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船上,清醒清醒。江上风柔,六月柔风,来来往往的船只不算少数,今日是青林节,在渝州盛是隆重,青林节这日多少姑娘少年便游湖泛舟。“古琴街灯,谁在我旁。微风轻拂,我静静思量。”安静的柳河边传来一曲歌谣。温柔而又婉转。这柔美的河山不应该被污染。谢敬宣站在小舟上听见这歌声突然心里莫名一动。这是一首普通的吴语弄歌,几乎渝州的每个少年少女都会哼唱。来到渝州他没听过十遍也听过八遍了,可是只有这个声音让他感觉莫名的心跳。不是楼中女唱的旖旎,也不是其他女子的生硬。歌声温柔婉转,有浓浓的渝州女子的婉转,还有一种说不明白的腔调,让人忍不住想看看这唱歌的女子是何模样。“这是谁家女郎在唱歌,可真好听”谢意看着不远处的画舫自言自语到。没有回应。转头看了看自家侯爷,还以为是自己大惊小怪,看着那专注的看着远处的眼神。内心不由窃喜,不怪他大惊小怪,连侯爷如此不近女色的人都被这歌声迷住了,何况他。“灯火青青,又见葭郎”声音隐隐约约有些近了。模糊的看见了一艘女儿家的画舫,画舫不大不小,一看就知道了,不知是谁家女儿游湖在里面唱歌呢!画舫近了,从他的船边划过,歌声却戛然而止,传来少女嘻嘻哈哈的声音。模模糊糊的听见大家的赞美的声音。声音清脆动人。渝州的少女多是柔美的,不仅仅是说身材的柔美更加指那一举一动当中不由自主的温柔与灵动。江上的少唱歌嬉闹,船上的少年们听的如痴如醉。恍然间,谢敬宣都有一种错觉,他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没有压力,可惜这也只是错觉罢了。他从来就没有过少年人的快乐过,那种无忧无虑恣意轻狂的少年时光,早就不复存在了。那还有豆蔻年华对别家女郎调笑的年少轻狂呢!看来他还是老了。方向相反,一刹那见两艘船错身而过,却不知一曲江曲动了多少少年的心。谢敬宣看着画舫过去,画舫不大不小,坐上了四五个少女,悠扬婉转的细语歌声就从里面传了出来。似乎是天气太热,船帘轻打,不经意的抬头,谢敬宣就撞入一双眼眸。女子不大约莫十三四岁,却身的极是好看,就算学富五车的谢侯爷,心里能吐出的话语也只有一句,貌若天仙。不知是听了什么好笑得笑话,两眼弯弯。似乎是感受到他的视线,抬头望来,两眼交错。姑娘微微一愣,也就一笑而过。“这......这姑娘生的也太美了些吧......”谢意惊讶道。也不知是哪家小姐生的如此美貌。别说是他看呆了,连自家侯爷这种神仙般的人物都发呆了,这可不是他好色。一个眨眼,画舫飘然而过,只剩下一个船尾。“谢意”谢意正思量着呢,就传来自家侯爷低沉的声音。“在”“咳......咳,查查是谁家的画舫”谢敬宣将头转过去背对着谢意吩咐道。“是”谢意莫不着头脑,查?这让他查什么啊?难道!侯爷对人家菇凉心动了,万年的大冰块被这美丽的歌声迷倒了!哈哈哈,一定是这样的,他就说嘛,怎么可能没有人对漂亮的小姑娘感兴趣的。看着远去的画舫,谢敬宣用右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这里轰跳如雷,让他不受控制。刚才的画舫过去的一瞬间,他看见了一个女子,那女子眉眼温柔笑意盈盈的坐在画舫里,或许是天气太热,透过撩开的窗帘一眼就能看见女子,有些惊愕却也只是一瞬。画舫就错身而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心底微酸,像是被什么握住一般隐隐发烫,这是他十八年来第一次如此心跳。谢敬宣已经快到束发加和他同龄的少年郎大多都孩子都两三岁了。可他还没有成亲,母亲想要给他定亲,他以要建功立业的借口给拒绝了,母亲不高兴,故意玩笑还说他终于会为谢家着想了,要建功立业。其实不是的,他也向往能有一个情投意合的女子能够陪伴,但是他没有,他的人生的一切已经身不由己了,这最后的婚姻的选择就留给自己吧,他怕如果连这最后的寄托与期望都没有了,他能与行尸走肉又何区别。谢家的处境不适合娶亲,娶谁进门就是害了人家女子,所以很早他就想好了。倘若他不能摆脱这一切,他绝不祸害别家女子。可就是刚才,他突然有点明白陆凉说的一见钟情是何物了。如此如醉,如盅。明知道不能喜欢。他还是让谢意去查了。谢意那个和陆凉混得多的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他让他去查人,他就仔仔细细的连人家姑娘的画像都拿来了。