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家陆轶帮他没承望他感谢,可他也不能这么恩将仇报吧难道他觉得把陆轶踩的一无是处,把功劳扣在自家属官的头上,他就特别有脸面,显得他格外有能为别恶心人了。这件事儿宫里倒没多少人再议论了,已经真相大白了,没啥可议论的。再说二皇子那德行,也让人真心懒得搭理。既然知道这是个蠢货,何必跟蠢货一般见识呢岂不是把自己放到跟蠢货一样的位置上了刘琰也绝口不提这事了。还是小哥的亲事重要啊四皇子的亲事,可有许多人关心着哪。福玉公主当仁不让,揽了重要的活计去,隔了大半个月,就带了一大卷画像进了宫。这些画像都是正当妙龄的待嫁闺秀,出身都不算太低父祖官职至少也是五品起。倒不是福玉公主势力眼,也不是曹皇后偏心小儿子,想给他寻个门第高的岳家。实在是前三个儿媳妇各有瑕疵,都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也确实都是有缘故的。朱氏呢,那是定婚早,早先谁也不知道皇上能当皇上呢,而朱家老爷子确实是个忠正能干的人,就给大皇子定了这门亲。可爹好不代表闺女也好,皇上登基后,朱氏明显才德能为都够不上皇子妃的要求就算以普通人家对长媳的要求来说,她也不够格。她对公婆没有孝敬之心,相夫教子也谈不上,除了享受,其他全部力气全用在了嫉妒上头。现在朱氏没了,换了个小朱氏,倒是没有大朱氏那个泼辣和醋劲儿,不过她嫁进刘家时日尚短,以后如何还得再看看。二皇子妃马氏呢,她倒是不泼辣了,可是太没刚性,人情应酬做不好,连下人都辖制不了,贤惠的过了头。若丈夫是个能体贴心疼她的人倒还好,偏偏二皇子不是那性情,还因为六指的事情,反正这马氏从生了孩子之后一直独守空房呢。三皇子妃萧氏,是忠烈之后,知书达礼,才德都不缺,可是她和三皇子明显是毫无情意,夫妻二人同床异梦。这也不能说皇上和皇后不会选,实在是这结夫妻过日子,和其他事情都不一样。人若在别的事情上努力,总会能见着回报的。唯独这男女之事,并非你付出一分就能收获一分的,两个人脾性不合,就是过不到一起,又或者一方有心另一方无意,这剃头挑子一头热也是不可能成就恩爱夫妻的。这一次挑小儿媳妇,曹皇后决心一定要细细的挑,好好的选,绝不能再成就一对怨偶了。刘琰也格外热心,听说大姐姐进宫,就赶到宜兰殿来了。她说自己是来帮忙的,曹皇后却说她是来添乱的。不管是帮忙还是添乱,那一大卷画像刘琰是仔仔细细翻了个遍。这上头画的闺秀,有的是她见过的,不过好些她没见过刘琰交际的圈子其实没那么广阔,她对应酬不那么热衷,常见的除了宗室里的姑娘,也就是亲戚家的女孩儿,那些不沾亲不带故的,她有好多没见过呢。第三百三十九章 姐妹关于画像还有笑话。福玉公主命人准备这些画像,自然不可能大喇喇的跟人家说,四皇子要娶亲,皇后娘娘要挑一波人,你们快把自家闺女、侄女、孙女的画像送来吧。且不说不能这样干,就算真这么干了,能保证送来的画像就是按照本人画的吗保不齐就把饼子脸画面鹅蛋脸,绿豆小眼画成翦水明眸所以福玉公主这些画像,先保证是按着本人画的,这一下就先把体态、相貌上有大瑕疵的先滤掉了,剩下的这些怎么说都是五官端正,体态匀称的。估计赵磊又被福玉公主拉了壮丁,帮了不少忙。这事儿他是义不容辞,况且别的画师也没有他这么方便。画上的这些姑娘都正当妙龄,虽然刘琰知道这娶妻须要看门第,人品,总之,相貌只能算做敲门砖,但在其后的选择中相貌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可是她还是不由自主先品评起画像上姑娘们的容貌来。人嘛,不管嘴上说得多高洁,其实无论男女老幼大家还是喜欢长得好的人,目光也总是在这些人的身上流连,有好些诗文词赋都是专夸人有多美貌的,从古到今出了好多美男子和大美女,他们的品行有好些都不怎么样,可长得美啊,人们只记住了这个。这堆画像里,要说长得好看的,至少可以挑出四五个来。这就得夸一夸赵磊了,和一般只会照猫描虎的画匠就不是一个水平,赵磊画人不但能抓住特点,重要的是,他还能画出神韵来。神韵这个东西说来有点儿玄虚,但是每个人的气质特点都不一样,一般画师能把五官画清楚不走形就不错了,什么气质神韵就别想了,有的画师画一百人,这一百人哪怕高矮胖瘦都不一样,看起来都象是一家子。