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头”英罗笑着说:“那是好事呀,子嗣繁茂那是盛世太平,兴旺发达之兆。”行吧,这确实是好事。曹皇后特意问:“安王妃的身子如何太医这几日去请过脉吗”“太医说倒是没什么,就是安王妃的身子有点儿虚。安王妃说这些日子夜不安枕,白天也总是精神恍惚,食欲不振。”一百个人怀孕,能有一百种完全不同的症侯,有人爱甜有人爱酸,有人喜酸有人喜辣,有人浑身酸疼,象安王妃这样心神不宁精神不好的也有。“她是头一次怀胎,心里不安也是难免的。她娘家人不是也在京吗可以让亲人多陪陪她,兴许能好些。”第五百二十六章 抹额曹皇后问:“老大呢他这些日子干什么呢”“皇上不给安王指派了个礼部的差事么,听说安王倒是常去礼部,早出晚归的,还挺上心的。”曹皇后没说话,低头抿了口茶。长子对小朱氏不满意,这个曹皇后知道。长相、家世、谈吐举止反正样样不满意,但这是皇上发话,安王不得不娶,而且还得捏着鼻子同她过日子。现在小朱氏有孕,安王倒好象解脱了一样。他以前身上也挂着差事,但可没有这么勤快,现在礼部有什么差事办他倒天天早出晚归了。可这事儿又有什么办法呢就算是皇上,也只能下令让儿子成亲,不可能再下令让他同王妃恩爱。皇上也有管不了的事情。其实在长子丧妻之后,曹皇后并不赞同皇上说的,让儿子再娶个朱氏的姑娘。成亲不比旁的,这是娶回来一个人一起过日子,不是买回来个物件儿,也不是礼聘个属官,白天两个人要一起过活,说话,晚上还要同床共枕。娶个不合心意的,怎么看着都不舒服,白天晚上的不舒服,这份儿难受可能一直要持续到死。也许皇上有皇上的考量,也许他是想磨砺儿子,但是曹皇后觉得要磨砺孩子完全可以换个别的法子,为什么要在他娶妻的事情上难为他呢曹皇后也不是没有为这事反对过,但皇上只说:“此事朕已经有了决断。”皇上在她面前,很多时候还和过去一样。但是那次他自称不是我,是朕。曹皇后就知道那事她不能再劝了。小朱氏嫁过来之后,他们夫妻两个看起来过得还不错。这个不错是把小朱氏和先前的朱氏相比。起码小朱氏安静,识趣,从来没有象朱氏那样跟大皇子天天吵嚷甚至于要动手。很多人都觉得,夫妻间的情分,天长日久总会有的,再生了孩子,那就真真正正是一家人了。曹皇后觉得这事儿放在安王身上不见得行得通。知子莫若母,曹皇后知道自己的儿子,他看起来是个很随和的人,随和到几乎有些没脾气,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很懦弱,但是他如果认准一件事,那是决不会变的,非常执拗,他不会向旁人倾诉心事,只会憋在肚子里。孩子虽然都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几个孩子全是不同的脾性,没有一个重样的也和父母不相同。比如现在身边这一个。刘琰想给曹皇后做个抹额。哎哟一听四公主要表孝心,满宫里都跟着忙活起来了。先是选样子,选料子,刘琰想裁剪的时候,一堆人围着她虎视眈眈,好象生怕她剪着自己的手一样。其实照英罗看,四公主完全不必这么劳动她自个儿,她只要说一声,旁人就能把什么事儿都能预备得妥妥当当的,最后公主收个针,或是绣上那么几下就行了,这样才叫皆大欢喜。公主不受累,娘娘也有面子。但是既然公主想亲自动手,那英罗也不能横拦着不让啊。刘琰挑了个莲花祥云的花样,又挑料子。曹皇后不喜艳色,平素的常服都以淡雅朴素为主,不到年节时肯定不会在身上披挂满绫罗绸缎和珠宝首饰。刘琰选来选去,挑了一块料子。是有些银灰的颜色。这质料当然是不用说,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又象一团水似的软滑。颜色也绝对好看,这颜色,象天即将亮起时天际有星子闪耀的样子,这样的料子京里想再找一块出来也不可能,因为这个是贡品,而且仅此一块。曹皇后看着女儿兴致勃勃的要给她做抹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刘琰做得好坏她并不在意,有这份儿心意就足够了。曹皇后还小声嘱咐英罗:“倘若这个月做好了,那下个月初一的时候记得提醒我带。”