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是我太贪心了。哎!”沈煦摇头,“我比你更贪心,放心吧。开业这次活动的收益绝不止于此。”杨大虎怔住,“你是想靠大胃王的活动赚钱?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报名参加比赛的已经有好几百人。十份卤粉卤面的量而已,这个世界上能做到的人不少。”他拿着报名册子,眉头微皱,“没吃完十份的,即便要为自己吃了的东西买单,一份卤粉卤面才多少钱?还得刨除吃完十份需赠送出去的东西的成本,再加之超级大胃王的奖金一百块。想靠大胃王赚钱,只怕不太现实。”沈煦眯眼看着他。骚年,你太天真了!“如果我说,这个能让我们赚大钱呢?”“我信!”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竟是让沈煦有些错愕,“你……”“我是想不通大胃王怎么带来大利润,但我相信你。你这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沈煦瞧了他一眼,随即莞尔。“参加比赛的人太多,明天晚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是不可能比完的。”杨大虎接道:“我们可以安排明天一整天的时间。”沈煦摇头,“不!必须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一天不行,我们可以多办几天。把报名的人分成几批。每天比两组。每组十人。这样,可以把赛事拉长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又指了指门口,“比赛的场地就安在这里,前面再摆一些凳子,围成扇形,方便大家观看。”听到这,杨大虎眼前一亮,“我明白了。七点到八点,是大家都下了班空闲的时间。只要我们宣传到位,大胃王的比赛可以吸引不少看客。”沈煦轻笑,“这些看客来凑热闹,看到我们卖的东西,总会好奇想尝尝口味,询问价格。再加之大胃王这边一个个狼吞虎咽,瞧着都让人眼馋想吃。”杨大虎接着说:“他们会忍不住来出钱买。这是其一。其二,大胃王的比赛持续半个月,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活动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沈食记的招牌。”孺子可教。自己不过开个头,杨大虎就能想到其中关窍门。这个合伙人没有选错。沈煦看了眼餐饮区,“到时候饮料多准备一些。让店里的服务员勤快点,给每位参加大胃王比赛的人身边都放几杯。”“你是想在他们吃东西噎着的时候卖给他们?来参加比赛,是因为有高昂的奖励吊着。可如果不但要承担吃不完需自己买单的风险,还得花钱喝饮料,他们怕是不会买。而且现在我们大胃王的活动,口碑反响还可以。可一旦出现利用饮料诱导参加赛花钱的情况,就会影响我们的名誉,得不偿失。”“所以我们不卖,免费供应!”“免费?”杨大虎愣了会儿,却很快明白过来,“橙汁苹果汁这些饮料成本低廉,我们费不了多少钱。如果需要花钱,参赛者大多不会买。可如果不花钱,大家就会觉得不喝白不喝。这样一来,在吃东西太急的时候,难免会需要喝点水。水一喝多,能吃进去的卤粉卤面就少了。十份就会有很多人完不成。”沈煦又说:“还可以准备点馒头。我们的卤粉卤面都是重油重辣的东西,吃上一两份或许感觉不出什么来,一旦三四份,甚至五六份入肚,就会觉得油腻辛辣难受了。有些人或许就会忍不住想吃点别的来缓一缓。”杨大虎笑了,“馒头加饮料,可占肚子的很。”他啧啧了两声,望向沈煦:“怪不得都说无商不奸。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一出出的优惠和吸引人的活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果不是你提出来,我怕是这辈子想都想不到。那些参赛者肯定料不到你居然这么奸诈。”沈煦:……这么评价自己的老板兼合伙人,真的好吗?次日晚上,大胃王活动如期举行。沈煦这边又是准备饮料又是准备馒头的,服务周到,比赛者们一个个都觉得十分贴心,谁也没考虑到沈煦的险恶用意上去。当然也有许多人明白馒头虽然解腻,却太占肚子,是不能吃的。沈煦也不勉强,只让人摆旁边,也不劝说。比赛开始,一两份卤粉卤面下去,大伙儿觉得这事儿轻松。三四份下去,依旧没觉得有多难。等五六份后,就有一半人露出难色。