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口小口的抿着温水,因为咳嗽,她的面色透出一股不正常潮红。“昨天赵太医开的药就有镇咳的功效,”刘琰不敢大声说话,甚至喘气都只轻轻的吸气,再缓缓的呼出去,生怕喘气急又引起一阵咳嗽:“如果有更好的方子,昨天肯定就用上了,又何须今天再催他。”李尚宫何尝不知道可眼看着公主这么病着,心里实在着急。“公主还是别说话了,好好养神。”李尚宫怕她说话再引起一通咳嗽,可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桂圆来回事也是自说自话,只用刘琰点头或是摇头就行了。“公主,御膳房送了十二盏灯来,奴婢让他们送进来公主瞧瞧吧”这样回话刘琰就只用微微点头就行了。过上元节,各处都进灯笼之类礼物来,连膳房都凑这个热闹,而且是赶在过节的当天送来。不过灯送进来了,刘琰就明白了。这些灯都是面做的,一共十二盏,是十二生肖的样子,不知道是膳房谁的手艺,灯做得栩栩如生,还上了颜色,看上去一点儿不象是面做的。这些面灯里面都可以注灯油,放灯芯,如果嫌灯油有气味,不方便挪动,也可以用蜡烛,点完了,节过了,还可以上笼再蒸一蒸接着吃,可以说是一点儿不浪费了。“做得好,赏。”然后又接连有人送灯来,有宫里头各处的孝敬,也有宫外亲近要好的人送的。比如曹仲言的灯,昨天就打发人送来了,一共送了八盏,果然象他说的那样,从大到小都有。大的简直快有个缸那么大,小的确实小,只有茶杯那么大。最大的那个象不象他们说的那个聚宝盆,而是做成了个粮仓的样子,上面满满的稻麦高梁瓜果菜蔬,下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丰”字。不得不说,曹仲言还是很了解自己这位公主表妹的,除了这盏五谷丰登,其他的灯笼也都不是那种华贵精致的。比粮仓略小一圈儿的是个大南瓜灯,圆滚滚红彤彤的,很是可爱。再往下还有小猪灯,小鸡灯,鱼灯,最小的那个灯做成了个橘子的模样,别提多逗趣了。福玉公主也让人送了两盏灯来,这是两盏细纱宫灯,灯没什么出奇,但是送灯的人说的很清楚:“这是我们公主和驸马亲手做的。”大姐姐亲手做的那当然不一样。刘芳和她一向要好,也让人送了节礼来,里面当然也有一盏灯,这是一盏琉璃灯,哪怕不点亮,摆在屋子里也是很好看的。“还有一本画谱,奴婢看着倒是有趣,给公主解解闷。”“画谱那多半是姐夫的主意吧”刘琰现在不能出门,待在屋里又什么劳心费神的事儿都不能做,这画谱来的正是时候。这本画谱画的并不是什么山水美景,也不是亭台楼阁,更不是仕女簪花一类的。这上面画的是各种吃食。桂圆站在一边儿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公主翻开画谱的头一页,上面画着黄澄澄的大金橘,旁边还有剥开的橘瓣儿,用色明丽,看着活灵活现的。桂圆诧异的说:“公主,这送的是画谱吗怕不是三公主拿错了,这送的是食谱吧”刘琰就笑:“应该没错,挺好的。”再往后翻,这一页是极大极圆的红枣,枣皮红亮,看上去象玉似的。这枣儿看得人心里就喜欢。再往后也不光是吃食,还有画一对兔子的,还有鸡,两只公鸡,看起来刚啄过一场,一个冠子残了,一个翅膀耷拉着,可见是一场恶战。连李尚宫都乐:“这画儿倒和平时常见的不一样,画的有趣儿。”平时常见的那些也不是不好,只是和这张画谱上的画比,一板一眼的,太过正经,而这上头的画,让人觉得鲜活,嬉笑怒骂信手拈来。刘琰自己也在想,这画谱说不定是三姐夫自己画的就算不是,也肯定是他搜罗来吧更有意思的是,这两张斗架的公鸡后头一张,是一盆鸡汤。没错,就是鸡汤。用一只粉彩大汤钵盛着,露出来的那个鸡的头,冠子还是半残的。刘琰还以为自己看错,定睛再一看,没错。往前翻一页,再看那只咬过架的鸡,冠子残的地方一模一样。