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野心不小呢。都会自己展望宏伟的未来了。对此沈煦很高兴。杨大虎却蹙起眉头,“可惜,我们能用的人才太少,能抵得住事的,除了你就只有我。食品厂那边,我倒是看重几个苗子,能带一带,我不在的时候让他们管着。可开拓店铺加盟这块,一时是找不到人了。你跟我又都□□乏术。哎。”沈煦轻笑,“这个好办。咱们现在这些加盟商,虽然店铺都开在京城,但祖籍不一定在京城。而且就算祖籍在京城,也不表示没一两个在外地的亲戚。跟他们说,如果他们能给公司招来一个外地的加盟商,给予五百块的奖励。两个就是一千,上不登顶。另外,招来的加盟商,如果能再招来别的人加盟,待遇一样。”杨大虎一愣,转头看向沈煦,暗自感叹:果然人比人气死人,不能比,不能比的。这人的脑子不是一般的构造。如果按沈煦的做法。只要如今的十个加盟商每人招来一个,就有十个,而这十个又能招来十个。压根不需要他与沈煦出面,加盟店铺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遍地开花。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加盟商知道公司加盟的规矩,知道需要的资金额度,知道如何操作,知道怎么经营。他们可以最详细地将这些信息告诉对方,甚至可以一带一把对手带上路。他一拍桌案,“行!我明天就跟他们开个会,让他们去干!对了!”杨大虎另外想起一事,“食品厂三期工程最多一个月就要完成了。你当初说,三期厂区建好,让我多招一倍的人。还说三期这边生产线的产品会给我们公司带来数倍的利润。我有些好奇,你到底打算做什么?”沈煦笑着站起来,进屋,再出来时,手中拿着一块干面饼和几包调料。然后,他将面饼放在碗里,把调料撕开一一倒进去,加上水,盖上盖子,泡五分钟,再揭开。杨大虎咦了一声,“这是面?好香啊!”沈煦将筷子递给他,“尝尝!”一块面饼量并不多,女人和孩子够了,但一个成年男性,尤其是杨大虎这种能吃的成年男性,显然不够。他大口咀嚼,没几筷子就见了底,于是端起碗把汤也给喝了,摸了下嘴巴。“香,好吃!这汤还能泡着饭一起吃,连菜都省了!”杨大虎两只眼睛放着亮光,“不用烧火煮,一杯热开水就能泡。尤为适合工作忙,或者大人经常不在家,孩子开不了火的家庭。我懂了,三期厂区生产线,你是打算做这个,对吗?”“对。可以做好几种口味。比如红烧牛肉,老坛酸菜,香菇鸡汤,美味海鲜等等。”杨大虎眼睛里的光更亮了,“这东西叫什么?我还从来没见过。”沈煦弯起嘴角,“我叫它方便面!”操作简单方便,岂不就是方便面吗!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8 09:00:01~2020-07-09 09:00: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第119章三月。三期工程完成。四月。第一批方便面出厂。如沈煦所料, 方便面一经上市, 很快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这个年代, 还没有所谓垃圾食品的说法。更加不讲究什么有机食品, 健□□活。因此, 在他们眼里,方便面是真的新奇好吃又不贵。这玩意儿,只要办公室有一个人泡, 就能香得每个人吞口水, 忍不住也想尝一尝。于是, 短短两个月内,京城人仿佛染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叫做方便面瘾的疾病。一个传染十个,十个传染百个。杨大虎也是个厉害的。趁这段时间,跑了十个省,将沈食记的产品推销进三十多个供销社。沈煦也没闲着。杨大虎在外, 他便去了鹏城。食品厂除厂区,还建了一栋楼, 作为行政办公区。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 市场部等全都有。而沈煦现在需要做的, 就是广纳人才。如今已是1980年的夏天。鹏城的发展很快, 再次踏足这片土地,沈煦已看不出当初那个萧条的小渔村的模样了。袁志国颇有手段,短短时间, 鹏城拥有了好几家工厂,并且开设了三处贸易商场。他借用鹏城与港城相邻的地利之便,让鹏城成为了陆港贸易的中转站。可惜,即便如此,想找做事的普通工人容易,要想找出可用能用的精英人才,依旧有些困难。好在沈食记刚起步,规模不大,沈煦虽提前设置好了各个部门和诸多岗位,却并非立马要配齐。