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俞铭寒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他能不能做出全息游戏了,而是他能不能抵抗住舆论的压力,然后超常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所有人都觉得相较于他本专业的机械学,俞铭寒这个人肯定是更为擅长农学。这个形象将会固定在所有人心中,然后在他研究全息的消息传出去后,如今的所有夸赞都将化作舆论反噬自身。他将会被大众推到高处,而后因为和人们对立,迅速地跌落没入言语的汪洋。姜梁终于没忍住:老俞,虽然你确实有这个水平但,我们还是现在就停下来吧,趁着现在还没有其他人知道。假使俞铭寒现在就有能做出全息游戏的实力,他也不会想着说要去阻拦。但是看着对方时不时去研究大脑及神经元相关的知识,他就知道这位和自己同专业的好友还是在从头开始研究医学。如果稍有不慎在半途跌落,那么那些预言家就会瞬间有了底气,然后越发变本加厉。俞铭寒问:为什么?姜梁说:因为在今天过后,所有人都会觉得你应该去学习农学,然后为人类培育改良出新的农作物。俞铭寒解释:但是能出来这个阳台五号,这纯粹只是运气。诱导选育的方向完全不可控,甚至连我在开始时都不知道它能成功。姜梁看着他,眼底带着悲凉的情绪:但是没人会听你说话的,他们只会听自己、听同类的声音。是这样么,俞铭寒转头回去继续研究手上的机械零件,但我为什么要听那些外行指手画脚。姜梁语气激动起来:可是到时候会有那么多人啊。老俞,可能你到时候回家过年,坐到餐桌上吃年夜饭,你的那些亲戚,甚至是你的父母都会当着你的面,然后直接细数你的所谓过错。他们不会管你的专业知识,也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他们只会说他们想说的,听他们想听的。可人就算再多,那也都只是外行人而已。俞铭寒转头,那双依旧冷静的眼睛里映出一个情绪激动胸膛不住起伏的人。听他们在旁边说,我是能种出一个新的阳台五号,还是说能直接把全息折腾出来?既然这样,我没事理他们干什么。姜梁:理是这个理,但是俞铭寒:这能有什么但是,不就是一个大点的机械班。看着俞铭寒那副依旧淡定的样子,姜梁心情居然也放松了不少。想想当初信誓旦旦地说着这人废了的同学,姜梁都能想像到如今他们惨遭打脸的样子。估计俞铭寒那张脸到他们前面晃上几晃,他们都能尴尬地想跑。姜梁:当初那波人你是把脸打回去了,但这次可就说不定了啊。俞铭寒:这事确实说不准结果,万一我最后偏偏就这么成功了呢。啧,看你这样还挺自信。姜梁说:既然你这么有把握,那就带我一起发家致富呗。俞铭寒挑眉:你不怕被人说?要说肯定就是说你,我就一个被诓骗进去的无辜群众。姜梁走过去,问,有图纸么?多个人也能让进度加快,进度加快后成功也能早点成功,遇到麻烦失败了也能早点拆伙结束。而早点结束后,这也能让他哥们被少骂几句。他现在倒是看明白了,他兄弟这分明就是超脱十二生肖之外,属石头的。说又说不动,脾气硬得让人头大。话先说前头啊,我平时也忙,顶多就在毕业前陪你在这瞎搞。既然你这么忙,要不你就先忙自己的去?我这其实也没那么缺人。俞铭寒其实也不大希望对方参和进来。就听姜梁刚才说的这段话,估计对方之后也会受不了网络上的风言风语。姜梁:姜梁:现在还没拆伙,果然是我太善良。姜梁没好气地说:得了吧,还不缺人。就您这一个,我看能直接搞到天荒地老去。而且我也想试试,看看这一次能不能亲身体会到打脸的快感。晚八点,阳台五号种子开始预售。感觉时间才刚从七点五十九跳到八点,网页就开始变卡。等着网页卡完后,所有人都看到上面挂牌贩卖的阳台五号就这么销售一空了。果然,和摆盆种植土到阳台上招蘑菇比起来,人们更受不了的是混进每顿饭里古怪蘑菇味。没抢到种子的人正想上论坛发帖抱怨,没想到刚进论坛就看到了被顶在首页上的帖子。【这种子怎么卖得这么快,那个记者不是说可能会滞销么?】【内容:大家都不怕一觉醒来看见一种植盆的蘑菇么?】【1l:你就听那个记者瞎说。人就一写新闻的,又不是搞销售的。】【2l:对啊,而且就他们写的那些虚假新闻,平时还有不少人不乐意看呢。】【3l:你都不怕,我怕什么。】【4l:在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我就不担心它会滞销。我担心的只有一点,我从小到大还没接触过种地,好不容易买到的种子不会给我种死吧。】