画上这几个姑娘应该都是赵磊画的,而且看得出来她们都各具特色。头一张这个是标准的鹅蛋脸,嗯,眉眼很秀气,鼻头很圆润这鼻子很讨长辈们喜欢,认为这是有福之相。嘴唇生得也好,挺饱满,又不显得肥厚,这大概是因为唇峰和唇角生得玲珑有致的缘故。看身形,也挺好的,个子不高也不矮,要是太高了一般总会显得有些笨拙,骨架不大,骨肉匀亭。是个美人,而且是个很端庄、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的美人。刘琰看了一眼画上的名字。袁若锦。名字也挺好听的。刘琰确定自己没见过她。按说这么漂亮不应该没听说过啊,毕竟一年里总有几个做寿、成亲、送殡的大场面,按这姑娘的相貌和气质,就算没见过,也该听人提起过。掀过这一张,下面这一张也是个美人,不过和袁若锦不太一样。这位姑娘看着就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穿着白衫青裙,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画中人的眼神带着那么点儿幽怨,看起来仿佛离着很远。这姑娘名叫章敏之。名字不大象个姑娘的名儿,不过这个人刘琰听说过。章家也算是家世不凡了,他家的人好象特别会读书,据说往前数好几辈还出过宰相,现在也有人出仕。刘琰听说过这位章姑娘,有才气,但为人倨傲,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呃,这个年纪才议亲已经算是晚的了。要不是大姐弄这些画像来,刘琰还不知道京里有这么多漂亮姑娘,亏她平时还觉得自己不算见识短浅呢。再往下翻,这几张画里有一个她认得的人,是外祖母那边儿的亲戚。刘琰她外祖母,曹皇后的亲娘姓陈,陈家在他们那一块儿也是个大族,陈家的几位表舅刘琰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根本记不住谁是谁。只有这位陈表姐她有些印象,因为这位陈表姐也在曹家住过一阵子,刘琰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会翻绳,而且会的花样儿特别多,绣花儿绣的也不错。怎么这位陈表姐还没出嫁刘琰不太记得了,毕竟她跟陈家人真的没多少来往,后来也就知道陈家有个表舅舅应该入朝为官了,不过做的什么官刘琰记不太清楚。这位陈表姐在曹家她又见过一次,只是那回她没多待,也没有跟她说过什么话。呃嫂子待选人之中突然冒出个表姐来,刘琰总觉得怪怪的。她也知道有人跟曹皇后鼓吹什么亲上加亲,说自家亲戚知根知底,比外人又贴心。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可刘琰总觉得这样别扭。哪儿别扭她也说不上来,总归就是别扭。不管是表姐可能当嫂子,还是那些亲戚们谄媚讨好样子,都让她觉得别扭。最后一张画上那个姑娘看起来挺娇小的,模样真是俊俏,明眸、樱唇,乌鸦鸦的头发梳着双鬟,簪着细巧的花饰和一枚玉梳,脸上带着讨喜的微笑。再看名字。袁若秋。这名字和刚才第一张那姑娘挺象啊,一家的福玉公主点头:“正是,这两位姑娘确实是姐妹,父亲袁镇文,曾任武德郡守,今年春天的时候调任进京,袁家人也跟着进京居住。”“怪不得呢,”刘琰说:“我说这么漂亮的姑娘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原来是才进京的,多半还没有和京里的官宦人家交际往来,不然以这姐妹俩的相貌,刘琰肯定会听人说起的。她们说起袁氏姐妹,曹皇后也示意宫人展开画纸,细看过这姐妹俩的相貌。“袁家有姐妹三人,袁若锦居长,今年十八岁。袁若秋是最小的一个,与四妹妹倒是一年生人。”“哦,”刘琰顺口问:“她们姐妹的画像这次一起送来那要是咱们最后挑中了妹妹,这个姐姐怎么办袁家是不是得赶紧也给她找个人家嫁了”曹皇后笑着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你这想的也太远了。”刘琰摸摸头,也笑了。确实是她想得太远了,这八字都没一撇的事。