该如何是好”裴氏紧张的道:“这件东西对哀家太重要了。不行,这件玉簪必须修好,哀家听闻东城有家玲珑斋,最擅长修复玉器,你赶紧拿着这个玉簪,到玲珑斋去修,告诉他们,如果能给本宫修好,花多少钱都行”宫娥闻言,拿着这个玉簪离开永宁宫。在宫门处,宫娥被拦住了。张祚想篡位,当然不会对禁宫不管不问,事实上,在马太皇太后的帮助,张祚基本上控制了皇宫,无论是裴氏还是马氏,她们一举一动,都在张祚的监视之下。包括裴氏与宫娥的对话,都可以一字不漏的传到张祚耳朵中。凉国禁卫军仔细检查了这个玉簪,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夹带,而且这个宫娥身上也没有任何信件。宫娥顺利的来到玲珑斋,玲珑斋当然就是青眼的据点之一,虽然宫娥并没有带出一句话,信物损坏,派人来修复,其实就是一个信号。“青眼”据点的情报人员不敢大意,快速将这个讯息层层上传。当谢艾得知裴氏传来的讯息时,他还没有来得及行动,一个晴天霹雳传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姑臧城中就流传出一个谣言。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称凉国有人生出不臣之心,在敦煌郡内秘密训练了超过万人的军队,准备密谋造反。虽然谢艾有“死士”,有“青眼”,可是他却没有查到谣言的源头。这个谣言并没有指出谋反的就是谢艾,可是在敦煌郡训练私军,任谁都可以猜测出,这是谢艾。原本,冉明也是无心之举,只是单纯的想,恶心一下谢艾。谁曾想,冉明歪打正着,谢艾却要在这个时候发动政变,推翻张祚这个凉国权臣。这样以来,这个谣言,杀伤力太大了。冉明不仅无意间帮助了张祚,还给谢艾的政变,带来了无数变数。谣言愈演愈烈,很自然就传到了张祚的耳朵中。张祚得知这个消息急忙与心腹赵长、尉缉商谈。赵长作为张祚的心腹,其实不是单纯幕僚,事实上赵长是张骏、张重华父亲执政时期的中常侍,可谓是皇宫宦官第一人。张祚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为了能问鼎至高权力,便与庶母马太后勾搭成奸,从中牵线搭桥的就是这个赵长。张祚为了拉拢赵长和尉缉等张重华心腹之臣,还于赵长、尉缉结为异姓兄弟,引为知己。面对张祚的知遇之恩,赵长更是投桃报李,伙同马太后,伪造了张重华遗命,任张祚为持节、督中外诸军、抚军将军,辅佐国政。赵长能在皇宫屹立骏、重华、耀灵三朝不倒,足以证明其有过人的能力。而尉缉则是张重华时期的亲信,嬖臣。如果大家不了解嬖臣什么意思,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八:“且张易之、昌宗,后之嬖臣也。”这个尉缉在张重华时代就是一个可以一醉累月轻王候的人物,而张重华死后,一无所长的尉缉就被打落凡间,这种大起大落,他非常不适应,就很自然的投靠了野心勃勃的张祚麾下。张祚虽然野心勃勃,可是识人之能却非常差,作为张重华时期的心腹,全部投靠在他麾下,足可见赵长和尉缉不是什么忠贞之臣。然而,张祚却对二人信任有佳,不得说,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坟。赵长几乎没有考虑就告诉张祚“这件事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就算谢艾是冤枉的,也就冤枉了,杀了就是,根本没有必要去查证。”尉缉也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张祚道:“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赵长则道:“这有何难,杂家些许小计,定能让谢艾授首”“计将安出”张祚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赵长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赵长当初引其拜见马太后,生性淫荡的马太后,寡居在深宫,饥渴难耐。遇见张祚,就所谓干柴遇烈火,二人勾搭成奸。张祚的生猛填补了马太后的空虚,在后来的日子里,马太后在宫中为张祚靠山,屡次为其谋划前程。在张重华死后,赵长更是尽力支持张祚掌握凉国朝政大权。在惯性的思维方式下,张祚也认为赵长无所不能赵长道:“时难未夷,宜立长君,耀灵冲幼,当立长宁候祚。新君既位,他谢艾岂敢不来朝拜新君”“妙妙,此计甚妙”尉缉抚掌而笑道:“右长史真乃一石二鸟,既为兄长正名,又能除去兄长心腹大患”虽然张祚此时权重位高,为凉国大都督,辅佐国政,可是他必竟不是国君。他早已垂涎张重华发妻裴氏的美色,可是碍于吃相太难看,才强行压下心中的欲火。如果他成为凉国国君,就可以名正言顺,留宿皇宫,也可以临幸裴氏。张祚想也没想,就决定按照赵长的计策行事。在原来的时空,张祚就是依靠赵长的计策,如愿篡位,也如愿得到了裴氏,就如愿杀掉了谢艾。自从凉国谢艾死后,再无大将之材,十年后,前秦一举灭掉了凉国。因为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重华死了,可是在他死时却阴差阳错,将最大的依仗“青眼”留给了谢艾,因为“青眼”谢艾动察了张祚的阴谋。