【5l:ls居然抢到了,这是单身多少年的手速啊。我才点进去想付款的时候就发现网卡了,退出来一看,发现种子就在我网卡的时候卖完了。】【6l:抢种子这事吧,还要看网速。我特地去了隔壁网咖,挤进了网速据说最快的包间,就这样还卡了一下,幸亏最后还是买到了。】【】【42l:话说韭菜这玩意咋种啊,都几十年没听说过家庭种植了。】【43l:莫慌,相信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种地本能。】【44l:我不信我现在还能有本能这玩意儿。据说阳台五号抗病率特别低,好怕糟蹋了这些种子。】【45l:说到炎黄子孙的种地本能,我有一个外国朋友这会儿就在问我要怎么种地。当初就怪我嘴贱,和他说我学的农学,继承了祖祖辈辈的种地本能后,下地除蘑菇除得又快又好全班第一。】【46l:我说怎么卖的这么快,原来还有外国友人翻墙过来抢。】【】【82l:韭菜这玩意儿吧,出土能力弱,要注意覆土厚度。】【83l:还有呢还有呢,大佬继续说,我拿个本本记下来。】俞铭寒和姜梁整理好实验室里的东西,背着包各回各家。乘着电梯上到出租屋所在的楼层,俞铭寒就看见了楼道里挤满了人。他们看到电梯门打开,齐齐转头看过来。小俞,你回来了啊。老人惊喜地出声,之前还和我们谦虚呢,你这孩子就是太腼腆了。看完直播后,俞铭寒的身份也算是被实锤了。y大农学院的教授演讲,那个种出阳台五号的俞铭寒还是y大机械系的学生。看着这样的形容,这不就是他们隔壁的小俞么?!硬生生打听过来找上门,想要取得第一手消息的记者听到动静站起来:俞同学,我是y市日报的记者,请问我能采访你一下么?在这一整天里,俞铭寒除了临时掏个锅出来直播做饭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赶进度。这时候他已经觉得挺累了,但人家记者都找上门来了,他也不能直接拒绝让人家就这么离开。他叹了口气:行,你问吧。记者问:今天阳台五号就上市了。请问作为培育出它的人,您现在是什么心情呢?俞铭寒:就感觉挺好的吧。记者还以为俞铭寒能说出一大段代表心情的话来,毕竟在这个年纪的人取得这样的成就一般都会很激动兴奋。但万万没想到,只是说完这句他就停下来了。记者:记者:就这样?俞铭寒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现在就这个心情。记者:行吧,回头就往谦虚那个方向上写。记者又问:那么作为一名机械系的学生,您当初是为什么突然想着要往农学方面发展呢?俞铭寒:就突然对农业产生兴趣了。是么,呵呵。记者干笑两声。记者:行吧,回头就往国家大义上靠。记者问:请问您现在才回来,是最近一直在忙着研究新品种农作物么?俞铭寒委婉道:不是,不过我确实才从实验室回来。折腾一天了,感觉挺累的。记者刚问出点实际的东西,正想问问是不是又会有新品种要问世了,才兴奋起来的他转头就对上了俞铭寒那张冷淡的脸。旁边的居民:唉,小俞都说累了,你就别问了。我们都是小俞的邻居,有问题你可以来问我们。对啊对啊,我们什么都知道。因为穷,小俞之前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蘑菇。你要想问,我兴许还能给你回忆出他那时候吃的蘑菇种类呢。穷得吃菇这确实是算是个独家大新闻。和采访俞铭寒本人相比,记者觉得问他的这些邻居可能比问俞铭寒本人还能得到更多消息。记者:那俞同学你快回去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继续奋斗。请问就吃菇那事,能给我具体说说么。俞铭寒的房东看那记者都找别人问话去了,于是过来把疲惫的小俞送进屋。小俞,加油啊。关门前,房东乐呵呵地开玩笑,这样我这屋说不定以后还能改叫俞铭寒故居,运气好了兴许还能把这开放当个景点,收个门票钱。到时候收钱了五五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哈。俞铭寒没忍住,乐了:那估计不行,我还不够格。不不不,够了够了。新闻具有时效性,那个记者果然很懂这个道理。只是第二天早上,y市日报上就刊登了这则新闻。也不知道那个记者回去后加班加点赶工赶了多久,这才赶出这则新闻。新闻里,俞铭寒直接化身为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小可怜为了省钱,他甚至直接把种植盆放在阳台上,等着蘑菇生根发芽。