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8(1 / 1)

d别的意思,笑着拱手作揖:“好兄弟,我知道你不是一般人,这些事儿我一点头绪都没有,差事办不好,你要是能指点我一二”陆轶连忙摆手:“快别,我又不是算命卜卦的,这些人在哪儿我怎么知道。”“诶,没说知道,你就猜猜,帮我猜想猜想。你看你这两年名气大的,京里人没少看你的戏和书,你这走南闯北,那些江湖宵小,开黑店的劫道儿的偷鸡摸狗的就没有一个能逃过你的眼,这些逆贼实在太会藏,要是这回不深挖一挖,他们缓过气儿来又要作乱。”林夙说的都是真心话:“我不是图立功升官,我这年纪,坐到现在这位置上,已经是皇上破格提拔了。你也知道,我父母早早离世,我是皇上看着长大的,上次行刺不提,这次下毒都下到宜兰殿了,谁知道他们下次还能干出什么事情来,又要再冲谁下手。不把他们除了,我心里过不去这一关。”陆轶倒了半杯茶,抿了一口:“嗯。”就嗯了一声,没下文了。林夙也没催,坐在一旁一脸真诚的等他发话。“行吧,那咱们就猜猜。”陆轶问他:“你如果是幕后之人,你会怎么做”林夙愣了下:“啊”“你就闭上眼,想想自己如果处心积虑要害人,得怎么做”林夙愁眉苦脸想了半天,长长的出了口闷气:“我想不出来。”陆轶笑着摇头:“行吧,你这一片忠心赤诚,让你想着怎么造反谋逆,也确实难为你了。”他把未收走的空盘子放在桌子中央,说:“这就好比是皇宫。”林夙看这带着油渍和菜渣的皇宫,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这皇宫是不是太寒酸了点儿行吧,别管大小,意思意思就行。陆轶的手在“皇宫”边上点了点:“如果我要是那幕后主使之人,”陆轶顿了一下,接着说:“我知道自己干的事是要灭九族的,我身边能信得着的人必然没有那么多,人一多,就容易走露风声。”林夙点头:“这是自然。”“我要图的事情机密紧要,得算计很多步骤,动用不少人,中间哪一环出了错都不行,离开京城的话不能时时盯着掌控局势,这些事儿还能办得了吗”林夙精神一振:“这人在京里”“八成就在京里。”林夙接着说:“抓着那个管柴炭的张秉金之后我就在想,柴炭院是个好地方,人来人往,既方便宫外的消息进来,也方便宫内的消息出去。张秉金出宫的机会不少,柴炭院的几个人都说,他隔三岔五就要出去,有时候为着差事,有时候就在外头喝个茶听两段书就回来。平时一些零散消息能转手,要紧消息他肯定自己亲自去。”“明天宫门一开我就去那茶楼”林夙摇头:“那人肯定不去再去了。”“他是不会去,但总会有人看见过他们。另外,若是不去茶楼那种地方,另外有个隐密固定的地方见面,那地方肯定就在内城,而且离宫门不能太远。”陆轶拿起一个酒盅放在盘子左边,轻声说:“张秉金出宫都是走德顺门那边出去,那个茶楼也好,可能落脚的宅子也好”林夙接过话:“肯定离得不远。”第二百九十七章 追索“臣从会英茶楼的小二处问得了消息,顺藤摸瓜找到了另外两处地方,一处离德顺门很近,另一处离崇圣门也近,没抓到重要人物,不过缴到了一些东西,可能很要紧。”皇上点头嘉许:“不错,抓不到人不要紧,他们迟早还会冒头的,有账到时候一起算。”林夙觉得皇上说话就是这么的嗯,直爽。皇上又问:“你身手不错,不过这么弯弯绕绕的事情不是你的专长,是陆轶那小子给你出的主意”林夙也没掩饰:“正是。陆参判同臣说,茶楼的这些小二眼睛都很毒,谁有钱谁没钱,谁是本地的谁是外来的,南方人北方人他们都看得出来。而且太监尤其”他觉得下面的话不雅,结果皇上听他断在这儿不乐意了:“说啊,太监尤其怎么样”“太监嘛,一面觉得在宫里头当差高人一笔,一面呢,有时候又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太监的身份,会换了衣裳,刻意做点掩饰,比如”林夙顿了顿说:“张秉金就有两撇假胡子,而且总是会换身儿衣裳。”但都没用用会英楼那小二的话来说“闭着眼我都闻得出他身上的太监味儿。”当然,问话不是林夙问的。要是林夙他们去问,对着官老爷,会英楼的人肯定战战兢兢,有一句说一句,能不多说绝不会多说。问话是林夙央告陆轶去帮他问的。陆轶嘛,就是有那么个本事,他跟谁都能说得来,对方哪怕头回见他,都不会把他当外人看待。