他知道了,她叫程润清,年芳十四是京城程尚书家的一个旁支,自幼时来了渝州祖母家就没有回去了,住在外祖家,至今还没有许配过人家。很少出门,是渝州城里有名的美女,才女,有不青年才俊写了诗词来称赞她的美貌。虽然见过她的人很少,但是见过的都无不夸赞。…他与她本来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他知道自己喜欢那个叫程润青的女子了,毫无缘由的,就因为一面而已。说到底,谢敬宣也不过是常人一个,会年少轻狂,会毫无缘由的喜欢一个女子的脸。他之前不是高冷也不是天生的冷漠,他只是没有遇见喜欢的女子而已。后来呢。后来,他打听到她的身世接近她表哥,都是为了能和她有一个巧合的相遇。果然机会来了,赵家有亲事要办,他应邀前去,他果然再次看见她了。在赵家的花园里面,他正在和赵泽安说话。她就走了过来,一身粉色的襦裙,两眼弯弯的笑,她对着赵泽安喊了一声:"表哥"他听见声音转头,就是他梦中的少女。一颦一笑,都是她梦中的样子 。他嫉妒赵泽安能够每日见到她,可他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自持冷静的站在一旁。他听见赵泽安给她介绍他。“这是谢小侯爷,文采卓然,上一次的文章还是他帮我改的呢”她盈盈一笑的行了个礼,她说“谢侯爷好,听表哥起你很多次了”虽然带笑,眼里是第一次见陌生人的礼貌与疏离。他有些失落。原来她根本不记得他啊。他不太记得自己当时是说了什么了,可能太过于紧张的原因,他只记得他在努力的维持着自己的温文尔雅。他打听过了,赵泽安说他这表妹最喜欢温文尔雅的公子了,果然,她对他展颜一笑。在她不知的时候他找了多次的机会与她巧遇,她都不知只当是巧合,等到她们成亲的时候他给她说那些偶然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后来,他要回京了,谁也不敢相信,赵泽安来找他的那一晚上他开心的一个人对着她的画像发了一晚上的呆。他以为此次一别再无见面的时日了,想不到还能和她一同回京。谁能想到平时冷静的谢侯爷竟然是如此之人。他想回京之后定要母亲上门提亲,可是他腿断了,一个残废有什么资格给她幸福呢。之前的谢家勉强支撑的时候他就不敢,他自以为是的以为依靠他的能力一定会没事的。只是他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有能力保护她而已,提亲他这是害了她而已,他只能将喜欢她这件事藏了起来。谢敬宣只不过是个瘸子罢了。☆、第 21 章似乎一到冬日里时日就过得特别快,才一晃眼,都到了腊月里了。润青收到了外祖母的来信,是托了上京的商船带过来的,祖母说道她生体一切都好,让润青不要担心,赵逸然也给润青带话了,让润青看看京城里面有什么爻辞的给她带一些回去。除了信件还有一些渝州的吃食和给做润青的冬天的衣物。润青的母亲现在是掌家,一家子人的事情都要经过她的手,所以从腊月里开始就忙得脚不沾地。连带的润青也要帮着学一些东西,有的时候是忙着看账,有的时候是忙着处理事情,当然宴会润青也出席了不少,虽然就程家的地位来说,交涉的都不是京城里面多大的权贵,但是润青还是学到了不少。世家的礼仪和商户人家相比果然繁琐,之前在渝州的时候,润青活得无拘无束,祖母说她可能不习惯时候她还反驳了,现在一看,果然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还好,润琛已经从学堂里面回来了,有人陪着润曦玩,不然小姑娘一天就想跟着她,虽然可爱,但是自己没时间陪她总是不忍心。母亲昨日里拿过来的账本都看完了,润青便闲了下来,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两个小家伙在玩些什么。冬日屋里烧了炭火,暖烘烘的,两个小朋友的脸红润红润的。对于程润琛这个弟弟润青接触得少,虽然回家的时日不短了但是润琛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堂,见面的时间少,今日有时间就看着两人玩耍。明显今日润曦的话比和其它小朋友的时候多了很多,做什么都哥哥哥哥的,润琛也不嫌烦一直陪着玩,很显然母亲把两个孩子都教得很好。