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解决市场问题。他需要一个人坐镇市场部。杨大虎在这方面很有才能,但他的才能不止于此。他需要稳坐总经理的位置,统管全局。沈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面试了许多人,招到了前台,门卫,保安,业务员,却没找到一个让他满意的市场部经理。就在此时,他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周明友。“三哥!”沈煦很是惊讶,“你怎么来了?”他离开上水村已有两年半,这中间从没有回去过。但与周明友却一直有联系,当初跟周爱军写信,告诉他沈向安的信息,怂恿他带着向桂莲来京城,便是通过周明友做的。在解决了沈向安之后,沈煦与周明友也没完全断了联系,只是联系并不多。因为上水村没有电话,电报发不了几个字。信件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太长,联络不便。可二十多天前,沈煦收到过周明友的一封信。那封信里,周明友还没有过半分要来鹏城的意思。听到这话,周明友顿了一会儿,笑着说:“我来看看你。”沈煦跟前台说了一声,带着周明友出去吃饭。等菜都上齐了,沈煦才问:“是来鹏城办事吗?说说什么事。我舅舅任鹏城市长,或许能帮得上忙。”周明友连连摆手,“不用了,我没事。”“没事总不会是专程来玩的吧?鹏城现在可没什么好玩的。外地过来的人,要么是为做生意,要么是来考察,要么是想找份工。”沈煦给他倒了杯酒,“就算向桂莲那一家子对不住我,我也不再是周家的人。但咱们各论各的交情。你叫我一声三哥,我也认了这一句,便是真心拿你当自家兄弟。既是自家兄弟,就别说一句藏一句,吞吞吐吐的。太见外了。”周明友愣了片刻,说:“我真的没什么事。就是上次你回信说你在创业,在鹏城开了厂子,找不到合适的人帮你管理市场这块。我便想着之前村里辣椒油的副业是我负责的,单子都是我在跑。后来去了食品厂,我管得也是这块,做了几年,也算有些经验,或许能够帮到你。可我没想到,你厂子这么大。我……”沈煦明白了。他信中对自己的事业并没有过多描述,只囫囵提了几句。周明友不明就里,以为他开的是小作坊,见他有难处,便想着来帮忙。难得的一片好心,结果来了才发现,他开的哪里是什么小作坊!周明友一路走来,怕是也听说了,沈食记是鹏城的模范企业。规模如此大,效益这么好。帮忙之说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反而像是来占便宜打秋风的。因此,周明友没有再开口。只当自己来玩一趟,彼此见个面,叙叙旧就行。沈煦本以为他遇上什么事,谁知真相竟是如此,一时间百感交集,心头很是感动。他并非没想过找周明友。但即便如今大家对个体户偏见没那么深了,却还是觉得在国营厂子里当工人,端着铁饭碗更重要。加之,年初的时候,周明友刚升了副主任。即便随后几年,私人企业遍地开花后,对国营厂子会造成一定冲击,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却也不是所有国营厂子都会倒霉。更何况,阳山县食品厂手握火锅底料和辣椒油,在这方面自有它的优势。就算其他厂子都倒闭了,它也未必会倒闭。就算倒闭,也会是最后一批倒闭的。等到那个时候,起码还得好几年。这几年,足够周明友往上爬。如果领导有点眼界手段,利用食品厂两种独特产品的优势,非但不会倒闭,还可以借着这场东风更上一层楼。那么到时候,周明友自是前途无量。所以考虑到这些,沈煦一直没有开口。没想到,他不曾提,周明友自己却主动来了。沈煦莞尔:“这可真是太好了!你不知道,我这一个月面试了上百人,就是找不到合心意的。头都快秃了!你来了正好解我的燃眉之急。”周明友却不敢接这个摊子,“不不不。三哥,我不是这个意思。看你这边搞得好,我就放心了,我还回我的阳山县去就成!”“回去?你回去干什么?食品厂的工作还在吗?你既然是准备到我厂子里来帮忙的,想必那边的工作辞了吧?”周明友讪讪笑着,“唐副厂长转正了,他跟我的关系还算不错。说给我停薪留职。”沈煦点头,舒了口气。周明友没直接辞职这么莽撞就好。他又说:“那不急,这样吧。你先在我这边住几天,看看我这边的情况。就算不在我这上班,这几天帮帮我,给我出出主意总成吧?”“那当然行!”周明友爽快地答应了。随后两人又话起家常来。周明友说到沈向安,他一直没有改回周姓。对于这点,沈煦毫不意外。