然而,哪怕在是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至于后面俞铭寒突然研究韭菜,新闻里的原句是这样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蘑菇后,他爆发了。俞铭寒那时候并没有为自己的境遇感到绝望,作为y大机械设计高材生的他反倒是因为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痛苦,于是下定决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这个记者应该是为了研究俞铭寒,还特地去逛了y大的论坛。联系发布会上李教授对俞铭寒那总是戴着口罩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上的比农学院的学生还要认真的叙述,他连蒙带猜猜出了匿名论坛上那位戴着口罩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坑爹代课的真实身份。当然,代课这种东西总是不好写到报纸上去的,这会有损俞铭寒的光辉形象。于是,记者也对此进行了适度的艺术上的美化: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供自己进行研究,俞铭寒辛辛苦苦地找到了一份兼职赚钱。然而,许是因为太过优秀的缘故,他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挤。很快地,认真工作尽职尽责的俞铭寒失去了这份兼职。不过,也是因为个记者将代课美化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兼职,以至于报纸发出来后所有人都不知道实情,面面相觑地猜测是谁排挤辞退了可怜的俞铭寒。这事之后也有人发帖上网深扒,可扒到最后硬是没传出个风声说是谁辞的。当初发出坑爹代课这个帖子的人也跟着吃瓜,可是吃瓜吃到最后都没猜出这个记者写的兼职是代课。当然,要写就要写全面,那段流传甚广的机械大佬要学农的视频也被他写上了因为忙于兼职赚钱和韭菜选育,俞铭寒缺了太久的本专业的课了。在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回去上本专业的课后,他被任课的教授抽起来回答问题了。不得不说,只花了一个学期不到就种出阳台五号的俞铭寒无疑是是天才的,无论是农业还是机械。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出了所有问题,以至于连有些因为他缺课而看不惯他都教授都开口邀请他参与实验。然而,为了专注农学,为了拯救世界上所有人都味蕾,他拒绝了。而他的这个选择,没人看好。这则新闻边上还配了那个帖子的截图,看上去有理有据的,让不少人就真觉得俞铭寒是这样的一个小可怜。好在新闻也没打算就这么让他一直可怜下去,毕竟这说到底也只是欲扬先抑的一个手法。末尾,记者用激动人心的语句描写了俞铭寒的成功,肯定了他的成就如果最后没有那莫名其妙的一句就好了。或许是为了纪念曾经经历的苦楚吧,俞铭寒将这个新品种韭菜取名为阳台五号,以此来记录他那段比在阳台养蘑菇还要痛苦的、受到所有人质疑的、仿佛与全世界对立的时光。这年头是没什么人看报纸了,但是只要有谁碰巧看到这则新闻发到网上,那么最近因为阳台五号而对俞铭寒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群众就能把这则新闻讨论出花来。俞铭寒是不怎么上网的,但是姜梁却不是这样。姜梁攥着手机进了实验室报道,看见俞铭寒那张脸后就是红着眼睛叹了口气:老俞,你就是太倔了。钱不够用完全可以找我借啊,何苦这么为难自己。他知道小伙伴吃了苦,只是没想到小伙伴他吃了这么久的苦。俞铭寒被姜梁着叹气叹的是真实迷惑,问了为什么,又被对方叹着气说了几句倔、脾气硬后,这才看到了那则新闻。俞铭寒:俞铭寒:要不是作为取名者本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名字是他为了图省事取的,他这时候都要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取这么个名是真的在矫情地纪念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