她突然想起来,祖母说到母亲的时候,说母亲软弱,爱哭,怕教养不好她才将她送道渝州的,但就她这段时日来看,母亲将程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的,没有纰漏。屋里太暖和了润青有点昏昏欲睡。外面传来脚步声,不一会润青母亲就和她的丫鬟柳枝进来了。润青向门口看去,程母脱下外面厚重的披风往润青的旁边走来。两个小的看见自家母亲回来了,也不管手里的玩具了一同跑向程母。程母坐着将润曦抱在旁边对程润曦问道:“今日有好好听姐姐话吗”摸了摸幼女的头。“有,还吃了糕点”程润曦乖巧的点头。“今日学写了什么字”程母看着不远处的小几上还摆着纸砚,便开口问道。“学了润曦的名字”程润曦在手心里面给自家母亲笔画,似乎觉得不好表达,就下了榻去小几上面把自己写的字拿过来给母亲看。“写得真好看,曦儿真聪明”五岁的孩子刚学写的字能好到哪里去,能够看出来是一个字就不错了,不过听见程母这样夸,小姑娘还是挺开心的。程润琛虽然才九岁为人却有点小大人模样,从程母进门除了一开始激动以外就端端正正的坐在一旁。程母笑道:“琛儿都是小大人了,母亲来了也不说句话”润青也笑道:“今日一直都是他带着曦儿写字的呢,平日里我看着还需要糕点哄着小妹才肯写字,润琛什么都不做,坐哪里看着小妹就老老实实了”被两人夸赞,是个大人都会不好意思,更何况一个装大人的小孩,程润琛耳朵都红了还一本正经的坐着。惹得大人开心。“今日给你的账本都看完了吗”说完玩笑,程母开口问润青今日交代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她脾气软弱,怕润青跟着她受苦,母亲一说她就心软将女儿留在了渝州,现在女儿长大了接到身边,却又要到出嫁的年纪。再过不了两年就不再身边了,润青自小在渝州受不住京城的约束,不懂的东西也多,像她这样年纪的女儿家在京城是早已经许配了人家的了,该懂的掌家算账样样都会,她不知道将润青留在渝州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对是错,多了几分天真少了些事故。她现在能做的就是教她一些技能将来不走她的老路,她不求自己女儿大富大贵只要一生平安高兴就好。“看完了”润青现在和母亲学管账,祖母家本来就是经商之家从小耳濡目染的,祖母平时也会教她们看账本的,程府就这么大,一年的开支一个早晨就看完了,更何况程母给的只是简略版本的。“看出什么了?”程母问道。润青皱眉头:“整体开支问题不大,只是为何全家人的有什么重大的开支都是从娘你的陪嫁铺子里面出”程家好歹是有官职的人家,怎么会连点多余的银钱都没有。还有很多她没有说,零零碎碎的账单很多都补不上。“你只看明白这一点?”程母问道。润青试探的说到:“每月开支出去的送礼的银钱占了大部分,可是都不见回来”“京城里的人家又几家是靠那点俸禄生活的,大多都靠着铺子,若不是靠你祖母的陪嫁撑着这程家哪里来的这样好日子”程母自嘲的笑道。“那二叔三叔家呢”他不明白三叔二叔家的一些开支为何也记在这公用当中。“程家交给我的时候就亏空了,是这几年铺子慢慢盈利才撑起来的。”程母叹气,“你肯定想说为何我要接这个烂摊子,随便你二婶三婶来都好,她们是多么精明的人啊,两人都算是官家小姐,陪嫁是不少,就算全部填进来也没什么用,程老太太偏心,最后都会轮到我头上的”终究这个钱都是要拿出来的,何不如早点出来,自己还能掌控主动权。润青有些吃惊,她从来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之前所了解的不是话本就是祖母讲的,世家大族的隐私,她之前总觉得夸张了,如今看来是她想得太简单了,连程家这么少的人心底说句话都转了十几个弯,更别说别家。“也不知让你在渝州养的如此单纯可好,过不了两年你就要出嫁了,什么都不懂以后可怎么办”程母矛盾,忧心女儿以后的日子。“母亲以前也不什么都不懂,祖母还长长担心你呢?”祖母时常对润青说她这个女儿什么都好,就是太不谙世事了,可润青现在见到的母亲就没有什么不会的。程母叹气:“有些道理现在给你说也是说不明白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懂,你就安安心心的多学一些把”程母年轻的时候也是家中最宠爱的女儿,可这些年来是什么让她变成了这样呢,她也说不清楚,她只想让自己儿女平安长大,不要像她一样就好。