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士卒们受伤了,可是让他们利用医学知识,进行医治。这样以来,道士有了生路,也不会采取装神弄鬼,招摇撞骗。想到这里,冉明脑袋中顿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对道教进行改革。在历史上除了信奉道教的信徒,对于普通人而言,道教就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人们对此极为反感。相对而言,佛教和基督教给普通人的感觉要好得多。在中国历史上推宠道教的朝代不少,像唐朝,因为他们借着老子是李氏的祖宗的名义,推行道教,还有宋朝,包括明朝,很多天子都是求道天子,可是事实上,道教得到享受朝廷的,却并没有取出太大的发展,就算了是最强盛时期的道教元代的全真教,全国有信仰的百姓中,信徒不过十之二三,比起佛教徒的十之五六差得太多。作为后世之人,冉明当然知道道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正统的道士,他们都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他们道教的思想源泉,所以老子就是道教的教主。根据老子想尔注,道教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庄子。作为一个宗教,道教的组织是非常松散的。有寻仙问道追求羽化升仙的修炼派,有老庄学说派,也有符箓方术。道门三大宗派,分别为崇拜老君的天师道,崇拜元始天尊的上清派,和崇拜太上道尊灵宝天尊的灵宝派。这三派之间,不仅不相互配合,反而有着国人的秉性,内间之间,相互拆台,相互诋毁。冉明认为,道教只所以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像基督教、教、佛教一样,成为巨大影响的宗教,就是因为有着致命的缺陷,信仰的神仙太多了。在道教的理念中,最高神明是元始天尊就是葛洪弄出来的、灵宝青春天尊、道德天尊,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长生大帝、土皇地祗。除了三尊六御这九位大神,道教还信奉五斗星君、四方二十八宿星君,这样以来,神位就是几十个,加上什么文昌帝君、财神、还有护法四帅,这信仰的神灵太多了。别说是一般百姓,就算是职业的道教学者,有时他们也弄不清,到底谁跟谁的关系。相对而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就简单多了,耶稣是唯一的神,三位一体:同一个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上帝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旧约申命记别说是学者,哪怕是一个不识字的老百姓,他们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明白,自己如果信奉基督教,就向一个上帝虔诚就可以了,所以因为简单,所以有效,这样以来,基督教才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冉明心里有了这些想法,就想去找葛洪讨论一下,道教的改革。当冉明来到冉府前院,发现葛洪正在羊毫笔在宣纸上作画,冉明并没有经过葛洪身边服侍的道童青云,悄悄来到葛洪身后。葛洪非常专注,并没有发现冉明的到来。冉明一看葛洪所画的东西,差点惊讶的叫出声来,只见葛洪案上有无数书鼓稿。冉明知道葛洪在历史上留下一部医学巨著就是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这个时候,葛洪在纸上画的竟然是手术的情景,通过五幅形象的画像,把手术的开始、过程、结局画得入木三分。现在葛洪画的就是手术刀、针、止血钳等工具的介绍,不仅画了图形,还标注上了样式和规格,以及手术的注意事项。这个时候,葛洪发觉了身后的冉明。现在葛洪已经和冉明熟悉了,他知道冉明没有什么架子,不会介意寻常礼节,也没有向冉明行礼。只是欣喜的道:“殿下来得正好,老道正要去请教殿下”冉明道:“不知仙翁有何指教”“指教不敢当”葛洪沉吟道:“只是这手术之法,有些不甚明了的地方,请殿下不吝赐教”“赐教不敢当。”冉明笑道:“在下所知并不太多,可以在一起相互学习。