呃连桂圆都看出来了,捂着嘴笑:“这画画的人好生促狭,难道是看这鸡斗来斗去的心烦,索性一刀宰了它炖汤喝”刘琰也笑了:“保不齐真是。”刘琰是在乡下待过的,乡里养鸡,小公鸡一面长大就一面吃,吃到最后留下一两只也就行了,毕竟还要靠它打鸣的。但是公鸡留多了就不好了,它们确实好斗,整天的不消停。刘琰一面看一面笑,到后头来看到一大碗油汪汪的红烧肉,再看到如意馒头的时候,她已经不意外了。如意馒头就是两个圆的馒头连在一起的,也不知道是谁取的名字叫如意馒头,后来一逢节庆喜事有宴席的时候,人们就把馒头蒸成这样,上面还要用筷子点上一点红,这是什么喻意刘琰不知道,总归也是求好,求吉祥的。“再没有人这么画画的,哪有画一碗肉在上头的”桂圆说着,居然不自觉的咽了一下口水:“不过这画的可是好,看着仿佛能闻见肉香味儿呢。”“好,中午让人给你们添一道红烧肉吃。”这一下桂圆她们都纷纷谢恩。三公主打发来送东西的人已经走了,刘琰本想多给他一份儿赏钱的,这下只能作罢。她还想问一问这画是谁画的,这么有趣。虽然桂圆她们猜可能是赵驸马画的,但刘琰觉得不是。第三百零四章 礼物刘琰这儿收着好几幅赵磊的画,赵磊爱画也擅画,他的画技那是不用一夸再夸了。如果他画的真不好,京城里那么多人就算拜高踩低,也不会个个都来寻他画肖像。这本画谱,画的很好,但是看得出来画技还有粗疏之处,颜色上的也未必都一样匀净,要是赵磊来画,肯定不会这样的。赵磊现在在翰墨馆待着,那儿会画画的人不少,刘琰又不认得,上哪儿去猜中是谁画的。她把画谱翻完了,也没看到个落款儿印章之类的。这也不是什么难题,下次见着三姐姐问一声就是了。“昨天内宫监送的灯里挑两盏,再把这缎子拿两匹颜色鲜亮的送到麓景轩去吧。”桂圆应了一声,出来吩咐人收拾东西去麓景轩。两处离得近,豆羹病倒是好了,这些日子打点起精神当差,比之前倒更显得沉稳谨慎了。李尚宫冷眼瞧了几天,放心之余,也不无感慨。豆羹以前还是过得顺当,人呢,不狠狠吃几次亏,那肯定学不乖。现在看着不是就沉静多了吗安和宫里刘琰又咳嗽了一通,泪都咳出来了,李尚宫也顾不得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赶紧让人都搬出去,刘琰唯一坚持留下来的就是那本画谱了。看一遍笑一遍,尤其是那两只斗鸡和后来的一碗鸡汤,象是那情景就在眼前一样。这画画的人是谁呢倒真是不俗。上元节不管有多少菜肴上来,一碗汤圆是少不了的,刘琰窝在安和宫里,灯没得看,戏也没得听,汤圆是端上来了,李尚宫却紧张的劝说:“公主吃一颗应应景就行了,这个又黏,馅儿又甜,吃了嗓子要不舒服的也容易积食。”平时也不觉得这东西好吃,可这会儿明说了只能吃一颗,反而显得物以稀为贵。刘琰细嚼慢咽把这一颗汤圆吃了,感觉很是意犹未尽。可李尚宫是再不敢给她吃了,哄着说:“公主尝尝这道梅汁豆腐,膳房小宋说这是他师傅特意做的,又清淡又开胃。”刘琰尝了一口豆腐,确实酸酸的带着甜味。可是这些日子吃的菜全是这个味儿的,不能与药性相冲,不能与病情相克,一定得清淡,还得滋养真是难为膳房那帮人了,大概天天挖空心思的琢磨菜色,生怕伺候得不好反而获罪。李尚宫见公主嘴边带笑,还以为是这菜进得好,忙又舀了一勺:“豆腐易克化,公主多吃两口也无妨。”还打定主意,回头跟膳房的人说,要放赏,公主既然爱吃,那这道豆腐要常备着。刘琰不知道李尚宫误会了,后来隔三岔五的能在桌上看见这道豆腐呈上来,还着纳闷过。眼下刘琰可只顾着过节了。虽然她在安和宫里不能出去,可安和宫里也十分热闹。刘雨过来了一趟,陪她说了一会儿话。刘纹和刘琪两个也来过,刘琰是亲姑姑,他们住得近,不来探望一趟不太说得过去。但他们走了之后银杏不大高兴,小声抱怨:“纹郡主怕成那样子,都不敢叫弟弟进殿来,象是一进来就沾了咱们的病气要害了他一样。”桂圆瞅她一眼,银杏一向怕她,可这会儿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她这哪是来探病,就是来走个过场,专给人添堵来的。”