见润青有些丧气程母没再说这件事。话语一转:“我见你一天很少出门,我又忙没时间陪你,怎么不出去逛逛,周家小姐你们不是时常要好吗?可以约着出去散散心也好”程润青来了两个多月了,除了必要的宴会一定要去之外,她都在家闷着,她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程母都替她累的慌。这也是程润青不像她的地方,她年轻的时候家里怎么都关不住渝州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被她走遍了。润青却整日整日的坐得住。听母亲这么一说润亲才想起来自己的确出门有点少,在陌生的地方总是这样:“我想过几日再邀钰笙来家里做客”其实是周钰笙没时间,她天天都在想如何与他的张公子巧遇,没时间理润青。“也可以的,刚好过几日凌王府举办了个宴会,你本家的大伯母说让我带着你和你堂姐堂妹一起去,这样大的宴会一般都难得参加,这次还是看在你大伯母的面子上才能得去的,到时候你多认识人几个人总比你一天闷着好”其实这是程母的私心,润亲都十五了,因为从小在渝州的关系,没有几家知道她有这么一个姑娘。自然也没有人来提亲,润亲娘可不希望这样,好歹多出去接触接触,然后打听打听,有人来提亲的话也好筛选筛选,不求对方家世如何,人品谈吐是首要的。润青自然不知道母亲是何想法,她也觉得呆在屋里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有一天她总要离开母亲,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她在渝州的时候也不是这么安静的人仅仅是换了一个地方让她有点无所适从,听母亲这样一说,她也想出去看看。程母摸了摸润青的头:“一转眼我家润青都长这么大了,我的女儿就是好看,你才刚来母亲身边,过不了几年又要出嫁了,”润青的五官五分像母亲五分像父亲,都挑着优点长。润青父亲长得极好,若不是这样润青穆青也不会年少的从渝州远嫁京城。程母希望润青找个好人家,又不希望那个人家是看上她的脸,容颜是最不可靠的东西。程母和润青交代完这几日润青要学习的事情,然后嘱咐她过几日要去宴会的事项就又出去忙了。留下程家三个姐弟继续互相看着。☆、第 22 章从那日答应母亲要参加宴会起,润青就开始期待了,不是为什么。她来京这么久,其实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从心底里程润青总觉得自己在京城呆不了多久的。这几月生活下来她才知道,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就像母亲,尽管为程家做了这么多,也是有很多不能说的难处,无论是什么缘由渝州她都是回不去了。所以为何不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趣些呢。“我女儿今日真好看”程母看着润青从门口进来就对着润青夸赞道,听见程母这话,海棠园大大小小的的丫鬟听见这话都转头看向润青。“母亲再夸我连大家都看不下去了”润青也没有脸红,自然而然的接到。自从润青来了,程母不止一次的当着一堆丫鬟的面夸奖润青,润青都习惯了这种感觉。“有什么看不下去的,我夸我女儿怎么了,你们有意见?”程母故意看了一圈周围的丫鬟。“没有没有,”小丫鬟们一边笑一边说:“小姐最漂亮了”今日的润青穿了一身粉的长裙,里面是加厚的里衣,外面罩了一件的水色大氅,脖子有一圈毛茸茸的白色毛皮,衬托的润青的脸颊嫩白嫩白的,让人想捏一下。外面的大氅是润青祖母再渝州特意为润青做的,用的是渝州有名的成衣阁的料子,还是请里面做的好的师父定制的,上面还绣着些花纹,可见用心。l青母亲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口对润青说到:“我们到前厅去,估计你二婶三婶她们都在等着了”“是”润青跟着母亲往前厅走去,因为今日润青和程母要出门,所以润曦和润琛都留在海棠院里让两个嬷嬷看着。润青与母亲到的时间不算晚,正厅里面的人都到齐了,程老太太,润青的二婶,三婶还有她堂姐和堂妹,一大家子都在。