英罗连声答应,不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要是公主做得实在太过蹩脚,怎么办就象上次公主做个海棠荷包,结果就因为皇上带出去了,弄得人尽皆知,四公主也因为那个海棠荷包好生了一场气。假如娘娘再把这个抹额带上去见那些来请安说话的诰命夫人,只怕莲花抹额这事又要被人津津乐道个好一阵子了。英罗很明白那些人传闲话的心情。皇家的任意一点儿小事都被万人瞩目,明面上不能说,私下里没人管得了。公主穿一条新式样的裙子,要不了三天外头就有人照样做出来。上次公主绣了个蹩脚的海棠荷包,虽然绣得不好引人讽刺讥笑,但是结果呢今年这一春一夏,京里佩海棠花样荷包的比比皆是。英罗琢磨着,等娘娘真把这个抹额带出去了,八成京里又会掀起一阵儿莲花祥云花样的风气。这会儿天气早就凉下来了,可刘琰做针线居然还做出一头汗来。曹皇后看着心疼,让她放下针线歇会儿眼睛,又让人端汤与刘琰。“这个你别赶着做,又不是急用的东西。”怕刘琰不当回事,曹皇后又吩咐桂圆:“做针线最费眼了,你看着你们公主,每天最多做一个时辰,晚上千万不能让她碰这些。”桂圆连忙应下:“是,奴婢谨遵娘娘吩咐。”刘琰也不是赶着做,不过她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她是这么想的,反正那块料子还有剩,做抹额又用不了多少,假如这一个做得太难看,那她就再做一条,如果第二条还不行那就做第三条。反正到时候把做好的在一起比比,看哪个最好些,就把那个送给母后。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当然作得有些急了,毕竟她可不是要做一条两条就了事的。刘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抹额缝出来之后平滑齐整,绣纹不太走样,能让人看出来绣的是莲花和祥云就行了。说起来是简单,换成别人,这样的活计大概一两天就做得了,但是刘琰嘛,她对自己可没有这样的信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孝心刘琰做成第一条抹额都已经是第四天了。出人意料的是,这第一条抹额做得就不错,远比上次的海棠荷包要强多了。其实倒不是刘琰进步神速,而是李尚宫给了她很中肯的建议。“别太心急。”李尚宫一边慢声细语的劝说,一边几乎是手把手的帮着刘琰做了几针:“公主做旁的事情都还能沉得住气,为什么做针线的时候格外耐不住性子不是布歪了,就是针脚太疏了,这样自然是缝不整齐的。”李尚宫不说刘琰还没感觉到。对啊,她的手应该不算那么笨吧字她也能练好,为什么做起针线活儿来就这么笨拙总是失败好象她做针线的时候,确实总是没耐心,心浮气躁的,手时轻时重,有时候缝出来的那针脚跟虫子爬过一样,横七竖八,歪歪扭扭。为什么她做针线的时候这么不耐烦唔,刘琰认真想了想,大概她是真的不喜欢做活儿,所以一摸起针线来就急躁,敷衍,不用心。不过李尚宫如果不点破,刘琰还一直没发现自己这个毛病呢。果然,象李尚宫说的,静下心来一针一针的慢慢做,好象她做出的活计真的没有那么差。这条抹额做得嗯,很看得过去了。当然这不是跟那些靠手艺吃饭的绣娘们比,而是跟刘琰以前做的那些活计比较,可以说是判若两人了。收边齐整,绣纹平滑,更要紧的是,莲花和祥云都没有绣的太走样。曹皇后倘若戴上了这个,应该也不会丢人了。刘琰把抹额一点一点的细细检查了,捏过捻过,确认没有什么扎人的线头和疙瘩,这才放进盒子里,然后也不要旁人来拿,她自己捧着盒子去宜兰殿。刘琰没想到的是,今儿父皇也在。这个时候他本应该在勤政殿啊刘琰太清楚自家父皇有多勤力了,一年里头刨掉寥寥几日节庆,皇上基本从来不歇息,白天想在后宫见着他那可太不容易了。而且一看他就披着件外衫歪在榻上,刘琰就难免想得更多了。曹皇后一看女儿的样子,就怕她被吓着了,赶紧说:“你父皇有些着凉,不要紧的,太医说连药都不用喝,歇息一天就好了。”刘琰还是放心不下:“父皇真的不要紧吗”要仅仅是着凉,父皇才不会就在后宫歇着,一准儿又去前朝忙活去了。“昨儿夜里有些发热,早上起来已经好了,是你母后不放心,非让我多歇一天。”