七八份后,即便还忍着不去吃馒头,却也大多忍不住要喝水,还是大口大口的喝。如此一来,到的最后,真正食用完十份量的不足一成。接连举办了将近半个月的所谓“初赛”,即便在前两天赛事后,有人总结出了吃东西的窍门,比赛开始时再三告诫自己不碰馒头不碰饮料。但等吃到后来,许多人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赛后,没完成分量的连连叹气,觉得这饮料和馒头是一大障碍,尤其是饮料。但他们能说什么?沈煦又没让他们喝,而且人家还不要钱,免费供应。能怪沈煦吗?自然是不能的。只能顾自叹息,认栽。“初赛”结束,成功获得“大胃王”称号的,一共十三人。沈煦特意给了他们三天休息时间,将决赛放在三天后。当天,前来看热闹的人数达到了顶峰。乌压压地,整个店铺门口,包括整条街几乎都被占据了。沈煦特意又找了几个兼职,让人拿着饮料啤酒花生米和拌好的卤粉卤面等在人群里走动叫卖。效果倍儿棒!台前,赛事如期举行。人群中,一声声加油的叫喊,此起彼伏。十三个参赛者,超级大胃王却只有一个,奖金的名额也只有一个。尤其是,这次比赛没有分量限制。谁都不知道要吃多少碗。只要别人不停,自己就不能停。并且除了比谁吃得多,还得比谁吃得快。为此,速度也得跟上去。这般一来,难度就大了。在吃上十来份后,每个人都已经十分吃力。有个词叫做沉没成本。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就这么放弃,多不划算。再坚持一下,就一下,很快,很快就赢了。肯定有人坚持不住要倒下了。只要自己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就行。几乎所有参赛者都带着这样的心思。为此,沈煦特定请了公安和医生在现场,以备万一出事,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避免闹出人命。当然,要噎死人撑死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人的极限到了一定地步,就是再想坚持,人的身体也不允许。于是,第一个人倒下了,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超级大胃王选出,也没有出现沈煦担忧的局面,算是舒了口气。沈煦跟杨大虎亲手将一百块当着所有观众的面交给了胜利者,现场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持续良久,不绝于耳。散场后,沈煦和杨大虎总结这半个多月来的收入。三千四百六十三块八毛!杨大虎震惊了!大胃王的活动不仅如沈煦所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润,这个利润居然还如此巨大!卤味就不说了,这个荤菜类的价格高,算是收益的大头。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卤粉卤面卤肉饭的口碑相当好,甚至隐隐有超越卤味之势。更有饮料,果汁这类卖的一般。但沈煦适时推出的新品——奶茶却很受女性和小孩的欢迎。因为价格不贵,这些天前来围观的人,几乎人手一杯。仔细算算,这三千多里,奶茶的收益竟然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仅次于卤味,占据了第二的宝座。而卤味不过是仗着荤菜类单价高。若论数量,奶茶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仅仅半个多月,三千多块,这是什么概念!全京城多少人一辈子都攒不下来这些钱!杨大虎心脏都在颤抖!他转头看去,沈煦竟仍淡定如初,神色不动。杨大虎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是大将风度!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恐怕就是与沈煦合作了!跟着沈煦,房子车子,全都不是问题!这只金大腿,他抱了!抱紧了!死也不松!第115章沈食记开业活动大获全胜, 成绩喜人。为此, 沈煦特意给前后招聘的五个兼职人员, 除说好的薪资外, 还发放了五块钱的奖金,而两个全职, 则是十块。七人皆是喜笑颜开。两位全职最甚。她们一个叫小梅, 十九岁的小姑娘。一个人称林嫂子, 三十五岁的妇人。都是在家干惯活儿的。手脚麻利, 十分殷勤。对这两人,沈煦跟杨大虎都很满意。两人对这份工作也很满意。