袁家姐妹两个确实都长的不错,但是她们才进京,不比在京里的其他闺秀熟悉知根底,这也是她们的短处了。第三百四十章 长处既然曹皇后注意袁家姐妹了,福玉公主就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袁若锦这个姑娘是家中长女,她母亲贺氏是袁镇文的原配妻室,不过已经过世多年了,袁若锦是由祖母和婶娘照料抚养长大,听说既有文才,品性也不错,能打理家中事务,孝敬祖母和父亲,管教弟弟妹妹,很是能干。”“袁若秋是继室所出,听说是个很乖巧孝顺的姑娘,她母亲身子弱,她曾陪着母亲在庄子一住就是五六年,陪伴于病榻前侍奉汤药,她母亲病逝后,她又在庄子上守足了孝才回到袁家,也是个好姑娘。”刘琰有点儿意外,还真没看出来这个小袁姑娘也挺可怜,没有了母亲,终归是极大的憾事。曹皇后对双双丧母的袁家姐妹并没有什么偏见,不会觉得丧母长女缺了教养,更不会觉得她们命格硬,是不吉之人。真要说,难道母亲在世的姑娘就都有教养了那先前的大皇子妃朱氏她母亲倒一直活得好好儿的呢,老太太别提多硬朗了,骂儿媳妇的时候中气十足,隔壁人家都听得一清二楚,她可给了儿女什么好教养再比如她跟前的福玉公主,钱家十几口人只活了她一个,难道她就命硬不吉她现在的教养品行又比谁差了曹皇后问:“她们你都见过”福玉公主点头:“前些日子见过,是在端家的寿宴上,袁家跟端家有亲,她们姐妹也去赴宴了,这位大姑娘举止娴静,待人处事都很有分寸,这位小些的袁姑娘性情看着挺娇憨的,端老夫人很喜欢她,说她可人疼。后来我府上的水阁修缮好了,我还请她们来过一趟,看着都是好姑娘。”说过袁家姐妹,福玉公主又跟曹皇后说其他几个姑娘。刘琰扯扯她袖子:“大姐姐,陈家这个表姐叫什么来着”“哦,陈云岚啊。”福玉公主并没多说,只说:“你还记得她”“记得啊,我还记得她有一块绣着燕子的手帕呢。”福玉公主想了想:“她女红是不错。”但陈云岚是没指望做这个四皇子妃的,这一点福玉公主很清楚。别人家也许有的知道福玉公主准备画像的用意,有的也许不知道。但陈家这画像是他们家主动跟福玉公主请托,才放进这一次人选之中的。她们家不指望能入选做皇子妃,可是想着毕竟是亲戚,要是能做个侧妃也很好,四皇子将来总会照应陈家一二。陈云岚做不了四皇子妃的缘由刘琰不知道,曹皇后、福玉公主心里都明白。就算陈家早年两面三刀,对皇上犯过的错事儿按下不提,陈家还另有一件大隐情。陈云岚也好,陈家她这一辈的其他兄弟也好,都并不是亲生的。也不知道是生了什么病症还是遭了什么冤孽,刘琰她那几个表舅舅家没有一个生得出孩子来的,陈云岚他们全是陈家悄悄抱养来充当亲生的,为了避人耳目,没从近处抱养,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抱回来的婴孩,还在老家时,一般人都不知道陈家这秘密,京城就更没人知道了。“这是宋葳英宋姑娘,父亲是少府官宋灏全,我记得她随她母亲进过宫,不知道娘娘还记得吗”曹皇后点点头:“我还记得,不过那时候是个小丫头,现在也长这么大了。”曹皇后抬手摸了摸脸:“真是不服老不行了。”“娘娘哪里老了,眼下是正当年呢,等这小儿媳妇娶进门,您将来还要操心孙子孙女儿的教养,再过些年,还要给他们再安排亲事呢。”曹皇后只是一笑。听起来这人活着就是永远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不过什么人不是这样呢真等到哪天什么心也不用操,什么累也不用受的时候,大概也就该咽气入土的那天了。这些画像她们看得津津有味,用过午膳接着看,外头有几拨人过来都让英罗先打发回去了,都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不用问皇后娘娘,就让他们先按过去的旧例办着就是了,眼下还有什么事是比四皇子的亲事更要紧的用过午膳喝茶的时候,福玉公主同刘琰开玩笑:“你这尽心尽力的给自己找嫂子,回头四弟肯定得好好儿谢你。对了,你也不用担心,姐姐我不会厚此薄彼,回头我给你也弄一箱子画像来,让你选驸马的时候也方便省力气。”刘琰就笑:“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