刚进门口,就听见润青三婶说到:“这凌王府举办这次宴会可是很难得的,多少家的女儿家想去都是不能的,这次沾了你程大伯母的光,才有此机会,润雨,你去的话一定要多注意注意”润青三婶后面没说的话就是,进了宴会一定要多认识几个世家公子,将来定亲有着落,自然谁都这样想的,可谁也不会这样说的。润青三婶虽然家世不错,但是放到了凌王府这个层面还是不够看的,若是让求着让娘家带着她女儿参加这种宴会,一向好面子的她是万万不会这样做的。所以这次本家的大伯母提出带上润青她们这三个姑娘润青三婶别提多高兴。“母亲早”润青母亲走了进来给程老太太行了个礼,问了个早,润青自然也跟着说了一声早。“来了啊,来了就准备一下开口有什么东西没有带的,准备好就去本家把,别让人等着”程老太太语气里面满是严肃,她向来不喜欢这个大媳妇,早些年年轻的时候胆小懦弱拿不出手,这几年倒是翅膀硬了就不将她放在眼里了。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程家有什么事情竟然不是先给她说,竟然私下里面先通知这个大媳妇了,是看不起她老了吗?“都准备好了”润青二婶向来听话,程老太太这样问了,见别人没有回答,便先回答了。说是这么久,也才一点时间。润青三婶这才看见润青她们,就笑盈盈的走过来:“润青今日可真好看,大嫂这衣服是什么时候做的,也没见润青穿过,告诉我谁那家铺子,等过几日也给其它姐儿做一件”润青三婶心里其实是有些不平衡的,润青母亲以前有些小心翼翼的,谁知道一当家之后就强势起来了,不就是个商人之家吗?有什么好得意的,之前她还庆幸果真是商人拎不清,哪有把自家孩子放娘家样的,以后养的拿不出手,可润青回来之后,不仅仅知书达理还长得好看,这就让她心里不平衡,凭什么好事都让她占了。润青三婶很少夸人,从这僵硬的夸赞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了,或者说是,很少夸赞润青的母亲,显得有点不甘。润青听出了话里讽刺的意思,不待母亲回答,润青就先说到:“润青多谢三婶夸奖,这衣服是祖母特意从渝州的成衣阁定制的,若三婶想要随时都可以去的”成衣阁的衣服是在大兴国土内到处都有,但是价格不是一般人接受得了的,不是润青觉得自己三婶买不起,而是她觉得她舍不得。润青三婶有点尴尬,又不好直接说我就买不起怎么的,只得说到:“等过几日有时间,去看看”便不再说了。见润青将人怼回去,润青母亲没有说些什么,其余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也不好开口,润青母亲见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说到:“既然都准备好了我们就走吧”众人回答“好”。外面很冷,连呼出的气息都冒着白烟。润青裹了裹自己的大氅,还好她穿得厚。今日是润青母亲带着三人去参加宴会,四人坐一辆马车,虽然程老太太和她们母亲都给她们说过去王府要注意什么事项了,但是润青的母亲还是仔仔细细的对她们再说了一遍,大多都是,去了王府,能不惹事就不要惹事,里面的随便一个公子小姐都不是她们程家得罪得起的。还有别人不让去的地方就不要去,去人家做客,就要遵守主人家的规矩。说了很多,润青都一一记着,就算她不知深浅,这次的宴会明显母亲很重视,她自然也得认真。程润柔也都点头,除了程润雨有点不情不愿的。虽然不知道本家这次为何点名说是要带上润青她们三人,既然说了,就是给她们家机会,定要认真对待。润青来了京城才慢慢懂得,就算你是在京城为官的人,也不是什么聚会你想参加就参加的,得有人邀请你,还得有帖子,总之,若是你丈夫的官位不到,是不会有机会参加上层的宴会的。☆、第 23 章程家本家离润青的家不近。马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程府。润亲不是第一次来程府了,上次府里办成亲的事情的时候就来过了。等润卿到的时候,程家都等着呢。这次去宴会的是润青的大伯母还有这边的几个伯母,小辈们就是上一次见面的二堂姐和三堂姐。长辈们坐一辆马车,小辈们坐一辆。程二堂姐穿的是藏青色的长裙,显得身姿优雅,虽然润青今日都穿的苗条了,但是罩着个大氅整个人一比还是圆了不少。