毕竟在书里,他就没改姓周。在他心里,即便他再也不可能回沈家,他也觉得自己该是沈家这种“贵人”家的孩子,他打从心底里不认可周家,又怎会改姓周呢?沈向安住在县城,几乎不回上水村,与村里人并无往来。当年灰溜溜离开京城的时候,周家人算盘落空,怨声载道,途中吵了好几次。在到达阳山县后,更是闹了回大的。周爱党周爱军沈向安三人大打出手。不知道是谁推搡间碰到了向桂莲,将她撞倒了沟里,没死,却成了瘫子。听到此处,沈煦神色不变。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向桂莲活着比死了好难受,才没有出手,将她再度送进牢里去。他心里有些微妙。里,原主就是高位截瘫。如今这个高位截瘫的成了向桂莲。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周明友继续说着。借着这点,周爱军周爱党咬定是沈向安推的,把向桂莲这个包袱甩给了他。还用这个作为挟制,想从沈向安身上咬下一块肉。毕竟沈向安就算没了权势,卢玉珍手里却还有些钱财的。可惜他们不是沈向安的对手,都没讨到好。“爱党跟他彻底闹崩,没来往了。爱军本来也一样的。但不知道他后来做了什么,沈向安留着他在身边,帮着做些事。哦,对了。我离开上水村的时候,听说沈向安花钱进了县政府组织部。”沈煦一怔,转而笑出声来。沈向安从政之心不死啊。周明友又说:“他最初似乎是想来鹏城的。后来打听到消息,你舅舅在这边,就放弃了。只能在县政府谋个职位。”沈煦:……合着在县政府还委屈他了!转念一想,当初周双莺曾提过,在她的上辈子,沈向安就来过鹏城,只是不知道得罪了谁,最终又回到了阳山县。沈煦想,那时沈向容身死,沈向阳心性大变。袁志国自责愧疚,自然没有上任鹏城一说。如今有袁志国在鹏城,沈向安有所顾忌,自是不敢来了。他能够进得了阳山县政府,看来在阳山县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沈煦没打算再度出手。他可没忘记,还有一个最希望沈向安倒霉的女主周双莺在那边呢。周双莺现在没动静,怕是想等沈向安跟梁建平凑一堆,再一网打尽。要知道,原剧情里,周双莺跟着沈繁来到京城,也没直接对沈向安出手,而是一直等着。等着他被赶出京城,等着他在鹏城混不下去,等着他在阳山县到处找门路,等着他与梁建平混做了一堆,然后将两人一起送进了监狱。周双莺嫁给梁建平十余年,自然知道他不少把柄。只是这些大多是日后的。因此她只能等。沈煦转了转手里的酒杯。如今沈向安只能偏居阳山县,对他毫无威胁。收拾他的机会就留给女主吧。女主前世那么惨,该让她亲手报仇。说完沈向安,周明友又说周明苏。“78年的时候,省城大学那边放出通知,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完成学业毕业的,都可以回校把课程补完,只要通过考试,都补发毕业证。姐姐去了,如今她已经拿到毕业证书了。”沈煦微微蹙眉,“刘安南呢?还有章家呢?章家花了几千块,结果被我们摆了一道,章德祖耍流氓的事情还是被翻了出来,遭了大罪。平时明苏姐在上水村,那是咱们的地界,章节没辙。可你姐去了省城,章家能不找她麻烦?”周明友双眼放光,狡黠一笑,“三哥,刘安南跟章家都不在省城了。”沈煦:???“徐楠最终还是跟章德祖离了婚。孩子跟着女方。章德祖没了老婆孩子,没了工作,名声还臭了。他又吃不了苦,找不到事做,就只能赖上刘安南。后来章老太太想给他再娶个媳妇,生个孩子。毕竟徐楠生的是女儿,老太太一直不满意。“结婚要钱啊。当初章德祖耍流氓被抓的时候,刘安南为了让他在里面少受点罪,尽快把他捞出来,上下打点,手里本来就没几个钱,到处借,早没钱了。虽然后来还是徐家出面,没让章德祖坐牢。可刘安南花出去的钱不可能收回来。章家再要,哪有啊。“章德祖也是个狠人,自从出事后,也不要脸面了。直接跟刘安南杠上,不给也得给。卖了房子也得给。两人吵起来,章德祖推了刘安南一把,刘安南没站稳,从楼梯上摔下去。断了腿,还伤了脑子。要治得花好大一笔。刘安南没钱,章家也没这么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卖了刘安南住的房子。“章家母子两个,趁刘安南没清醒,用给刘安南治病为借口哄着刘定远,两个人私底下把房子卖了,拿着钱直接跑了。亏得刘安南命大,手术没做成,自己醒了过来。省城大学的同事跟医院的人见他们父子可怜,每人凑了一点,做完了后续治疗。“不过刘安南留下了后遗症,腿有点坡,脑子也迟钝了。