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184(1 / 1)

d笔软毫触到宣纸之上,一横一横一竖,她写出了一个碧字。接着她又写了下去,不自觉间,居然写出了碧草清清花盛开,山伯永恋祝英台“祝英台”这时,谢道韫不禁想起冉明在打听祝公远,难道说,这个祝英台就是祝公远的女儿祝英台的你到底是谁难道说是你朝思幕想的情人谢道韫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是却隐隐的知道什么是爱情,祝英台是谁竟然可以让你如此着迷晚上的时候,谢道韫就接过了仆妇的报道,冉明离开东山别院,径直去了玉水河,不时的打听祝家庄,还有附近有没有一个叫祝公远的,有没有一个女儿叫祝英台。“祝英台到底是谁呢”谢道韫语痴出声:“祝管事有几个女儿”小茹道:“奴婢倒是不太清楚。可能燕娘知道。”谢道韫道:“去唤燕娘过来”燕娘就是谢道韫身边四个健壮仆妇之一的顾燕娘,乃北地流民,传闻乃出身将军世家,有一手好拳脚功夫,寻常壮年男子,四五个人也近不了身。小茹出屋,不一会儿,那个圆脸臂阔的仆妇进来暖阁。燕娘道:“不知三娘子唤奴有何事”谢道韫道:“日间你去寻祝管事,可知他有几个女儿”燕娘想了想道:“祝管事好像是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在六岁时夭折,次女、三女儿皆已嫁为人妇,只是小女待字闺中。”谢道韫急切的问道:“那他的小女儿是否名叫祝英台”“不是”燕娘摇头道:“不是,祝管事的小女儿今年八岁,由于早产,自幼体弱多病,名叫豆芽”“豆芽”谢道韫哑然失笑。谢道韫喃喃的道:”谁是才是让冉明念念不忘的祝英台”第263章才女逃婚三更第263章才女逃婚祝公远只不过是谢氏的一个下院管事,而且发妻还是谢道韫伯父谢尚家里的厨娘,二人皆没有读过什么书。祝公远只是粗通算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自然无法取出英台之名。“英是指绽放的花朵,也可以表示喜悦。”英台之意,合起来就是喜悦绽放的花朵。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情话意的名字,若非饱学之士,恐怕取不出这样的名字谢道韫摆摆手,燕娘退出屋外。这个时候,谢道韫发现,刚刚自己写出来的字,笔墨凌乱,仿佛如同孩童涂鸦,就是自己三岁时写的字,也比现在写得要好。写字需要的是心平气和,现在自己的心已经乱了,自然也写不出自己水准的字。谢道韫大窘,好在小茹没有发现,否则丢人就丢大了。她赶紧将宣纸合起来,揉成一团,扔在废纸缕里。谢道韫道:“算了,今天不写了”小茹道:“三娘,要看什么书,奴婢去取”谢道韫道:“不用,今天也不百万\小说了,去把嵇琴拿过来”谢道韫是诗、书、画、琴、经样样精通,她拿着嵇琴,搜寻了一下记忆中的曲谱,慢慢的演奏起来。毕竟谢道韫不擅长二胡,她所长的不过是古筝。虽然说音乐是一脉通,脉脉通。你让郎郎拉拉小提琴,他不见得是多么出色。二胡在谢道韫手中,仿佛像一个刚刚会咿呀学语的婴儿,仿佛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蹦出来的,她奏得吃力,让听琴的人也感觉费劲。当然,仅仅听一遍,就能基本上把梁祝的曲谱记下来,谢道韫不愧为才女。听谢道韫第一遍弹奏梁祝,感觉异常纠结。第二遍就感觉有点融恰。第三遍则让人感觉眼前出现一种凄凉唯美的画卷一旁,谢安和谢玄,谢奕、谢郎、谢万等人吃酒谢安突然道:“闻令姜此曲,倒让人黯然泪下。”谢郎道:“虽指法生疏,不过曲子倒也新颖。”谢奕则抚须笑道:“我倒觉得此曲,仿佛在哪里听过”谢玄顿时反应了过来:“我知道了。”“知道了什么”谢安好奇的问道。谢玄道:“三娘演奏的曲子,正是那天冉子阳在曹娥江畔弹奏之曲。我还问了老翁,老翁说冉子阳管此曲叫化蝶”谢安又听了一会儿道:“这首曲子,仿佛在诉说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凄切的故事,开始的很美丽,结束得没道理,想想真是可惜”语毕,谢安心中猛然一惊。