他在京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里挺有名气,提起他来人家都说他,懂规矩,会做事,很爽快。同人来往嘛,这几点很重要。陆轶不但问出了张秉金的行踪,小二还主动的说起了经常和张秉金见面的人。“生得挺和善的,穿戴富贵,五十来岁也可能还要年轻几岁,样子象个员外老爷,每次都不多待,给赏钱也不多不少。就是吧”小二也犹豫了一下,可能不太拿得稳:“我觉得他也象个太监。”要说哪儿象小二也说不出来,就是感觉着象。五十来岁的太监至于模样,小二说看着就挺普通的,个头不高不矮,人也不胖不瘦,比较白,嗯,比一般男人白净,五官什么的都很寻常,其他特色实在说不出来。至于名姓什么的,这个实在不知道了。皇上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指示将那些抄来人和东西抓紧再查,要是能挖出对方的根底那是最好。说完了公事皇上还问了句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陆轶嘛,本事是有的,就是性子太过懒散,这两次的事情他倒是肯替你帮忙出力了,你是怎么劝服他的”林夙听出皇上没有怪罪之意要是皇上怪罪人的方式就是另眼相看擢升官职,那这怪罪可就人人想要了。“臣也没怎么劝,陆参判虽然确实有时候懒散一点,到了紧要关头,轻重缓急他自然心里明白的。”皇上一笑,没再说什么,摆手让林夙出去。书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笑容一点一点的从他脸上消失了。这次宜兰殿被下毒,看起来宫中一切如常,皇上更没受什么影响,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对着臣子也只是发了几句劳骚。只是看起来。实际上皇上比林夙还窝火,还糟心。这些年里要说皇上遇着的刺杀少吗不,每年他都能遇着几回刺客,但都没有能够要了他的命,就象上一次在行宫,刺客扮成太监,但还没能进殿门就被外面侍卫发现不妥。不知道是不是刺客也发现对他下手太难,这几年出事的变成了他的妻子儿女。曹皇后那里也遇到过不止一次危险,不止是生命危险。试图在他面前露脸的宫女,是谁在那宫女背后,打探皇上的喜好,她能歌善舞,并且制造机会让宫女在他面前出头露面。如果他真的宠幸了这样来路不明的女人,可不就等于在枕边放了一条毒蛇也在他和皇后之间埋下了祸患。前朝余孽,外族边患,还有朝中一些有异心的人,这些人各有所图,纠合在一起,始终阴魂不散,时不时就要伸出头来咬上一口,就象割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就是割不完。皇上也明白,对皇权有企图的人永远都会存在,只要坐在这位置上一天,就摆脱不了旁人的觊觎。但至少,他要把眼下这一拨人挖出来,杀个干净。从前在他还没有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时候,他听说对于犯了大逆之罪的人,夷三族,五族,有的诛九族,当时真觉得这人的九族也是倒了大霉了,说真的株连的这些人,或许其中是有罪人,但肯定也有无辜被牵累的,也不分青红皂白也给杀了个干净,据说世上没有皇帝之前,是没有这种族诛的酷法的。坐到这张龙椅上,不用旁人来教,皇上也明白这是为什么了。从他坐到这张龙椅上开始,全天下的人他都要提防,有异心者斩不尽杀不绝。他没有多余的慈悲分给那些逆贼的至亲和族人毕竟那些人也不会放过他的至亲和族人。那些前朝余孽屡屡作乱,不就因为当初没有对他们斩草除根吗皇上推开一扇窗子,屋里让他觉得闷热难忍。屋外不知何时又开始下雪了,细碎的雪粒打在檐瓦上沙沙作响。皇上看到林夙快步下了台阶,在雪里越走越远,斗篷被风吹得扬起来,看起来象是张开了翅膀的鸟。林夙顶着一身雪推门进屋,身上的雪粒被屋里的热气一扑,都变成了亮晶晶的水珠。他的副手宋岂跟了进来,来不及行礼先禀报说:“大人,刚问出来一件事情,可能很要紧。”