大学教书的工作自然没法胜任。只能带着儿子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姐一开始也担心会被刘安南和章家缠上,所以事先去省城打听了一番。没想到却是打听出这么些事。”沈煦更是不解了,“我当初就觉得很奇怪。以章家的做派,根本不像是会在刘安南父亲死后,收养他,供他吃喝,还让他读书,一路考上大学的。现在听你这么说,章家连刘安南的救命钱就能卷走,更不像了。”周明友嗤笑,“可不是嘛!章家哪有这么好心!那天章德祖跟刘安南撕破脸皮,把一切都说出来了。当年,刘父是跟章父一起出去的,他们运气不好,遇上了歹徒。章父情急之下,把刘父推出去挡住歹徒,自己跑了。这才导致刘父被歹徒砍死。“章父给刘父收了尸。心里终归是过意不去。刘安南幼年就没了母亲,现在连父亲也没了。偏偏刘家还没别的亲戚。他就收养了刘安南。后来看刘安南懂事,聪明,读书好,是个有出息的。自己儿子章德祖太混,靠不住。女儿太软,成不了事。就算计给刘安南灌输恩重如山的思想,等刘安南出息了,章家也就出息了。”沈煦:……章父真是个人才!可怜刘安南一直被章家洗脑,事事以章家为先,结果落得这么个结局。想想也挺悲催的。不过,这是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若站在周明苏和刘萌的立场,就又不一样了。周明友喝了一口酒,“对了,还有一件事。爱红离开阳山县了。”“去哪了?”“不知道。爱红以前有点蠢,但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多了,成长了不少。她长得还不错,打扮打扮也挺标注。沈向安就起了心思,名义上说给她介绍对象。实际上,我一打听,对方可不是什么好人。沈向安是想拿周爱红给自己铺路呢。“周爱红自然不乐意。偏偏周爱军还在一旁帮忙,向桂莲也怪她不懂事,让她嫁。周爱红一气之下就走了。我估摸着她也是怕再呆在上水村,会被亲妈亲哥哥算计。她是连夜悄悄走的。谁也没告诉。就是前不久的事。”沈煦讥笑。周双莺的上辈子,沈向安不就是用周双莺来结交梁家,给自己铺路的吗?如今周双莺还小,他就算计上周爱红了?就只会这么点下作的手段?呵呵!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9 09:00:01~2020-07-10 09:00: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第120章饭后, 沈煦把周明友带回了厂里。食品厂有员工宿舍。另外沈煦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办公室设了内间休息室, 不算豪华,却足够舒适。桌椅床沙发衣柜皆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将周明友安排在这里。当然, 自己也住在这。晚上,两人彻夜长谈。周明友想说的话, 饭桌上几乎都说了,因此,夜里几乎都是沈煦在说。说他对公司的野望, 说目前公司的境况, 说现在面临的难处。沈煦甚至不曾避讳, 将自己的计划书拿给周明友看。周明友也没想太多, 看得很仔细, 很认真。末了,说道:“市场这块倒是可以沿用我们当初在上水村做副业的模式。业务员负责出去拉生意,不论是国营供销社, 还是私人小卖部商场,都可以。凡是通过他卖出去的产品, 全部给予一定的奖励。”沈煦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管这个叫提成。奖励另算。比如, 我会设几个台阶。就拿方便面来算,业务员每月完成两万包,除规定的提成外,另给一百块奖金。五万包是三百块奖金。十万, 二十万会更高。”“这样很好。”周明友一顿,接着说,“三哥,全国范围这么大,你若想把沈食记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区,不可能光靠眼下这些个业务员去跑。我觉得可以换种方式。选出几个能力比较强的,每人负责一个省,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负责的省区招人,作为自己的下属,帮自己卖货。提成的方案可以按级别算。”沈煦愣了好一会儿,低低笑起来。这点他自然懂。设区域经理,省级下有市级,市级下有县级。层层递进,金字塔模式。