莫非,令姜对那冉子阳有意如果说门第,冉明虽然贵为魏国皇族,但是到底底蕴不足。谢安还真看不上冉明的出身,只是冉氏不是一般的世族,现在冉闵当政,冉氏就是一品皇族,谢氏与一品皇族联姻,倒也算门当户对可惜的是,冉子阳却是北地皇族,不是江南子弟经过数代人的经营,陈郡谢氏已经挤身一等豪门,王司马共天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现在谢氏隐隐有超越琅琊王氏之势,所有的基业全部都在江东,如果谢氏与冉氏联姻,肯定会受到朝廷的猜忌,接着就会打压。这样以来,对将来,谢氏的发展极为不利。谢安想到这里,心中一动,“一定要断了令姜这个念想”谢安道:“二兄,令姜今年不小了吧”谢奕倒没有想太多,而是回答道:“是啊,令姜是咸康五年生人,如今算起来倒于那冉子阳同岁”谢安又道:“不知二兄有无能入眼的郎君否”谢奕现在倒是明白谢安的意思的了,按照胡人传统女子十二岁就可以嫁人。但是士族不同,士族依旧克守古礼,虽然成婚年龄仍比后世小,但是女子要在十六岁,也就是说十四周岁以后。现在谢道韫已经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年后她就十六岁了。谢奕道:“逸少兄曾有意与谢氏联姻,看他的意思是想在自己的儿子中择一子与令姜完婚。不知安石看,何子为佳”谢玄眼睛一转,借尿遁离开酒宴他急忙向后院跑去,慌不择路,一下子撞在门外的听风亭柱子上。门外传来一声痛苦的呻吟声,谢道韫丢下嵇琴,来到屋外。“幼度,你是怎的如此冒失,如今也十二岁的人了,应该知道刻尽守礼,礼可废”“我的好姐姐,火烧眉毛了,你还如此。”谢道韫道:“发生了何事”“事情是这样的”谢玄把谢安与谢奕商议谢道韫婚事的事情告诉了谢道韫。谢道韫一听,心中更是大急,如果没有冉明的出现,无可厚非,她肯定按历史上原来轨迹,被谢安作主,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事实上,历史上的谢道韫并不幸福,她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王凝之却样样平庸。就好比后世,你让一个博士女嫁给一个高化差异,让他们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夫妻生活也难以和谐。历史上,谢道韫是拿自己的丈夫和谢郎、谢玄、谢渊、谢川相比,当然,王凝之就是一个彻底的书呆子,毫无情趣,这样的生活怎么能让心比天高的谢道韫满意现在她的世界里有出现了冉明,冉明渊博的知识让谢道韫感觉佩服,而且冉明身上有一种普通士族子弟所没有的气质,那就是阳刚。冉明是一个从血雨腥风中杀出了将领,前生后世,一直身居高位,早已培养出了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更何况冉明的谈吐风趣,让谢道韫感觉心动不已。谢道韫心里非常乱,她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了。王羲之的名声非常大,他的儿子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献之,现在王献之还是一个小屁孩,更让谢道韫失望。她也明白,谢与王联姻是家族的需要。理解谢安的做法,但是不代表支持。她谢道韫可不是王昭君。而且她还不想做那个任命的王昭君一夜未眠,谢道韫到天快亮时,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小茹趁着夜色给她收拾了行囊,然后,谢道韫和小茹、顾燕娘主仆三人,趁着黎明前的黑暗,离开了东山别院谢道韫失去,不愿意当命运的木偶,她和后世的小太妹一样,不乐意父母的安排,直接翘家了谢安看着面前“令姜外出游历,望父兄务挂念”谢安脸似寒霜,心中苦笑不已。“小娘不小郎君,我们去哪儿”小茹冲一身男装,手持折扇的谢道韫问道。谢道韫想了想道:“别无去处,我们一路游山玩水,回乌衣巷,找婶娘做主”上虞是谢道韫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山水再美,可是在她眼中,就像常年吃腻的食物,没有一点兴趣。