二堂姐笑得温婉:“今日宴会我们也很少得去,凌王府一向低调很少办什么大的宴会,这次是听说是凌王妃的生辰,凌王妃喜欢花花草草,前段时间得了一些珍贵的花草,才想举办的宴会”程家大伯在京中任职四品官员,也不小了,但是这种私人宴会还是很少被请来的,润青的家世就更不用说了,这种场合是完全没有机会来的。虽然不知道母亲这次为何会特意的说明要带上程家的几个姐妹,但是既然说了就有她的理由,她只要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程家家风向来叫好,程三堂姐也说到:“你们不必太进展,好好的跟着我和二姐就好了,我们怎么坐你们就怎么做”对于她们这些世家小姐来说,不是润青一个旁支可以比得上的。无论是家族还是教养。这种重大的场合只要不出丑就会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毕竟这来的还有世家公子的母亲。多说女子高嫁,娶妻娶低,若是被那家夫人相中那可就是一个机会,程二堂姐是许了人家的,本来这种场合不用出席了,但是凌王妃生辰请的可不止一个夫人,世家少爷也来了,二堂姐的夫家也来了,自然是长辈有意·让·两个年轻人有见面的机会的。润青和大姐自然都说:“好”就连一向高傲的程润雨也乖乖巧巧的。凌王府在皇城的中心,很是气派,至少是润青目前见过的世家当中最有气派的样子。润青更着长辈在府里走动,府里很大,弯弯曲曲的,不一会润青就不知道走在哪里了。来接待的人似乎是认识大伯母的,便一路回答了一些问题,润青就在一旁听着,这是要带她们去花园,前几日大少爷得了一些名贵的花草,可把凌王妃高兴坏了,一拍手就说要将生辰宴办大一些。不愧是王府的人,也是人精将润青一行人带到了花园,还赵在了大堂伯母她们认识的人的哪里。“多谢陆管家了”对着领路之人道谢。“程夫人多礼了”润青见到了许多夫人小姐,这是个亭子里,因为冬日的关系,是用屏风隔着免得冷,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让人感觉暖和的同时又能欣赏湖面的风景,很明显这个凌王府不止一个这种亭子,润青她们还是算远的。在润青她旁边有两个王府的丫鬟一直跟着,在喝了几种茶之后吗,长辈们被叫近屋里闲聊了,程润青几个表姐妹就一直在湖庭里面坐着,毕竟总是要给年轻人空间的。不一会儿,亭中就来人了,听二堂姐小声介绍都是一些世家小姐,润青一一见礼,她想母亲可能想岔了,在这种场合怎么可能遇见朋友啊,不出错就不错了。来人除了丫鬟一共有三个小姐,中间为首的是太府少卿的千金,另外两个,一个是别的大臣的千金,一个姓张,一个姓刘,润青的二堂姐都认识。“想不到这里都有人了,”姓张的小姐年纪不大,约莫十三四岁,看起来天真,还问见到人,一来就直接问道。程二堂姐上前行礼:“见过各位小姐”润青也随着行礼,姓程的可不太多,姓刘的小姐出言询问道:“可是程中大夫家的小姐”“正是,这几位是我堂妹,刘小姐有礼了”说着将润青几人一一带上去认识了一下啊,经过介绍,这三个小姐自然明白了润青的身份,虽然不知道为何来了这凌王府,但是大家都是人精也没有说些什么。润青在一旁就听着说话。似乎二堂姐和三堂姐都与这些小姐知根知底的样子,才介绍一下,不一会儿就聊了起来。说来也是,这或许就是母亲说的多认识认识朋友。“你这位堂妹长得真是好看就是之前没有见过”说这话的是姓林的小姐,从一进亭子里面,她就一直眼光时不时的看向润青,不说别的,润青的面貌不说是程家,在渝州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好看,要不然也不会在渝州就有很多人提亲了,只不过都被润青祖母拒绝了,润青的婚事别人可做不得主。“林小姐秒赞了”润青接受了这个夸赞的话语,不知道是不是润青的错觉,总觉得这个林小姐不是表妹上看到的那么温和。这林小姐怎么说呢,长得还算可以,可若是要和润青比自然是比不上的,不说别的,同样是十五六岁,润青就高了她半个头。“哪里哪里”林小姐的笑不答眼底,她自认为是在她相熟的一群人当中自然是最好看的,世家千金或者是其它的她比不了,这个不知道程家哪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比她好看,她就有点不舒服。世人皆是如此总要找出一个自己比不上的人的一个缺点自己才能心安理得的鄙视别人。以往她夸赞别人别家小姐都会说比不上她哪有她好看夸回来,果然是小户人家,礼尚往来都不懂。