方便管理,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市场打开。但他很是惊讶,周明友一个土著居然有如此的想法。大概是沈煦的目光太炙热。周明友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三哥,你别这样看着我。要真说起来,这些都是你教的。你忘了,当初是你带着我做上水村的副业,我进了食品厂管市场这块后,也是你给我上课,告诉我怎么做。你说的,我都记着呢。”沈煦摇头,他虽然教过一些。但也要看周明友的悟性的。尤其他教的是如何动脑,从哪方面去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并没有教他具体的操作。自从再见周明友,他便感觉得到周明友的变化。一番讨论后,沈煦更加肯定了周明友的能力。他成长得很快。如今的他,更加符合自己对市场部经理的要求了。第二天,沈煦让周明友陪同一起做面试官。预约面试的一共五组,每组六人。全部面试完,已经是下午六点。沈煦揉着眉心,敲了敲桌上的简历,“你也看到了,目前我们最缺的就是人才,而这些人里,根本找不出我想要的能统管市场部的人。”周明友一顿,瞬间明白他的意思,“这些人的能力确实良莠不齐,水平参差。若是其他岗位,倒是够了。但如果是市场部经理,恐怕还需要历练几年。”种花国的经济停滞了很多年。如今正是经济刚刚开始复苏的时候。由于多年的空白,大多数人没有做贸易市场这块的理念,更无从说经验。唯一能够称得上有这方面才干的,便是国营厂子里原本管着这块的人。但他们手握铁饭碗,也算是占着要职,几乎不可能辞职来给他这个私人老板干。周明友是个例外。“所以,我真的很需要你。”见到这番情景,周明友倒也不再推辞了。他本就是来帮沈煦的,沈煦有需要,他自然义不容辞。有了周明友坐镇市场部。沈煦大是松了口气。等杨大虎回来,沈煦介绍了二人认识。三人开了个会,确定好公司后续的发展策略。沈煦拍了拍杨大虎的肩膀,“往后你可以不用这么累了。”杨大虎笑着与周明友握手,“合作愉快。”周明友也笑:“合作愉快。”杨大虎又说:“不过咱们公司还是得多些人才。”“这事你们俩商量着办吧。我让明友兼任公司副经理。你们可以继续面试招聘,选可用之人。也可以培养公司目前已有的人才。这一个月我面试通过的人里面,有几个颇有潜力。即便如今还无法担当大任,好好栽培几年,也能成为我们公司的骨干。”“行!我回头好好观察观察。”沈煦在鹏城又呆了几天,买了两处平房,推倒后,可以改个不错的小洋楼。如此,他在鹏城倒也有了个正式的住处。公司的休息室虽好,却不适合长住。房子的事情解决,沈煦看着旁边的空地有些眼馋。鹏城啊。多年后,就是一线城市。他穿越前,这里市中心的学区房价格已经涨到了十几万一平。而如今,这里的土地价格可说是非常低廉。沈煦心动不已,却并没有出手。如今还没有房地产,没有商品房。鹏城即便开放土地买卖,也仅针对招商办厂。对于其他,是有限制的。沈煦不想惹人眼。更何况,他的机会还有很多。再过几年买也是一样,价格不会涨多少。不必在意这一时半会儿。这几天里,沈煦也额外观察了一番杨大虎与周明友。见他们相处融洽,凡事有商有量,配合无间,倒也放心将公司全权交给他们处理,自行回了京城。田松玉听到他聘请了周明友后,十分诧异,感慨道:“明友人不错,他有心了。”沈煦点头。周大海一家人与向桂莲那伙人不同。即便周大海曾因私心对沈煦提出过不合时宜的要求。但在沈煦拒绝后,也未曾做出过任何逼迫沈煦的事。就算后来面对沈煦时情绪总有些复杂,这些复杂里,却从没有怨恨。更别说,周大海媳妇为人纯善厚道,周明友更是一直对他掏心掏肺。“大虎是跟着我一起把沈食记从零开始做起来的。他的功劳不容忽视。明友半路加进来,不可能一下子就跟大虎的待遇齐平。但我也不会亏待他。如今,大虎拥有加盟店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以及食品厂百分之七的股份。”当初与杨大虎说的二八分成,指的只是加盟店。食品厂是不一样的。这个厂子,沈煦从买地建设托关系买机器,全部亲力亲为,总共花费了差不多十七万。他得拿绝对话事权。一下子给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可能。原始股的百分之七不少了。沈煦还得留着一部分股份作为员工奖励分红。往后公司发展起来,若需要上市,还会被稀释。在这期间,杨大虎做得好,股份可以再加,日后公司整改上市,还能内部勾股。沈煦蹙眉想了想,“过阵子,等市场部这边做出成绩来,我打算先给明友百分之五。