每个月二十五块的工钱, 包吃三餐。这是固定的,另外还会依据营业额给予不同等级的奖金。逢年过节还有一份福利可以拿。月休四天,如果选择不休, 补助一块钱一天。整个月若无迟到早退, 多给两块钱的全勤。如此待遇,在私人雇佣这块, 可说是十分丰厚了。小梅是个姑娘家, 城里人,还没结婚,家里三个孩子,她最小, 上头是两个哥哥。父母兄长都还算开明,不歧视女性,对她虽不是疼宠有加, 却也不会压榨剥削,指望在她身上吸血。因此她出来干活,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是刚出社会,感触不深。林嫂子却知道这份工作的可贵,也很感激沈煦跟杨大虎。她男人没了,下头还有四个孩子要养。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才四岁。都是花钱的时候。先前她给人打零工,洗衣服做饭搬砖,有啥活干啥活,每个月累死累活,顶破天也赚不到二十块。现今在沈食记工作,如果她不休息,每个月固定工资加全勤补助,就有三十一。林嫂子觉得这个数已经很高了,因此从没想过奖金这块。突然收到沈煦给的十块钱,竟让她瞬间懵逼,惊喜交加。再偷摸摸算了下沈食记的营业额。按照这个趋势,就算之后没有活动期的火爆,收益也是能达到沈煦规定的最低那项奖金额度,那也至少有五块钱呢!这一刻,林嫂子的愉悦之情仿佛要从每一个细胞里溢出来。另一边,开业这一波忙碌过去后,沈煦和杨大虎花了两天时间,把账面清了,商量起后续的安排。沈煦环顾整个店铺:“咱们这间沈食记算是稳了。卤味这块有沈记卤味之前的客户基础,又新增了酱牛肉酱肘子柠檬鸡爪这三样新品种,回头客不成问题。卤粉卤面卤肉饭的反响也相当不错,更别说奶茶的口碑空前绝后。活动结束后这几天来的客人数量还算客观。照这个趋势下去,如果没有意外,只要维持住现在的服务态度以及分量口味,生意绝不会差。”杨大虎也是这么觉得。沈煦又说:“这样吧。我瞅着店里两个人太少了点。你再招两个。就从当初兼职的人里选。她们干得都不错,也全上手了,不用再花时间培训适应。你多留点心,尽快选个店长出来。总不能把你耗在这家店里。咱们还有别的事要干呢!要觉得店里这些员工都担不起店长的职责,就让你媳妇过来。你亲手教亲自带。”既是要合作,那么再请合伙人的妻子当保姆就有些不大合适了。而且杨家分家,杨大虎拿着卤味摊子几个月来挣的一半钱,也有了些家底,更别说现在跟着沈煦干,已经完全不需要吴翠花这份工来贴补家用了。不过,吴翠花走的时候,倒是推荐了个人给沈煦。是她娘家乡下那边同村的,叫做黑妞。人如其名,长得黑不溜秋,五大三粗,特别壮实。一把子力气,干起活来,又快又好。沈煦仔细观察过,不是个奸滑的,能用,可信,便留了下来。杨大虎想着,吴翠花每天在家也没啥事,答应了下来,又问:“这阵子大胃王的比赛闹得沸沸扬扬,前头那些卤味摊子的加盟商也都知道了。好几个来问过我店铺的事,说想来看看。”这是意料之中。卤味摊子做了这么长时间,许多人看出这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怎会不动心?那些没方子不会做卤味的也就罢了,但凡会做卤味的,都忍不住想来分一杯羹。以至于现在京城街头巷尾的卤味摊子多了将近两倍。这般一来,沈记卤味的生意自然就不那么好了。也不是说没客人不赚钱。赚还是赚的。只是跟原先相比,每月到手的钱少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一开始挣的就只有这么些,或许不觉得如何,反而会觉得不错,比上班强多了。但见识过之前的客似云来,突然缺了一半的落差,人的心里就有些不那么好受了。就在此时,沈食记横空出世,没有受半点其他卤味商家的影响,一举成为京城卤味的标杆。这让那些加盟商们怎么能不眼红?瞧瞧,瞧瞧!什么餐饮,什么新品。这些都是他们加盟商没有的!凭什么他们交了加盟费,却不教他们这些东西的做法!加盟商们愤怒了,也来找沈煦闹过两回。然而当初签订加盟合同的时候,沈煦就留了个心眼,在合同条款中写得明明白白。加之,有了驱逐黄蒋曾三家,以及把黄家杨冬冬全送进监狱的事情后,凡是跟沈煦打过交道的,都知道几分他的性子。这是个硬茬,尤其他背后有人。惹不起。加盟商们只能放弃来硬的,改变策略来软的。找着各种借口打感情牌,还商量着以“合作交流”的名义前来沈食记学习。说是学习,其实就是想偷师。对于他们的目的,沈煦心知肚明。“不必他们挖空心思想辙了。我如了他们的意。你现在就可以放话出去,让那些加盟商分批到沈食记来培训。培训完后,跟他们说,当初加盟签的是一年合同。现在还剩三个月。期限一到,我不打算再招摊位加盟。