都说大皇子妃活着时不讨人喜欢,纹郡主这一点倒是象她娘。桂圆顺手把一块糕塞到她嘴里,这下算是把她的嘴给堵住了。银杏两手都端着东西腾不出空,又不能把糕吐了,只能努力的往下咽,腮上圆圆的鼓出一块,噎得直瞪眼,还得跟桂圆的教训。“你别总是看郡主不顺眼,她啊”桂圆最后长话短说:“她母亲活着时没好好教她,她现在想做个好姐姐护着弟弟,只是她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说起来郡主也不过是个孩子,可一朝没了娘,爹又对他们不上心,皇上和皇后毕竟隔了一辈,也不亲。宫里不少人也是看在这一点,对他们姐弟二人多体谅三分。银杏心直口快,可是话不能乱说,乱说话不但会害了她自己,还得给公主添麻烦。其实桂圆心里也觉得纹郡主这样下去不是个长法,曹皇后指派的尚宫和嬷嬷宫规教得不错,但是如何为人处世,这个旁人教不来。似乎有人天生就格外灵秀,言语伶俐讨人喜欢,亲朋好友间人缘儿好,街坊邻里也处得来。有人就不成,一辈子几十年过来,硬是一个能说句话的朋友都没有。皇上和皇后打发人来了几次,皇上让人送了一盒玉书签给她赏玩,这是下头人进献皇上的,这玉做的书签和纸一样薄,晶莹透亮,隔着书签可以看清楚下面书页上的字,玉质之佳是不用说了,这份做工手艺更可称得上是一绝。刘琰都没从盒子里取出来,就打开看了看。好是好,但是这一点儿都不实用,别说跌了砸了,就算手劲大一点,没准儿都能把它捏碎。曹皇后送了个枕头。枕头里塞的是菊花、竹叶、莲心,还有荷叶和茉莉,闻着苦中带着香气,是曹皇后亲手做的。李尚宫捧着枕头,活象那是件了不得的宝贝实际上也确实了不得,曹皇后这两年不大做针线了,除了皇上身上穿的,也就是公主这里了。尤其这正月里,本来规矩是不拿针线的,曹皇后这是心疼女儿,特意送这么个药枕过来。刘琰拿过枕头压在脸上闻了闻,虽然鼻塞头沉,也觉得这个枕头挺好闻的。四皇子也差毛德过来了一趟,说还有一样东西送她,不过要到晚膳之后才能看见。刘琰好奇的问:“也是灯笼吗”毛德笑着说:“这个奴婢可不能说,到时候公主就知道了。”不说就不说吧,反正也快了。刘琰想着,大姐姐一家说不定正在吃团圆饭,二姐姐可能会对着月色和灯盏吟两句诗,三姐姐不知道和姐夫合好了没有父皇母后那里宴席应该正热闹的时候。第三百零五章 焰火毛德在心里算着时辰,估摸着差不多了,笑着说:“公主,咱们不往院子里去了,就把窗户开一扇,您就能看见四殿下送的礼物了。”李尚宫赶紧拿了最厚的一件大氅给公主披上赵太医再说不须保养太过,李尚宫也万万不敢让公主吹了晚上的北风。窗外院子里应景的点了好几盏灯,反正安和宫现在也不缺灯。只是看着那点点灯火,刘琰想起前年这个时候,小津还在,还有一个手特别巧的李武,做了好些别致的花灯剪纸。一转眼他们都不在了。毛德伸手指着西南方向,笑着说:“公主看那边。”象是约定好了一样,毛德说完这话,那边天空中就有焰火升空。刘琰笑了。“原来四哥预备了这个,这又不是单给我一个人的,不能算。”毛德说:“公主且看看好看不好看,要不好看,那回头您赏我一顿板子,我一准儿没二话。”烟花在空中炸开,看着与往年节庆的时候并无两样,无非是花开富贵,锦绣山河,国泰民安,龙凤呈祥这些。不过放完这些,后头的就好看了。毛德虽然经手办了这件事,可是自家殿下为什么这样安排,毛德也不知道。可刘琰知道。她一看到天上放的焰火爆开后象是一行大雁,旁边毛德还在解说 :“这是鸿雁来宾。”刘琰笑着摇头。不是,这是小哥以前和她说过的。忘了那时候她几岁了,小哥带着她去镇上看灯,镇上有人家放焰火,年年都放,那年上元节不知道为什么偏没放。那年天还格外冷,路上都是雪。她没看到焰火,抽抽噎噎的不肯走,总觉得再等等人家就放了,小哥就陪她等,可是等到来镇上看灯赶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