不会越过大虎,也不至于太少。”田松玉十分赞成,“你有你的考量,我相信你。”********杨大虎与周明友在鹏城忙的热火朝天,沈煦在京城也没闲着。他又买了两间门面,打通做了一间。请人装修好后,开了一家店。一家早就在他计划中的服装店。他前往港城数次扫货买来的服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崭新的招牌挂上去,沈煦站在服装店前,仰望着上方“初云服饰”几个子,神色怔忪。最开始定下这个店名的时候,田松玉还好奇问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沈煦随便扯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他没有说实话。不是不想说,是不知道怎么说。上辈子,他们家就是做服装的,做的是童装。公司规模放在全国可能排不上前列,但在本市,却算是明星企业,纳税大户。市内百分之八十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都买过他们家的衣服。但少有人知道,他们家最初做的并不是童装。当年,他父母刚相恋不久,携手创业,开的是一家服装店,名唤“初云”,是在两人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这家服装店以卖女性成人服饰为主,儿童服饰次之。他爸负责去鹏城进货,他妈负责销售和修改。后来他们结了婚,没多久自己出生。他爸进货就开始慢慢倾斜,每次总会带回来一大堆童装,其他服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做成了童装专卖店。他妈学着自己设计衣服,做出来给他穿。至此,他爸萌生出创立自己的童装品牌的念头。一开始是和服装厂合作。慢慢地攒够了钱后,办了自己的工厂。可以说,初云是他们家生意的开始,也是他父母爱情的开始。沈煦如今也开了这么一家店,做成“初云”的模样,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一种纪念吧。如今店铺有了、装修好了、服装摆上了,差得便只有员工。“老板,我看你店门口摆着招工的牌子,你是不是要请人?”真是说什么来什么。沈煦笑着转头:“是!”这一看,与来人四目相对,二者皆愣。“是你?”“是你?”异口同声。沈煦:……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正文我在加快进程。我想快点把正文写完。其他没说清楚的事情放在番外写。因为最近写着写着,发现,按正文的叙事,太拖沓了。番外不一样。番外可以开不同的视角。可以跨过一些不必要的过渡。这样会更顺一点。不过正文还没完,至少还得好几章呢。番外也还有不少内容。我争取这个月完结吧。带孩子码字太累了。我下篇文要存稿二十万再开坑!(最好三十万!)说到这里,大家记得去收藏一下我的接档文啊!第121章沈煦将周爱红请进店里, 给她倒了杯茶。“你怎么来京城了?”周爱红也确实渴了,酷夏的天气, 她在城里跑了一整天,就为找份糊口的工作。拿起杯子咕噜咕噜一口喝完, 这才说起在上水村发生的事。基本与沈煦从周明友口中得知的相同。“明苏姐说,现在的国情不一样了。我们可以不用困在上水村, 如果我愿意,可以去大城市看看。即便离了老家,没了土地,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找份工作。或许不能大富大贵,可只要脚踏实地,养活自己,安稳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周爱红抬头望向门外,京城的街道比阳山县要宽广得多,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我本来想去省城, 又有些顾虑沈向安。他野心不死,也有几分本事。我听说他在想办法跟省城的大人物扯上关系。如果他成功了, 我在省城也不一定能安稳。所以我就想往其他地方去。可天下这么大,我从出生就没离开过阳山县,对所有地方都不了解, 一片迷茫。“后来,我琢磨着,沈向安是在京城呆不下去了, 灰溜溜逃走的。既然如此,那么相对别的省市而言,这里更安全。而且京城是首都,我也想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