你把我们之前商定出来的店铺加盟的规则内容告诉他们。”杨大虎摇头:“怕是有人会闹!”开店投资不比摊位。肯定有人不愿意。而且即便摊位现在生意差了些,利润却还是不错的。谁喜欢自己做着的好好的生意,突然没了?沈煦不以为然,“让他们闹。不用管。这些当初合同里都有,说得明明白白。一年后,是否加盟,如何加盟,全由我说了算。他们要是闹得厉害,直接找公安。我跟上头打过招呼。只要我们合法合规,他们会帮我们。杨大虎心里有了底。不愧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沈煦又说:“店铺加盟也不局限于如今的摊位加盟商。摊位加盟上这边享受优先加盟权,但倘或闹事,直接剔除资格。你找机会,把我们加盟的消息透出去,让有意向的自己找上门来。”杨大虎答应了,问道:“对了,你之前说,等加盟方式更改后,不靠卤水秘方牵制他们,有别的办法,是什么?”沈煦神秘一笑,转身取出一瓶辣椒酱倒在碟子里,随后在店铺拿了一份切好的酱牛肉过来。“你尝尝,沾着这个酱吃。”杨大虎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瞬间两眼放光,差点没把自己舌头吞下去,激动地看着沈煦:“这……怎么会这样!到底怎么回事!”“跟我们现在店里卖的伴卤味的辣椒酱比如何?”杨大虎摇头,“没得可比性!”这就是沈煦的后招。其实前世,母亲做卤味的秘方就不只是卤水,还有辣椒酱。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秘方。若说之前的卤味有九十分,那么这一款特定的辣椒酱能够将其拉升到一百二十分。九十分或许跟别家的七十分八十分差距不大,但一百二十分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杨大虎喜不自禁,“你有这种辣椒酱,沈食记刚开张的时候怎么不拿出来?”“不急。我是想着,加盟我们的沈食记店铺,卤水方子我可以直接给他们。但辣椒酱我会统一配送。这玩意儿不难做。可要想大批量生产供应,不能只靠我们几个人工,不现实。所以在没能实现批量生产之前,暂时不能让加盟商看透我们的底牌。”杨大虎恍然大悟,“难怪你之前让我留意,有没有食品厂出售旧机器,是想用来做辣椒酱?”“是,也不是!我想买的不只这一个机器。辣椒酱的机器要买,还有其他机器也要买。”沈煦递过去一张清单,上头写着他需要的东西。杨大虎越看神情越是凝重,“京城有三大食品厂,背靠国家,财大气粗。厂里机器出几次问题,就想着申请买新的。其实换下来的旧机器还能用一用,如果有渠道,买下来确实不亏。“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做辣椒酱的机子,倒是能找找门路。可你要的东西太多,怕是不行。任食品厂再如何财大气粗,也经不起全部机器都换一遍。而且你这纸上好些机器,我见都没见过。食品厂不一定有。”这点,沈煦也想到了。“我知道。如果可以,我倒是想买新的。就是现在国内的这些机器,大多是从外面买来的。就算有自己生产的,也不外售,都是供给国营厂子里。”沈煦蹙眉,这点倒也并非完全不能解决,跟沈赫说一说,让他出面,总能行得通。但如此一来,就是实打实的以权谋私。沈煦没那么死板,他又不是白要东西。那边卖机器,他给钱,便是多付一成费用也愿意。可谓双赢。这点情况下,走走关系又如何?沈煦没那么清高,更没那么矫情,不肯沾家里半天权势的光。可他没有这么干,是因为还有更加便利且光明正大的路子可以走。“你先留意着,有就买下来,没有也不打紧。我这边来想办法。”杨大虎有些不解,“你要这么多机器干什么?全买下来可不便宜,最起码得十好几万呢!”“我准备了十五万,应该够了。如果不够,我可以再加点。至于干什么?你不会忘了我们合作的初衷吧?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家店铺,也不是十家,二十家店铺。我们要办厂,开公司!”杨大虎浑身一震,“现在?”他一直记得他们宏伟的目标,但店铺才刚开张,这么快就走到办厂开公司这一步了吗?“是不是太急了点?”沈煦眼神灼灼:“虽然进度快了些,但对我来说,一点也不急。毕竟这个方案,我已经计划了两年。而且难得赶上好时候。过几天,我会去趟鹏城,京城这边就交给你了。”杨大虎拍板道:“行!有我在,你放心!”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3 00:31:18~2020-07-04 00:49: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3320452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16章六月。