“什么”宋岂说:“从崇圣门那里抓来的两个下人,说这宅子里去年还曾经有一个少年来过,虽然只待了两天就走了,以后再也没来过,那老贼说那是他的族亲,让他们不得怠慢,要以公子相称,有一次他们还听着那老贼唤他少主。”少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馄饨刘琰有点着凉。安和宫上下顿时如临大敌。其实刘琰自己觉得没多严重,就是早上起来觉得嗓子干涩,咳嗽了几声,结果桂圆一听见她咳嗽就赶紧放下手里的水盆,吩咐人把李尚宫找来。李尚宫笑着说:“公主张口,奴婢瞧一瞧。”刘琰实在想叹口气给她瞧瞧。李尚宫看了一眼:“公主今儿还是别出门了,静静的歇一天。”嗯,这提议她喜欢。刘琰现在已经学会掩饰不耐烦,和熟悉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庆贺过年,赴宴,说话,看戏。她也知道,和她坐在一起的人也未必喜欢过年的这些应酬,累身更累心。刘琰只要坐着,那些人还得挖空心思讨好她,比她要累多了。刘琰才要开口说话,鼻头痒痒的,话没说出来先打了两个大喷嚏。李尚宫脸色都变了。刘琰也不想出去了,万一病气过给旁人就不好了。那就索性歇一天。李尚宫不放心旁人去传话,还是桂圆说:“我去宜兰殿回禀一声吧,娘娘要问什么话或是要嘱咐什么事,我就一趟都办了。”李尚宫点头:“那你穿暖和些,外头雪还下着呢”桂圆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宫女了,她出来后面跟着个小宫女给她撑伞挡雪,还有两个小太监跟着跑腿。结果就是这么巧,桂圆才出了门,就看见麓景轩的大宫女可晴正好经过安和宫门口,见着桂圆连忙问好,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和以前的绿翠、玉茹她们没法儿比。桂圆也犯不着难为她,尤其是在外头这么人来人往的地方。“这么早,是要去哪里”可晴说:“我们公主早起身子不大爽快,我去宜兰殿禀报一声,今天看戏就去不了了。”这事儿怎么这么巧呢桂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沉默了片刻,桂圆说:“一起吧,我也去宜兰殿。”两个人同时去告病,难免让人有一种“你们是不是串通好了的”感觉,不过曹皇后深知道这俩姑娘说不到一处去,就算是装病,那也肯定是各装各的。况且这应该不是装病。这些日子天格外冷,刘雨那身子就不说了,刘琰虽然身子比小时候好些,可一冬天也总得小病一次。“让她们好生歇着,回头太医去看过了开什么药记得来回禀。”曹皇后还差了香罗去东苑看看她们两人的情形。香罗去了一趟,回来禀告说:“四公主还好,早膳用了一碗粥,还吃了半个小煎饼。五公主看样子精神不太好,早膳听说就喝了两口汤。”“不吃饭可不成,哪怕没有胃口,多少也得吃些。”曹皇后吩咐:“让东苑膳房的人用点心,别弄些油腻荤膻的。”香罗应下了。膳房的人也愁啊,皇后娘娘都说让他们“用点心”了,要是他们做的东西公主还是不爱吃,那在娘娘眼里这肯定是他们不用心啊。但冬天里菜蔬瓜果本就没那么丰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病的人没有胃口,味觉迟钝,也闻不着香味,油腻的会恶心,太清淡的也吃不下去。张公公琢磨了半天,只好挽起袖子亲自下厨。四公主那儿除了清粥小菜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馄饨,做这个他有秘方,连徒弟都不让看,小宋和另外一个太监叫小城子的,两个人站在门口使劲儿吸气,这么香,闻着都觉得自己赚到了。五公主那里,张公公就不那么费心了,他和五公主算是有过节,不在她菜里吐口水加料就算他宽厚了,给五公主费那么多心,一来她不领情,二来嘛,曹皇后那儿更心疼谁那肯定是四公主啊。五公主那边就按平时的菜单挑出几样清淡的,再添两样滋养的做了让人送去,管她呢,爱吃不吃。不吃那就是不饿。安和宫那边是小宋去的,回来时笑着说:“四公主把一碗馄饨都吃了,汤也喝了,还说师父手艺好呢。”小城子去麓景轩回来也说:“五公主又喝了几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