主仆三人,在上虞城中随便买了一辆牛车,从曹娥江摆渡,去了北面的海盐城。而与此同时,经过苦苦搜寻,冉明虽然找到了祝公远,却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祝英台,冉明非常失望,他还打听到孙泰已经离开了上虞,在句荣县境内传道。冉明终于死心了,带着无尽的失望,离开了上虞城离开上虞,冉明命人向东晋朝廷传信,自己已经来了此时,杜聪身上的伤势已经稳定住了,虽然无法行走,不过,躺在马车上,倒也不用担心。一路上冉明放开心胸,和刘嫝忙着四处开店,买店置业不同,冉明全然醉心入游山玩水。从上虞城离开,冉明就去了钱塘县观潮。满意而来,尽兴而归。冉明正准备离开钱塘县,杜聪则用手语道:“主上,钱塘县除了潮水,更有一山,名叫齐云山,山名很有气势,山其实并不高,不过百余丈,因为四周并没有其他山峰,只有它独自孤峰耸立,所以看上去就显得突兀奇绝,仿佛钱唐县的撑天之柱,不如去观之”冉明思来,反正左右闲来无事,不如去看看雨后道路松软,马车行动不便。所以,冉明就没有带马车,一行人,就连女人刘嫝也善骑马,所以行路也不是问题。不过,可惜的是杜聪无法前去,有点失落。这点问题,倒是没有难住冉明。冉明在后世看过汉武大帝里面有一个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名将李广被匈奴人俘虏了,他们就用一张大李广裹起来,这样,可以轻松前行。冉明就像当初一样,做了一个简单的单架,有两名麒麟卫一左一右骑兵架着,用两匹马匹的重量来驮运架住,平均分担五十来斤,倒也不耽误速度金风送爽,天空高远而明净,山林木叶脱落,山就显得瘦了,但是另有一种爽朗峻肃之气,显示有别于春和夏的秋的庄严。齐云山山脚下,冉明一行发现一辆牛辆陷入了一块烂泥地上,任凭鞭子如何抽打牛,牛车却纹丝不动。一个衣着华贵的青年男子,气得连连喝斥婢女、车夫。冉明笑道:“黑山”第264章美女赌注四更第264章美女赌注冉明不喜欢看强者欺凌弱小,哪怕他自己就曾经经常欺负弱小,此刻,看着几乎被训哭的小婢女,冉明的同情心泛滥了。“这位兄台,不必气恼,既然车轮陷进去了,想办法拉出来就是”华服少年抬眼一看,脸色微微一变。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女扮男装翘家的谢道韫,被几乎训哭的婢女,正是小茹。谢道韫道:“兄台有所不知,在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何能把这沉重的牛车拉出来。”冉明冲林黑山道:“黑山,看你的”林黑山下马,来到牛车跟前,大喝一声“起”只见他坦露的臂膀,肌肉凸起,几乎有七八百斤重的宽大马车,应声而起。谢道韫原本害怕冉明认出自己,哪里曾想,一直都是她暗中观察冉明,冉明根本没有见过她,看出冉明好在没有认出自己,谢道韫心中既是紧张,又是失落。谢道韫道:“多谢兄台仗义援手,不知兄台高姓大名”“助人为快乐之本”冉明道:“在下魏郡冉子阳不知兄台如何称呼”谢道韫内心居然神使鬼差的道:“在下,上虞祝英台”闻言,冉明立即脸上变色。传说中的祝英台出现了冉明自然知道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三年。可惜,梁山伯这个呆子认不出祝英台女扮男装。这时,冉明特别留意了一下,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祝英台。此人身材略瘦,身子挺拔,高约七尺约合现在的一米六八广额修眉,唇红齿白,混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灵动之劲江南人身材普遍瘦小,就是男子也略低于北方男子。眼前的祝英台这样身材,怎么也没有办法让人和小巧玲珑的江南美女联想在一起。冉明倒也迷惑了,眼前的祝英台毫无女子的脂粉气,倒是身上流露飒爽英气,举手投足,都是一种豪放和洒脱就在冉明打量祝英台时,祝英台也在打量冉明。她实在想不明白,怎么看冉明都是眉清目秀,薄衫广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