沈煦到达鹏城。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去年十一月前往香港, 他从此地路过。彼时未作停留。间隔仅仅半年, 鹏城不可能瞬间从当初那个几千人的小渔村发展起来,但也已经可见明显的变化。曾经他走过的坑坑洼洼的土地变成平坦大道,城里很多地方都处在施工当中。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基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开始。此时的鹏城已经改县为市,被设为经济特区, 一切都按照历史的轨迹在进行着, 只是时间比沈煦原来所处的空间要早了那么一点。沈煦来到市政府, 袁志国正在开会。会议已经接近尾声。约莫半个多小时后, 袁志国从会议室出来,看到了等在办公室门口的沈煦。他笑着将人领进屋, “你怎么来鹏城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一边说, 一边吩咐秘书倒茶,“我这会儿忙,我让人带你回我住所休息吧。”袁志国将钥匙递过去。沈煦也没有推辞。毕竟现在鹏城还没发展起来, 市内只有政府经营的招待所。条件自然是比不得袁志国这位新任市长家的。如果家中有女眷,沈煦或许会犹豫。但袁志国在这边孤家寡人, 独自居住, 沈煦就不客气了。只是, 他接了钥匙,却没有立刻离开。“舅舅,我这次来鹏城是特地找你谈正事的。”在袁志国疑惑的眼光中,沈煦将自己的策划书递了过去。“你要办厂?在鹏城?”袁志国有些诧异。沈煦点头,“对!一个城市想要发展离不开人。现在的鹏城, 人少,工厂少,什么都缺。只是修路完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人这块倒是好解决,鹏城周边有不少城镇和村落,可以先从周边引入人流。但用什么方法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离开故土来鹏城?来了鹏城他们又要以什么谋生?“鹏城是经济特区,即便打造不成港城那般模样,至少也要能类比海市。所以不可能每人分块地去种。这样的话,跟他们在老家种地有什么区别?“办厂,招工,让他们知道来鹏城他们可以成为工人,赚更多的钱,这是他们呆在老家不可能实现的。如此,才能让他们动心。“鹏城如今才多少人,港城多少人?海市又是多少人?鹏城跟他们差得太远。当然,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但前头两次引流,怎么也得把鹏城的人口翻上几番。这样算来,鹏城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得多少?“我今天过来的时候在市区逛了一圈,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在施工,显然政府也考虑到这方面,在着手办厂了。可是国家财力人力物力资源都有限。要让鹏城达到预期的规模,全部靠国家,靠政府,哪耗得起。而且也没必要。“国家要搞改革,要实现市场自由。为的是什么。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经济搞上去。那么鹏城也不例外。鹏城政府可以拉拢民间资本,开放私人办厂。如此一来,迎合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能够有效的刺激市场经济不说,还能解决鹏城的就业缺口。一举两得,不是吗?”沈煦抬头看向袁志国,“舅舅来鹏城也有好几个月了。我想这点舅舅应该已经想到了。”袁志国“啧”了一声,心底有些感叹这个大外甥是不是真能掐会算,嘴上倒也没有避讳,直言道:“刚才的会议说得就是这个。招商引资已经确定了,有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细节也差不多讨论好了。下一步就是放出消息。让有意向的人到鹏城来。”沈煦笑起来,“那我算是赶上了?”“办厂可以。地皮跟一些惠利按政策走就行。但你这个……”袁志国敲了敲计划书,“机器还得我给你联系?”沈煦挑眉,“这不是你来联系更方便嘛?我们个人出钱出力为鹏城的发展添砖加瓦,你这个市长不该支持?”袁志国:……“如果不支持,你觉得会有那些惠利政策?”