第412章张祚篡位凉王五更第412章张祚篡位凉王大魏永兴五年十月十六日,这天邺城晴空万里,人影交绰。这天正是冉闵离开邺城,出巡长安的日子。临行前,张平将“天聋地哑”最新收到的一份情报交给冉闵,冉闵看到情报上写着凉国不仅没有理会魏国的最后通牒,大都督张祚反而密谋除去谢艾。原本冉闵想给凉国施加一些压力,可是未曾想,魏国还没有出手,张祚和谢艾就先斗起来了。冉闵一阵开怀大笑,拿着情报高高举起道:“真乃上苍保佑,朕尚未离开邺城,喜讯先至,凉国重臣相互倾扎。而我大魏臣民用心,将士用命,定能马到功成”“戎狄扰乱中华,胡、羯、氐、羌都怀有篡国之心,动荡丧乱,旬月不断。晋失其鹿,天下共逐,华裔无主,群后佥以九州之望无所依归,神祇岳渎罔所凭系,朕摄行大统,思与兆庶,同兹更始。”冉闵被开国四十八臣共推为皇帝,那只是逼不得已,只能算是割据势力之一。就算是一举收复关中,在天下人眼中,这也是冉闵逼不得已,毕竟是秦国率先发动的战争。冉闵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表露出自己想统一天下的决心,现在在朝臣送行,邺城十数万百姓面前,第一次宣布,他冉闵要稳定天下了。就在冉闵话音刚刚落,数万大魏军将士、十数万为冉闵出巡百姓,高呼道:“大魏万岁,皇帝万岁”将近二十万人齐声高喝,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听着冉闵的激昂的演说,大将军董润、车骑将军张温、骠骑将军张遇、蒋干、石宁、张艾、曹伏朐等将领的嘴巴都快裂到耳朵根了。像刘群、钟早、条攸、崔悦等臣也激动非常,对于大臣来说,任何功勋,都比不上开国。只要冉闵扫平天下,他们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此时,要说天下之争,大统之争,主要是指是晋魏之争,要说魏晋之争,不如说是嫡庶之争。因为五胡乱华,汉人士族为了躲避战祸,举家南迁,就有了衣冠南渡。纵然是举家迁移,士族由于大量的不动产和土地却无法带走,在这个背景下,士族门阀纷纷留下庶子,和平时不受待见的子弟,留下来看管家业,实际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在衣冠南渡这四五十年间,北方大地上,先后是匈奴人、再是羯人当政,这些胡人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他们乐意,就抢就夺。四五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这些留北支成员与江南的嫡支有了非常大的怨念。由于冉闵的横空崛起,这些留北支士族,纷纷成为魏国官员。在对晋朝的立场上,冉闵的利益,其实北方士族留北支庶支的利益。嫡庶之争,向来惨酷,向来无情。因为在儒教礼法之下,作为庶子,他们的待遇甚至不如那些受宠的奴婢。嫡庶之间,能和平共处的,十不存一。打下凉国,就是扫平天下的第一步,众臣开始在心里谋算开了,必须要彻底让嫡支不能翻身,最好让他们随着晋朝死亡。好在刘群在粮草准备方面本来就是以长期战争来准备的,就算冉闵在临行时改变战略目标,魏国也不需要做出太大改动。就在十月十六日这一天,魏国战争机器重新开动起来了,无数粮草和各种装备、辎重物资开始向关中源源不断的运输着。除了魏国战略机动部队,像二流的郡国兵也都进入战备环节。话说燕国这边,由于慕容恪与慕容垂商定了“先发制人”的策略,随即慕容恪就开展实施。小皇帝慕容晔病重,手握重权的摄政王慕容恪连哄带吓,摆平了慕容晔。随即燕国老黄牛皇甫真也准备启程了。一百名鲜卑慕容部年轻美女,连同高句丽、扶余、三韩一百美女,他们跟随三百余车财物、在一千余名民夫,三千精锐骑兵的护卫下抵达卢龙寨。这次出使魏国,皇甫真是正使,而副使则是慕容垂。慕容垂原本不会成为副使,可是他的儿子仍在邺城大牢里关着,慕容垂央求慕容恪,慕容恪被慕容垂磨怕了,就同意了慕容垂的请求。慕容恪同意了慕容垂的请求,作为燕国请降使团副使慕容垂出发三天后。慕容恪突然接到慕容垂家将送来的一封信。慕容垂在信中告诉慕容恪。四哥,你的决定没错,这才是老谋成国。向魏国请降,这也确实是保全鲜卑慕容部的最好办法。可是作为慕容皝的儿子,他实在不甘心父辈付出心血打下来的江山在他们这辈手中沦丧,所以他要做最后的努力。这次他出使魏国,目的就是背水一战,如果魏军与凉军在战场出现僵持,他会寻找战机,伺机出手,如果成功,大燕复兴有望,也可夺回失地,中兴大燕。如果失败,就把慕容垂推出去,这封信可以证明,这只是慕容垂的私自行为,与大燕其他人无关。到时,四哥可将其妻段氏及家眷绑缚魏国请罪。慕容恪看到这封信,简直是从头凉到脚,虽然使团携带大量的财物,不过先前慕容恪曾严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邺城。算算时间燕国使团已经出发三天,恐怕此时早已进入魏境。就算追,慕容垂有可能会提前发动攻击,这样不仅不公得到冉闵的谅解,反而可能致慕容垂于死地。慕容恪纵然再生气,也没有办法,无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