不知仙翁何处迷惑”葛洪道:“不知这感染是何物”“感染”冉明感觉有点头大。他想了想,解释道:“其实,感染有时就和传染一样,都是但严格说来,两者又有一定差别,“感染”的范围比“传染”更广,“传染”一般是指病原体从病人携带者或患病动物传染给健康人,而“感染”除了包括“传染”之外,还指人体感染原来就存在于自己身上的病原体。”冉明发现自己越是解释,葛洪越是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冉明想了想也感觉如此,其实这些东西,在后世并不高深,可以说只要是一个初中生都会明白的道理,可是现在葛洪这么一个大学问家,居然连感染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有什么病原体,更让他一头雾水。冉明终于废了一个时辰,几乎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这才把手术中的一些要领教明白了葛洪。冉明松了口气,这个时候,他已经被葛不耻下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搞得头,而且冉明还忘记了自己的来意。冉明正准备离开,葛洪却道:“殿下慢走,洪还有事想要请教”冉明道:“仙翁啊,我是实在没有实在可教的了,我会的东西,一点都没有藏私,全部都告诉你了,现在差距,最多就剩下一点,那是孤比仙翁动手的经验丰富一点。”葛洪道:“老道不是问手术的问题,现在老道已经把这个手术明白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试验了,改天让青云去死牢买几个死囚,在家中试验一下”冉明道:“那仙翁的意思是”葛洪让青云端上两杯茶水,自己先喝了一口,自从偿到了冉明发明的煎茶,就再也不喝原来的那种乱七八糟的茶了。葛洪露出享受的表情,好一会儿,才道:“贫道本是方外之人,原本这些事情不应该贫道过问,可是”半晌,葛洪难以启齿的道:“可是贫道不能眼见着我道教渐衰。”冉明不明所以:“怎么会衰落呢,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原本确实是好好的。”葛洪抚须道:“可是还不是因为殿下。”“和我有什么关系”冉明无辜的道。葛洪指着冉明道:“若不是你在陛下和太后面前诋毁我道教,说我道教诸多不是,这才会让陛下和太后,对我道教有太多识会,现在太后极力打压我道教,现在道教香火几乎没有了,没有了信徒的香火供奉,贫道那些徒子徒孙都活不下去了”葛洪还装模作样地感慨的道:“道消魔长啊”冉明虽然不是道教罪魁祸首,不过真的和他脱不了关系。冉明在皇宫揭穿丹药的真面目,特别惹怒了禇蒜子,褚蒜子从二十二岁就开始当寡妇,其实罪魁祸首就是丹药,现在连她的儿子差点遭到毒手,如果不报复,就不是褚蒜子了。褚蒜子下令杀掉所有建康城的炼丹药的方士,其他道士闻风逃得没有影了。褚蒜子还不甘心,只要是有炼丹炉的道观,统统抓人封观。这下,道士几乎销声匿迹了。朝廷向来是百姓的行为风向标,太后不喜道士,下面的官也不敢明面支持道教,有些官员为了讨好太后,就巧列名目,打击道士。眼下在东晋,道士可是一个高危的行业,特别是炼丹术士,抓了以后直接以就杀,根本问青红皂白。冉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道消魔长,服了”不过,冉明也不给葛洪留情面,直言不讳的道:“道教的那些败类,自己不知自受,道教能有今天,也是咎由自取,愿不得别人”“哎”葛洪叹了口气,不再言语,对于那些学了皮毛道术,就敢四处招摇撞骗的假道士,葛洪心里就是百般不耻,可是他没有办法。必竟道教不像基督教,那个时代基督教可是有卫教军,只要是对基督教有恶劣影响或是反对他们的人,卫教军就会出面,收拾他们。第350章去繁为简七更为盟主陈应万赏加更第350章去繁为简“殿下言之有理。”葛洪不好意思的道:“世风日下,贫道心里也有数此事也怪不得道友,不过贫道确实不忍心看着道教消灭,如果道教的光辉在洪手中消失,洪恐怕日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所以,贫道知道殿下高才,故尔希望殿下,给道教一条活路”“这个倒是一个大问题”冉明也感觉头疼,毕竟这个问题是他引起来的。可是引起来容易,一念就造成了这种情况,可是要想解决,难度太大了。冉明只是一个魏国大使,在东晋朝廷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力,虽然他可以和褚蒜子说上话。