“那支持的力度可以再大点。我出钱买,这对机器厂那边也是互惠互利,一举两得。”袁志国沉默了一分钟,问:“你如果真要这些东西,怎么不找你爸?”“这不是找你更方便嘛!厂子是办在鹏城,机器都要从这边走。我何必绕个弯?更何况,搭上鹏城的线,让国家看到这些机器是要为鹏城服务做贡献的,怎么也比靠我爸走后门给人的感觉要好吧?”袁志国:……他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策划书上的机器,心里默默算了算,“你知道这些东西全部买下来,要花多少钱吗?”“知道!我有准备!”袁志国又吸了一口气,“你跟我说实话,你不找你爸,是不是因为办厂这事你压根没告诉你爸?你爸知道你这么能,出手就是十几万吗?”沈煦忽然明白他为什么纠缠在机器的问题上了,感情,是以为他自作主张,瞒着家里呢。沈煦失笑,“舅舅,你想多了。这事我爸不会反对。你要不信,打个电话问问?”指了指旁边的电话,“反正现在是上班时间,我爸肯定在办公室。”说完,还贴心地给袁志国拨了号,接通后将话筒递给他。这次通话很快结束。挂了电话后,袁志国神色复杂地看着沈煦。沈煦笑着回望他:“我爸怎么说?”“他说,知道了。”知道了?就这三个字?十几万呢,就这么轻飘飘三个字?袁志国有点无语,这到底是怎样一对心大的父子。他叹了一声:“你就这么肯定,自己会赚?”“不肯定。”沈煦摇头,“没有任何生意是完全稳赚不赔,没有风险的。”“那你……”袁志国有些气结,“沈家就是有点家底,也不是让你这么胡闹的!”“这不是家里给的钱,是我自己的。舅舅放心吧。即便不能说百分百保证成功,但九成的把握我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失败了,十几万,我也还亏得起。舅舅知道我去年去过一趟港城吗?”“知道。还知道你赚了一笔。”袁志国忽然一顿,“你到底赚了多少?”沈煦勾起嘴角,“我当时带回来的也就十几万,差不多刚好够买地买机器,把厂子建起来。不过,港城股市户头里,我留了一笔,全部买了黄金,一共七十万。现在黄金已经涨了两倍多。”袁志国:……七十万的两倍多……嗯……不好意思,打扰了。他忒妈操什么心呢!多余!“行了行了!你准备好钱,我这边给你联系机器。厂子地皮的事情,我会交待秘书去办。有什么其他问题,也都可以找他。快回去歇着吧。我这还上班呢!”呦,居然开始赶人了。袁志国瞪了他一眼。现在,目前,此时,并不想看到他,扎心!沈煦识相地拍屁股走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一点不假。就算沈煦不贪图额外的好处,袁志国也不会给,但有他出面,不管做什么都更快捷方便。比如买地皮。若是别人来,或许会耗上好几天,沈煦这边,在确定好具体地址后,手续一天就搞定了。然后是请工程队。这块也拖了袁志国的福。沈煦直接找的给政府施工的队伍。他自己设计了图纸。不,说是图纸并不确切。毕竟沈煦不是学建筑系的,建筑图纸他怎么可能会?因此,他给予的所谓图纸也不过是几张简笔画,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要求传达出来而已。政府工程队的人是个老手,一看就明白了。彼此沟通起来,十分顺畅。沈煦在鹏城呆了半个多月,袁志国告诉他,机器联系好了,他所需要的那几种全都有,就是没有的。他资料上写的详细,把功能差不多的机器稍微改一改,也能达到沈煦的标准。沈煦的要求倒是还给了他们灵感。只是改造需要时间。不过工厂建设也需要时间,等这边完工,那边也差不多了。对此,沈煦舒了口气。由于沈食记和杨大虎家都没有电话,沈煦直接发了个电报回去,将杨大虎叫了过来。让他看着工厂的建设。自己脱出身来,却没有立刻回京,而是去了趟港城。首先去的还是股市,贾经纪见到他,笑得都快把嘴巴咧到后脑勺去。一个劲表示黄金价格涨势喜人,问他什么时候抛,再买什么。沈煦一一摇头,最后只取出了五万,其他半分没动。这五万,他还是想着买机器办厂或许会超支,以备不时之需的。从股市出来,沈煦又去扫了一批货。依旧以服装为主。尤其是女人和孩子的服装。说起来,去年他买的服装大部分都还在。卖出的只有冬装。这部分的量并不多。港城气候好,温度高,没有京城那样的冷天气,用不着多么厚重保暖的衣服。但这些冬天的装备还是能买到一些的。毕竟港城人口多,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也会到四面八方而去。港城用不了,不代表其他地方用不了。比如殖民者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