皇上也赶紧安慰女儿:“这会儿已经没事儿了,早膳还用了两碗粥,胃口好着呢。”皇上一面说,还一面掀了薄毯准备下地,大有要给刘琰看看他身板儿倍棒的意思。“您还是好好儿歇息吧。”看父皇确实不象有恙在身,刘琰才松了口气。不过她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母后小题大做。父皇一年到头操劳国事,刘琰都替她累得慌,这都风寒发热了,还是趁空歇歇吧,哪怕歇一天也是好的。母后一定也是这么想的。皇上问她:“这刮了两场北风,夜里可觉得凉一定记得按时添减衣裳,别冻着自个儿。”“是,女儿知道。”皇上又问她:“这几天都吃了什么胃口可好”“我胃口好着呢,昨儿膳房还送了一道煎蘑菇饼,我吃着挺好的。”皇上笑着看了曹皇后一眼:“听着不错,要不然咱们中午也吃这个”曹皇后笑着说:“成,我这就让人给膳房传话,午膳就叫他们备上。”说了会儿话,刘琰才想起自己来宜兰殿做什么的。她把做好的抹额拿了出来:“母后不要嫌我做的难看,戴上试一试”曹皇后接了过来反正面都看了,有些意外:“这就做好了你这手艺大有长进啊。”皇上也觉得这抹额跟上次的荷包差得挺大,简直不象一个人做的。皇上心里有疑惑,嘴里就说出来了:“这是旁人帮你做的吧”曹皇后赶紧说:“哪里会呢,这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你瞧她眼睛都熬红了。”曹皇后是这么说,但刘琰看得出来,母后多半也有些疑惑。得,刘琰一点儿也不怪爹娘这么信不过她。实在是她以前做的活儿太糙嘛。“是我自己做的,李尚宫手把手的教,还点出我以前做针线时总是太浮躁不耐烦。这个抹额我是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虽然还是不算太好,可比以前是强多了。”刘琰这么说,皇上和皇后可是喜出望外。“哎呀,我闺女这真是受累了。”皇上心疼的不得了:“快让人炖些补品好好补一补,这熬坏了眼睛可怎么办哪。”曹皇后也说:“都和你说了这抹额不急着戴,你别赶着做,伤了眼睛那可是一辈子的事。”虽然身为公主,女红水平怎么样其实不重要,反正将来又不指望她织布刺绣的养家糊口,更不会因为女红不行出嫁后被挑剔欺负。但是刘琰能耐着性子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儿做完,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好处啊。这证明闺女确实是长大了,沉稳了。而且这活计是做给曹皇后的,这孝心也足以让皇上和皇后动容。一个说:“今年就做这一个就行了,可不要再做了,真伤了眼可不是玩笑。”另一个说:“自己知道怎么做的,能做出来,就可以了,不用非得事事自己动手。养着那么多宫人是做什么的你要是自己把活儿都做了,那还要她们有什么用处”得,曹皇后的意思是,今年做这一个抹额她就够辛苦了,千万别做什么活计了。皇上的意思干脆就是从今以后再也别做了,活儿就都让下头人干吧。父皇和母后还真不怕娇纵了她啊。刘琰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没长歪挺庆幸的,就照父皇和母后这个宠法,她觉得自己能这么通情达理真是不容易。也许是因为,她不是从小就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而是已经记事、懂事的年纪才成了公主,住到宫里来的原故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午膳刘琰捧着一册书正在诵读,本来皇上是想看书的,刘琰让他闭上眼养养神,书嘛,就由她来读。皇上笑着把书递给她:“行,那我今天就受用了。”刘琰翻到刚才皇上看的那一页开始读。皇上就眯着眼靠在那儿养神。曹皇后在外头也能听见女儿清脆的声音。这让她觉得心里平和踏实,比别的时候都要宁定。英罗回禀的消息却不是那么让人高兴了。“安王妃一直说心口疼,还说头涨得难受,太医给她开了方子,也施了针,但安王妃还是说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