不过冉明没有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左右褚蒜子的行为决策。总不能,直接这样冒失的去跟褚蒜子说,道士是好人,你放了他们吧,在全国推行道教。如果冉明真这样说,褚蒜子肯定会思考冉明的用意。甚至更加大对道教的打击力度。至于在魏国,佛道两家各占半壁江山,由于冉闵根本就不在呼长生不长生的事情,他并不喜欢佛,也不喜欢道,二者之间,谁也不帮,想发展,各凭本事。所以冉明也不想打破魏国的宗教局面。“仙翁之言,孤也明白。”冉明看着葛洪认真的道:“说到底,这不是孤的原因,而是道教在理念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和缺陷。道教要发展,必须在根上进行改革。”“道教的这些缺陷和先天不足,就连我这个外人都可以看到,我想仙翁应该早已体会到了吧”冉明看着葛洪笑呵呵的道。葛洪点点头,他并没有否认,其实葛洪远比冉明了解道教。特别是道教的一些旁门左道,真正的道士其实很少入世,他们只在深山中深修。无论修炼派,还是学术派,他们的追求,就是心中的大道。可是偏偏有一些学了一些皮毛的“假”道士,利用手中不成熟的道术,招摇撞骗,骗钱骗物。冉明接着道“人,都会怕死,特别是身份越是尊贵的人,越怕死道教信徒,死后会成为什么”葛洪有些感触的道:“天下间,万物终归尘土,羽化成仙能脱于物外地,怕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呵呵,生死之惧就连贫道亦不能免俗。”基督教除了信奉的神少,容易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勾勒出了一个所谓的天国。佛教信奉的神明和道教一样多,不仅旁而杂,哪怕是一个资源信徒,也无法完全了解佛教的精髓。不过人家弄出了一个诱惑人们向往的极久世界,这也是佛教的优势。不过在这个时候,基督教在中国还没有影,冉明就举出了佛教的例子。人们死后都会进入六道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佛、道之间的最大差异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事实上并没有人能够长生不死。所以这个理论,根本得不到验证。而佛教的六道轮回,这就不同了,谁知道死后会出现什么事葛洪也知道道教指给人们的路,其实非常不容易走通,想长生却没有人可以长生。佛教人画出了一个大大地饼,虽然不能充饥,可你至少能瞧得见。想了这么一层,葛洪无奈的苦笑道:“还请胶东王殿下指点迷津”说着葛洪冲冉明执一个师礼,这让冉明受宠若惊。赶紧起向虚扶葛洪。冉明也怕啊,他怕受葛洪之礼会折寿。“指点迷津谈不上,不过。”冉明沉吟道“孤感觉今天这个契机倒是道教的一个机会。”“机会”葛洪是一头雾水,他在心里嘀咕道:“还机会呢,道教被你三言两语弄得危机四伏,八面皆敌,还是机会”冉明起身,来道窗口,任凭窗外的冷风吹乱他的头发。冉明用略嫌嘶哑的声音道:“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冉明冲葛云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不破不立,只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道教不仅可以千载万世,或许能成为天下第大一宗教。”“好一个不破不立”葛洪朗声大笑道:“不知殿下以为应该如何破立”冉明淡淡的道:“关键就看仙翁的了。”“贫道”葛洪指着自己的鼻子道:“老道何德何能”冉明道:“仙翁虽然不理寻常教务,可是论起威望则无人可及。哪怕是五斗米教的杜炅,还是天师道的张天师,比起仙翁来差了不止一点半点。所以仙翁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对道教理论进行改革完善”拍马屁是一个大学问,葛洪明明知道冉明是在拍他的马屁,可是这句话听在他耳中,还是非常舒服的。如果没有冉明的出现,在历史上,葛洪也对道教理论进行了完善,不过他并不是太成功,只是又创出了上清派,弄出了元始天尊这个道教大神。对道教影响也不算小。现在冉明提意让他改革道教理念,葛洪一听就有点意动。“改革”葛洪知道改革这个词语,意思慢改变,革新。改革并没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